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欣妮
(浙江外國語學院 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浙江杭州 310012)
近年來,我國高校日益重視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之外“第二課堂”的工作開展,鼓勵大學生在學習之余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希望在實踐中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鍛煉專業技能,同時也更好的涵養家國情懷。隨著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大型國際賽事的順利舉辦,志愿者們所展現出來的青春風采也受到了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這也充分調動了高校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而基層團委作為引導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主要組織,也有必要思考和探究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
1.培養和堅定理想信念
對于大學生來說,志愿服務能夠幫助他們在為他人服務的過程當中更加直觀和深刻的感受志愿服務當中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價值和內涵,從而也幫助他們塑造更加健全的價值觀。[1]志愿服務也為大學生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與團隊合作的機會,這樣的機會或許能夠幫助他們更清晰的找到自己在群體當中的定位。
2.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
通過參與志愿服務,大學生能將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實際相結合,提升專業知識應用的能力。同時也能在志愿服務的過程當中逐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也逐步提升了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在參與志愿服務的過程當中,大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短板,從而彌補不足,不斷提升自我。
3.找到個人價值和意義
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相對來說會更加追求個性和自我,但由于選擇太多,他們往往對未來滿是迷茫和焦慮。而志愿服務通過這樣一種團體合作的方式來為他人提供幫助,同時也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在集體中找到自己定位的契機。在為他人做出貢獻的過程當中,他們的個人價值也能夠得以實現和提升,從而也能夠幫助他們進一步建立起對未來的目標感和責任感。
1.擴大學校影響力
從學校層面看,推動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有助于學校提升自身的綜合建設,擴大影響力。像杭州亞運會等大型的志愿服務活動總是難免會受到各類媒體廣泛關注,這也會為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學校帶來很多曝光的機會,利用這樣的契機宣傳大學生的青春風采也有助于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
2.提升綜合實力
當前除了課堂上的專業教育之外,學校也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推動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夠加強學校“第二課堂”的教育發展,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從而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
1.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志愿服務能夠很好地培養和鍛煉青年大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提升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2]而當今社會的發展也越來越需要綜合素質強的人才來推動發展,所以推動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夠更好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讓更多的青年大學生能夠更好地為社會發展進步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2.培養高素質人才
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能力強的人才,更需要綜合素質高的人才,而推動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可以幫助培養青年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志愿服務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契機,把專業知識與具體的工作相結合,同時培養他們的為人民服務精神,提升實踐能力,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3.推動勞動教育發展
勞動教育作為“五育”的重要一部分日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也鼓勵推動勞動教育的發展。青年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在無形當中也會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勞動能力。而推動志愿服務工作的高質量發展能夠為大學生們提供更多優秀的志愿服務機會,幫助他們在更大、更規范的平臺上展現自己的能力,也有更大的空間激發自己的潛力,從而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價值。這也能夠更好的幫助國家和社會層面推動勞動教育的發展。
由于社會環境和成長環境等因素,當前的“00后”大學生普遍會比較自我和注重個人感受,為他人服務的意識不強。這使得在大學生志愿服務過程當中會遭受一定的阻礙,會有同學有服務的意愿但是由于服務意識的缺乏而無法很好地完成志愿服務的相關工作。
由于大學生是一個流動的群體,所以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時候沒有辦法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團隊,往往是每次大型的活動之前需要單獨進行招募、培訓等工作。這也就使得在管理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當中相關培訓工作的開展頗有難度。而且一般學校志愿服務工作都由學院團委統籌,團委的專職干部通常流動性也會比較大,對于志愿服務的相關工作也不夠有經驗,這些也都會阻礙志愿服務工作質量的提升。
評議激勵機制能夠幫助志愿服務工作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然而在現實的工作開展過程中,在志愿服務方面的評議激勵機制還有待完善和提升。一般團委的志工辦會記錄每位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時長,除此之外也有利用“志愿匯”和學校的“第二課堂”相關平臺進行記錄,但是相關的評獎評優工作還不夠完善。雖然志愿服務工作更強調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是相關的評獎評優能夠作為對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工作的一種激勵與肯定,也有利于調動大家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志愿服務工作的質量。[3]
