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國俊,申偉寧



摘要:新財經是新文科的重要類型,新財經本科人才培養改革值得關注。基于河北經貿大學2020年兩個學期的兩次調查數據,嘗試構建五維能力指標,并利用雷達圖及雙重差分方法考察新財經本科實驗班成效。橫向對比發現,新財經實驗班在五維綜合能力及國際視野、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家國情懷維度均明顯超過非實驗班,信息技術兩者持平,而各實驗班的成效具有異質性。縱向對比發現,半年后實驗班的專業知識、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職業素養及五維綜合能力均有提升。這些階段性成效啟示地方財經院校繼續深化新財經本科教育改革、差異化補齊實驗班人才培養短板、引導師生持續提升信息技術并鞏固職業素養。
關鍵詞:新文科;新財經;實驗班;五維能力;地方財經院校;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1573(2024)01-0088-09
一、引言
當今世界經濟重心正在東移,信息技術革命如火如荼,人才已成為第一資源,中國高等教育正面臨改革機遇。為適應新時代要求,教育部于2018年正式提出“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其中新文科是把新技術融入人文社會學科的課程中,對傳統文科進行學科重組,為其他“三新”提供方法、軟實力和價值判斷,根本任務在于培養知中國、愛中國、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文科人才。文科學科門類的八分之三是財經學科,新財經是新文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財經學科遭遇發展瓶頸,不是因為社會對財經人才的需求少了,而是因為財經院校人才培養滯后于社會進步,那么數量龐大的地方財經院校如何實現人才培養跨越式發展?
新財經為地方財經院校先行先試提供了機遇。截至2020年6月,全國共有229所財經類高校,其中30余所是省級重點財經院校。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地方財經高校河北經貿大學位于財經類院校第26位,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學學科獲得C+等次,法學、統計學學科獲得C等次。2020年校友會大學排名中河北經貿大學位于第238位,其中在財經類大學中排名第19位。這些事實表明河北經貿大學整體聲譽尚可,學科實力偏弱,財經特色不明顯,急需改革促發展。改革就是要打破生態平衡,實現資源重組。河北經貿大學等高校率先倡導新財經教育改革理念,積極引領地方財經院校學科專業的迭代升級。
新財經實驗班試點是地方財經院校快速發展的主渠道。要建設國內知名的高水平財經大學,首先要做強人才培養,在人才培養方面實現突破。組建新一輪實驗班是高校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和“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的要求,是新財經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河北經貿大學高度重視新財經實驗班建設及其成效推廣,以實驗班為抓手,重點突破與穩步推進相結合,加速新財經本科人才培養改革探索。2019年9月,學校選拔高考英語和數學成績均在110分以上的大一新生組建首批實驗班,包括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法學各40人。2020年9月,組建第二批人工智能法學、金融科技實驗班,并增設智慧工商管理、智慧物流管理、數字財會、數字經濟四個實驗班,均實行項目制管理。鑒于第二批實驗班培養時間較短,本文聚焦典型地方財經院校首批實驗班,分析新財經本科教育改革成效,以彌補新財經本科實驗班定量研究的薄弱環節。
本研究有兩點創新之處:一是相比以往新財經概念闡釋類文獻,文章嘗試定量考察新財經人才培養試點的成效,能夠精準提供新財經本科教育改革方向;二是相比以往研究型高校實驗班類文獻,文章較早總結典型地方財經院校實驗班工作,為地方財經院校跨越式發展提供思路和經驗。余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節回顧新財經及實驗班文獻以進一步突出研究貢獻,第三節量化新財經五維能力并介紹研究設計,第四節進行橫向和縱向結果分析,最后給出結論和啟示。
二、新財經文獻回顧與述評
新財經概念由教育部“四新”深化而來,正吸引學界討論。“四新”學科建設開始于新文科,新文科建設是主動適應校內外環境變化的創新之舉,核心任務之一是人才培養變革[1]。新文科建設更多聚焦于探討其產生背景、內涵外延、對策建議,已初步形成研究體系[2]。新科技革命不僅要求文科專業借力融合,還要國際化和本土化并重[3],妥善處理價值性和功利性矛盾[4]。新財經產生同財經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息息相關。鑒于財經院校本科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分離,前期缺乏經濟形勢的宏觀戰略思考[5],亟需新財經教育改革重構人才培養體系[6]。新財經是新文科的重要類型[7],是新文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對傳統財經科學進行的創新發展[8]。新財經教育改革是新文科建設分類推進的必然選擇,是教育部“四新”要求在財經教育領域的深度拓展[9]。基于新財經的由來,學界認識到新財經教育改革本質是財經人才培養的競爭,是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財經教育[10]。當然,除了新財經概念,安徽財經大學等地方財經院校還提出“新經管”建設,借力新工科和新文科主動變革[11-12]。
