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是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亦是公立醫療機構作為被審計單位必須承擔的重大責任。本文闡明醫療機構內部開展政府貼息貸款采購項目專項審計必要性的同時,結合市人民醫院采購項目專項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應對策略,助推醫療機構采購工作的規范管理。
【關鍵詞】醫療機構;內部審計;貼息貸款采購
一、引言
2022年9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開展擬使用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需求調查工作的通知》,后又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開展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的通知》(國衛辦財務函〔2022〕313號),對醫療機構設備購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貸款實施階段性鼓勵政策,中央財政貼息2.5個百分點,期限2年。要求2022年12月31日前簽訂貸款協議且支付設備采購首批貸款(不低于總貨值的20%)的貸款主體,可自主向貸款金融機構申請貼息貸款。在如此利好的政策下,符合區域衛生規劃需求的基層醫療機構,陸續對診療、臨床檢驗、重癥、康復等醫療設備進行了更新改造購置。時隔一年后,J市人民醫院結合工作實際,對涉及35種醫療設備,合同金額1457.18萬元的貼息貸款采購項目開展了內部專項審計。
二、開展內部專項審計的必要性
1.落實強化內部審計的工作要求
2022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進一步加強衛生健康行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若干意見》(國衛財務發〔2022〕9號),明確提出了編制專項審計標準化操作規程。并于2023年11月出臺《衛生健康行業內部審計基本指引(試行)》,包括大型醫用設備績效、高值醫用耗材、采購管理、建設項目、合同管理、內部控制評價等6個專項審計指引。由此可見采購業務已成為醫療機構內控工作的重點之一,加之貼息貸款采購項目周期短、資金大,極易存在合規隱患。故醫療機構結合工作實際,通過采購管理的指引,自行開展專項審計,將進一步強化貼息貸款采購項目的規范落實。
2.踐行強化事前自查及自我監督
2020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了《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查管理辦法》(國衛監督發〔2020〕18號)(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是促進醫院規范性運行及自我監督管理的重要舉措,亦涵蓋包括醫療器械使用、采購管理等運營活動的合法合規。按照辦法要求,醫療機構可根據要求選擇專項自查項目,形成開展自查、落實整改、整改復核、內部公示的閉環。通過內部專項審計的事前自查,強化了自我監督管理,亦經得起外部審計及巡查的檢驗評判和后續整改。
3.利于強化風險防范和應對能力
醫療機構采購是一項政策性強、操作流程嚴格、涉及部門多、風險性大的工作。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關于全面落實和加強政府采購管理三年專項行動方案》,明確要求進一步提高對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重要性的認識,健全政府采購管理長效機制,強化了采購人主體責任。因此公立醫院有必要將政府采購內部控制評價作為一個專項工作來抓,引導各相關參與科室橫縱向聯動的同時,也促使他們深切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并逐步將內部審計職能定位由“殺毒軟件”向“防火墻”轉變,工作重心逐步由審計監督為主向風險防控轉變,切實防范職工各類違規、違法行為的發生。
二、專項審計發現的問題
1.采購歸檔資料較為混亂、內容不一
與招標采購有關的,如對招標采購文件更正的情況說明、開標記錄一覽表、報價記錄表等重要資料未及時歸檔;招標采購文件歸檔非最終版本,未及時更新;歸檔版本與實際掛網招標采購文件內容不符,如心電監護儀采購項目歸檔采購文件付款方式為:設備初驗合格后付合同款的60%,試運行三個月且復驗合格后付合同款的30%,質保期滿后付合同款的10%;而實際掛網的招標采購文件付款方式為:設備初驗合格后付合同款的80%,試運行三個月且復驗合格后付合同款的10%,質保期滿后付合同款的10%。
2.各類文件格式的規范性、嚴謹性亟待完善
