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加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的影響

2024-05-16 01:43:17崔寶玉劉婷
財經問題研究 2024年1期

崔寶玉 劉婷

摘 要:本文在探討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兩種理論觀點之爭的基礎上,基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2020年中國鄉村振興綜合調查(CRRS) 數據,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系統考察了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規模擴大效應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首先,加入合作社能夠擴大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推動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經測算,當前中國家庭農場最優經營規模為188畝,因而家庭農場經營規模仍有擴大的空間。其次,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規模擴大效應存在異質性,收入水平高、社會資本水平低和自有機械化水平低的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規模擴大效應更明顯。再次,加入合作社擴大家庭農場經營規模主要來自內部服務獲取機制和外部資源獲取機制,且合作社所提供的銷售服務和金融支持對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擴大具有更強的促進效應。最后,耕地細碎化程度負向調節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規模擴大效應,耕地細碎化不利于加入合作社的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本文的研究為推動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其與合作社融合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決策依據。

關鍵詞: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合作社;內部服務獲取;外部資源獲取;耕地細碎化程度

中圖分類號:F3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24)01-0101-14

一、問題的提出

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為基本經營單位,是實現農業生產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重要載體。目前,中國家庭農場平均耕作面積為134. 3畝[1],已初具規模,但與歐美國家相比,規模依然偏小。例如,美國小型家庭農場平均耕作面積為1 469畝[2],德國家庭農場平均耕作面積為874. 5畝[3]。聯合國調查數據顯示,糧食種植型家庭農場耕作規模至少要達到300畝才具有競爭優勢[2],而中國家庭農場耕作規模與之相比相去甚遠,即使部分耕作面積超過300畝,但經營狀況也并不樂觀[4],面臨著農業經營風險大、生產效率低和金融資源獲取難等問題。

為此,學者們就關于如何立足于中國國情農情,實現家庭農場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進而推動其健康持續發展展開了深入探討,主要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通過土地流轉和入股等形式擴大經營規模,進而通過規模報酬遞增提高產出和效益。梅付春和馬開軒[5]認為,中國糧食生產依然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擴大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是推進其發展的重要支點。而家庭農場規模報酬遞增的動力主要來自土地集中經營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快速發展[6-8]。一方面,中國農地經營呈現集中化趨勢,土地流轉率超過30%[9];另一方面,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深入推進,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2. 03%[10],農業社會化服務供給不斷增加。這些促使家庭農場適度經營規模亦在不斷變化調整中,如何因地因時制宜,引導其經營規模趨向適度經營規模具有重要實踐意義。另一種觀點是通過緩解要素稟賦約束,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產出和效益。張悅和劉文勇[11]指出,過度強調規模報酬遞增僅突出了土地要素的規模效應,而忽視了農業生產是多要素協同、配合的過程。家庭農場在擴大土地經營規模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專用性資產投資過多、農業勞動力資源匱乏和社會化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12],進而導致其產出效率與經營規模反方向變化。因此,在面臨要素稟賦約束情境下,家庭農場的發展重點是更合理地配置其各種生產要素。

為推動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實現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家庭農場之間的聯合和與其他新型經營主體的融合是實現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渠道,其中,加入合作社是其謀求更大發展空間的主要路徑。從要素稟賦約束視角看,這主要源于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能夠以合作社為平臺獲取各類農業生產要素,進而優化要素稟賦結構。如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能夠緩解因農業生產季節性導致的勞動力不足問題,也能夠規避因土地租賃期短和自然災害等帶來的風險和沖擊[13]。另外,合作社作為信息交流和傳播的載體,還能夠幫助家庭農場主更新經營理念,優化農業生產模式[14-15]。而從規模報酬視角看,資源要素獲取能夠降低家庭農場因規模擴大而導致的效率損失,從而使其更加適應規模經濟的要求[16-17]。為此,2019年8月,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11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指出,“積極引導家庭農場領辦或加入農民合作社”,在經營規模上,既要實現最佳規模效益,又要避免“壘大戶”。

既有文獻大都認為,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能夠彌補自身資源稟賦不足,促進經營規模擴大,但仍未厘清家庭農場的最優經營規模是多少?合作社作為家庭農場聯合的重要載體,能否推動家庭農場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同時,既有文獻也未指明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資源獲取路徑,更沒有解答加入合作社能否成為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和實現資源要素合理配置的結合點和突破口。本文利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2020 年中國鄉村振興綜合調查(China RuralRevitalization Survey,CRRS) 數據,系統考察了加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的影響,并以此為基礎,測算了中國家庭農場的最優經營規模,探討了中國家庭農場未來發展的路徑。另外,本文分析了家庭農場是否加入合作社對適度經營規模產生異質性影響的主要原因,并從合作社內部服務獲取機制和外部資源獲取機制闡釋了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基本動因和理論邏輯。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 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的兩種理論觀點之爭

