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芳
小學是孩子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科教學中,是全體小學教師的根本職責。古詩文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其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情感和思想,蘊含著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道德觀,教師應注重挖掘古詩文中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積極因素,將古詩文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對學生加強引導,使學生受到積極情感、態度、正確價值觀的感染和熏陶,從而健康地成長。
一、品賞詩文之美,滋養陽光心靈
中國的古詩詞以其獨有的音韻之美、意境之美、品格之美、哲理之美,從古到今始終散發著迷人的芬芳,常品味優美詩文,可以陶冶情操,滋養心靈,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學習和生活更加充實。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寥寥數字,皆是畫意,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畫面,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月色,語言清麗流暢,意境和諧寧靜,吟詠起來,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如飲甘露,令人心境空明澄澈。常常品讀意境唯美的詩詞,不僅心靈得以撫慰,感染熏陶之下,學生也會成為有心人、詩意人,去感受大自然的美,發現生活之趣。
再如《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范成大通過樸實的語言、清新的文筆、細膩的描繪,在讀者眼前展開了一幅生動的充滿人間煙火氣的農村勞作畫卷。在品賞中,學生能感受到勞動人民的充實與快樂,也能明白“勞動讓人快樂”的道理,熱愛勞動、樂觀生活的情操會慢慢浸潤入心。
詩詞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美的力量,感悟到生活的真諦,詩文中的美景、文化和智慧會成為學生內心明媚的光,內心有光的學生能以柔軟之心對抗堅硬之石,可以穿透黑暗、迎來光明。
二、品悟詩人情懷,塑造健全人格
古詩詞之所以能傳承千載,還因為它承載著先人的情懷與希望、人格操守和志趣追求,是古圣先賢留給我們的豐厚的精神財富。詩詞中的人格情懷是最動人的,常誦讀品悟,可以更好地涵養身心,啟人心智,敦品勵行。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這是詩人樂觀向上、努力不懈的廣闊胸襟,品之悟之,會懂得即便一時不順也切莫要妄自菲薄、意志消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詩人積極探索、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它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不斷昂揚向上。“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詩人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深沉執著的愛國情懷,這情懷熾熱著學生的愛國之心,激勵著學生的報國之志。“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詩人不尚浮華、淡泊名利的立身之德,它影響著學生形成不慕虛榮、腳踏實地的品質。“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詩人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高風傲骨,激勵著學生面對困難時像石縫中的竹子一樣剛強勇敢……
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詩詞,一代代少年兒童從中汲取著精神力量,詩人熱烈的情懷、崇高的人格,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和靈魂,引領著學生成長為心智強大、心靈澄澈、人格健全、情懷豐富的棟梁之才。
三、共鳴詩人經歷,培養樂觀態度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擁有發現快樂和制造快樂的能力。
蘇軾一生波浪四起,然而那么多的挫折并沒有打倒他,他逸懷浩氣、樂觀豁達,面對風雨,從容應對,他善于發現生活的快樂,能于糟糠中見珠玉,在野菜里覓美食。他始終相信,自己不會被困難嚇倒,樂觀一點,苦難總會過去。他讓世人知道,人的生命可以抵達什么樣的豐富性,人的精神可以噴發到什么樣的高度。
劉禹錫一生坎坷,一次次被貶,一次次流放,但他依然堅守本心,信念從不曾動搖。他的詩始終大氣豪邁,清俊明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他的積極樂觀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的人和詩一樣,豪情萬分又開闊深遠,擁有著剛毅而強大的力量,帶著一往無前的勇氣。
帶領學生們讀詩詞背后的故事,了解詩人的人生經歷,共鳴詩人的樂觀,我們會被詩人們那種達觀的態度、性情所感染,學生們的品性和意志會慢慢得到錘煉:人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應該保持希望,保持樂觀豁達之心,要學會自己排憂解難,學會在困境中找到人生的樂趣與真諦。放下煩惱,讀懂生命,我們的人生也就豁然開朗了。
四、體味詩人情感,引導自我調節
親情、友情、師生情,對小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無比珍貴的愛和溫暖。古詩文中,這一類的篇幅為數不少,可以引導學生多多去揣摩、領悟,幫助學生建立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讓愛和溫暖住進他們的心里,守護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如《游子吟》一詩親切淳樸的語言中,飽含著偉大的慈母之情,也飽含著濃郁的感恩之意。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多層次、多形式的誦讀,指導學生讀中悟,悟中讀,從而領悟到詩中母親愛子的深篤之情,以及赤子熾烈的感恩之情。然后把教學延展到生活中,引導學生用心用情去感悟生活中父母的愛,同時引導學生學會去真情實意地感恩父母。
又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這些名句表達出了真摯的友情,教學時要讓學生明白交友的重要性,使其形成正確的友情觀,引導學生去正確交友,學會與友共進,與友分享,與友同樂,享受到交友的樂趣。
孩子們的世界有了愛、陪伴、支持,有了傾訴情緒、釋放情緒、轉移情緒的途徑,就能很好地實現心理自主調節,及時消除那些影響身心健康的不良情緒,讓自己的心胸更寬廣,生活更鮮活。
總之,古詩詞中富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熏陶、浸潤、引領作用,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意志、情緒調節的引導,讓學生以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態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