審計中發現新增醫療設備購置申請單,有的按制式表格填寫,有的直接在白紙上進行文字描述,較為隨意;申請中申請人無手寫簽名,各審批環節無審批時間;醫療設備可行性論證表未設置日期欄,無法以時間節點還原采購過程;合同審核會簽表中填報的采購方式與實際采購方式不符:如鈥激光治療儀采用的是公開招標,而合同審核會簽表中采購方式則填寫為邀招;移動式平板C型臂X射線機采用的是競爭性磋商,而合同審核會簽表中采購方式填寫為公開招標;此外存在院內下發的中標通知書未予蓋章現象。
3.合同約定與招投標文件內容不符
ICU一批設備中共10種設備,分6個標包進行采購,其中亞低溫治療儀、震動排痰儀、床位消毒機為一個標包,第一輪報價總價為308600元,三種設備按順序分項報價為39900元×5臺=199500元、17900元×5臺=89500元、19600元×1臺=19600元;第二輪即最終報價總價為307800元。按招標文件要求,第二輪供應商只需報總價,中標后單價同比例下調。而合同簽訂的單價按順序分別為:39900元×5臺=199500元、17900元×5臺=89500元、18800元×1臺=18800元,只保證了總價不出差錯,分項報價未按要求同比例下調,計算方式的偏差,為日后的合同履行徒增風險。
4.忽略合同履行追蹤及設備使用效益分析
鈥激光、微創針刀、移動C型臂三種設備為一批,該投標文件中標人承諾7×24小時答疑,接故障報修后12小時到達,48小時內解決問題。而合同約定為60分鐘響應,24小時到達,72小時內解決問題。每年預防性維護保養次數不少于2次。后延伸審計至該批設備供應商從未主動保養,截至專項審計時已一年之久保養都為零次。同時醫學工程科未深入使用科室對設備使用的經濟、社會效益進行分析,設備的全生命周期過程管理未落到實處。
四、提升采購項目的管理對策
1.以指引為本,完善制度流程
健全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是做好審計工作的重要保障,《衛生健康行業內部審計基本指引(試行)》(國衛辦財務函〔2023〕416號)的出臺,尤其“1+N”的體例無疑是規范醫療機構內審工作的一盞指路明燈。“1”為基本指引,提煉總結審計程序、審計方法、審計紀律等共性內容,“N”為專項審計指引,聚焦審計項目特點,明確審計實施階段具體操作規程。在這一指導下,醫院結合實際需求,按照《采購管理專項審計指引(試行)》,可梳理采購業務管理辦法、審批流程和采購流程,實現所有采購項目標準化管理,力促規范審計行為的同時不斷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
2.明確職責分工,亦要加強協作
部門間各負其責,看似一條線管理,實則未形成閉環。出現合同和招標文件部分內容不一致,既在于經辦科室僅提供合同,相關會審部門想當然的認為商業條款經辦科室已先行審核,亦在于經辦科室經辦人業務不精、責任不強導致商業條款未與投標文件審核一致。故在完善、加強申請科室及經辦科室人員采購工作培訓的同時,會審時連同相關招投標文件等一并提交。經辦科室強化對設備全過程管理的同時,聯合第三方部門對合同履行加以監督、定期考評,實現各部門間既加強協同性亦多途徑全方位規避漏洞。
3.遵循PDCA思路,形成采購閉環路徑
根據國家、省衛生健康委《全面落實規范和加強政府采購管理三年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政府采購需求管理辦法》要求,醫院應結合“建制度、設流程、制表單、嵌系統”的內控管理思路,從采購預算規范采購需求開始,通過制度來約束采購流程,不斷完善采購評價機制,最后通過評價結果不斷改善內控工作模式。從問題描述、問題領域、整改措施、完成情況等方面PDCA循環后,梳理醫院的相關采購制度及流程,同時完善采購預算、采購論證實施、采購合同履約、采購資料歸檔這一采購管理架構,實現全面監督及風險防控。
4.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采購內控舉措
醫院可依托信息數據共享平臺、采購管理系統、審計應用軟件等,進行敏感詞篩查、文書內容完整性復查、采購文件的模板化控制,實現采購數據安全管理以及采購文件合法合規、完整性要求。合同以及后續的支付驗收環節亦可進行數據關聯,形成有效約束,通過機制完善整個采購后續流程的推進。此外,可在拓展收集供應商后,通過他們的注冊論證進行線上招投標工作,避免因線下招投標供應商集聚而產生的串標、圍標等現象產生。同時,設立黑名單機制,將信譽比較低、惡意競標的供應商排除在采購范圍之外。紀檢、審計部門切實發揮其職責,強化全過程監督,共同實現對采購廉政風險的防控。
········參考文獻·····················
[1]國衛辦財務.衛生健康行業內部審計基本指引(試行)[Z].
[2]陳燕君.專項審計項目的選擇和審計方法芻議[J].中國集體經濟,2023,(30):44-47.
[3]丁萍,李樂波.基于財務角度的公立醫院采購過程內部控制探討[J].中國醫院,2022,26(1):94-96.
[4]齊蓓,李靜,莊太鳳,等.公立醫院政府采購內部控制評價研究[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21,37(7):609-613.
(作者單位:安徽省界首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