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萍
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讓學生具備較為開闊的閱讀視野,在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養,建立文化自信,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
因此,教師要加大閱讀教學力度,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發散其閱讀思維,調節其學習節奏,開闊學生視野以及陶冶他們的情操,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正越來越加劇社會信息化的程度,對信息的接受與處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在這其中,語文水平和閱讀能力又不容忽視地影響著人們的信息的接收與處理能力。小學閱讀教學要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就要摒棄不合理的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這一問題,我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通過情境創設激發閱讀興趣
德國著名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興趣是一種無窮的學習動機,也是一種成功的秘密。所以,老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征,發掘出學生學習和思考活動的熱點和關注焦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真實、新穎、有趣的學習情境中學習。教師營造平和、融洽的對話氣氛,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他們的情緒體驗。如《魯濱遜漂流記》和《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樣的小說,都可以用教科書上的戲劇來排練,收集材料,讓學生們在經歷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習的興趣。再比如,在教學《臘八粥》這一篇文章時,我就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手段,通過展示臘八粥的材料、制作等,巧妙地引入了接下來要學的內容。同時,還利用語言和音樂作為輔助手段,使意境融合,感情真摯,讓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們的理解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二、以教材為基礎,精心設計閱讀教學
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教材為依據,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認真學習教材,抓住教材要點,以教材為中心進行教學。在這一部分,教師要起到關鍵作用,密切關注教材,通過仔細研讀教材,掌握全文大意。在教學設計中,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閱讀材料和理解材料的能力的訓練。比如,在講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寫出自己對課本的理解,可以是一段話,也可以是一句話,循序漸進,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可以讓學生繼續寫課文后面的發展情節,讓他們從教科書中汲取好的寫作技巧,指導他們把作者的寫作技巧和方法應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提高
教師應讓學生掌握一些閱讀方法與技巧,在濃厚的文學氛圍中陶冶情操,實現與作者的在心靈層面的交流。例如,在學習老舍先生《草原》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融入對草原風光的贊美和蒙漢情深的歌頌中去,實現與作者的心靈交流。這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文章中的“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展開交流,在簡單的交流中了解草原的廣袤、兩族人民的深情,啟迪學生的閱讀思維。而在《丁香結》這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文章中的哲學思考去引導學生,讓學生將丁香結與人生中的煩惱聯系起來,提高自己的人生覺悟,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質。
四、鼓勵學生自主進行閱讀
老師要教會學生獨立閱讀的方式。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必須教會學生們正確的閱讀方式,讓他們自主閱讀。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征,我們可以從字、詞、句、篇開始,從對修辭技巧的理解到批注的寫作,從結構到中心的總結,從閱讀積累到習作表達,讓學生能夠自主閱讀、喜歡閱讀。老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閱讀時間,例如,在上課的時候,給他們留出一些時間來默讀,讓他們對課文有個大概的印象,并且知道自己的疑問點,以便在教師的解釋中找到答案。隨著教師對文本的分析與解釋,學生原本存在的疑問得到了解決,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主旨,并對文章技巧進行鑒賞。因此,要把握好課堂開始前的時間,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找問題,邊教邊解決,這樣才能確保教學效果。
五、適當安排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
盡管小學語文閱讀是一門比較基本的閱讀課程,但在教學要求中,仍然有許多段落或文章需要學生了解它的深刻意義,所以,語言老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做好整體計劃,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氛圍中進行閱讀學習,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他們對文章有更細致、更深入的理解。閱讀一篇文章,最主要的還是要讓讀者體會作者的創作心境。在深入的閱讀指導下,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深入推進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需要重視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遵循主體性和合作性的原則,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注重做到讀寫結合,在此基礎上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質量,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推動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進程,提高語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