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梅
[摘 要]事業單位作為公共服務提供者,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事業單位規模和數量的快速增長,其財政資金管理面臨日益復雜的挑戰,現有管理模式存在諸多不足。文章深入分析了事業單位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現狀,總結了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有效的優化策略,以期為相關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推動事業單位改善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促進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優化策略;公共資源配置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4)09-0091-03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結構不斷調整,事業單位作為國家公共服務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擔任著重要角色。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有效管理對于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管理尚存在一些問題,如管理模式不夠科學、績效評價不夠客觀、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等,制約了其管理效能和績效水平的提升[ 1 ]。文章旨在探討事業單位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的優化策略,通過對管理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明確問題所在,進而提出針對性優化策略,以提高財政資金利用效率和績效評價的科學性。
(一)績效管理與財政資金預算的關系
績效管理旨在通過制定明確的績效目標和指標,對組織、部門或員工的績效進行全面評估和監控,以實現持續改進和優化績效。績效管理理論強調通過設定可衡量的目標和指標,對工作績效進行量化評價,激勵和引導員工實現目標,提高組織績效和效率[ 2 ]。
在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預算管理中,績效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績效管理通過設定明確的績效目標和指標,為財政資金預算的編制提供科學依據,指導預算的合理安排和使用。
績效管理可以幫助事業單位監督和評估資金使用情況,確保預算執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同時,基于績效評價結果,可以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提高財政資金利用效率和財務管理水平。
(二)績效管理對事業單位的影響
績效管理可以幫助事業單位建立明確的績效目標和評價體系,激勵員工積極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執行力,推動財政資金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通過績效管理,事業單位可以實現對資源配置的優化,根據績效評價結果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調整,確保資金使用的效果和效益最大化。績效管理可以促進事業單位關注和提升服務質量,通過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及時調整工作重點和方式,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績效管理可以為員工提供明確的激勵機制,使事業單位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對其實施獎勵,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和活力[ 3 ]。
(一)事業單位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
目前,事業單位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呈現出一定的特點和趨勢,許多事業單位已意識到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對于提高機構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績效管理的實踐,這主要體現在對財政資金的分配和使用上,通過設立目標、制訂計劃、開展評估等方式,試圖提高機構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更好的運行績效。
具體來說,事業單位在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中一般會設定明確的績效目標和指標,通過對各項工作的規劃和實施,定期進行績效評估與考核,根據評估結果對績效進行調整和改進。此外,一些事業單位還會借助信息化技術,建立績效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對績效數據的匯總、分析和監控,提高績效管理的科學性和效率。
(二)存在的問題及挑戰
許多事業單位在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中仍存在評價指標不科學、評價方法單一、評價結果不準確等問題,導致績效評價的片面性,影響績效管理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事業單位在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中普遍存在數據采集困難、數據完整性不足、監督制約機制不夠嚴格等問題,導致績效管理過程中信息不準確,難以對績效進行有效監控和調整。
部分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中,激勵機制過于僵化,激勵手段單一,無法有效激發員工的工作動力和創造性,影響了績效管理的有效實施和結果達成。大部分事業單位在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中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信息系統不夠完善,數據管理不規范,影響了績效管理的科學化和智能化發展,降低了績效管理的效能和效率。事業單位中負責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的管理人員普遍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培訓,缺乏對績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深入了解,影響了績效管理的實施質量和效果[ 4 ]。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在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中雖有一定進展,但仍需面對諸多問題和挑戰。為推動績效管理的健康發展,事業單位應加強績效評價體系建設,完善數據采集與監督機制,優化激勵機制,提高信息化水平,同時注重提升管理人員素質,實現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的持續優化和提升。
(一)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指標
在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中,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指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只有明確了目標和指標,事業單位才能更好地規劃財政資金的使用,確保各項工作朝著既定目標前進。
設定明確的目標有助于事業單位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工作,確定財政資金的使用重點和工作方向,提高工作效率;目標的設定也有利于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實現整體工作目標的統一。
設定明確的指標可以幫助事業單位更好地衡量績效和評估工作效果,定量評估預算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并及時調整預算;通過明確收入、支出、成本、效益等多維度指標,事業單位可以全面評估財政績效,作出科學決策[ 5 ]。
(二)強化預算績效評估機制
