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繼續教育賦能技能型社會建設的作用機理與實踐路徑

2024-05-12 22:52:43馮琳

摘要:全面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離不開教育的支持。作為一種教育形式,繼續教育與技能型社會建設具有現實耦合。一方面,技能型社會建設要求繼續教育提供支持。宏觀上,產業升級轉型需要繼續教育提供人力資本支持;微觀上,個體技能形成需要繼續教育提供學習機會支持。另一方面,賦能技能型社會建設是新時代繼續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其不僅是彰顯繼續教育時代價值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推進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應然之舉。繼續教育賦能技能型社會建設,從理論邏輯看,以促進個體全面發展為價值向度;從歷史邏輯看,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為重要目標取向。繼續教育賦能技能型社會建設需要強化使命,明確自身的功能與價值;彰顯公平,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完善制度,規范學習成果認證方式;合作共享,促使各方形成場力耦合。

關鍵詞:繼續教育;技能型社會;人力資本;技能形成;現實耦合

DOI: 10.13734/j.cnki.1000-5315.2024.0504

收稿日期:2023-09-20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我國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穩居世界第二位,整體競爭力正在穩步提升,經濟發展處于爬坡的關鍵期,在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轉型升級過程中,技能型人才出現總體供給不足現象,勞動力開發面臨轉型壓力。2017年,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2021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創造性地提出建設技能型社會的理念和戰略,勾畫了技能中國的美好藍圖;同年10月出臺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提出“建設技能型社會”,并強調到2025年,“技能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到2035年,“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2022年4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提出了“建設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和技能型社會”的目標。建設技能型社會不僅是制定相關法律的依據之一,也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許多地區紛紛結合自身實際,借助各種手段,開啟了技能型社會建設的實踐探索。繼續教育不僅是我國教育事業和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社會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對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和作用。因此,建設技能型社會,繼續教育也需發揮應有的作用。

自2021年建設技能型社會的理念被提出后,技能型社會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聚焦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研究成果開始陸續出現。相關研究成果對于技能型社會基本理論和技能型社會建設路徑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討論。其中,對于教育支持技能型社會建設,相關研究成果多聚焦于探討職業教育對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支持,宏觀上,提出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推進職業教育文化適應等觀點;中觀上,提出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促進技能型人力資本的增值與積累等觀點⑨;微觀上,從制度建設、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職業教育評價、資助力度等方面探索促進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路徑。此外,也有研究者將應用型本科教育和高等繼續教育作為支持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途徑,并從職業化和終身性的角度分析其在多元主體參與、教育方式變革、質量治理等方面的實踐路徑?

通過梳理相關文獻可以發現,2021年以來,雖然國內關于技能型社會的內涵、功能、建設路徑等相關基礎研究不斷涌現,但是專門針對繼續教育促進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相關研究成果還不夠全面。相關研究為厘清技能型社會的內涵這一研究的邏輯起點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對繼續教育助推技能型社會建設缺乏整體和系統把握,在作用機理和實踐路徑方面,相關研究既提供了借鑒,又留有一定研究空間。

二?繼續教育與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現實耦合

(一)技能型社會的建設要求繼續教育提供支持

第一,產業升級轉型需要繼續教育提供人力資本支持。近年來,我國加強創新引領,進一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增加創新投入,新動能得以增強。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不斷演進和深入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逐漸得到廣泛應用,使得我國產業升級轉型加速,新型產業不斷出現并得到快速發展,高技術產業也迅速得到成長。而產業的快速升級轉型對技能型人才數量的要求越來越大,對高技能人才的訴求也越來越強。同時,低技能依賴型產業逐漸減少。技能型人才短缺越發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桎梏。“大量的和各種各樣的人的技能,是推動持續發展所必不可少的燃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技能型社會的切入點和最終目的指向技能人才的培養,高質量、技能型人才隊伍是建設技能型社會的重要人力資源支撐。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結果,人力資本是一種無形的特殊資本,高質量的人力資本是推動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要素。在科技變革的時代,要想使人力資本得到持續增值,需要包括教育在內的多種形式的投資。“教育應該使人們能夠為自己、為家庭和社區創造長期的社會和經濟福祉”?。繼續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力資源開發,實現人力資本增值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以加強人力資源建設為核心,能夠通過靈活的教育形式和培訓活動提升勞動者的素養,培育出更多接受良好教育和工作技能的勞動者,進而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第二,個體技能形成需要繼續教育提供學習機會支持。“展望未來工作世界,我們面前出現了一幅極具挑戰性的圖景。人工智能、自動化和機器人等技術進步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將取代許多人,而在這一過程中失去工作的人,可能正是那些對抓住新機會最欠缺準備的人……學會與技術共生對我們的未來工作世界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勞動者不斷學習,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升綜合素質。技能不僅是勞動者謀生的工具,而且有助于其勞動生產力的提升。技能形成是一種過程,“指通過理論學習、實際操作以及事件經歷獲得工作能力的過程,它包括技能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經驗的累積兩個環節,其中,技能知識學習發生在學校,而技能經驗的累積發生在車間”,這兩個環節是前后連接的緊密序列,只有通過有機互動,才能促進有效的技能形成?。繼續教育的形式多樣,正好回應了技能形成過程:通過繼續教育,個體既可通過學歷繼續教育等形式學習和掌握技能知識,也可通過非學歷繼續教育等形式積累和豐富技能經驗,學校教學和工作場所學習的相加與融合,使理論學習與具體實踐緊密結合,技能知識和技能經驗產生有機互動,進而有效促進個體技能形成,增加知識技能與工作的匹配度,構建可持續生計,緊跟不斷變化的工作世界。

