[1]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wangganyu qingyang gansu Province 745000 China
中圖分類號:G841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07.000
備注:作者簡介:王淦玉(1995—),男,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學校體育
王淦玉
隴東學院? 甘肅慶陽? 745000。
作者簡介:王淦玉(1995—),男,碩士研究生,初級-助教; 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
普通作者:null
摘要:籃球作為備受青少年熱愛的體育項目,其培訓機構在政策調整下的現狀顯得尤為重要。了解發展現狀并制定相應對策,成為保持培訓機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對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規模、分布、類型等方面的深入調研,揭示了機構在學員招募、教練團隊建設、賽事與活動組織等方面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在理解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本論文提出了一系列應對“雙減”政策的戰略性對策。涵蓋了優化培訓課程設計、提升教練團隊水平、加強與學校合作等方面,旨在通過調整培訓機構的經營模式和服務內容,以適應新的政策環境。通過合理的實施方案,機構可更靈活地適應政策要求,確保培訓的質量和效果。本論文的研究不僅有助于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更好地理解并應對“雙減”政策,還對體育培訓行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雙減政策;體育培訓;籃球培訓;青少年籃球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Youth Basketball Training Institu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Wang Ganyu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Gansu? 745000
Abstract:Basketball, as a widely beloved sports activity among youth, underscores the pivotal importance of training institutions amidst policy adjustments.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landscape and formulating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crucial for sust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institutions.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into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the scale, distribution, and types of youth basketball training institutions, this study reveals specific challenges faced by organizations in terms of student recruitment, coaching team development,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events and activities. Building upon t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affairs, the paper proposes a series of strategic measure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These measures encompass optimizing training course design, elevating the proficiency of coaching teams, and strengthening collaboration with schools. The aim is to adapt the operational models and service offerings of training institution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evolving policy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ll-considered plans, institutions can flexibly align with policy requirements,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ir training programs. This research not only aids youth basketball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better comprehending and responding to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but also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training industry.
Keywords: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Sports Training; Basketball Training;Youth Basketball
0前言
1選題背景
"雙減"政策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的發展,特別是在減輕學業負擔和培訓負擔的雙重壓力下。當前,隨著社會對素質教育的關注不斷增加,以及"雙減"政策的實施,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機遇。在這一背景下,深入了解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的現狀,分析其受到的影響,提出相應的對策,對于促進機構的可持續發展、適應政策變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對"雙減"政策背景下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的發展現狀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與分析,以明確機構面臨的問題和機遇,為未來提出科學合理的發展對策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1]。
2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發展現狀分析
2.1培訓機構規模、分布及類型
近年來,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的規模呈現出明顯的擴大趨勢。大型培訓機構在城市中心地區逐漸嶄露頭角,規模龐大,擁有更多的資源和設施。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的分布不僅限于大城市,也逐漸延伸至城市周邊和縣級地區。這種廣泛的分布有助于覆蓋更多地域,讓更多青少年有機會參與籃球培訓。
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類型多種多樣,包括專業籃球俱樂部、學校附屬培訓機構以及獨立的籃球培訓機構。專業俱樂部通常注重高水平競技,學校附屬機構強調學業與籃球的平衡,而獨立培訓機構可能更加靈活多樣[2]。
隨著競爭的加劇,培訓機構日益注重提升專業化水平。聘請專業籃球教練和體能訓練師,確保培訓質量,吸引更多學員。