強化預算績效評估機制是事業單位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優化的關鍵策略之一。事業單位通過建立科學健全的評估機制,可以有效監督和評估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財政績效,實現財政資金的有效管理與利用。
強化預算績效評估機制有助于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事業單位通過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評估,能夠及時發現偏差和問題,引起管理者的重視,及時調整預算方案和執行措施,確保財政資金的有效利用和績效提升。
建立健全的績效評估機制對于激勵和約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績效評估,事業單位可以對績效優秀的員工進行獎勵,激勵其積極推動工作進展;對績效不佳的員工進行懲罰,促使其提高工作效率,增強績效意識,提升財政績效。
強化預算績效評估機制還有利于提高透明度,強化問責制度。公開透明的績效評估結果,可以讓各方了解事業單位的財政績效狀況,加強公眾對事業單位的信任和支持;建立明確的問責機制,可對績效評估結果進行跟蹤監督,推動責任落實,確保財政資金的合規使用。
(三)提高員工績效管理水平
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制度,明確評估標準和方式,能夠讓員工清晰了解工作要求和期望,激勵其提高工作績效,爭取更好的工作業績。根據績效評估結果獎勵員工,可以有效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提高財政績效水平[ 6 ]。
優化員工績效管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明確工作目標和指標,建立定期評估和反饋機制,可以幫助員工更好地規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質量,使單位及時評估和指導員工的工作表現,幫助員工不斷提升能力和水平。
提高員工績效管理水平也能夠促進團隊合作,強化協同效應。對員工績效的有效管理和評估,可以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協同合作,形成良好的團隊氛圍和工作氛圍,共同努力實現財政目標和績效優化。
(四)加強信息化支持
加強信息化支持可以提高財政資金管理的效率。建立電子化預算管理系統,實現財政資金的數字化管理和流程自動化,有助于加快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力資源投入,確保預算的及時執行和績效的有效評估。
信息化支持可以增強財政資金管理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采用信息化技術,可以實現財務數據的準確記錄和實時更新,避免手工記錄等誤差,提升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信息化系統還可以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實時監控和分析,為決策提供更為準確的支持和依據。
加強信息化支持還可以提升財政管理的透明度和公開性。利用信息化系統,可以實現財政信息的公開透明,讓相關部門和公眾能夠實時了解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和績效表現,增強監督效果,促進問責制度的落實,提高財政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建立有效的監督和反饋機制
建立有效的監督和反饋機制有助于提高財政資金管理的透明度和規范性。通過設立監督機構或委員會,定期對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查和評估,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和公眾公布,可以提高管理的透明度,防止財務違規行為的發生,確保財政資金的合規使用。
有效的監督和反饋機制能夠促進績效的改進和持續提升。定期監督和評估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及時發現績效不佳的領域,制定改進措施并實施,推動績效的持續改進和提升,提高財政績效水平,實現預算績效的優化和目標的實現。
建立有效的監督和反饋機制也有利于加強責任落實和內部控制。利用監督機制對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和監控,建立嚴密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防范財務風險,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和有效管理,促進責任落實,有效實施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 7 ]。
事業單位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優化策略需要綜合考慮設定明確目標和指標、強化預算績效評估機制、提高員工績效管理水平、加強信息化支持、建立有效的監督和反饋機制等多方面因素,通過系統性、科學性的管理方法,實現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的最大化,推動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一)實施步驟規劃
首先,在制定實施步驟規劃時,應明確目標和計劃,明確優化策略的實施目標、時間表和里程碑節點。
其次,制訂詳細的實施計劃,明確具體的實施步驟和責任人,確保每個環節都得到有效執行。
再次,開展前期準備工作,包括相關人員培訓、技術準備、資源配置等,為實施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持續監督和評估,定期跟進實施進度,及時調整和改進,確保實施步驟按計劃有序進行。
(二)風險與挑戰分析
要全面評估可能影響優化策略實施的各種風險和挑戰。
首先,識別潛在風險,包括技術風險、人員風險、管理風險等,梳理和評估可能影響實施效果的因素。
其次,評估風險影響程度和可能性,分析各種風險對策略實施的潛在影響和影響程度,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
最后,挑戰因素分析,識別可能導致策略實施困難和阻礙的挑戰因素,制訂相應的解決方案,確保優化策略的順利實施[ 8 ]。
文章深入探討了事業單位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優化策略,包括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指標、強化預算績效評估機制、提高員工績效管理水平、加強信息化支持以及建立有效的監督反饋機制等措施。研究表明,采取以上措施,可有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績效水平,提升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展望未來,應繼續深化績效管理理念,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優化策略實施,加強信息化技術應用,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促進事業單位財政資金更加科學、合理、高效地運用,助推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1]吳晨華.新時代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創新思路[J].大眾投資指南,2023(21):71-73.
[2]吳良娥.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的預算績效管理[J].活力,2023(19):100-102.
[3]陳愛玲.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策略研究[J].財經界,2023(27):9-11.
[4]王萍萍.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的優化策略[J].財會學習,2023(17):67-69.
[5]時小東.淺析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策略[J].商業2.0,2023(15):31-33.
[6]丁燕.新常態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管理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3(04):46-48.
[7]陳增增.事業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2023(06):30-32.
[8]蔣志軍.事業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管理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投資與創業,2023(05):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