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文章以《勁爆51飛行隊》為例,對其融入的20世紀50年代好萊塢科幻潮電影風格特征、視聽語言等進行分析。方法:文章采用觀察分析法。結果:2022年發售的《勁爆51飛行隊》作為一款游戲,其創作形式與科幻潮電影視聽特征存在顯著關聯,視聽語言朝好萊塢科幻潮電影風格靠攏。好萊塢科幻潮是20世紀50年代伴隨社會科技發展而形成的科幻電影聚集的現象。從制作來看,20世紀科幻電影起步較晚,概念設定較為超前,電影投資對科幻系列的投入不及傳統史詩片,低成本制作成為科幻潮電影經濟特征。從質量來看,低成本拍攝能夠節省開支,使其接近下沉市場,受眾更為廣泛,能夠形成時代記憶,其視覺特效雖受限于時代,但促進了科幻電影的發展。《勁爆51飛行隊》以黑白畫面與爵士配樂為主要視聽特征,以畫面噪點與特攝模型來模擬電影粗糙感,還原老科幻電影的畫面,為玩家帶來了別具一格的游戲體驗。結論:《勁爆51飛行隊》是對科幻潮電影風格的一次完全致敬,其不單從畫面視覺出發,還有對科幻電影內核的合理再創作,是將傳統與新題材結合創造的一次嘗試,對新時期游戲創作有指向性意義。
關鍵詞:科幻潮;STG游戲;復古;黑白;科幻電影;? 《勁爆51飛行隊》
中圖分類號:J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8-0-03
0 引言
得益于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游戲創作能夠借助新技術手段展開。當下以20世紀50年代科幻潮電影作為藍本創作STG游戲,無疑非常新穎。STG游戲模式能夠很好地契合科幻類題材的作品,以復古的畫面與風格吸引大量受眾,值得深究。
1 科幻電影與20世紀50年代科幻潮電影
1.1 科幻電影概述
根據《電影藝術詞典》,科幻電影是“以科學幻想為內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點是從今天已知的科學原理和科學成就出發,對未來的世界或遙遠的過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不難發現,“科幻”的“科”即“科學”,“幻”即“幻想”[1],揭示人類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對未來可能性的想象。
科幻電影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產生的一種具有未來可能性敘事模式的電影形式[2]。誕生在默片時代的《月球旅行記》《大都會》《失落的世界》等科幻電影標志著科幻題材在電影領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到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技術出現,環球影業推出《科學怪人》《隱形人》等Monster系列電影,科幻電影在電影史上迎來第一次發展高峰。20世紀50年代,在核武器和冷戰的陰影下,大量關于核武器及原子輻射的科幻電影出現,這類電影以外星人、怪獸或核戰爭為主題,多種元素互相融合,推動了科幻電影的發展[3]。但其過于“先進”的幻想,只能匹配早期科技發展水平有限的特效,同時期的A級成本電影更多是豪華史詩和歌舞巨作等,過于先鋒的科幻電影只能以相對低的成本嘗試。
1.2 20世紀50年代科幻潮電影概述
20世紀50年代科幻潮電影是在核武器和冷戰的陰影下,在原子科技的大發展時期誕生的,映射人類對未來的想象。這類電影多選擇外星人、怪獸、核戰等題材,對未來進行幻想,展現此背景下人類的生活,其中也不乏對人類拋棄傳統生活方式的恐懼等。例如在電影《通基》中,男主角買了臺電視機,沒想到電視機其實是“活”的。主人公一開始得到了電視機的幫助,但漸漸地,電視機開始向主人公灌輸思想,控制他的行為。為了表現電視機對主人公的控制,在視覺表現上,人類被折疊并被困在電視機之中(見圖1)。50年代科幻潮電影通過直白的視覺效果呈現科幻內容,用拙劣的電影特效與科幻風格塑造一代人的記憶,推動了科幻電影的發展。
2 20世紀50年代科幻潮電影的視覺設計策略——以《勁爆51飛行隊》為例
2022年9月21日發售的《勁爆51飛行隊》,是由巴西電影公司Fehorama Filmes和獨立制作人Loomiarts共同打造的傳統橫板飛行射擊STG游戲,基于50年代的黑白科幻電影畫面,塑造玩家體驗[4]。在游戲中,玩家駕駛飛機突破外星人防線,并最終推翻外星人的統治。
《勁爆51飛行隊》的特別之處在于,一方面深度重現科幻潮電影風格,將其作為重要的視覺特征,以為玩家帶來復古美。受古早科幻片的啟發,游戲無論是畫面還是音效上,都在向傳統的質感靠攏,如傳統雪花屏、爵士樂等,通過影像視聽呈現鮮明風格。另一方面是對科幻電影進行再創作,許多科幻電影的標志性角色復現于游戲中,如皮套怪獸、外星人等。本文以《勁爆51飛行隊》為例,總結科幻潮電影的視覺設計策略。
2.1 復古科幻的題材風格