新財經已走過消化吸收階段,正從集成創新向原始創新邁進[13]。新財經就是財經類專業的轉型升級,是新時代人類經濟活動所表現出的新現象、關系、形態和規律的總和[8],主要表現為“財經學科專業內部的交叉融合、其他文科專業與財經學科專業的交叉融合、理工農醫與財經學科專業的交叉融合”[9]。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新財經探索產教融合、教研結合的財經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能夠引領新經濟的卓越財經人才[14]。人才培養是新財經建設的最核心問題[8],不同層次的財經院校提出差異化人才培養目標。如“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的財經類院校西南財經大學正構建“四跨四融”新財經人才培養模式,聚焦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15];而作為地方財經院校的河北經貿大學,其新財經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專業知識、信息技術、職業素養、國際視野的卓越拔尖財經人才[9]。具體而言,除了傳統財經知識,地方財經院校新財經教育改革更注重培養學生“冰山以下部分”,即自我認知、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促成家國情懷、專業知識、信息技術、職業素養、國際視野五維能力總目標的達成[16]。
本科實驗班的成效見仁見智。早期實證研究發現,學習環境對本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影響較小,科研將會影響這些實驗班人才培養質量[17]。近期綜合改革效果看,大類培養方式在“雙一流”高校最優[18]。如清華大學“錢班”十二年試點的質性考察表明,“課程精深學習+進階性科研訓練”的雙軸驅動培養模式較為成功[19]。上海財經大學的案例研究則發現,“理論、歷史和量化分析”三位一體的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效顯著,示范良好[20]。事實上,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我國經濟學科發展需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培養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21]。根本上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理應培養拔尖創新人才[22]。當前地方財經院校是否通過推行新財經本科實驗班項目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亟需一線數據檢驗成效。
通過既往文獻梳理出新財經概念和目標并進行本科實驗班實證和案例研究,為本文理順新財經邏輯并奠定了實驗班研究基礎,但仍存在兩點不足:一是新財經研究多處于定性闡發階段,二是針對地方財經院校本科實驗班的成效分析較為薄弱。本文依據河北經貿大學新財經五維能力目標指向,收集典型地方財經院校實驗班試點一手數據,定量評估新財經本科人才培養改革成效,對精準提升地方高等財經教育質量具有參考價值。
三、新財經五維能力測度及調查設計
(一)新財經五維能力測度
2020年6月前后,河北經貿大學正式提出新財經五維度人才培養規格,即家國情懷、專業知識、信息技術、職業素養、國際視野,并作為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優先貫徹到實驗班各門課程教學和學生管理活動中[9]。家國情懷、專業知識等五個單維度能力由相關文獻和實踐細則嘗試性確定測度標準,而新財經五維綜合能力由各個維度能力通過算術平均得出,能夠綜合度量本科人才培養改革成效。
具體而言,家國情懷體現“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思想,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在校園耳濡目染的教化中形成,包括客觀維度的度量“課余時間(非放假)做過志愿者”和主觀維度的度量“覺得專業課和學生思政融合得很深入”,其中客觀維度衡量來自在校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實踐,主觀維度衡量來自在校大學生的教學實踐感受。專業知識就是傳統財經學科專業講授的財經技能,可由主觀和客觀兩個子維度進行度量,主觀維度是風險態度,由“最愿意選擇較高風險較高回報及以上投資項目”刻畫,客觀維度是所具有的財經知識儲備,可由“股票比基金風險更大認知正確”測得,主客觀維度度量均來自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問卷中有關金融知識的具體問題和文獻共識。