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敏敏
新課程標準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身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筆者認為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質量,除了講解數學知識點,還應該注意教材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學會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于一個人認識新事物,探求新知識,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極創設求知情境,倡導情境教學,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授課時,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其所熟悉的生活實際越貼近時,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越高,就會主動學習,并且樂于思考、勇于探索。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強化感官的刺激,讓學生的專注力、學習興趣得到極大的提高。
二、強化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為目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多一些創新的信心和成功的體會。在師生共同活動中,教師要用自身的創新意識、思維能力等積極因素,去感染、強化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每個時機,對學生的每一個新發現都予以肯定、激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最終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多鼓勵學生思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積極主動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增長見識,真正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形式。
三、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理論水平
小學數學教師要適應時代要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在實施課堂教學時,除了傳授給學生書本知識,還要根據學生身心的發展規律、年齡特點,認真鉆研、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來組織和實施課堂教學。新時期,教師要因材施教,使學生們各自的特長都得到充分發揮,同時要不斷學習,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創新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會真正與時俱進。而教師的自身素質要具備以下幾點:(一)精通教學業務知識,即在業務水平上能夠不斷提高,使課堂教學更加流暢;(二)興趣愛好廣泛,在教學時能夠通過拓展使學生的知識面更廣;(三)懂得心理知識,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能夠提供有效的幫助。因此,教師在平時注重學習,積累經驗,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要激發學生內在動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探索有效教學方法,真正為把學生塑造成綜合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