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具有豐富的道德價值觀和文化內涵。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學校思政課的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將探討一些實踐策略,以期幫助中職學校更有效地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和文化認同感,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中職學校|思政課|實踐探究
在國家對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給予高度重視的情況下,思政課是中職學校教學工作的一個主要內容,它可以顯著地提高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和個性的培養效果。中職學生由于受到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個人特長的綜合作用,在思想道德和行為表現方面有很大差異,這與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有很大的出入。因此,中職院校的思政課要不斷地進行改革,融入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使中職院校的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各類異質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的沖擊,并能更好地滿足繼承、發展我們國家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需要。
一、中職思政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狀況分析
中職院校的孩子一般都在15~18歲之間,由于他們還處在青少年時期,所以他們的思想還沒有發育完全,叛逆心理很強,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但是他們的判斷力還沒有發育完全,很可能會被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和社會的負面信息所左右。隨著國家教育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不斷繼承與發展,中職學校的思政教學也在不斷地汲取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引導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價值觀念,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當思政課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一些老師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還不夠,在思政課教學工作中,僅僅依靠課本的內容來解釋相關的優秀傳統文化,而缺少對一些經典的人物典故等方面的引證,這就導致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統的認識也存在著偏頗的趨勢。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中職學校的思政課教學主要以增強學生承受壓力的能力和學習、發展的信心為目標,因此,大多數教學的重點都集中在如何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加強他們的職業技能等問題上,而忽略了如何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來培養他們良好的思想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觀念,從而造成了在學習思政的同時,學生所受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比較薄弱,阻礙了他們在思想和品德方面的發展。
中職學校是培養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員的重要基地,其校園文化的構建更多地側重于對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能的教育,對學生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的培養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中職院校為實現“技能型”人才的終極目的,在校園里開展的各種實踐活動,往往以“職業技術競賽”為主要內容,而思政課卻沒有與校園里的各種文化活動進行有機地融合,造成了校園里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傳統文化氣氛,這就造成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水平不高,從而影響了其在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意識形態方面的作用。
二、中職思政課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傳承文化傳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融入思政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傳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通過學習傳統文化的價值觀、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學生可以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增強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培養民族自豪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獨特標志,融入思政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和歸屬感。這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念,培養對祖國的熱愛和責任感,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
(三)培養審美情趣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而聞名,融入思政課可以幫助學生欣賞和理解傳統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培養他們對美的追求和創造力,對于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個人成長具有積極影響。
(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重身心和諧,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融入思政課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身心健康,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學習傳統文化的養生之道、養性之道,學生可以增強身心健康的意識,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調適的能力。
三、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學校思政課的實踐策略
(一)校本教材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緊密結合
要保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職思政課程的有效整合,就需要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校課程的整合運用。鑒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統相對比較龐大,中職學校要根據其教育目的與要求,合理選取合適的教學課程,使優秀傳統文化系統與思政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課程相融合,一定要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也要符合學生個體的發展需要。當下,中職學校的學生除了要有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之外,還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思想價值觀和責任感。要將中華優秀文化與校本教材相結合,就要求學校全面掌握學生的成長需要,從人才培養方案的角度,將課程與中華優秀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可以把《論語》《大學》等經典的思想融入到職業倫理與法制的課程中,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來引導學生理解忠孝禮義廉恥的思想,并通過鮮活的實例來保證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與中職院校的思政課程的緊密結合。
(二)開展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相關的思政實踐活動
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課程要想更好地開展,就必須把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納入到自己的思想政治課程體系之中,并以多種形式進行具體的實踐。中職學校可以利用學校圖書館和班級教室,設立相應的藏書區,陳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性著作,讓學生在閑暇的時候,通過閱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與此同時,中職學校也要在有關政策的指導下,繼續推進相關事件活動的設計與落實。比如可以從學習雷鋒的角度出發,組織一場關于文化素養的知識競賽,包括最常用的演說比賽、主題征文比賽、國學經典朗誦比賽等,以此來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有效的實踐活動,可以把中職學校的思政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地融合起來,讓學生產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建立文化自信,加強道德觀念、行為規范的良性發展。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搭建網絡課堂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中職學校的學生進行學習、獲得各類資訊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互聯網。在推動中職思政課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進程中,要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網絡學習平臺。中職學校可以利用網絡技術,搭建云課堂,利用動畫、圖片、聲音等多種形式,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政課程中,并安排思政課老師,通過角色扮演、錄制錄像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化教育,保證學生既能認識到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益處,又能掌握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拓展自己的人文素養,又可以讓學生在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熏陶下,逐步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
四、結語
中職思政課程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使學生在深入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更好地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中職學校要通過實施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讓學生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課程的真實價值,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實踐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從而把學生真正地培育成為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高質量、高水平的技術型人才。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茍天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的實踐探討[J].新課程,2022(44):16-17.
[2]魏楠.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校思政課的實踐探究[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21(4):336-340.
[3]田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7):39-44.
[4]張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思政課的教學模式研究[J].南方論刊,2023(8):101-104.
[5]陳彥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職思政課教學有效融合路徑研究[J].才智,2023(19):57-60.
(作者簡介:李涼,南陽技師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為思政、德育、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