相較于傳統小農經營,家庭農場具有規模化、專業化的天然優勢,而評價家庭農場競爭力和發展狀況的直觀指標之一便是考察其是否已達到一定規模。倪國華和蔡昉[18]利用2004—2012年數據測算得出,家庭農場最優經營規模為135畝,但是,這一最優經營規模僅適應于當時的技術條件、管理能力和社會化服務水平。伴隨著城鎮化的深入推進和農業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家庭農場最優經營規模可能還會擴大。趙金國和岳書銘[19]基于產量和凈收益的目標測算出家庭農場最優經營規模為150—250畝,比倪國華和蔡昉[18]的測算結果多了15—115畝。因此,根據相應的技術條件、管理能力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基于產出和效益等指標,動態監測和引導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具有重要意義。部分學者基于規模報酬理論認為,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完善,可以引導家庭農場適度擴大經營規模,獲得規模效應所帶來的邊際收益。但家庭農場在擴大經營規模過程中,也會面臨由于農業生產季節性特征和專用性資產投資成本高等問題帶來的資源要素約束[20]。一方面,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農忙時容易遭遇勞動力不足的困擾,雖然種養結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勞動力要素限制,但也制約了家庭農場的決策空間,降低了帕累托改進的可能區間;另一方面,由于農業生產易受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而高風險會導致家庭農場生產和相關配套設施投入不足,要素稟賦約束甚至成為限制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的核心因素。而在持資源要素理論的學者看來,家庭農場最優經營規模是勞動力技能、農業風險分擔機制、土地狀況和機械化作業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單純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反而可能導致其發展呈現“反向因果”特征,即家庭農場經營規模雖然擴大了,但畝均產出和效益卻在下降[21]。因此,持資源要素理論的學者認為,家庭農場發展的重點是通過完善資源要素的利用方式來推動經營規模擴大。

綜合上述兩種理論觀點來看,規模報酬理論將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擴大作為其產出和效益增加的直接來源。但資源要素理論卻認為,這是一種反向因果關系:家庭農場在規模擴大中會受到要素稟賦約束,導致規模擴大趨于停滯;而當家庭農場突破要素稟賦約束時,便能顯著提升產出和效益,進而實現自發性規模擴大。實際上,這兩種理論可能并不矛盾,當家庭農場經營規模與其所擁有的要素稟賦不匹配時,其發展的重心便可能不是簡單地擴大經營規模,而應該是優化要素稟賦結構,緩解資源要素約束;而當家庭農場能夠通過資源獲取緩解要素稟賦約束時,其規模擴大才能夠順利進行,農業產出和效益也會隨之提升。而在實踐中,合作社既能通過提供技術指導、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和聯合行動降低家庭農場經營成本,增強其抗風險能力,為緩解資源要素約束提供解決途徑;也能夠通過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協助家庭農場流轉土地并開展規模化、專業化經營等,為家庭農場獲取規模經濟效應提供保障[22]。

(二) 加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經營規模的影響

⒈直接影響

家庭農場往往具有經營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和資產專用性強等特征,也承受著較高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23],然而其主要劣勢在生產環節,既難以進行產業鏈延伸,由此產生的風險承受成本和市場交易弱勢地位是其喪失效益優勢的重要根源,也是其擴大經營規模和提高產出效率的關鍵阻礙。而合作社作為兼具企業和共同體屬性的組織,在組織農戶、對接市場和減少交易成本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蔡榮等[24] 指出,將合作社的組織優勢與家庭農場的生產優勢結合起來,實現家庭農場與合作社的協同與合作,是提高家庭農場產出和效益的重要路徑。一方面,在收益上,合作社能夠通過有效的管理和營銷手段彌補單個家庭農場在標準化生產和市場競爭中的劣勢,實現農產品產量提升和優質優價,進而對家庭農場產生激勵效應,促使其擴大經營規模;另一方面,在成本上,合作社基于成本運營能為家庭農場提供質優價廉的生產服務,降低家庭農場經營成本。同時,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通過橫向和縱向一體化將多次外部交易簡化為一次性內部交易,進而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不僅有利于家庭農場有效應對土地流轉租金攀升進而擴大經營規模,也有利于其進一步投資農業通用性資產和部分專用性資產從而提高畝均產量。

