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靜
摘要:化學課堂教學“生活化”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化學與生活之間的關聯性,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以及參與課堂與實驗課程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在抽象思維、化學思維方面的能力。本文簡要分析了高中化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期望能為化學教學人員的工作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在教育改革逐漸推進與發展的大環境下,基于化學課程內容的基本特點,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上更多地聯系生活中的各種元素,為學生營造熟悉、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參與課堂以及實踐的興趣,使其能夠將自身所學的化學知識靈活應用于生活,提升化學學習的效率。
一、在高中化學課堂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將化學知識具體地加以呈現,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高中化學課程的理論內容較為抽象,其中的知識內容復雜多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感到難以理解。僅利用教材中的理論內容增強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高中化學教師需要更多地向學生提出與生活相關的現實問題,促使學生在生活當中的實踐能力和化學知識應用能力得到提升,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夠具備良好的化學學習能力與素養。
2、增強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主動性,提升創新思維能力。生活是開展教育活動的源頭以及根本目標。開展高中化學教育活動,并不是將知識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強硬地讓學生對公式、原理以及概念等內容進行記憶,而是讓學生將知識慢慢消化,能夠有意識地改變學生在化學課堂上所處的被動地位,主動分析化學現象,探索化學原理,在實際生活當中觀察事物的化學性質與反應,合理應用化學知識。
二、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索
1、將生活作為開展化學教學工作的立足點,對課程內容進行充實與優化。高中化學課程內容具備一定的綜合性,其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較為繁雜,并且與實際生活當中的事物、現象有著緊密的關聯。基于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將生活中的事物與現象作為開展教學工作的立足點,對生活中存在的化學素材進行細致挖掘,并與教學環節、教學方案進行融合,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與框架,改變以往“重知識,輕實踐”的教育模式,打破化學教材內容對學生思維的局限性,增強學生學習知識、參與化學實踐的主觀能動性。
①生活化教學與高中化學課堂的有效融合,增強化學趣味性。案例一在講授《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時,以探析爆炸鹽為標題,并播放“爆炸鹽”視頻,提出洗衣服用的“爆炸鹽”主要成分是什么?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什么便利和神奇?學生觀看視頻得出是過碳酸鈉,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熱水溶解后能產生活性氣體,快速去除頑固污漬。從生活走進化學親切、自然、激發學習熱情。比較Na2CO3和NaHCO3堿性強弱時,讓學生解答2個實際問題。廚房去油污,為什么建議使用Na2CO3而不用NaHCO3?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為什么選用NaHCO3而不用Na2CO3?通過生活中實例,學生知道Na2CO3堿性強,去油污能力強。NaHCO3堿性弱,對人體傷害小,且NaHCO3與鹽酸反應快,見效迅速。
②生活化教學與高中化學課堂的有效融合,不僅學習知識,還提升生活常識。案例二在講授《氯氣與堿的反應》時先播放報道,一名女子在打掃衛生時,誤將潔廁靈和84消毒液混合在一起使用,導致吸入大量毒氣,差點送命。84消毒液和潔廁靈混合時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產生氯氣,氯氣具有強的氧化性和毒性,吸入少量會導致人體不適,吸入過量直接導致死亡。潔廁靈和84消毒液日常清潔用品不能一起使用,有些食物也會相克,比如菠菜不能與豆腐同吃,從實際生活出發,既學會化學知識,也突出學科的社會價值。
③生活化教學與高中化學課堂的有效融合,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生活技能。案例三講解關于“乙醇”的知識時,教師聯系生活中乙醇產品與用途,引導學生表達對物質的認識,并思考如何利用乙醇制作產品。比如制作香水,香水以無水乙醇為溶劑,具有芳香氣味的液體,學生深刻體會到化學讓我們撥云見日,以化學為鑒,解構香水獨特的魅力,以科學探索美學的寬度,讓縹緲的香氣回歸原始,為科學捉捕,以生活為切口,不僅使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充滿興趣,還獲得優質的教學效果,實現對化學課程內容的豐富與細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既鞏固了所學的化學知識,又提升生活技能。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知識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考察與分析,將生活中的事物及現象引入課堂中,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從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等諸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深化學生對化學與生活關聯性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玉玲.生活化教學與高中化學課堂的有效融合策略分析[」]。考試周刊,2021:135-136.
[2]唐學宏.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C]。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三),2021:212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