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向琴(1973—),女,土家族,湖北建始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農產品安全研究和農業綜合執法。
摘 要: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是人們關注的重點,隨著農產品的大規模生產和消費,對農產品進行檢測成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方法中常見的物理檢測方法、化學檢測方法、生物檢測方法和快速檢測方法,分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
XIANG Qin
(Jianshi County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Jianshi 445300,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focus of peoples attention. With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es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common physical testing methods, chemical testing methods, biological testing methods, and rapid testing methods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t analyzes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
農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隨著農產品的大規模生產和消費,其質量安全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成為社會的重要議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作為一種重要手段,可有效評估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為政府監管和消費者保護提供支持。
1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主要包括物理檢測、化學檢測、生物檢測和快速檢測技術。物理檢測方法主要是通過觀察和測量農產品的外觀、形態、大小等宏觀特征進行評估。化學檢測方法主要是通過分析農產品的化學成分來評估其質量和安全性。生物檢測方法主要是通過檢測農產品中的微生物、病原體等生物指標來評估其安全性。快速檢測技術則是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傳感器技術,快速、準確地檢測農產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1]。
1.1 物理檢測方法
物理檢測方法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重要手段之一。該方法通過觀察和測量農產品的外觀、形態、大小等宏觀特征來評估其質量和安全性。①外觀檢測是評估農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對農產品的外觀特征進行觀察和比較,可以判斷其成熟度、新鮮度、完整性等情況。例如,在果蔬類產品中,可以通過觀察果皮的顏色、光澤度、表面是否有病斑、腐爛等來評估其質量和安全性。②形態檢測也是物理檢測方法中的一種重要手段。形態檢測主要通過測量農產品的大小、重量、形狀等參數來評估其質量和安全性。例如,在糧食類產品中,可以通過測量米粒的長度、寬度、厚度等參數來評估其質量和儲存性能[2]。③紋理檢測也是物理檢測方法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農產品的紋理特征是其質量和食用性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觀察和測量農產品表面的紋理特征,可以評估其質地、口感等情況。例如,在肉類產品中,可以通過觀察肉質的纖維狀況、彈性等來評估其質量和食用性。綜上,物理檢測方法簡單、直觀,但較難形成準確的數據,有時可能無法檢測到一些微小的問題或隱患,可用于簡單的初步判斷。
1.2 化學檢測方法
化學檢測方法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常用的一種技術手段,通過分析農產品中的化學成分來評估其質量和安全性。化學檢測方法可以提供農產品中各種化學物質的含量和組成的定量和定性信息,從而對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進行評估和監測。在化學檢測方法中,常用的技術有色譜法、質譜法、光譜法等。色譜法是利用樣品中化學物質在固定相上的分配行為,通過分離和檢測樣品中化學成分的方法,常用的色譜法有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等。質譜法則是利用質譜儀對樣品中的化學物質進行分析和鑒定,常用的質譜法有質譜-質譜聯用技術、氣相質譜法等。光譜法則是利用樣品對電磁輻射的吸收、散射、發射等性質進行分析和檢測,常用的光譜法包括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熒光光譜法等。
化學檢測方法具有高靈敏度和高精確度,能夠檢測到微量的有害物質,為評估農產品的安全性提供準確的數據。此外,化學檢測方法還具有操作簡單、分析快速和成本較低的特點,適合進行大規模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然而,化學檢測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①由于農產品中的化學成分較復雜,存在互相干擾的情況,因此化學檢測方法可能受到樣品自身的干擾,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②某些化學物質在樣品中的含量較低,需要對樣品進行預處理和濃縮,增加了實驗的復雜性和時間成本。③化學檢測方法對于某些農產品中的新型有害物質可能不敏感或無法檢測到,需要不斷開發新的技術手段。在使用化學檢測方法時需要注意樣品自身的干擾以及對新型有害物質的檢測能力。將化學檢測方法與其他檢測方法相結合,可以全面評估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3]。
1.3 生物檢測方法
生物檢測方法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一個重要技術手段,主要通過檢測農產品中的微生物、病原體等生物指標來評估其安全性。生物檢測方法對于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評估具有一定的優勢,具體表現為通過檢測農產品中的微生物指標,可以了解農產品是否受到污染或變質;通過檢測農產品中的病原體,可以評估農產品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此外,生物檢測方法還可以對農產品中的抗生素殘留、農藥殘留等進行監測和評估,從而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