(二)新時代繼續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一,彰顯繼續教育時代價值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繼續教育被賦予新任務、新目標、新要求,在服務全民終身學習、促進共同富裕、支持中國式現代化、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更加關注人本價值,并大力支持包括建設技能型社會在內的國家戰略,積極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彰顯自身的時代價值。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學校教育教授的知識、培養的技能不一定與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相一致,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會使一些技能很快被淘汰。這就對教育和培訓體系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而“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后所有社會成員的教育活動,特別是成人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學校教育不同,繼續教育是延伸和拓展學校教育,調節勞動者、市場和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實現“最后一公里”教育的重要方式,具有終身性、全民性、靈活性等天然屬性優勢,能夠更直接、更深刻地融入人們的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必須把靈活性納入為教育的未來構建的新社會契約”?。新時代,繼續教育一方面能夠與人的全面發展相適應,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面向全體人民,貫穿個體的全生命周期,提供相對公平的學習機會;另一方面能夠“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促進“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建設目標的實現。

第二,推進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應然之舉。“時代的音符中跳動著發展密碼,只有把握時代、順應潮流,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教育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水平,高質量的教育不僅能夠豐富個體的精神生活,促進個體能力發展,提高職業適應力,而且可以實現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實現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在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組織、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全面提升,回應時代呼喚。繼續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肩負著提高國民素質、提升專業技能、助力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體系、建設技能型社會的重要使命。推進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在于培養高質量人才,要點在于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這也與技能型社會建設的主要目標相一致。從教育方式來講,推進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要重點關注學歷繼續教育和非學歷繼續教育的高質量發展。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做到“既要深度調整既有利益格局”,做好“量大面廣”的學歷繼續教育這一“老城改造”;“還要推動新的模式與路徑建設”,啟動社會需求量大的非學歷繼續教育這一“新區建設”(21)。可以說,進一步加強高質量學歷繼續教育和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建設,推動繼續教育內涵式發展,能夠培養大量的、滿足社會需求的大國工匠和技能型人才,進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構建技能型社會。

三?繼續教育賦能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邏輯理路

(一)理論邏輯:以促進個體全面發展為核心價值向度

個體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也是個體發展的最高境界。把握人的全面發展規律,是繼續教育賦能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邏輯原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繼續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從掃盲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可以說,繼續教育的本質體現了人本性,人本繼續教育是以人為核心、以人為本的價值觀。近年來,繼續教育正逐步探索轉型發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滿足個體個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提供相對公平的繼續教育機會,使個體能力得到發展,并充分發揮創造性,滿足人們對優質繼續教育的需求。在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視角下,應破除傳統觀念,堅持守正創新,正確認識普通教育和繼續教育。繼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教育對象更多的是步入社會的成人,有自身發展的獨特性。繼續教育的受教育者更多關注和學習與經濟社會發展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強調知識和技能習得的有效性。繼續教育是受教育者完成一定階段全日制學校教育后的補充,不論是學歷繼續教育還是非學歷繼續教育,均結合個體實際需求,以滿足個體全面發展為價值向度,在滿足個體終身學習需求和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更加關注受教育者個體的發展需求,著眼于個體自身能力的提升,進而培養人格、知識科技素養和勞動技能相統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繼續教育賦能技能型社會建設就是要關注個體的工作和生活,培育其技能和創造力,實現個性發展,最終促進個體自由和全面發展。繼續教育賦能技能型社會建設是在牢牢把握技能型社會建設目標的基礎上,面向全體人民,促進人人學習技能,營造人人擁有技能的全民技能學習氛圍,打造貫穿個體全生命周期的學習體系,將技能融入個體的工作、生活中,實現個體職業可持續發展到全面發展的目標,推動技能型社會的建設。