一些培訓機構積極采用科技手段,提供線上課程和培訓資源,以適應學員的多樣化需求。線上培訓也為機構拓展學員來源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總體而言,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在規模、分布和類型方面都經歷了積極的發展,但也需要面對市場競爭的挑戰,不斷提升服務水平以留住學員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3]。
2.2學員招募情況
學員招募成為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的一項激烈競爭領域。由于家長對籃球運動的重視,許多機構爭奪有限的學員資源,導致競爭日益激烈。機構在招募學員時不再僅僅注重專業水平,也關注學員的全面發展。招生宣傳中強調培養學員的團隊協作能力、領導力和體育精神。機構采用多種渠道拓寬招生范圍,包括線上推廣、社區合作、學校聯動等。通過全媒體宣傳,提高機構在目標群體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學員加入。部分機構為了吸引學員,提供個性化的培訓方案,滿足學員不同水平和需求。提供免費試聽課、個性化體測和定制化培訓計劃等服務,增加學員的選擇信心。機構重視與家長的溝通,積極邀請家長參與培訓過程,增加培訓的透明度。定期舉辦家長會議、座談會,向家長介紹培訓計劃和學員的進展[4]。
學員招募情況是評估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機構需不斷創新招募策略,提高服務水平,以留住現有學員同時吸引更多新學員的加入。
2.3教練團隊狀況
隨著競爭加劇,機構越來越注重聘請具備高水平專業水平的籃球教練。教練團隊中的主教練通常具有豐富的執教經驗和專業認證,以確保培訓質量。一些機構通過優化教練團隊結構,確保團隊中有專業技術、體能、心理等多方面的專業教練。優良的團隊結構有助于全面培養學員,滿足其在籃球技術、體能素質等方面的需求。機構重視教練的持續培訓,以適應籃球領域新的技術和教學理念。參與籃協組織的培訓活動、學術研討會等,保持教練團隊的專業素養。
教練注重與學員及其家長的關系管理,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及時了解學員的需求和進展,制定個性化的培訓計劃,增加學員對教練的信任感。教練團隊是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的核心力量,機構需不斷提升團隊水平,保持專業性,以更好地服務學員和適應市場競爭。
2.4賽事與活動組織
隨著籃球培訓的興起,機構積極組織各類籃球賽事,包括校際聯賽、機構內部比賽、精英賽事等。多樣性的賽事形式提供了更多展示學員實力的機會,也增加了學員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機構越來越重視賽事的專業性,常常聘請專業的裁判團隊來確保比賽的公正和規范。提升賽事質量,增加學員在比賽中的競技體驗。機構通過創新的活動策劃,如主題訓練營、名人籃球講座等,吸引更多學員參與。提升學員的培訓興趣,促使學員更積極地投入培訓過程。
機構通過各類社交平臺積極宣傳賽事與活動,提高機構在社交媒體上的曝光度。增加學員家長和潛在學員的關注度,帶動機構知名度的提升。一些機構鼓勵學員參與社區和學校的籃球活動,推動籃球運動的基層推廣。提高機構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培養更多的籃球愛好者。
機構定期組織家長與學員互動的籃球活動,如家庭比賽、家長籃球聯誼等。加強學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建立更緊密的師生家庭關系。
賽事與活動的組織是培訓機構吸引學員和家長的一項重要策略,通過多元的活動形式,機構能夠提升學員的整體培訓體驗,同時為機構的品牌建設和市場競爭提供有力支持。
3機構應對"雙減"政策的對策
3.1優化培訓課程設計
通過增加多元化的籃球培訓課程,包括基礎技術訓練、體能訓練、戰術演練等,以滿足學員全面發展的需求。強調基礎技能的培養,提高學員在比賽中的綜合素質[5]。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適度減少培訓課時,精簡高強度訓練內容,減輕學員學業與體育負擔。著重培養學員的興趣和愛好,使籃球培訓更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通過設計富有趣味性和實用性的課程,吸引學員參與,提高培訓的吸引力。引入有趣的籃球游戲、挑戰賽等元素,增加學員在培訓中的參與度。采用個性化課程定制的方式,根據學員的水平和興趣,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發展的培訓方案。提高培訓的個性化程度,滿足學員差異化的需求。
整合新穎的教學方法,如虛擬實境(VR)技術、在線學習平臺等,提高課程的互動性和趣味性。運用科技手段,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員對籃球培訓的興趣。與學校合作,將籃球培訓融入學校體育課程,充實學生的體育活動內容。建立與學校的合作橋梁,推動籃球運動在校園中的普及。
通過優化培訓課程設計,機構可以更好地適應雙減政策,保障學員的身心健康,提升培訓的吸引力與實用性。
3.2提升教練團隊水平
通過專業籃球培訓機構或體育學院的合作,為教練團隊提供系統的培訓,提升其籃球教學水平。引入國內外認證課程,確保教練具備國際先進的籃球教育理念。建立持續教育機制,鼓勵教練團隊定期參與籃球培訓、研討會和專業論壇,了解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提供學科更新的機會,使教練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舉辦內部技能競賽,激發教練團隊的學習和競爭積極性,形成內部培訓的氛圍。設立教練員評選機制,根據業績、教學質量等方面進行評估,激發教練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邀請國際級籃球教練進行指導,引入國外先進的培訓經驗和教學理念。
引入運動數據分析和科技輔助教學工具,幫助教練更好地了解學員的表現和需求。通過科技手段提高教學效率,使培訓更科學、精準。加強教練團隊的團隊建設,建立和諧、積極的工作氛圍。培養機構獨有的籃球培訓文化,形成共同的價值觀,提升教練團隊的凝聚力和專業度。
3.3加強與學校合作
與學校合作,將籃球培訓融入學校體育課程,以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減輕學生額外培訓的負擔。與學校共同制定培訓計劃,使培訓內容與學校體育教學相銜接。與學校合作,共同策劃和組織校園籃球聯賽,促進校園籃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通過比賽,激發學生對籃球的興趣,提高學校籃球文化氛圍。
與學校協商共享體育場館和設施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學校的場地和器材,減輕機構的場地壓力。
定期召開與學校的家長會,與家長溝通籃球培訓的計劃和進展,增強家長對培訓的了解與支持。與學校相關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學生在培訓中的表現。建立學術與體育的雙向培養模式,鼓勵學生在學術和體育方面取得平衡發展。通過培訓機構的教育資源,輔助學生在學業和籃球運動上取得更好的成績。與學校合作,組織籃球教育活動,如籃球知識講座、明星球員互動等,提升學校師生對籃球的認知度。通過與學校合作,推動籃球文化的傳播,培養更多學生對籃球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王布為.“雙減”政策背景下武漢市籃球培訓機構進校園的現狀及策略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23.
[2]劉應驍.“雙減”政策背景下成都市青少年業余籃球俱樂部校園合作可行性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23.
[3]劉慶廣,徐揚.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教練員執教水平及專業培訓發展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43(07):78-85.
[4]吳毅,榮凱.“雙減”背景下社會力量參與中小學體育課后服務的價值、難點與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3,(09):91-98.
[5]張佃波,朱焱,袁詩怡等.“雙減”政策下我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機遇、挑戰及策略[J].體育文化導刊,2023,(02):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