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國
沿河自治縣2023年鮮食玉米品種比較試驗
田永國
(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貴州銅仁565300)
鮮食玉米因生產周期較飼用玉米短,且市場價格比飼用玉米高,被廣大農民青睞。根據貴州省農技總站的安排,2023年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繼續開展了鮮食玉米品種比較試驗,由貴州省農技總站提供24個品種進行比對,通過產量和品質分析,篩選出適合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生態氣候條件產量高、品質優、可推廣的鮮食玉米品種。結果表明:京科糯768、國悅甜1號、中苗黑珍珠不僅田間長勢好、產量高,而且玉米外觀品相好、風味口感俱佳,深受消費者喜歡,適合在該縣大面積推廣種植。
沿河縣;鮮食玉米;品種;對比試驗
鮮食玉米是指以不同類型的幼穗或幼嫩玉米籽粒為對象,以類似蔬菜方式食用的特用玉米,主要有糯玉米、甜玉米、甜糯玉米等。鮮食玉米產業是我國近20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后發優勢明顯,市場需求量持續增加,產業發展前景廣闊[1]。沿河縣溫潤的氣候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便利的交通區位、豐富的種質資源是發展鮮食玉米產業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但目前,沿河縣鮮食玉米種植品種、類型、顏色單一,沒有形成產業帶。為豐富沿河縣鮮食玉米品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鮮食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繼續開展了鮮食玉米品種比較試驗。
試驗地點選擇在甘溪鎮毛田村農戶游宣才的責任地,面積1 733.6 m2。交通方便,地勢平坦,海拔528.8 m,光照充足,土壤肥力中上等,土質為黃沙壤,質地疏松,保水、保肥性能較好,前茬作物為紅薯。
鮮食玉米試驗品種由貴州省農技總站提供,共計24個,分4組。其中,糯玉米組共9個品種,包括京彩糯2000、萬糯2000(CK)、萬糯2018、萬糯2013、滬紅糯1號、珍珍糯800、佳糯808、農科糯336、中鮮糯808;甜玉米組共3個品種,為國悅甜1號、美珍206、美珍208;甜味糯玉米組共1個品種,為京科糯768;甜加糯玉米組共11個品種,包括京科糯269、雪甜2號、新糯玉10號、黑帝67、珍甜糯66、珍甜糯368、美玉糯30、圳甜糯2號、圳甜糯87、鮮甜糯918、中苗黑珍珠。
試驗品種分組設計,各組間隔5 m以上,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16.8 m2,小區長6 m,寬2.8 m,每區4行,每行20株(單株留苗),栽培方式為寬窄行,規格(80+60)cm/2 cm×30 cm,密度3 175 株/666.7 m2。按4行去殼鮮果穗計產,生育期、植株性狀、果穗性狀、鮮食玉米感官等級指標等的統計嚴格按照《國家鮮食(甜、糯)玉米品種試驗記載項目和標準》執行。試驗區四周設保護行,四周及重復間走道0.8 m,甜加糯玉米組和甜玉米組中間隔離10 m以上距離。
試驗糯玉米組、甜玉米組、甜味糯玉米組、甜加糯玉米組于2023年3月15日進行肥球育苗,在此期間加強田間管理,除甜玉米組3個品種出苗差、長勢弱外,其余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健壯。
試驗品種均于4月2日進行移栽,基肥施復合肥50 kg/666.7 m2、清糞水500 kg/666.7 m2、46%尿素30 kg/666.7 m2。4月24日結合第一次中耕除草苗期追施尿素5 kg/666.7 m2,5月31日大喇叭口期結合第二次中耕除草追施尿素15 kg/666.7 m2。做到及時追肥,田間無雜草,同時加強病蟲綠色防控[2-3]。
由表1可見,甜玉米組從播種到采收鮮果穗天數為110~119 d,出苗至成熟生育期為104~110 d;糯玉米組從播種到采收鮮果穗天數為110~111 d,出苗至成熟生育期為106~108 d;甜味糯玉米組從播種到采收鮮果穗天數為110 d,出苗至成熟生育期為103 d;甜加糯玉米組從播種到采收鮮果穗天數為108~114 d,出苗至成熟生育期為103~108 d。從出苗期來看,甜玉米組、甜味糯玉米組、甜加糯玉米組較糯玉米組晚出苗4~7 d。從生育期來看,甜味糯玉米組較其他3組早成熟3~5 d。各組內品種間生育期無較大差異。

表1 24個鮮食玉米品種生育期表現統計表
由表2可以看出,除美珍206、美珍208苗期長勢較差外,其余品種苗期長勢良好;植株最高的品種是甜玉米國悅甜1號,植株最矮的品種是美珍206;穗位最高的品種是珍甜糯66,穗位最矮的品種是美珍208;國悅甜1號的雙穗率較高;美珍206空桿率較高;美珍206、美珍208在當地氣候條件下表現分蘗;各品種保綠度均較高,抗倒性很強,沒有出現倒伏。
由表3可以看出,穗長最長的品種是圳甜糯2號,為20.70 cm,穗長最短的品種是佳糯808,為14.90 cm;穗粗最粗的品種是國悅甜1號,為5.50 cm,穗粗最細的品種是圳甜糯2號,為4.10 cm;禿尖最長的品種是美珍208,為3.05 cm,禿尖為0的品種是滬紅糯1號;24個品種穗行有所不同,籽粒排列都整齊;穗行數最多的品種是京科糯269,為18.2行,穗行數最少的品種是雪甜2號,為11.8行;行粒數最多的品種是圳甜糯2號,為42.3粒,行粒數最少的品種是鮮甜糯918,為28.6粒;國悅甜1號的鮮出籽率最高,為76.18%,鮮出籽率最低的品種是珍珍糯800,為56.63%。