《勁爆51飛行隊》的創作團隊選擇20世紀50年代科幻潮電影風格,我們能從中看到《原子怪獸》《地球停轉之日》等電影作品的影子。游戲中加入了外星人、變異生物等科幻電影的常見角色,玩家在外星資本公司占領地球后,駕駛一架飛機推翻高壓統治,突破敵人的防線——途中有各式各樣的UFO、流星、隕石,甚至皮套怪獸來阻擋玩家前進。例如第八章《外太空的邪惡交易》就參考“哥斯拉”,設計了怪物敵人,玩家需要搗毀工廠,打敗外星巨獸。科幻片的元素充斥游戲,給玩家帶來科幻片般的體驗。不同的角色致敬不同的科幻作品,使玩家在游玩時聯想到電影,進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2.2 黑白膠片的視聽語言
《勁爆51飛行隊》的游戲畫面具有膠片質感,作為在新時期復刻老科幻電影畫面的游戲,其很好地復現了低攝影成本的粗糙感。游戲充斥著塑料、金屬等構成的簡單幾何形(見圖2),以及只保留了場景的大框架,舍棄了不必要的裝飾物,以塑造廉價感。
在視覺上,設計者將視覺中心放在明暗關系的處理上,讓玩家將注意力放在畫面體驗上,以凸顯50年代科幻潮電影的形式感[5]。在聽覺上,帶有噪點的爵士樂能激起玩家對復古特攝科幻電影的共同記憶。
2.3 傳統與現代的技術融合
《勁爆51飛行隊》的畫面不是完全由電腦軟件完成的,而是實拍與數字技術的結合,在景深上采用電影拍攝手法。相較于完全用電腦軟件完成的游戲,其在視聽方面存在虛幻感,而實拍又使其能更好地展示科幻電影的質感[6]。
例如第十章《穿越小行星》使用了“玻璃繪景”技術,在數字建模提前渲染好的畫面中,使用膠片剪接,節省布景費用。而第十一章《地球VS魔鬼總裁扎羅格》使用了電影的模型道具與布景技術,通過不斷縮小飛船的方式,表明飛船正在前往地球,將靜態形象轉變為動態畫面,賦予了游戲獨特的張力和表現力。
3 《勁爆51飛行隊》的審美特征
3.1 復古美學與懷舊想象
藝術創作是一種精神活動,其源于對文化的理解、想象和表達。《勁爆51飛行隊》對場景、風格、角色的致敬還原,體現了好萊塢科幻潮電影在現代的想象。其以“拙劣”的科幻電影風格,實現懷舊與光影之間的結合。
隨著技術的進步,游戲畫面變得更加精致,但文化屬性逐漸式微,游戲公司更多考慮商業表現而忽略了精神內核。《勁爆51飛行隊》創作團隊反其道而行之,以廉價感延續科幻潮電影的生命。《勁爆51飛行隊》以獨特的視聽風格勾起大眾的懷舊情緒,不僅重現了過去,還體現出人文關懷。
3.2 辛辣諷刺的作品主題
20世紀50年代的科幻電影《地球停轉之日》以外星人的視角評論地球社會的種種現象,對人類自我毀滅特質進行戲謔。諸如這樣的諷刺調侃,游戲中同樣有所體現,外星人化為敵人,與地球的邪惡資本家勾結起來剝削全世界,玩家則成為反抗資本的救世主,而作為剝削者的外星人操縱的怪獸是一只巨大的白頭海雕,這無疑是對現實的一種辛辣映射[7]。
《勁爆51飛行隊》在還原50年代科幻潮電影風格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僅再現了那個時代的藝術特征,還深刻把握了科幻電影對現實社會的諷刺意味,以及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
3.3 情感驅動與衡量價值
《勁爆51飛行隊》通過對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成功將50年代的科幻特攝風格與現代游戲設計相結合,為當代玩家提供了獨特的審美體驗。電腦技術的發展與商業利益的追求會固化人的創作精神,但《勁爆51飛行隊》創作團隊恰恰利用了先進的技術手段,探索數字影像與游戲藝術之間的可能。
作為一款追求復古風格的游戲,《勁爆51飛行隊》對風格審美深究的精神、對人類共同價值的探索,在游戲過程中都得以呈現,其表達的是對影史上科幻電影黃金年代的懷念。
4 結語
《勁爆51飛行隊》的商業成就與3A級的商業大作相比,表現并不出色,其是新時期一次獨辟蹊徑的嘗試,以游戲的形式給予玩家20世紀50年代科幻電影的體驗。其在保留特攝片獨有的視聽語言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復原了50年代黑白科幻特攝電影的質感;在保證風格統一的前提下,輔以數字媒體技術來提高作品的制作效率;在保證作品精致的前提下,著重展現文化內核和實現情懷表達。
參考文獻:
[1] 許南明,富瀾,崔君衍.電影藝術詞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18-19.
[2] 王博.好萊塢科幻電影的審美構成[D].長春:吉林大學,2018:13-14.
[3] 趙立立.論電影特效?產生初期的技術特點[J].西部廣播電視,2015(20):138.
[4] 劉暢. 2D+3D的飛行射擊游戲[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08(11):73-76.
[5] 陳躍華,劉思瑩.黑白電影中光線的表情達意效果[J].視聽,2021(2):83-84.
[6] 劉儒雅.數字電影布光研究[D].北京: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2022:21-22.
[7] 江曉原.美國人的“神之使者”:重溫影片《地球停轉之日》[J].科技潮,2009(4):50-51.
作者簡介:南朝陽(1999—),男,湖北武漢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