⒉間接影響

(1) 合作社內部服務獲取。科斯認為,勞動分工和專業化生產能夠使不同的主體之間產生交易需求和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高低主要取決于相應的制度安排,通過制度變遷形成和建構的新型產業化組織模式可以有效滿足交易需求并降低交易成本。在實踐中,由于家庭農場經營規模較大、專業化程度較高、市場化導向較強,其既具備加入合作社的現實基礎,也能夠獲得加入合作社的服務收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合作社能夠為家庭農場提供生產服務。雖然家庭農場的主要優勢在于生產環節,但是,由于農業投資的專用性和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均較強,家庭農場往往不愿意在大型農機具和土壤改良等方面進行投入,而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可以與合作社或其他家庭農場共享專用性資產,實現專用性資產在更大范圍內合理配置,提高生產環節耕種管收效率,也可以與合作社或其他家庭農場調劑勞動力使用,實現勞動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合理流動,提高勞動力資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合作社能夠為家庭農場提供銷售服務。家庭農場的主要短板在于產業鏈難以延伸,通過加入合作社能夠增強其在市場交易中博弈的力量,使其在農業全產業鏈中獲取更大收益。家庭農場通過加入合作社,一方面可以獲取合作社的銷售服務,實現銷售價格上漲和銷售數量增加,進而提高銷售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標準化建設和品牌化運營提高農產品質量和促進農產品溢價,進而提高銷售收入。由以上可知,家庭農場從合作社獲取內部服務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還能簡化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進而緩解家庭農場專用性資產和勞動力等要素約束,促使家庭農場資源稟賦適配于經營規模。

(2) 合作社外部資源獲取。在實踐中,由于家庭農場市場主體地位不確定和生產資料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加上農業生產周期長、風險大,家庭農場難以通過抵押財產權獲得貸款,同時還會形成根深蒂固的傳統風險規避思維,而合作社作為具有準公共品特征的利益共同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為家庭農場獲取外部資源提供通道:一方面,合作社能夠為家庭農場提供金融支持。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雖然也可以通過合作社的內部資金來解決其信貸約束問題,但更主要的是通過商業銀行等外部金融資源緩解融資約束。在家庭農場與合作社的融合發展過程中,合作社既可以通過家戶聯保等方式為家庭農場向商業銀行爭取信用貸款,也可以通過互助金擔保和融資池擔保等方式為家庭農場爭取商業銀行抵押貸款,緩解其融資約束。另一方面,合作社能夠為家庭農場提供保險。在農業生產經營中,信息和觀念是重要的生產資源和要素[25],而合作社通過信息交流和觀念更新能夠強化家庭農場風險意識,提高家庭農場農業保險的投保率,提升家庭農場的風險處置能力和應對能力。由以上可知,家庭農場從合作社獲取外部資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獲取相應的信貸資金,緩解其融資和保險約束,促使其資源稟賦適配于經營規模。

(3) 耕地細碎化程度的調節效應。加入合作社擴大家庭農場經營規模可能隨著耕地細碎化程度的加劇而削弱其加入合作社的規模擴大效應[26]。從土地投入來看,較高的耕地細碎化程度會加大家庭農場土地流轉的成本和難度,增加其專用性資產投資,降低其生產經營靈活性和自主性,并引發更強的“套住效應”“敲竹杠”風險,從而阻礙其經營規模擴大。從勞動投入來看,較高的耕地細碎化程度會降低農業機械化作業程度,不僅難以進一步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27],還增加了勞動力跨地塊轉移、生產資料運輸和勞動監督等成本,從而阻礙其經營規模擴大。由以上可知,耕地細碎化程度可能會減少甚至抵消加入合作社為家庭農場帶來的成本降低、風險規避和服務支持等好處,抑制其規模擴大效應。基于上述分析,筆者提出如下假設:

H1:加入合作社能夠擴大家庭農場經營規模。

H2: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通過內部服務獲取機制和外部資源獲取機制擴大經營規模。

H3:耕地細碎化程度加劇會抑制加入合作社的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提出加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經營規模影響的理論框架,如圖1所示。

三、研究設計

(一) 數據來源與樣本說明

本文使用的數據來源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2020年CRRS數據。該數據能夠為本文提供翔實可靠的數據支撐,主要原因如下:首先,該數據涵蓋了中國農村發展比較完整的信息,涉及家庭農場土地經營規模、投入產出和生產銷售等內容。其次,該數據采取分層抽樣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樣本覆蓋全國不同經濟發展狀況、區域位置和農業發展水平的10個省份50個縣(市) 156個鄉(鎮),在全國層面具有代表性。需要說明的是,在家庭農場認定方面,筆者先將該數據內注冊為家庭農場的樣本計入,同時,考慮到現實中相當數量的家庭農場并未在工商部門注冊[28],為確保樣本的充分性和真實性,再將數據中符合家庭農場申報要求的樣本也補充和匹配為家庭農場,匹配標準如下:首先,根據中國家庭農場申報標準,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應大于50畝。其次,為區別于公司農場,家庭農場應當以家庭自有勞動力經營為主。本文經過數據處理后得到473家家庭農場樣本數據。