(二)歷史邏輯: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為重要目標取向

繼續教育與社會變遷和發展是一種密切的互動關系,牽動著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多個社會子系統。繼續教育一直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目標和職責,相較于普通學校教育,其更關注勞動力市場和經濟社會發展,更注重教育的功能性,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者和助力者,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支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服務國家政治經濟、滿足國家建設需求,掃除文盲、培養工農干部、提升個體科學文化素質成為繼續教育的主要任務,其補償性功能得以彰顯。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教育事業雖然獲得了一定發展,但是仍不能滿足國家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對于各類人才的需求,繼續教育的規模進而逐漸擴大,制度不斷完善,任務也變得更加豐富,在進行基礎教育、提升個體技能、豐富個體精神文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世紀末、21世紀初,經濟迅速發展與專門人才供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我國高等教育大規模擴張,實現了大眾化,繼續教育的學歷補償功能隨之逐漸弱化,著眼于適應和滿足經濟飛速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21世紀以來,繼續教育進入了轉型發展的改革階段,并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實現,以及繼續教育向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努力,繼續教育的功能定位逐漸發生轉變,服務層次和內容不斷豐富,其在堅守終身性的同時,更彰顯公共性,積極嵌入社會領域,著力滿足多樣化群體日益提高的學歷、技能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繼續教育在國家發展的各個階段,基于不同的經濟社會環境,面對市場不同需求,調整功能定位,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性,積極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彰顯了其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重要目標取向。面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以及技能型社會建設帶來的知識化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繼續教育也正在探索由要素增長逐漸向系統性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轉變,其在科學、系統、高效地加強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技能支撐,加強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結合,進而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促進國家優勢競爭力的形成,助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繼續教育賦能技能型社會建設的實踐路徑

(一)強化使命,明確繼續教育的功能與價值

一方面,明確技能型社會的內涵與建設要求是基礎和前提。“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22)是技能型社會的特征與目標。構建技能型社會的核心是營造國家重視、社會崇尚技能的社會環境,幫助個體習得和累積技能,培養更多“愛崗位、懂原理、精操作、善創新的技能人才”(23),打造一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技能人才隊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24)。正如英國教育與就業部發布的《學習時代》(The Learning Age)中所提到的,“學習是通向繁榮的關鍵——不管是對個人還是整個國家而言都是如此……為了達到穩定和可持續的增長,我們需要一支受過良好教育,有著良好準備,并且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勞動大軍”(25)。技能型社會建設,既是對個體技能提升的一種要求,也是對社會發展的一種期望。

另一方面,明確繼續教育賦能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要義與價值導向。繼續教育作為與提升個體技能水平、構建技能型社會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之一,為國育才和社會服務職能更加顯著,具有更加重要的責任與擔當、功能與價值。不論是從促進個體技能形成的角度來講,還是從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支撐的角度來講,繼續教育都能夠在其中發揮其特殊價值。其可以在營造崇尚技能、學習技能的社會氛圍的基礎上,培養個體正確的技能觀、職業觀和就業觀,以需求為導向,針對不同群體對于技能的不同需求,秉承教育人本價值,多渠道開展繼續教育,通過學歷繼續教育、非學歷繼續教育等多種形式,使個體在知識、能力、生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進而為技能型社會建設、經濟發展培養出能力強、水平高的技術人才。

(二)彰顯公平,增強主動服務意識

第一,延伸和拓寬資源供給。繼續教育應進一步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寬。一方面,立足于個體終身發展,提供貫穿人一生的學習機會,更加關注老年人等群體的技能習得,使個體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更加關注農村地區和西部地區,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和地域差距。技能是個體進入勞動力市場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同時也是融入社會和獲得社會地位的載體,對于老年人和欠發達地區的技能短缺群體,技能更顯得十分重要。繼續教育既要抬頭著眼于推動技術創新,培育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更要主動低頭關注老年人和欠發達地區的技能短缺群體,主動提供學習機會,使人人擁有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機會,主動開設適合個體、當地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課程,幫助低技能勞動者提升技能水平。