在實際應用中,生物檢測方法常用的技術有菌落計數法、聚合酶鏈式反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菌落計數法是一種常用的檢測微生物指標的方法,通過培養和計數農產品中的微生物菌落數量來評估其安全性。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則能夠通過放大DNA片段來檢測和鑒定農產品中的病原體,具有靈敏度高和特異性高的特點。ELISA方法則是利用抗體與病原或其他農產品中的目標成分發生特異性反應,通過測定反應產生的信號來定量目標物質的含量。
生物檢測方法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①在樣品的預處理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樣品復雜性和處理方法的限制,使得檢測結果受到影響。②不同的農產品可能會存在不同的微生物種類和數量,因此,建立適用于不同農產品的檢測方法非常有必要。③生物檢測方法的操作流程比較煩瑣,需要專業的實驗室設備和技術支持,限制了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推廣和普及。
1.4 快速檢測方法
快速檢測技術是近年來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領域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方法。它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傳感器技術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農產品中的有害物質,提供及時有效的檢測結果。①快速檢測技術具有高效的特點。與傳統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檢測方法相比,快速檢測技術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檢測,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這對于農產品行業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及時的檢測結果可以減少質量安全問題的發生,提高產品的銷售效率。②快速檢測技術具有準確性高的特點。通過采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傳感器技術,快速檢測技術能夠更加精確地檢測出農產品中的有害物質,這樣可以降低誤差率,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對于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非常重要,因為即使微小的質量問題也可能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影響。③快速檢測技術還具有靈活性強的特點。它可以應用于各種農產品的檢測,不受樣品的種類限制。不論是蔬菜、水果、畜禽肉類還是水產品,快速檢測技術都能夠適應不同的樣品性質,并提供相應的檢測結果。這使得快速檢測技術具有廣泛的適用性,能夠滿足不同農產品生產和消費的需求[4]。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快速檢測技術的應用正越來越普遍。例如,通過利用光纖傳感器技術,可以快速檢測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物;通過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可以快速檢測農產品中的轉基因成分;通過利用紅外光譜技術,可以快速檢測農產品中的營養物質等。這些技術的應用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效率和準確性。
然而,快速檢測技術也面臨一些挑戰和困難。①快速檢測技術的設備和儀器成本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購買和維護。②快速檢測技術需要專業的操作和維護,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③快速檢測技術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工作尚未完善,需要加強標準的制定和推廣,以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2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關鍵問題
由于不同農產品以及其相關安全指標的檢測方法不同,需要根據農產品的特點進行選擇和優化。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進一步研究和發展適用于各種不同農產品的檢測方法。大量的檢測數據需要快速準確地分析和解讀,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數據處理與分析的效率和準確性。為了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續性,還需要建立健全的質量安全標準和監管體系。
2.1 選擇和優化檢測方法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選擇和優化適合的檢測方法非常重要。不同農產品以及其相關的安全指標需要使用不同的檢測方法,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①可采用物理檢測方法對農產品的外觀、形態、大小等表觀特征進行判斷。物理檢測方法雖簡單、直觀,但有時可能無法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②可采用化學檢測方法對農產品中的營養物質、殘留農藥和獸藥等有害物質進行檢測。選擇適合的化學檢測方法需要考慮農產品的特性、目標物質的種類和濃度范圍等因素。③可采用生物檢測方法對農產品中的微生物、病原體等生物指標進行評估確保農產品的安全性。選擇適合的生物檢測方法需要考慮農產品的特性、目標生物指標的種類和數量等因素。同時,還需要關注檢測方法的靈敏度、特異性和快速性[5]。④可采用近紅外光譜技術、電化學傳感器和光電傳感器等快速檢測技術快速、準確地檢測農產品中的有害物質,實現定量分析。選擇適合的快速檢測技術需要考慮樣品的特性、檢測目標的種類和數量、儀器設備的可用性等因素。
綜上所述,根據農產品的特性和安全指標的不同,可采用物理檢測、化學檢測、生物檢測和快速檢測技術等方法。在選擇適合的檢測方法時,需要綜合考慮檢測方法的準確性、靈敏度、特異性、快速性和可行性等因素,以確保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有效評估和監測。