(二) 變量說明

⒈被解釋變量:適度規模經營

對適度規模經營的界定,劉浩等[29]與許慶等[30]都是以土地經營面積衡量適度規模經營的程度,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中也指出,家庭農場的“土地經營規模相當于當地戶均承包地面積10至15倍”。而姜松等[31]認為,適度規模經營是總量和效率的結合體,是過程和結果的有機統一。其中,總量體現的是生產規模的擴大,效率體現的是生產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因而適度規模經營既要考慮規模經濟,又要考慮配置效率。因此,本文主要從總量和效率的雙重維度對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進行評估,并借鑒姜松等[31]的做法,在效率層面,用畝均產量(千克/畝) 衡量,在總量層面,用土地經營面積(畝) 的自然對數衡量。

⒉解釋變量:家庭農場是否加入合作社

如果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另外,本文主要探討家庭農場通過合作社獲取資源對適度規模經營的影響,所以問題識別中的“合作社”既包括家庭農場自己領辦的合作社,也包括家庭農場參與的合作社。

⒊中介變量:內部服務獲取和外部資源獲取

內部服務獲取。一是生產服務,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可以共享合作社的生產服務,提高耕種管收效率,因而本文選取“家庭農場是否利用了合作社提供的耕地、施肥、收獲等服務”作為生產服務的代理變量,如果家庭農場利用了合作社的生產服務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二是銷售服務,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可以實現銷售價格上漲和銷售數量增加,從而提高銷售收入,因而本文選取“合作社是否為家庭農場提供了銷售服務”作為銷售服務的代理變量,如果合作社為家庭農場提供了銷售服務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外部資源獲取。一是金融支持,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可以借助合作社的農戶聯保、互助金和融資池擔保等向商業銀行貸款,緩解融資約束,因而本文選取“合作社為您擔保或者提供證明材料幫助您申請銀行貸款嗎”作為金融支持的代理變量,如果合作社為家庭農場提供的貸款幫助程度為經常幫助賦值為3,偶爾幫助賦值為2,從未幫助賦值為1。二是保險促進,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可以促進其與合作社之間的信息交流,推動其觀念更新,強化其風險意識,因而本文選取“合作社是否推動家庭農場參加農業保險”作為保險促進的代理變量,如果合作社推動家庭農場參加農業保險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

⒋調節變量:耕地細碎化程度

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規模擴大效應可能會受到耕地細碎化程度的負向影響,借鑒紀月清等[32]的研究,本文用地塊數量衡量家庭農場的耕地細碎化程度。地塊數量越多,反映耕地越分散,耕地細碎化程度越高,反之,耕地細碎化程度越低。

⒌控制變量

借鑒已有研究[13,31,33],本文選取如下四類控制變量:一是戶主個人特征,包括就業狀況(全職務農=1,兼業=0)、婚姻狀況(已婚=1,未婚=0) 和是否在村里擔任職務(是=1,否=0)。二是家庭經營特征,包括家庭耕種地塊離家最遠距離(千米)、耕種土壤類型(黑土=1,非黑土=0) 和是否在網上銷售過農產品(是=1,否=0)。三是村莊特征,包括村組間是否為硬化道路(是=1,否=0)、村莊合作社數量(個) 和村莊耕地總面積(萬畝)。四是政策環境特征,包括村莊近3年是否遭受過自然災害(是=1,否=0)、是否享有輪耕或休耕補貼(是=1,否=0) 和是否享有土地流轉補貼(是=1,否=0)。對上述變量的極端值進行縮尾處理,并刪除不符合常理的異常值。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三) 模型構建

⒈基準回歸模型

為檢驗加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的影響,本文構建基準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i為家庭農場;Y為被解釋變量適度規模經營,包括家庭農場的畝均產量和經營面積;X為解釋變量家庭農場是否加入合作社;C為所有控制變量;ε為隨機擾動項。

⒉機制檢驗模型

為檢驗內部服務獲取和外部資源獲取的作用機制,構建機制檢驗模型如下:

其中,M為內部服務獲取和外部資源獲取;其他變量含義與模型(1) 相同。

⒊調節效應檢驗模型

為檢驗耕地細碎化程度在家庭農場是否加入合作社與適度規模經營之間的調節效應,本文在模型(1) 中引入家庭農場是否加入合作社與耕地細碎化程度交互項,構建調節效應模型如下:

其中,Ni 為調節變量耕地細碎化程度;其他變量含義與模型(1) 相同。

四、實證分析

(一) 基準回歸分析

表2報告了加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影響的回歸結果。其中,列(1) 和列(2)顯示,加入合作社顯著提高了家庭農場畝均產量和擴大經營面積。這表明,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可以通過成本節約和收益增加等途徑提高產出效率和擴大經營規模。據此,H1得到驗證。然而,列(3) 結果卻顯示,家庭農場經營面積對畝均產量并非絕對的線性影響,而是呈現倒U型影響。這意味著,如果家庭農場經營面積過大,反而會導致其畝均產量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家庭農場過度擴大經營規模會導致生產要素和配套服務如勞動力和農機作業等難以同步增加,造成土地經營規模與要素和服務供給不匹配,從而導致畝均產量下降。同時根據列(3) 結果測算出,樣本家庭農場的最優經營規模為188畝,只有在這一規模水平上,才能發揮規模經濟和資源要素配置效率的雙重優勢。然而,當前中國家庭農場平均經營面積僅為134. 3畝,這意味著,未來家庭農場有待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以達到最優經營規模,從而實現規模經濟和要素配置效率雙重提升的目的[34]。

(二) 內生性討論和穩健性檢驗①

⒈內生性討論

克服選擇性偏差。本文參考郭云南和王春飛[35]的做法,采用傾向得分匹配(PSM) 法糾正選擇性偏差,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最近鄰匹配、半徑匹配、核匹配和局部線性回歸匹配等多種匹配方法均支持加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畝均產量和經營面積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其中,相較于未加入合作社的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能夠將家庭農場畝均產量提高97. 358千克,并將家庭農場經營面積顯著增加26. 65%。這表明,排除由樣本選擇性偏差的內生性干擾后,加入合作社仍能顯著提高家庭農場畝均產量和擴大經營面積,證明了基準回歸結果的穩健性。

克服遺漏變量和反向因果問題。模型中的內生性問題還可能體現在遺漏變量和反向因果兩個方面:一方面,遺漏變量問題。雖然本文將四個特征層面的控制變量納入模型,但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可能會受到不可觀測因素的影響,造成結果的有偏估計。另一方面,反向因果問題。加入合作社會擴大家庭農場經營規模,而其適度規模經營也可能會對其加入合作社的決策行為產生影響,這種互為因果關系很可能導致實證結果存在偏差。本文借鑒尹志超等[36]的研究,選擇其他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占比作為工具變量。該工具變量同時滿足與解釋變量相關但與被解釋變量無關兩個條件。因為家庭農場可能會受到周圍其他家庭農場影響而加入合作社,但其他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占比相對于該家庭農場而言是外生的,不受該家庭農場控制,因而其他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占比與家庭農場規模擴大是外生的,不具有直接相關性。表4報告了工具變量檢驗結果。其中,列(1) 是第一階段回歸結果,結果顯示,其他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占比對家庭農場是否加入合作社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同時弱工具變量檢驗F值為16. 223,顯著大于10,這表明該工具變量是有效的。列(2) 和列(3) 的第二階段回歸結果顯示,在克服內生性問題后,加入合作社仍然能顯著提高家庭農場畝均產量和經營面積,這說明基準回歸結果的穩健性。

⒉穩健性檢驗

考慮到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有可能是政府干預的結果,為了排除這一影響,本文進一步從家庭農場主觀和客觀兩個層面進行穩健性檢驗:主觀層面,農場主具有土地規模擴大意愿是家庭農場規模擴大的可能原因,用家庭農場主是否有土地規模擴大意愿(是=1,否=0) 替換被解釋變量。客觀層面,擴大經營規模和農業生產環節外包是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兩個并行不悖的條件,因而本文借鑒彭建剛和魯斯瑋[37]的研究,用是否轉入土地和購買農業生產服務替換被解釋變量,若家庭農場同時轉入土地并購買了農業生產服務,認為其選擇了適度規模經營,否則,認為其沒有選擇適度規模經營,并按照適度規模經營程度依次賦值為2、1和0,數值越大,表示適度規模經營程度越高。回歸結果表明,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既能夠增強主觀層面的農場主土地規模擴大意愿,也能夠促進客觀層面的家庭農場轉入土地和購買農業生產服務,從而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可見,在替換被解釋變量后,基準回歸結果依然穩健。

(三) 異質性分析

⒈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農場

考慮到不同收入水平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會對其經營規模擴大產生異質性影響,本文以家庭農場年收入水平為分組依據,將高于收入均值的家庭農場定義為高收入水平家庭農場,將低于收入均值的家庭農場定義為低收入水平家庭農場,分組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相較于低收入水平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提高了高收入水平家庭農場的畝均產量。可能的原因是,高收入水平家庭農場擁有更多的資源要素,合作社為其提供的服務和支持既能夠增強其收益預期,也能夠提升其資源配置能力,從而擴大經營規模,而低收入水平家庭農場影響不顯著。同時,相較于低收入水平家庭農場,高收入水平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更能擴大其經營面積。

