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田
近年來,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目前被廣泛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習任務群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可以實現跨學科融合和全面發展,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對課外知識的延伸。因此,本文將會針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與實施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全新的教學思路。
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系統長期的過程,需要根據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根據單元整體審視每節課、每個任務群在整個培養系統中的作用,利用重點突破性思維來梳理單篇和單元的教學,在整體教學目標的框架下對任務學習群進行設計。在學習任務群的視域下,語文單元教學中每部分內容都不是單獨獨立于整體教學系統之外的,而是以某個核心知識點來統籌整個學習進度,建立相關主題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會存在很多基礎元素,不同元素進行組合之后會形成不同的教學結構和課堂形態,在設計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合理利用基礎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創造最佳的心理動力條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要充分利用個體意識引發群體思維,學生之間共同進步,根據某個知識點促使學生之間達成共識,這種全員都參與的學習任務群可以有效提高學習質量,更深層次地拓展語文知識,讓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學習語文知識。
小學語文教學中基礎知識的傳授很重要,但是情感的培養也不能缺失,注重語文學科情感培養,更加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小學語文老師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利用口述或者是板書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學方法單一乏味。而且大多數老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過于強調知識的難點和重點,而忽略了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科情感,這種教學方式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所以對于語文老師而言,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對語文學科情感的培養,既然采用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方式,就需要合理結合現有的語文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學生內心對語文學科的排斥心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比如,在小學六年級學習《開國大典》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首先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對語文學科進行學習。其次,老師可以在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模式下,采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模式,分享開國大典背后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在這基礎上,針對開國大典故事的講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小學語文知識大部分都是來源于生活,學習語文的目的也是最終能夠運用到生活中,所以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創設更加適合語文學習的教學情境。目前,小學語文老師在講解語文知識的時候,并沒有注重對文章情境主題的講解,所以大部分學生都只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語文知識,從而導致學習效率比較低,并沒有完全理解文章想要表達的情感。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要合理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創設與文章主題相關的教學情境,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面扮演不同的文章角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于表演優秀的發生老師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比如,在學習六年級第十五課《金色的魚鉤》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習任務群的指導理念,對文章里面部分內容進行相關情境的編排,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學習場景,在表演結束之后,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老班長所具備的品質進行探討,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方式可以讓教學中的語文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幫助學生快速了解語文相關知識,開拓學生的語文視野。但是目前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并沒有應用到豐富的教學資源,主要還是以教材內容作為主要的學習資料,而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應該要主動拓展教學資源,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然后促使學生利用學習任務群的學習模式進行自主學習,提高語文知識的儲備量,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喜歡上語文。比如,在講解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課《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就需要收集一些與北京春節相關的視頻資料,然后在學習任務群方式的引導下,對教學資源進行整理,幫助學生快速了解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這樣學生的知識來源就可以突破課本內容的限制,豐富語文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索欲望,增加學生的文化自信。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與實施,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核心思維,如此,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會得到明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踐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方式還有很多,本文只是針對幾點進行簡單的說明,未來還需要進行細心地鉆研,拓展更多更好的教學方式。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第六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