信息技術是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傳授的技能,客觀維度可由“到現在為止,有屬于自己的電腦”度量,主觀維度由“過去一年里用非手工、非word/excel來完成信息數據處理”來度量,主客觀維度度量均來自大學在校生的第一課堂實踐。職業素養是專業精神的綜合體現,新財經背景下財經類學生職業素養主要包括財經素養和信息素養,前者可由“感興趣領域包括財經”“閱讀財經類網絡新聞及期刊報紙一周一兩次及以上”“瀏覽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原始網站”度量;后者由“聽說‘鐘南山院士建議用鹽水漱口來防止新冠病毒感染后求證”和“參考文獻著錄格式認知正確”度量。其中,財經素養主要來自柴國俊等[23]的研究,信息素養來自復旦大學完成的相關報告[24]及圖情檔相關文獻共識。國際視野是現代大學國際交往功能在學生層面的重要體現,包括非財經維度的“閱讀非中文網絡新聞及期刊報紙一周一兩次及以上”和財經維度的“瀏覽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原始網站”,兩大維度分別來自河北經貿大學重點學院的管理實踐和教學實踐,印證該大學“開放辦學”的發展戰略。新財經五維能力特征及測度如表1所示。
(二)新財經實驗班成效調查設計
為調查新財經實驗班成效,本研究在河北經貿大學共進行過兩次大規模在線調查,問卷有效回收率(成功回收且有效的問卷數/全校應調查學生總數)均在50%左右。第一次調查由學校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室協調校團委執行,時間是2020年6—8月,收集全校14 166個樣本,其中財經類專業8 122個樣本;第二次調查由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執行,時間是2020年12月—2021年1月,收集2019級財經類專業全體學生1 408個樣本。當時第二批調查對象均處于大二上學期馬上結束時刻,能夠較準確地度量他們在公共課行將了結和專業課剛剛開啟的特定時期的學習狀態[23]。兩次調查細節如表2所示。
在兩次調查期間,河北經貿大學進行了密集的新財經本科教育改革活動,包括學術研究、教學研討、課堂宣講、教材編撰、學情調查等多種形式,并率先實踐到實驗班載體上,營造出熱火朝天的人才培養改革態勢。基于大一公共課學習受到新財經影響較小及兩次調查期間密集開展新財經本科教育改革活動這兩點原因,本文對新財經試點的短期成效采用如下雙重差分方法進行定量分析。
Yist=α+β0Ds+β1Dt+β2Ds×Dt+X′istδ+εist(1)
其中,下標i代表某在校生,s代表該在校生是否屬于新財經實驗班,t識別調查時間。Y是我們關心的在校生五維能力變量,包括各維度能力和綜合能力。Ds是虛擬變量,若個體屬于實驗班則值為1,實驗班以外的個體屬于控制組,記為0。Dt是另一虛擬變量,其值在第二輪為1,第一輪為0。我們主要關注Ds和Dt交叉項系數β2的符號、大小和顯著性。依據柴國俊的研究[23],X包括性別、是否獨生子、初中前就讀城市類型(依次為“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省會等二線城市、地級市等三線城市、縣城、鄉鎮”共五類)、高中分科情況(文科為1,理科為0)、家庭年收入,以及家鄉地理區域(北方為1,南方為0)。描述和回歸中,均按抽樣權重進行調整。
如表2所示,兩次調查有差異。鑒于河北經貿大學近年倡導發展財經類學科專業,第一次調查數據去除非財經類專業樣本,僅保留財經類專業和實驗班樣本,第二次調查則直接考察財經類專業和實驗班。這里財經類專業具體包括法學、人力資源管理(中外合作辦學)、會展經濟與管理、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公共事業管理、農村區域發展、國際經濟與貿易、圖書館學、審計學、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文化產業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經濟學、財務管理、財政學、貿易經濟、資產評估、酒店管理、金融學、財政學類、公共管理類、金融學類、工商管理類。具體變量描述性統計特征見表3。可以看出,兩次調查男女比例大約1∶3,第一次調查的入學年份包括2016級到2019級四個年級,第二次調查的入學年份僅2019級。如下分析主要基于第二次調查,第一次調查主要用作新財經試點成效縱向對比。
四、新財經本科實驗班成效的五維能力分析
(一)橫向比較
1.從實驗班與非實驗班對比看,實驗班的五維綜合能力及國際視野、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家國情懷維度均明顯超過非實驗班,信息技術維度兩者持平。圖1給出第二次調查中實驗班與同年級財經類專業非實驗班的五維能力對照。總體而言,實驗班學生五維綜合能力均值0.572高于非實驗班學生均值0483,新財經本科教育試點改革成效明顯。具體而言,實驗班在國際視野、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家國情懷維度依次高于財經類專業非實驗班達0142、0122、0113、0062。將財經類專業非實驗班替換為金融學及法學普通班,同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法學實驗班學生的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班和新的非實驗班除信息技術無差異外,其他四個維度特征均有較大幅度提升,驗證上述對比結果。