第二,善于運用數字技術。“教育與技術創新有著內在的聯系。新理念帶來數字化轉型,而數字化轉型反過來又能幫助我們改善教育系統。教育和技術可以共同促進整體系統層面的質量提升和更大的公平”(26)。技術為數百萬人提供了教育的生命線,數字技術使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極大地增加了獲得教學和學習資源的機會(27)。但是,數字化時代,許多老年人和低技能勞動者還面臨數字鴻溝。繼續教育應積極應對這一挑戰,助力增強數字技術的包容性,擴大教育與培訓的受益群體,進而幫助相關群體跨越數字鴻溝。同時,要抓住機遇,在防止數字技術加劇學習的不平等的同時,善于利用信息技術。例如,利用虛擬仿真技術、VR技術等數字化的手段幫助個體彌補學習的時空鴻溝,使個體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

第三,關注繼續教育結果的有效性。彰顯教育公平不僅體現在教育對象、資源、方式等方面,還應關注結果,即教育效果。“在特定的教育標準下,教育效果與教育公平相互促進,教育效果越好的國家與地區,教育公平程度越高”(28)。應建立和完善評價體系,保障個體技能習得的有效性。相關部門和科研工作者應基于數據分析和實證調查,考察當地繼續教育課程、培訓項目等的開發和開展是否達到應有的效果,課程開設與人才培養是否滿足和適應技能型建設背景下個體全面發展需求和產業優化升級。

(三)完善制度,規范學習成果認證方式

技能型社會打破了學歷導向的社會價值觀,從文憑社會到知識社會、技能社會的轉變,通過多種渠道提供的繼續教育獲得的學習成果,更需得到規范認證。

第一,推進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資格框架。所謂資格,“是對官方認可的各種正式文憑、證書和學位的統稱”(29)。資格框架是世界各國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幫助個體學習技能、認證學習成果,以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應立足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戰略目標,扎根中國大地,基于個體職業成長的邏輯規律和個性發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資格框架,以一定標準為基礎,將資格進行分級分類劃分,使個體通過繼續教育獲得的學歷證書、非學歷學習成果,如技能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等得到規范認證。

第二,完善學分銀行制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建立學習成果認證體系,建立‘學分銀行制度”(3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暢通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轉換渠道”(31)。應抓住人工智能時代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數字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有效量化繼續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等產生的學習成果,完善學校之間、正規學校學習與培訓或個體學習經驗之間的學習成果的互通與互認,使個體能夠真正擺脫名校和文憑唯上的窠臼,縮小地區繼續教育資源差距,減少時間成本,著眼于自身技能的提升。

第三,借鑒和實施微證書。微證書(micro-credentials)是“經評估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數字認證,是正式資格的額外、替代或補充或組成部分”(32)。“微證書的‘微是相對于傳統學位的,不是像它的名字一樣暗示的這么‘短”,它本質上是一種資格證書,能夠滿足學習者對于靈活性和個性化的需求,“可以由不同的提供者頒發,這些提供者可能在特定國家注冊為高等教育機構,也可能沒有注冊為高等教育機構,甚至可能與學生不在同一個國家” (33)。基于此,可以以需求為導向,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尤其是針對技能缺口,聚焦特定技能和知識,通過短期非學位學習,幫助個體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得特定技能。

(四)合作共享,促使各方形成場力耦合

技能型社會離不開大量擁有匹配技能甚至是高技能的勞動者,對于他們的培養,不僅僅是學校教育或者一兩次短期的繼續教育就能完成的。在政府的引導下,政府主辦教育機構,包括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等在內的各級各類學校、社區學院、企業、行業組織等都要開展繼續教育,發揮人才培養或社會服務的功能。應推動政府、高校和社會形成場力耦合。要將繼續教育看作一個大系統,組織開展繼續教育的政府、高校、教育機構、行業組織和企業則是這個系統里的要素,不同要素在不同位置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力,形成政府、學校教育系統和社會教育系統等系統場力,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形成了場力耦合。政府、學校教育系統和社會教育系統要發揮各自的作用并增強協作力,提升協作質量。

其一,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搭建縱向銜接、橫向融通的繼續教育立交橋,建立有效的繼續教育溝通機制和資源共建共享機制,不斷完善與繼續教育發展有關的其他各項體制機制。

其二,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和開放大學等各類正規學校組成的學校系統要勇于擔當,充分激發開展繼續教育的動力,進一步探索繼續教育轉型發展路徑,尤其要關注非學歷繼續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同時,積極開放共享自身優勢繼續教育資源,組建繼續教育聯盟,建立資源共享庫。

