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千里贛江第一縣”的贛縣區位于江西南部、贛州市中心城區東部。通訊員一行到達贛縣區時,三月雨水將盡,贛縣城區的天空漸次放晴。溫潤的贛縣不止擁有穿越千年的歷史遺痕,還有身為“客家南遷中轉站”的贛縣客家人,他們有著“吃苦耐勞、開拓進取、崇先報本、和衷共濟”的精神風貌,不斷在贛南老區振興之路上勇毅前行。
贛縣區審計局位于贛縣區行政中心內,院外的河畔邊種植于明代的古榕樹見證了這座小城的寧靜與舒展。贛縣區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謝志清有著圓潤的面龐,作為一名有著32年黨齡的“老黨員”和長期從事審計工作的“老審計局長”,“做奔牛不做蝸牛”是他的人生信條,也是贛縣區審計局全局上下的共識。近年來,贛縣區審計局黨員干部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贛州考察時強調的“要繼續著力推動老區特別是中央蘇區加快發展,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殷殷囑托,始終恪守“認真、擔當、務實、奉獻”的職業精神,不斷打開新局面、取得新成效、創造新業績,贛縣區審計局連續11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先進單位,連續兩年獲全省優秀審計項目一等獎,連續兩年獲全國優秀審計項目二等獎。贛縣區審計工作正以“奔牛”之姿以“質量強審”“人才強審”為號令,在投資審計、民生審計等領域拓步向前,開墾出屬于贛縣人自己的肥田沃土。
本刊通訊員:近年來,贛縣區審計機關打造“質量強審”工程取得優異成績,連續多年在各級審計優秀項目評比中脫穎而出領跑江西省縣區級審計機關,贛縣區審計局在強化審計質量管理有什么心得嗎?
謝志清:贛縣區審計局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優秀審計項目二等獎,可以說這是贛縣審計近年來最好的成績。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方面源自區委區政府對審計工作的支持和重視,另一方面源自于近年來省市各級審計機關自上而下貫徹的“質量強審一盤棋”戰略。贛縣區審計局緊跟市局“質量強審”工程步伐,在連續多年保持優異“戰績”的基礎上,以“研究型”審計理念做深做實做細審計項目質量管理,堅持以精品項目引領審計質量提升,緊扣“政治-政策-項目-資金”主線,創造性打造審計質量管理全鏈條、各環節,推動審計監督提質增效、勇創新績。
第一,圍繞“國之大者”,審前系統布局。贛縣區審計局積極開展審前研究,精心組織謀劃,統籌審計力量,繪制審計“路線圖”。精心謀劃立項,為充分發揮審計項目計劃的科學性與精準性,贛縣區審計局立項前將相關部門規劃、行業規劃、地區規劃、預算安排、項目計劃了解清楚,把涉及的重大政策、改革要求、發展方向研究透徹。厘清審計思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提前了解審計領域項目特點和專項資金文件,認真研究制定審計實施方案。合理調配人員,為高質量開展項目,提升審計質效,連續兩年抽調骨干力量組成“多技能審計特種小隊”,并根據審計組成員特點,對審計人員科學分工,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
第二,聚焦“以研促審”,審中精準發力。審計組堅持依法審計,以前期調查研究結果為基礎,采取“數據分析先行覆蓋、精確靶向重點突破”的方針,精準查找、核實審計疑點和問題,確保審深查透。全面調研,明確重點。審計組通過開展實地調研,了解資金籌集使用、項目管理、工程結算情況,分類梳理被審計對象宏觀政策、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并對審計對象和相關行業領域的重大政策目標、體制機制性問題和改革中的重點、難點、焦點以及盲點問題深入研究學習。在審計中,審計組認真聽取被審計單位關于政策執行的流程、取得效果,執行中存在的壁壘或漏洞、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等相關介紹,明確重點關注點。深入相關機構、群眾調查研究,積極收集受惠群體對相關政策的意見建議,盯緊管理薄弱環節,加強過程控制,增強審計穿透力,防范重大風險隱患,維護困難群眾切身利益。研審融合,做實舉措。審計組以研究型審計思維為支撐,定期召開審計推進會,以研究推進度、破難題、提效率。小組成員在審計推進會上展開頭腦風暴,總結項目經驗、分析問題短板、提出改進措施,重點圍繞加強研究型審計、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研究制定工作舉措,并及時進行審情分析和問題線索研究,研討審計查證方法,部署相關審計專報的素材收集、內容布局等工作,努力從整體上提升審計項目質量。數字賦能,提質增效。贛縣區審計局通過采集工程項目資金撥款憑證、施工合同、施工及竣工圖、項目圖斑等項目施工數據,校驗之后,將CAD、矢量圖及衛星遙感圖導入地理信息技術系統,以衛星遙感圖為底圖,圖像類圖斑通過地理配準操作,在底圖上找到相對應的位置,經上述操作所有項目即可展示在同一張圖,將不同項目重疊區域進行矢量化疊加分析,重疊區域即為“疑點”。發現疑點后,審計組重點對有重疊區域的項目之間的造價內容進行對比,在充分熟悉施工圖、竣工圖、施工合同、工程變更、隱蔽工程等資料的前提下,綜合分析、合理確定勘察重點。找到重點后,審計組針對相關疑點進行現場核實,重點把現場與圖紙不相符的情況和重復的施工事項,標注出來、做好現場測量記錄,讓相關人員對踏勘單上描述的內容現場簽字確認,完善相應取證工作。