按原專業分實驗班類型,可具體考察實驗班各自成效。圖2a展示金融科技實驗班相比同年級金融學普通班的五維能力成效。可以發現,金融科技實驗班與金融學普通班相比在家國情懷、職業素養、國際視野方面有較大提升,在信息技術方面有些許提升,在專業知識方面無差異。河北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金融科技實驗班鼓勵并引導實驗班教師大膽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強化授課過程管理,通過建立特色俱樂部、分組討論教學、多樣化考核、校企融合等方式激發學生跨學科、多視角的創新思維和國際視野,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10]。截至2020年11月,河北經貿大學金融學院獲得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省級課程“金融工程導論”,構建省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正在開發特色教材“金融科技概論”等成績。金融科技實驗班依托金融學專業優勢,在知識體系上強調數據科學、智能科技與金融知識的交叉結合,核心課程實施招標制,并采用雙語教學和組合式授課,全程“導師制”管理,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培養模式,凸顯數據能力、遷移能力以及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特色。專題座談發現,相對金融普通班,金融科技實驗班在創新創業意識、參加競賽、科研活動以及學習態度(包括課上互動和課下討論)方面有明顯提升。從兩次調查數據的確能發現,金融科技實驗班職業素養得到很大提升。綜上可見,金融科技實驗班的專業知識有待進一步挖掘。
圖2b顯示人工智能法學實驗班相對同年級法學普通班的五維能力成效。能夠發現,人工智能法學在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和國際視野方面大大強于法學普通班,在家國情懷方面略高于普通班,在信息技術方面甚至低于普通班。事實上,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近年獲批國家級、省級多項人工智能法學方面的教研課題,帶動了法學新興學科方向的發展。法學院2019年獲批國家一流專業,2022年培育出數字法務產業學院。在課程建設方面借助外腦打造品牌課程、理實融合促成診所式教育落實和傳統教學環節數字化,在教學團隊建設方面從法學院、管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統計與數學學院有博士學位或副高及以上職稱的老師中遴選教師,要求法學專業和信息技術類教師結對子備課。2020年11月法學院院長總結,人工智能法學實驗班依托法學專業優勢,培養融通大數據的法律工程師,正在向自主學習、收集信息、解決問題方面發力。由此,信息技術維度的能力提升尚需時間。
2.從實驗班內部對比看,各實驗班的成效具有異質性。由于學生興趣和授課學院環境不同,可能導致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法學實驗班五維能力產出不同,內部差異見圖3。對比發現,金融科技班相對人工智能法學班,在信息技術和職業素養維度更勝一籌,而在專業知識、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維度稍弱一些。
(二)縱向比較
實驗班近期成效如何,未來趨勢怎樣?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利用第二次調查和第一次調查的差額進行實驗班新財經五維能力成效的縱向比較。鑒于實驗班學生初始稟賦不同,這里采用雙重差分方法,假定平行趨勢相同,兩次差分后找出新財經試點成效。表4計算出實驗班相對非實驗班在半年時間的雙重差分值,可看作實驗班新財經五維能力階段性具體成效。結果表明,半年時間里,實驗班相對非實驗班學生,在風險態度、課余從事志愿活動和瀏覽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原始網站方面有大幅提升,信息技術客觀度量有較大幅度降低。
進一步繪制成五維能力雷達圖4后作對比,發現經過半年新財經學習實踐,實驗班學生不論相對財經類非實驗班學生還是金融學、法學專業非實驗班學生,其專業知識、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均有較大提升,職業素養有所提升,信息技術有所下降,驗證表4的結論比較穩健。河北經貿大學主管教學的副校長2020年11月總結,實驗班成效包括四點:一是樹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重塑課堂教學新形態;二是開發了新型課程體系,涌現出一批新課程,顛覆了傳統的教學內容;三是更新了教學團隊,涌現出一批熱愛學生、潛心教學的優秀青年教師,形成學科融合、科教結合、校企聯合的局面;四是升級了學習環境,創造了智能化學習場景,壓縮了班級容量,開啟課堂新形態。這些舉措的確提升了實驗班學生的專業知識、家國情懷、國際視野。