⒉不同社會資本水平的家庭農場

社會資本是家庭農場重要的社會性稟賦,在獲取外部支持和緩解資源約束中起到重要作用,對其擴大經營規模具有顯著影響。考慮到不同社會資本水平的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可能會對其實現適度規模經營產生不同的影響,本文借鑒蘭勇等[38]的做法,用信用融資能力衡量家庭農場社會資本水平,以“你是否為信用戶或獲得過銀行信用貸款”為分組依據,若是,定義為社會資本水平高,否則定義為社會資本水平低,分組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相較于社會資本水平高的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顯著增加了社會資本水平低的家庭農場畝均產量。可能的原因是,就社會資本水平低的家庭農場而言,其加入合作社后,不僅有更多機會同農產品購銷商、金融機構及其他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聯系[39],還能借助合作社提供的平臺,增加社會交往,擴大社會網絡,彌補社會資本水平低的劣勢,推動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而社會資本水平高的家庭農場在加入合作社后其社會資本水平影響不顯著。同時,相較于社會資本水平高的家庭農場,社會資本水平低的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更能擴大其經營面積。

⒊不同自有機械化水平的家庭農場

本文以家庭農場自有機械作業率作為分組依據,將高于均值的家庭農場定義為自有機械化水平高的家庭農場,將低于均值的家庭農場定義為自有機械化水平低的家庭農場,分組回歸結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相較于自有機械化水平高的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顯著增加了自有機械化水平低的家庭農場畝均產量,進而促進其擴大經營規模。可能的原因是,自有機械化水平低的家庭農場能夠從合作社獲取更多的機械化服務,推動其擴大經營規模。同時,相較于自有機械化水平高的家庭農場,自有機械化水平低的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更能擴大其經營面積。

(四) 機制分析

⒈基于內部服務獲取和外部資源獲取的中介效應

內部服務獲取的中介效應。合作社既能夠向家庭農場提供耕種管收等生產服務,也能夠通過農產品統一銷售實現家庭農場市場準入和銷售促進,從而促進家庭農場的適度經營規模。因此,本文從生產服務和銷售服務兩個方面探討加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影響的中介效應。表8列(1) 和列(2) 報告了內部服務獲取機制的檢驗結果。結果顯示,加入合作社促進了家庭農場獲取生產服務和銷售服務,且分別在5%和1%水平上顯著。這意味著,合作社作為為家庭農場服務的合意性組織,在生產服務和銷售服務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而生產服務和銷售服務能夠促進家庭農場提高畝均產量和擴大經營面積,這得到了相關文獻的支持[13,40]:無論是單環節、多環節還是全過程的生產服務都能夠促進家庭農場實現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優化勞動力、農業機械和土地等要素投入結構,而且,合作社的農產品銷售服務有利于家庭農場市場準入、延伸產業鏈條和建設農產品品牌,增加農產品附加價值。因此,合作社為家庭農場提供的生產服務和銷售服務能夠提高家庭農場的畝均產量,并促進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由表8可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提供的銷售服務的影響系數和顯著性水平大于其對生產服務的影響系數和顯著性水平,這說明銷售服務對家庭農場規模擴大的作用更顯著。

外部資源獲取的中介效應。合作社能夠通過抵押擔保、家戶聯保和互助金擔保等為家庭農場向商業銀行提供擔保,也能夠通過提升家庭農場風險意識促進家庭農場購買農業保險,從而一定程度上解決其融資難問題,提升其抗風險能力,進而促進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因此,本文從金融支持與保險促進兩個方面探討加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影響的外部機制。表8列(3) 和列(4) 報告了外部資源獲取機制檢驗的結果。結果顯示,加入合作社促進了家庭農場獲取金融支持與保險促進,且分別在5%和10%水平上顯著。這意味著,合作社在為家庭農場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險促進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而金融支持和保險促進能夠提高家庭農場畝均產量和擴大經營面積,這也得到了相關文獻的支持[37,41]:一方面,通過合作社獲得的金融支持有利于緩解家庭農場的融資約束,促進家庭農場投入更多適應性農機和倉儲設施等專用性資產,推動家庭農場高質高效生產;另一方面,購買農業保險有助于實現家庭農場收益預期,促進家庭農場引入現代生產要素和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此外,農業保險資源的獲取不僅能夠降低家庭農場承受的風險,同時風險分散還具有明顯的成本溢出效應。因此,家庭農場通過合作社獲得的金融支持與保險促進能夠提高家庭農場畝均產量,并促進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據此,H2得到驗證。由表8可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金融支持的影響系數和顯著性水平大于其對保險促進的影響系數和顯著性水平,這說明金融支持對家庭農場規模擴大的作用更顯著。