第三,堅持“研以致用”,審后成果轉化。贛縣區審計局堅持揭示問題與推動解決并重,積極通過審計專報建言獻策、整改落實銷號制、問題線索移送等方式,多措并舉推動有關部門全面落實審計整改,建立長效機制,扎實做好審計“后半篇文章”,堅決筑牢審計第三道風險防線。深刻揭示問題,以“找準病灶、深挖病根、規范管理”為目標,在審計過程中對典型的、傾向性的問題撰寫審計專報,通過一事一報的方式,促進審計成果的有效運用。壓實整改責任,堅持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相統一,全面推行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銷號制,通過建立審計整改臺賬,對整改內容、整改期限、整改情況等實行集中動態管理,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檢查等方式,分解任務、強化措施、逐項落實、對賬銷號,督促被審計單位壓實整改主體責任,真實完整合規整改,將審計整改成效轉化為治理效能。強化追責問責,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審計信息共享機制,統籌發揮審計、紀檢監察、行業主管部門監督作用,凝聚監督合力,實現一審多果、成果共享,增強審計整體效能。
本刊通訊員:中國政府近年來以“中國速度”的大型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驚艷世界,政府投資項目的規模和復雜性日益增加對審計機關進行政府投資審計監督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曾代表江西在審計署投資審計研討會介紹相關經驗,您能介紹一下贛縣區在這一領域有哪些可供借鑒的經驗做法嗎?
謝志清: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政府基礎建設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各類“新基建”項目推陳出新,政府投資審計項目的復雜性、前瞻性、規模化都給政府投資審計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自2016年贛縣區“撤縣改區”以來,區委區政府以“五大”活動為抓手,全力推進市委“三大戰略、八大行動”,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提速提效。可以說,贛縣區政府投資項目數量之多、體量之大在贛州市各區縣一直穩居全市前列。也正是因此,贛縣區委、區政府對投資審計工作一直高度重視,嚴格項目監管、規范投資行為成為發揮政府投資項目引領帶動作用、提高投資效益、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贛縣區審計工作的傳統“強項”,近年來我們斬獲的各級優秀審計項目也多出自政府投資審計項目,我們還曾有投資審計骨干被審計署抽調參與相關審計項目,可以說是在投資審計質量和投資審計人才方面都得到了審計領域各方面的認可。總結取得以上成績的經驗,我們主要是以“源頭性、前瞻性、時效性、系統化”為抓手,在系統性破局政府投資審計難題上下足“笨功夫”。
第一,抓牢項目源頭,以政策頂層設計推動政府投資審計全過程監管。長期以來,地方政府在許多項目決策和重大項目上依然有著“審計審過才放心”的觀念,使得“以審代結”現象在全國投資審計項目中普遍存在,混淆了建設單位的管理責任和國家審計的監督責任。2017年,審計署印發《審計署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投資審計工作的意見》,意見實施以來贛縣區審計局主動作為,推動審計機關在政府投資審計項目中的角色定位轉變。我們以“抓早、抓小、抓源頭”為原則,從項目制定上馬初期即著手開展審計監督。2021年以來,贛縣區局主動出擊,推動出臺了《贛州市贛縣區政府投資項目工程竣工結算審核管理辦法(試行)》《贛州市贛縣區政府投資建設項目預(結)算、標后監督管理辦法》《贛州市贛縣區規范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暫行)》《贛州市贛縣區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規范投資項目監管,明確投資審計要求。2023年贛縣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強調,要扎實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加強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廉政風險防控,抓好政府投資項目全過程監督管理。贛縣區即成立了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牽頭調度、各鄉鎮、各業主建設單位為主要責任人,堅持黨政共抓、部門共推、上下共為、各方共促的工作機制和專班,形成了整體聯動、齊抓共管的“投資項目大監管”工作格局,以戰略性推動投資審計系統性監督管理。現在,從項目決策申報開始,審計即對項目的合法合規、可行性提出專業建議,從源頭入手,關注審批部門和建設單位科學決策情況、基本建設程序履行情況,把好、把準、把嚴政府投資項目入口,實行“嚴進嚴出”從源頭做實做細政府投資項目監督治理工作。
第二,把準項目方向,以戰略系統布局引導政府投資審計前瞻管理。贛縣區審計局創新審計方法,積極探索“融合審計”,推進投資審計與其他審計相融合,促進投資審計轉型。樹立“審計一盤棋”思想,加強投資審計與預算執行、經濟責任等審計的相互促進和相互融合。提前謀劃,統籌安排,將投資審計融合到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專項審計調查、財政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審計項目中,凡涉及工程項目建設的內容,均安排投資審計人員對項目決策、招投標、項目實施管理等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審核,確保審計更加精準。打破科室壁壘,采用“大兵團作戰”模式,根據年度審計計劃項目特點,組建“工程+財務+大數據”多專業審計小組共同開展審計項目,取得顯著成效。