表3 經濟性狀統計表
續表3經濟性狀統計表

類型品種穗長/cm穗粗/cm禿尖/cm穗型穗行數穗粒數籽粒排列粒色鮮百粒重/g鮮出籽率/% 甜加糯玉米黑帝6717.464.401.85長錐形12.031.5整齊紫色31.4165.79 珍甜糯6617.004.181.25長錐形12.234.7整齊白色42.0864.46 珍甜糯36819.755.302.20長錐形13.634.6整齊白色38.5758.63 美玉糯3019.095.061.71長錐形15.229.9整齊白色37.4959.60 圳甜糯2號20.704.102.80長錐形12.842.3整齊紫色35.2565.29 圳甜糯8716.604.900.75短錐形13.432.1整齊白色35.4764.56 鮮甜糯91817.404.902.75長錐形12.428.6整齊白色43.1068.27 中苗黑珍珠21.904.802.05長錐形14.236.8整齊紫色34.3860.00 甜玉米國悅甜1號19.205.500.95圓筒形13.439.1整齊黃色46.0876.18 美珍20617.654.772.75圓筒形13.630.5整齊黃色21.6166.71 美珍20816.564.653.05短錐形12.828.9整齊黃色18.9867.47 甜味糯玉米京科糯76818.105.241.40圓筒形15.635.4整齊白色42.0668.30
從表4可以看出,鮮果穗產量最高的品種是國悅甜1號,比對照組萬糯2000(CK)平均產量921.1 kg/ 666.7 m2高279.0 kg/666.7 m2。同時比對照產量高的品種還有中苗黑珍珠、京科糯768,其次平均產量從高到低依次是萬糯2000(CK)、萬糯2018、珍珍糯368、圳甜糯2號、美玉糯30、中鮮糯808、滬紅糯1號、珍珍糯800、農科糯336、萬糯2013、京科糯269、佳糯808、新糯玉10號。與對照產量差距大的品種有圳甜糯87、雪甜2號、珍甜糯66、鮮甜糯918、美珍206、京彩糯2000、美珍208,其平均產量均比對照少200 kg/666.7 m2以上。產量最低的品種是黑帝67,平均產量為497.6 kg/666.7 m2,比對照平均產量少423.5 kg/666.7 m2。

表4 鮮食玉米產量統計表
續表4鮮食玉米產量統計表

類型品種名稱鮮果穗小區產量/kg小區平均產量/kg鮮果穗平均產量/kg/666.7 m2比CK增減/kg/666.7 m2位次ⅠⅡⅢ 甜加糯玉米鮮甜糯91815.9916.6118.4517.02675.4﹣245.719 中苗黑珍珠26.124.0024.9025.00992.171.02 甜玉米國悅甜1號33.7128.9828.0430.241 200.1279.01 美珍20616.2014.8515.7515.60619.1﹣302.022 美珍20814.6217.0016.5616.06637.3﹣283.820 甜味糯玉米京科糯76827.3021.3024.6024.40968.347.23
鮮食玉米品質由感官品質和蒸煮品質組成,感官品質是對外觀性狀進行評分,蒸煮品質是根據氣味、色澤、風味、籽粒排列、飽滿度、糯性、甜度、柔嫩性、食味和口感、種皮厚度等進行評分。感官品質和蒸煮品質總分達90分及以上的為1級,總分在80~90分之間的為2級,總分在80分以下的為3級。通過專家組對各品種玉米進行品嘗,鑒評打分匯總得到鮮食玉米品質指標評價表5。由表5看出,品質最高的品種是京科糯768,為1級,黑帝67和京科糯269為3級,其余品種均為2級。

表5 鮮食玉米品質指標評價統計表
通過對上述24個鮮食玉米品種的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和品質進行分析得出:多數品種平均產量在620~990 kg/666.7 m2范圍,最高產量達1 200.1 kg/666.7 m2,京科糯768、國悅甜1號、中苗黑珍珠不僅產量較高,且口感好、品質好,抗倒伏,保綠度好,株型半緊湊,經濟性狀好,適應性、抗逆性、豐產性好,具有推廣種植的價值。其他品種建議下一年開展續試,觀察其適應性、抗逆性和豐產性。
[1]李洋,穆星星,黃君,等. 七星關區鮮食玉米品種比較試驗分析[J]. 耕作與栽培,2018(5):33-35.
[2]周霞. 玉米栽培密度與施肥的重要性[J]. 廣東蠶業,2022,56(3):8-10.
[3]劉勇. 玉米栽培技術與田間管理措施[J]. 廣東蠶業,2021,55(11):56-57.
10.3969/j.issn.2095-1205.2024.03.05
S513
B
2095-1205(2024)03-15-06
田永國(1976—),男,土家族,貴州沿河人,本科,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