在高校當中,志愿服務工作往往是作為團委的一部分工作在開展,相對缺乏比較專業的志愿服務團隊建設,也缺少一些比較系統性、專業性的培訓,這也對志愿服務工作的高質量開展增添了困難。
杭州亞運志愿者從前期的招募選拔,到之后的培訓、上崗,再到最后的總結表彰,形成了一個成熟完善的閉環。這提示高校基層團委在平時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的時候也應當有這樣的閉環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形成相關的制度和文件,規范志愿者的招募流程,完善培訓內容,同時也設置好最后的總結表彰環節,形成完整的志愿服務工作閉環。
在杭州亞運正式開幕之前,包括比賽進行期間以及結束之后,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媒體關注到了志愿者,亞運“小青荷”的青春風采,看到他們活躍在各個崗位上。日常的志愿服務工作更多的是一些幕后的工作,比較辛苦和枯燥,工作的安排也較為緊湊,比較容易忽略對于志愿者本身的宣傳和報道。[4]基層團委在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的時候要樹立起正確的宣傳意識,尋找志愿服務當中的亮點和典型,這不僅能體現出志愿者們的專業精神和青春風采,同時也能讓廣大的青年大學生群體更深刻了解志愿者的各項工作,號召他們加入志愿服務的隊伍中來。
杭州亞運的志愿者設了許多不同的崗位,比如負責接待國外貴賓的大家庭助理、負責頒獎環節的禮儀志愿者,還有專門負責宣傳報道相關的志愿者等。志愿服務其實能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去充分展示他們的專業優勢。比如語言專業的可以通過為外國來賓提供翻譯服務發揮語言優勢,會攝影的同學也可以利用掌握的網絡與新媒體技術開展相關宣傳。
“黨的建設必須延伸到中國特色志愿服務領域”,這與新時代背景下對于志愿服務的要求是相吻合的。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需要加強黨團組織對于志愿服務的引領。比如在選拔志愿者時也要充分考慮青年大學生們在思想上的進步性和先進性,能夠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在志愿服務的過程當中能夠展現出模范帶頭作用,成為其他青年群體的榜樣。基層團委也應當重視對志愿者理想信念的培育,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
1.嚴格的篩選機制
要強化黨團引領對于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就需要針對志愿者建立較為嚴格的篩選機制。比如說可以設置一些參與志愿服務的門檻,對有意向參與志愿服務的大學生的思想先進性等進行考核和研判,盡量能夠選出較為優秀的大學生參與到志愿服務當中。
2.黨建團建融入全過程
在志愿服務的過程當中也要加強黨團的引領。比如說可以通過設立臨時黨支部或者團支部的方式來開展相關的理論學習和主題教育。這不單單能夠加強黨團對于志愿服務工作的引領,也能夠幫助提升志愿者的理論素養,堅定理想信念。此外也能夠把日常的志愿服務工作和黨的理論知識相結合,讓大學生們在志愿服務過程當中能夠更加切實且深刻地感受到志愿服務的價值和意蘊,推動志愿服務工作高質量開展,讓大學生們能在志愿服務過程當中煥發最美青春風采。
志愿服務培訓是志愿服務工作當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杭州亞運會的高校志愿者們在上崗之前都經歷了幾輪專業的培訓,除了理論知識學習外還有豐富的實踐課程和特色課程,這也啟示我們在推動志愿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時要注重志愿服務培訓環節,完善志愿服務培訓相關內容。
1.豐富培訓形式
志愿服務的培訓形式可以更加的多樣化,這樣既能培養和提升參與者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也能夠增強培訓的效果和效率。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之外,也可以通過一些情景模擬、特色課程、實踐活動等方式開展,讓志愿培訓更加豐富和完善,培養的志愿者綜合素養也能夠更高,可以助推志愿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2.充實完善培訓內容和體系
除了培訓形式之外,培訓內容才是整個志愿服務培訓開展的重中之重。基層團委可以提前制定相關的課程內容規劃,找專業的老師進行修改和指導,盡量形成一套比較通用的志愿培訓內容體系,然后利用學生干部的力量讓這個培訓內容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由于大學生群體是在不斷變化的,如果能夠有固定的課程體系,也可以幫助相關進行志愿服務工作的團干部提升工作效率,從而更有效地推動志愿服務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杭州亞運志愿者“小青荷”除了擁有專屬昵稱之外,在服裝設計等方面也都別出心裁,十分具有亮點和特色。這也是日常基層團委在開展志愿服務工作時可以借鑒的地方。一般高校二級學院的志愿者由于流動性較大,所以比較容易忽視品牌建設方面的工作。除了統一的志愿者服裝之外,還可以通過學生群體征集志愿者專屬昵稱,為志愿者設計文創產品或者表情包等活動來打造學院專屬的志愿者品牌。通過品牌建設不單能夠便于基層團委開展志愿服務的宣傳動員工作,也能夠吸引更多的高校大學生參與到志愿服務當中來,調動廣大青年大學生的積極性。此外,加強品牌建設也有利于增強基層團委推動志愿服務的延續性,能夠有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傳幫帶”,團干部也能夠更好的延續相關的志愿服務工作,從而推動志愿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雖然志愿服務更加強調團體和奉獻精神,但我們也還是需要有意識地去樹立一些典型,比如說志愿服務時長特別長,或者完成過比較艱巨的志愿服務工作的青年志愿者。基層團委在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去挖掘這些典型,凝練他們身上的故事,也為其他青年志愿者指明一個方向和努力的路徑。
形成一個完整的志愿服務工作閉環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的志愿服務工作當中,我們比較容易忽略掉的就是服務結束之后的評議和激勵,或者是會存在將這一工作草草了事的情況。所以,建立完善的高質量評議和激勵機制對于基層團委推動志愿服務工作高質量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一開始就搭建好明確的制度體系,量化相關考核,適當地把志愿服務的情況與每學年的評獎評優掛鉤,從而能夠讓更多高校大學生參與到志愿服務當中來。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廣大志愿者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杭州亞運的勝利召開對于基層團委開展志愿服務工作也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啟示,而推動志愿服務高質量開展對于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和綜合素質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也嘗試探究了一些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高質量開展的新路徑,希望能對相關的志愿服務工作開展有些幫助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