將新財經五維能力算術平均為五維綜合能力,則可利用雙重差分模型進行嚴謹的回歸分析。表5展示雙重差分回歸結果,其中,第(1)(2)列的控制組為2019級全部財經專業,第(3)(4)列的控制組為2019級金融學和法學普通班;第(1)(3)組未控制其他解釋變量,第(2)(4)組加入控制變量,控制變量包括性別、是否獨生子、初中前就讀城市類型、高中分科情況、家庭年收入,以及家鄉地理區域。不難看出,“是否新財經實驗班”和“是否第二次調查”的交叉項Ds×Dt系數基本顯著為正,表明兩次調查期間的新財經本科教育改革總體上顯著提升了實驗班學生的五維綜合能力。
五、結論與啟示
“十四五”期間,高校亟需找準發展定位,探索教育模式[25]。新財經人才培養改革是適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教育重要論述的有力探索,是“新文科”建設在財經教育領域的重要拓展。河北經貿大學近幾年倡導新財經教育改革,并在2019年試點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法學實驗班,為研究新財經本科人才培養改革議題提供了鮮活案例。基于河北經貿大學2020年兩個學期收集的新財經調查數據,本文嘗試量化五維能力,并利用雷達圖及雙重差分等方法考察地方財經院校本科教育改革成效。橫向對比發現,新財經實驗班在五維綜合能力及國際視野、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家國情懷維度均明顯超過非實驗班,信息技術兩者持平;金融科技實驗班相比同年級金融學普通班,在家國情懷、職業素養、國際視野方面有較大提升,在專業知識方面無差異,而人工智能法學實驗班在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方面強于法學普通班,在信息技術方面甚至低于普通班;金融科技班相對人工智能法學班,在信息技術和職業素養維度更勝一籌,而在專業知識、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維度較弱。縱向對比發現,經過半年新財經學習實踐,實驗班學生五維綜合能力有顯著增加,在專業知識、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職業素養方面均有所提升。這些階段性結論總體印證了典型地方財經院校新財經實驗班的積極成效,有助于這類院校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凸顯特色,為其人才培養跨越式發展探索出新思路并積累經驗。基于河北經貿大學的案例,現提供地方財經院校新財經本科人才培養改革的三點政策啟示。
首先,繼續深化新財經本科教育試點改革,為地方財經院校跨越式發展開辟新賽道。本文通過定量分析發現,河北經貿大學通過新財經實驗班試點工作推動本科人才培養改革,實驗班學生的五維綜合能力無論從橫向還是縱向而言均高于參照學生,總體上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這些前瞻性理念和成功實踐案例為地方財經院校彎道超車提供了一種可能性選擇。在新文科建設大背景下,推動新財經本科教育深度改革,在志愿者服務和課程思政中持續強化扎根大地辦大學的思想,在優秀師資和充足生源的持之以恒良性互動中逐步實現財經知識能力的提升,在“最懂地方”的財經高校經營中培養好新時代社會主義經濟社會領域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其次,差異化補齊實驗班人才培養短板,在金融科技試點中強化財經專業知識訓練,在人工智能法學試點中強化信息技術教學。新財經實驗班試點旨在培養卓越財經人才,實驗班培養方案具有顛覆性和示范性,在教學理念、教學形態、育人實踐、課程開發等方面成效顯著,同時在師資精準匹配、知識結構升級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潛力。依據學校動態激勵、打造金課精神,推動限量教學,以質量求回報。大力建設研究方法類金課,擠掉“上不接天、下不接地”的水課。積極發揮二級學院統籌績效的杠桿和導向作用,或者差異化激勵金牌教師開發處理傳統數據和大數據的技術類、軟件類金課,或者依托財經科研項目開設系列講座、組合課。不斷破除財經專業和信息技術的學科藩籬,實現不同學科由“物理拼湊”向“化學融合”的過渡,在與優秀生源積極互動中提升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財經學術思維以及信息處理能力。
最后,在中長期實驗班試點推廣中引導師生持續提升信息技術并鞏固職業素養。一方面,持續提升師生的信息技術。本研究表明,相對于非實驗班,實驗班學生的信息技術在橫向對比中提升不明顯,其信息技術客觀度量在半年縱向對比中有所降低。這一結果啟示,日后家校協力做好信息軟硬件建設,保障信息技術有個人實操平臺。另一方面,持續鞏固師生職業素養,尤其是信息素養。為避免數學和計算機課程內容與財經知識脫節,建議務必優先提升師資信息素養。一是通過教學科研互動破除財經專業既有藩籬,用財經理論來發現、分析問題,用信息技術工具來分析、解決問題。二是通過師生互動提升信息收集、加工和處理的能力。科研和教學融合以及師生互動最好的實踐方式是推行Seminar,即通過大學生沉浸式講座學習及互動模式來打造教學科研融合體,這值得地方財經院校實驗班借鑒并向非實驗班推廣。
需要重申的是,本文依據文獻和實踐嘗試量化新財經五維能力,據此深度考察地方財經院校新財經人才培養改革的階段性積極成效。盡管如此,文章關鍵變量度量和成效需在學術層面上交流探討并在假設前提下謹慎理解,日后需積累更多證據方能更好支撐和指導實踐操作。
參考文獻:
[1]劉曙光.新文科與思維方式、學術創新[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28):18-22.