其三,行業企業和社區教育機構等各類社會教育機構、社會組織組成的社會教育系統要發揮靈活性,主動參與并協助政府和學校教育系統整合現有繼續教育資源,開發優質繼續教育資源。利用與產業發展、勞動力市場聯系緊密的優勢,搜集真實需求,并根據社會和勞動力市場的真實情況,使繼續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開發等時刻緊密對接勞動力市場需求,助力培養符合產業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尤其是緊缺領域和重點行業所需的技能人才。

[責任編輯:羅銀科]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積極老齡化視域下老年教育支持服務體系構建的國際經驗與中國路徑研究”(22YJC88001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馮琳,女,河南焦作人,教育學博士,河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助理研究員,E-mail: fenglin@hebtu.edu.cn。

①盛來運《風高浪急彰顯韌勁 踔厲奮發再創新績——〈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評讀》,國家統計局網站,2023年2月28日發布,2023年8月20日訪問,http://www.stats.gov.cn/sj/sjjd/202302/t20230228_1919012.html。

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1頁。

③陳寶生《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 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光明日報》2021年5月1日,第7版。

④《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1年第30號,第42頁。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22年第3號,第504頁。

⑥石偉平《發展高質量職業教育 建設技能型社會》,《職教通訊》2021年第5期,第1-2頁;王凱強、馮旭芳《技能型社會建設背景下現代職業教育:應為、難為與可為》,《教育與職業》2023年第19期,第21頁。

⑦路寶利《推進技能型社會形成的職業教育文化適應》,《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年第4期,第3頁。

⑧朱少義《技能型社會:職業教育重在參與,貴在共享》,《中國大學生就業》2021年第21期,第16頁。

⑨蘭金林、石偉平《職業教育助推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機理、挑戰與對策》,《教育與經濟》2023年第3期,第28頁。

⑩文正建《聚焦提升賦能,培養建設技能型社會主力軍》,《中國大學生就業》2021年第13期,第4-7頁;張祺午《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瓶頸與路徑》,《職業技術教育》2021年第33期,第1頁。

?張元寶《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教育支持研究》,《職業技術教育》2021年第25期,第58頁;鄧小華《技能型社會建設進程中的高等繼續教育發展:危機、戰略與路徑》,《終身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第39-46頁。

?西奧多·舒爾茨《對人進行投資:人口質量經濟學》,吳珠華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頁。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3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年版,第44頁。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第43-44頁。

?王星《走向技能社會:國家技能形成體系與產業工人技能形成》,中國工人出版社2021年版,第48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人民日報》2010年7月30日,第13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一起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為教育打造新的社會契約》,第47頁。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9年第1-2號,第2頁。

?馬小潔《堅定走好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中國高等教育》2023年第11期,第1頁。

(21)陳寶生《落實 落實 再落實——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19年1月30日發布,2023年8月25日訪問,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901/t20190129_368518.html。

(22)陳寶生《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 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光明日報》2021年5月1日,第7版。

(23)莊西真《從五個方面發力建設技能型社會》,《職教通訊》2023年第4期,第1頁。

(24)陳寶生《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 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光明日報》2021年5月1日,第7版。

(25)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The Learning Age: A Renaissance for a New Britain (London: Stationery office, 1998), 7.

(26)UNESCO, 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 2023: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 Tool on Whose Terms? (Paris: UNESCO, 2023), viii.

(27)UNESCO, 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 2023: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 Tool on Whose Terms? 27.

(28)薛二勇《論教育公平發展的三個基本問題》,《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第26頁。

(29) 田慧生《序》,李建忠《通向終身學習的橋梁——資格框架國際比較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1頁。

(3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人民日報》2010年7月30日,第13版。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人民日報》2021年3月13日,第5版。

(32)Malaysian Qualifications Agency, Guidelines to Good Practices: Micro-credentials (Cyberjaya:Malaysian Qualifications Agency,2020),4.

(33)UNESCO, 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 2023: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 Tool on Whose Terms? 2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黄色视频影|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视频二| 亚洲成a人片|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青青草一区|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欧美三级自拍|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www.国产福利| 在线色综合| 欧美午夜网|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国产网站黄|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伊人成人在线|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毛片视频网址|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欧美日本二区|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丝袜精品| 免费在线色|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成人日韩欧美|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21p大胆|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日韩中文欧美| 性色一区|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美女免费| 69综合网|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青青草欧美|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久久视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女人一级毛片| swag国产精品|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毛片|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