⒉基于耕地細碎化程度的調節效應

加入合作社能夠提高家庭農場的畝均產量和擴大經營面積,推動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實現適度規模經營。然而,在實踐中,由于社會經濟等多重因素的約束和影響,中國農戶經營的地塊呈現地理空間上的細碎化特征[42],加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實現適度規模經營的正向影響可能會受到耕地細碎化程度的負向調節。表9報告了耕地細碎化程度調節效應的檢驗結果。由表9可知,家庭農場是否加入合作社與耕地細碎化程度的交互項系數在1%水平上顯著為負,這表明,耕地細碎化程度在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后的規模擴大效應中發揮負向調節效應,耕地細碎化程度越高,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規模擴大效應越小。據此,H3得到驗證。這是因為,一方面,耕地細碎化程度越高,導致家庭農場土地流轉成本越高,并增加家庭農場專用性資產投資,從而阻礙家庭農場規模擴大;另一方面,耕地細碎化程度高增加了家庭農場的農業經營成本,限制其從合作社獲取的機械設施等效用的發揮,降低連片作業效率,從而阻礙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 研究結論

本文在探討家庭適度規模經營路徑兩種理論觀點之爭的基礎上,分析了加入合作社對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的影響。家庭農場通過擴大經營規模可以發揮規模優勢,提高生產效率,但規模過大就會導致與家庭農場所獲取的其他資源要素不匹配,反而不利于其發展。當前,中國家庭農場平均經營面積為134. 4畝,本文樣本家庭農場平均經營面積僅為107畝,仍遠未達到188畝的最優經營規模,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仍有較大空間。本文的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第一,加入合作社能夠擴大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推動其適度規模經營,加入合作社是家庭農場實現適度規模經營的重要路徑。第二,加入合作社的家庭農場其規模擴大存在異質性,收入水平高、社會資本水平低和自有機械化水平低的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后的規模擴大效應更顯著。第三,加入合作社的家庭農場主要通過內部服務獲取機制和外部資源獲取機制提升經營規模,而且,合作社所提供的銷售服務和金融支持對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擴大的促進效應要大于其對生產服務和保險促進的效應。第四,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的規模擴大效應受耕地細碎化程度的負向調節,耕地細碎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加入合作社的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

(二) 政策建議

根據以上研究結論,筆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議:第一,面對家庭農場發展路徑的理論之爭,當前家庭農場的發展既要強調規模經濟效應,又要強調資源要素合理配置,在家庭農場還未達到最優經營規模之前,應繼續鼓勵其擴大經營規模,但也要防止單純“壘大戶”。第二,要鼓勵家庭農場加入合作社,推動家庭農場與合作社之間的融合發展。第三,做實建強合作社,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和項目支持等手段推動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發揮合作社在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擴大進程中的載體作用。第四,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小田變大田”“一戶一塊田”等改革力度,推動土地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為加入合作社的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創造有利條件。第五,進一步發揮合作社在社會網絡擴張和社會化服務供給方面的作用,提升合作社的平臺功能和載體價值,推動合作社與家庭農場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尤其要使加入合作社的相對弱勢的家庭農場能夠補齊短板、拉長長板,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彬.美式家庭農場是我們的發展方向嗎[J].中國農民合作社,2022(2):70-72.

[2] 吳彬.家庭農場的適度經營規模是多大[J].中國農民合作社,2021(10):70.

[3] 袁夢,陳章全,尹昌斌,等.德國家庭農場經營特征與制度實踐:耕地可持續利用視角[J].世界農業,2017(11):16-20+162.

[4] 姜麗麗,仝愛華,喬心陽.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家庭農場經營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對宿遷市宿城區的實證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7(12):307-310.

[5] 梅付春,馬開軒.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路徑之爭:土地規模還是服務規模[J].經濟經緯,2022(2):46-56.

[6] 關付新.華北平原種糧家庭農場土地經營規模探究——以糧食大省河南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18(10):22-38.

[7] 楊義興.農業農村現代化視野下我國農地經營模式問題:基于比較性考察[J].科學社會主義,2022(1):123-133.

[8] 謝地,李梓旗“. 三權分置”背景下農村土地規模經營與服務規模經營協調性研究[J].經濟學家,2021(6):121-128.

[9] 趙增力,汪雨雨.土地流轉與農村家庭商業保險參與[J].調研世界,2022(7):65-77.

[10] 農業機械化管理司.2021年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統計公報[EB/OL](. 2022-08-17)[2023-05-12].http://www.njhs.moa.gov.cn/nyjxhqk/202208/t20220817_6407161.htm.

[11] 張悅,劉文勇.家庭農場的生產效率與風險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6(5):16-21+110.

[12] RADA N E,WANG C,QIN L. Hired‐labor demand on Chinese household farms[J].Journal of agribusiness in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economies,2012,2(2):115-129.

[13] 李家輝,陸遷.加入合作社對農戶土地轉入行為的影響[J].資源科學,2022(6):1181-1195.

[14] 張燕媛,展進濤,陳超.專業化、認知度對養殖戶生豬價格指數保險需求的影響[J].中國農村經濟,2017(2):70-83.