[2]刁生虎,高澤倫.新文科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高等教育評論,2021(1):31-48.
[3]樊麗明,楊燦明,馬驍,等.新文科建設的內涵與發展路徑(筆談)[J].中國高教研究,2019(10):10-11.
[4]寧琦.社會需求與新文科建設的核心任務[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28):13-17.
[5]張緒忠,湯俊雅,郭寧寧.“雙一流”背景下財經類高校學科發展的現狀與推進路徑研究——基于財經類高校“十三五”規劃文本的分析[J].高等教育評論,2018(2):51-60.
[6]馬驍,李良華,孫曉東.關于重構“新財經”人才培養體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評論,2019(1):60-67.
[7]陳益剛.新財經建設:觀念變革、機制創新與實踐探索[J].高等教育評論,2021(2):97-110.
[8]卓志.加快推進中國特色“新財經”教育創新發展[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1):82-89+143.
[9]董兆偉,柳天恩.“新財經”教育改革的思考與實踐——以河北經貿大學為例[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3):72-81+142.
[10]王重潤.新文科背景下新財經教育改革路徑及案例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12):57-62.
[11]馮德連.“新經管”視角的財經類高校學科建設研究[J].高等教育評論,2019(1):68-75.
[12]丁忠明,周加來,經庭如,等.地方財經高校新文科建設路徑創新研究——安徽財經大學“新經管”建設的探索與實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21:26-70.
[13]陳永國,田學斌,董葆茗.“四新”學科范式變革的結構特征及其對“新財經”的啟示[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21(1):43-48.
[14]劉兵,劉培琪.基于新文科視角的新財經人才培養理念探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21(3):16-20.
[15]卓志.高等財經教育百年演進與發展使命[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2(1):5-13+141.
[16]馮文麗,蘇曉鵬.“新財經”教育改革的概念、特征及目標系統[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21(1):49-53.
[17]于海琴,李晨,石海梅.學習環境對大學生學習方式、學業成就的影響——基于本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證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8):62-70.
[18]徐國興,李梅.一流本科如何建設——基于“雙一流”高校本科課程綜合改革的實證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8(17):28-35.
[19]李曼麗,王金羽,鄭泉水,等.新時期本科教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一項關于清華“錢班”12年試點的質性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8):31-43.
[20]田國強.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理念與實踐——以上海財經大學為例[J].高等教育評論,2017(2):18-24.
[21]洪永淼.“新文科”和經濟學科建設[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1):63-81+142.
[22]楊德廣.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成效、缺失和建議[J].重慶高教研究,2022(6):3-9.
[23]柴國俊,張琨,崔學剛.教育部審核評估對本科教育質量的提升效應分析——來自在校生學習成績的自然實驗證據[J].教育發展研究,2019(7):42-52.
[24]復旦大學中國市場營銷研究中心.戰「疫」中的科技、信息與生活調查報告[R].2020.
[25]馬陸亭.“十四五”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方位[J].江蘇高教,2021(5):1-7.
責任編輯:韓曾麗
Th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alent Training Reform of Undergraduates for New?Finance and Economics in the Context of New Liberal Arts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Class in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Chai Guojun1, Shen Weining2,3
(1.School of Economics,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 China;
2.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 China;
3.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lann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 China)
Abstract:New finance and economics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New Liberal Arts,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for new finance and economics is worth paying atten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two semesters in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in 2020, this paper constructs ability index with 5 dimensions and analyzes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class program of new finance and economics using radar charts and 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DID) method. After horizontal comparison,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dimensions such a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rofessionalism,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national feelings for undergraduates in experimental class are better than the counterpart, both classes perform equally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here exists heterogeneity in effect among experimental classes. After vertical comparis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national feeling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rofessionalism,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s in experimental class are higher than the counterpart in half a year. These effects have key implications for local universiti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new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ke up the weakness of talent training for experimental class accordingly, gu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s, and consolidate their professional ethics.
Key words:new liberal arts; new finance and economics; experimental class; ability with 5 dimensions; local universiti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lent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