第三,緊盯項目時效,以審計項目全覆蓋落地政府投資審計出績效。基層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項投資小、項目數量多,管理難度增大,防止高估冒算、損失浪費仍是地方政府和社會大眾關心和關注的一個重點。推動投資審計轉型,要通過規范審計機關在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全過程中的職責站位,立足基層審計工作實際,重點實現審計監督職能轉型。在創新審計方式方法方面,贛縣區審計局推動投資審計由單一造價審計向重大政策貫徹落實、投資決策、工程項目建設程序、工程項目建設財務、招標投標、工程質量管理、材料設備管理、建設用地和征地拆遷、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工程結算、公共投資績效審計等全方位開展審計監督。在審計項目全覆蓋方面,采用重點檢查和抽查方式,對地方重點項目及重大建設項目實現審計“全覆蓋”,對其余項目進行分類抽查審計。既注重項目工程結算結果的準確性,又關注建設單位過程管理及中介機構預結算審核工作情況。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方面,堅持問題導向,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出具審計意見建議,促進建設單位邊審邊改、及時整改,對審計過程中的重要事項、重大問題適時提交審計專報,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在多種監督體系協同貫通方面,建立與紀檢、監察機關的協作聯系,主動發揮職能優勢,開展建設領域招投標、重大質量安全隱患專項治理,增強投資審計影響力。
本刊通訊員: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贛縣區審計局在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江西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有什么新思路、新舉措?
謝志清:今年,贛縣區審計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著力提升審計監督效能,為全面推進新時代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審計力量。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提升政治站位。贛縣區審計局將堅決貫徹落實黨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牢牢把握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屬性定位,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強化責任意識,牢固樹立“民本審計”理念。堅持用政治眼光分析審計發現的問題,將政治與業務深度融合,緊扣“六個聚焦”確定重點方向,切實把政治要求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做到黨的重點工作抓什么,審計就審什么,以強有力的審計監督保障執行、促進發展、推動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第二,強化規劃引領,發揮審計職能。贛縣區審計局將認真落實上級審計機關和區委、區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充分發揮審計作用,把握審計重點,將預算執行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經責審計協同推進,有序并高質高效開展年度審計工作任務及上級交辦的重要審計項目。同時將審計信息宣傳工作作為助力審計工作開展的重要抓手,條塊結合、協同推進,突出反映審計成效、擴大審計影響力、傳播審計好聲音。
第三,抓好隊伍建設,筑牢戰斗堡壘。以打造經濟監督“特種部隊”為目標,采取教育培訓、“以審代訓”、傳幫帶等多種形式抓好審計人員能力提升,逐步培養年輕審計干部,充實審計后備力量。實行復合型審計項目組制度,打破壁壘限制,實現人力資源整合利用,結合“金審工程”三期應用系統,推廣“數據分析+現場核查”的數字化審計模式,增強大數據審計能力,打造研究型審計機關,努力建設“如臂使指、如影隨形、如雷貫耳”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干部隊伍。
·※·※·※·※·※·※·※·※·※·※·※·※·※·※·
靜水深流,贛縣區審計局十年如一日的在“提高政治站位、靠前布局審計項目、強化審計質量、從嚴治理審計隊伍”上下足功夫,以日拱一卒、水滴石穿的精神,成就了贛縣區審計事業的累累碩果。如今,他們以孺子牛為精神榜樣,在贛縣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立足經濟監督主責主業,聚焦“三大戰略”“六大主攻方向”,以審計監督護航“中國稀金谷、生態客家城、活力新贛縣”建設,以埋頭苦干的奔牛姿態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贛縣篇章做出新的更大審計貢獻。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