2.2 快速解讀和評估檢測結果
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檢測結果的快速解讀和評估是一個關鍵問題。由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涉及大量的數據和樣品,在獲取檢測結果后,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快速、準確的解讀和評估,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①快速解讀和評估檢測結果需要依賴合適的分析方法和工具。通過使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和統計方法,可以對農產品樣品中的安全指標、化學成分或微生物數量等進行分析和解讀。例如,可利用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以發現其中的規律和異常。②快速解讀和評估檢測結果還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評估標準和模型。通過建立合理的評估標準,可以將檢測結果與限量標準進行比較,以確定農產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同時,建立科學的評估模型,可以根據檢測結果的不同指標和權重,對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進行綜合評價。③快速解讀和評估檢測結果還需要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和共享。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可能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環節的人員參與,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個快速、高效的信息傳遞和共享機制。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實現檢測結果的實時上傳和共享,使相關人員能夠及時獲取檢測結果,并快速做出決策和采取相應的措施。
2.3 建立健全質量安全標準和監管體系
為了確保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建立健全的質量安全標準和監管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建立權威的質量標準對于判定農產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至關重要。這些標準應基于科學研究和專業意見,確保農產品不含有害物質,滿足國家和地區的安全標準。同時,監管體系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一個有效的監管體系可以監督和管理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環節,確保農產品在種植、加工、運輸和銷售的各個環節中得到正確的處理和管理。監管體系應該包括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和監管機構,三方應聯合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穩定和可持續性。
建立健全的質量安全標準和監管體系也需要解決一些挑戰和難題。①不同農產品的特點和安全需求不同,需要制定相應的標準和監管措施。②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監管體系應與國際標準和貿易規則相符,以確保農產品的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力。③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機制,促進各方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提高質量安全標準和監管體系的效能和有效性。
3 工作建議
①加強技術研發。繼續研發新的檢測技術和方法,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快速性。特別是在快速檢測技術方面,應加大投入和支持,開發出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檢測手段。②推進標準的制定和監管體系構建。加強與相關部門和機構的合作,制定健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并建立有效的監管體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③提升人員培訓和技術能力。培養更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相關專業人才,提高他們的技術能力和專業素養。加強人員的培訓和學習,掌握最新的檢測技術和方法。④加強國際合作和信息共享。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和合作,借鑒國外先進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經驗和技術。加強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促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
4 結語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加強對農產品的檢測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通常采用的物理、化學、生物等檢測方法各有利弊,在實踐當中需根據農產品的特點綜合考慮,對檢測方法進行選擇和優化。同時要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加強數據共享,提高技術研發水平,提升人員的技能水平,確保人們吃得安全放心。
參考文獻
[1]王麗瓊.農產品加工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1(2):24-25.
[2]劉加提,楊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J].農業與技術,2020,40(5):49-50.
[3]楊脈.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現狀與對策[J].湖北農機化,2020(1):10.
[4]孫鈺潔.高質量推進農產品安全檢測體系建設[J].江蘇農村經濟,2019(9):66-67.
[5]王存波,程玉蘭,李翠芹.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3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