[15] 郭田雨,周宏.家庭農場對綠色生產的影響——以江蘇省三市水稻種植戶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2(8):216-222.

[16] 郭熙保,吳方.參加合作社能提高家庭農場生產技術效率嗎?[J].社會科學戰線,2022(1):66-79.

[17] 鄧漢超,蘇昕.農地制度約束與中國家庭農場的長期經營路徑[J].農村經濟,2022(7):18-27.

[18] 倪國華,蔡昉.農戶究竟需要多大的農地經營規模?——農地經營規模決策圖譜研究[J].經濟研究,2015(3):159-171.

[19] 趙金國,岳書銘.糧食類家庭農場培育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4):41-48.

[20] 高歌,崔寶玉.專用性資產賦能合作社提升經營績效的作用機制及效果——基于新制度經濟學視角的異質性分析[J].農村經濟,2022(12):124-135.

[21] 熊小林,杜鑫.家庭農場土地流轉與農業雇工決策——基于中國鄉村振興綜合調查的研究[J].調研世界,2023(6):39-47.

[22] 蘭勇,蔣黽,何佳燦.三種流轉模式下家庭農場土地經營權的穩定性比較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9(12):21-33.

[23] 鄭風田,崔夢怡,郭宇橋,等.家庭農場領辦合作社對農場績效的影響——基于全國556個家庭農場兩期追蹤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22(5):80-103.

[24] 蔡榮,汪紫鈺,錢龍.等.加入合作社促進了家庭農場選擇環境友好型生產方式嗎?——以化肥、農藥減量施用為例[J].中國農村觀察,2019(1):51-65.

[25] 郭熙保,吳方.參加合作社對家庭農場標準化生產遵從的影響——基于1324個家庭農場問卷調查數據的分析[J].經濟縱橫,2022(1):31-45.

[26] 文高輝,王夏玙,胡賢輝,等.耕地規模、細碎化對化肥面源污染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2023,31(7):1081-1093.

[27] 賀雪峰.誰是農民:三農政策重點與中國現代農業發展道路選擇[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272-276.

[28] 曹燕子,羅劍朝.家庭農場貸款需求影響因素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8(8):118-121.

[29] 劉浩,韓曉燕,薛瑩,等.農業生產性服務的化肥減量邏輯:替代和匹配——基于東北三省741戶玉米種植農戶的調研數據[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22,36(4):32-38.

[30] 許慶,楊青,章元.農業補貼改革對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的影響[J].經濟研究,2021(8):192-208.

[31] 姜松,周潔,邱爽.適度規模經營是否能抑制農業面源污染——基于動態門檻面板模型的實證[J].農業技術經濟,2021(7):33-48.

[32] 紀月清,熊皛白,劉華.土地細碎化與農村勞動力轉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8):105-115.

[33] 孔令成,鄭少鋒.家庭農場的經營效率及適度規模——基于松江模式的DEA模型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5):107-118.

[34] 丁吉萍,黃季焜,盛譽.從單產和利潤再看農戶適度規模經營:來自東北、華北農戶糧食生產的實證分析[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21,20(1):19-28.

[35] 郭云南,王春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與自主創業[J].經濟學(季刊),2016,15(4):1463-1482.

[36] 尹志超,吳雨,甘犁.金融可得性、金融市場參與和家庭資產選擇[J].經濟研究,2015(3):87-99.

[37] 彭建剛,魯斯瑋.金融素養對農戶適度規模經營的影響[J].財經理論與實踐,2023,44(3):2-9.

[38] 蘭勇,賀忠連,謝先雄.家庭農場可持續成長能力評價及制約因素分析[J].世界農業,2023(8):88-100.

[39] 崔寶玉.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資本的動用機制與效應價值[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2(4):101-109.

[40] 仇童偉,何勤英,羅必良.誰更能從農機服務中獲益——基于小麥產出率的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21(9):4-15.

[41] 陳志剛,章穎.農村金融發展促進了我國農業規模化經營嗎——基于全國兩大家庭農場示范區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22(5):83-97.

[42] 許慶,田士超,徐志剛,等.農地制度、土地細碎化與農民收入不平等[J].經濟研究,2008(2):83-92+105.

(責任編輯:劉 艷)

主站蜘蛛池模板: 1024国产在线|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五月天久久综合|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尤物视频一区| 欧美在线网|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国产91小视频|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在线99视频|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本国产在线| 99性视频| 欧美激情综合| 亚洲成人在线网|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国产麻豆另类AV| 男女男精品视频| 国产新AV天堂|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欧美精品色视频|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日韩第八页|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一本综合久久| 91亚瑟视频|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午夜欧美在线| 成人在线欧美|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色成人综合|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九九热在线视频|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综合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中文字幕 91|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