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方榮 陸婷
摘 要:在共同富裕建設的偉大工程里,職業教育能夠以教育教學、社會培訓、技術服務、產教融合等多元路徑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湖州“共富”職教中心發揮職業教育資源優勢,與鄉鎮結對共建,在黨建聯盟、鄉村治理、鄉企經濟、技能就業、創新創業等方面不斷實踐,探索出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建設的經驗做法。
關鍵詞: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結對共建
近年來,浙江省奮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湖州市正在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共富之路。浙江信息工程學校(湖州工程技師學院)堅持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探索以促進高質量就業創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職業教育校地(企)合作和社會培訓體系,多形式、多途徑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為整個社會人力資本存量的提升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撐,在建設共同富裕中大有作為。
(一)培養技能人才,提升人力資本
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職業院校持續推進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此外,由于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調整,不僅下崗職工、農民工和退役軍人等重要民生服務對象需要職業技能提升和再就業培訓,已就業勞動力群體也需要加強科學知識、技術技能、職業能力等職業再教育,提升勞動者素養和勞動力價值。面向人人的職業教育,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導向,不斷服務勞動者的終身多次就業,正在為國家共同富裕的目標重點——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作著積極貢獻。
(二)服務產業興旺,賦能鄉村振興
當下,職業教育通過提供大量技術技能人才,為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儲備人力資源和智力資本,將潛在的、孤立的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將技術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提高生產效率,發揮技術創新效應,優化產業結構。同時,通過培訓開發大量現代化的新型職業農民,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幫助鄉村優化產業,促進鄉土資源產業化、品牌化,助力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三)保障穩定就業,促進創新創業
職業教育以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促進國民技能成才、技能致富,以創業促就業,解決就業問題,讓每個人都有出彩機會。一方面,職業教育和培訓的課程建設以校企模塊化為方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設、開發系列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專業、課程,有利于保障穩定就業,實現高質量就業;另一方面,職業教育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緊密結合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雙師型”教師開設諸多創業教育課程,培養在校生和社會人員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不斷提升他們的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
浙江信息工程學校(湖州工程技師學院)聯合湖州市內技師學院、中職學校、成教學校和社區學院等單位,于2021年12月成立湖州“共富”職教中心,依托五大平臺,發揮職業教育資源的集聚優勢,結合湖州地區實際,以不斷強化城鄉發展服務能力為中心,合力探索賦能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建設的項目舉措。
(一)依托校企村黨建聯盟,加強人才培養
1.突出黨建引領
積極探索校企村黨建聯盟,努力打造學校與地方共建發展的新模式。開展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履職能力、管理水平專項培訓,著力提升企業、鄉村干部治理能力水平。
2.強化人才共育
整合學校教育資源,加強鄉村振興專業建設,積極探索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開展面向基層管理干部、企業技能人才和農民的學歷提升教育,提高人才素質能力。
3.打造文化共生
深入挖掘地方紅色資源,通過理論宣講、紅歌教唱、“送學上門”等形式,促進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推進校園文化活動進村入企,共同打造具有鄉村、企業特色的本土文化,助力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三美同步”打造。
(二)依托技能教育培訓平臺,拓展職業培訓
1.深化技能共訓
搭建技能教育培訓平臺,推動滿足需求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拓展企業職工技能培訓。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和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培養一批“懂技術、能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和“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業技術骨干。
2.助力生態富民
開展院校鄉村結對共建,探索高水平專業的鄉村項目建設,支持發展鄉村旅游、民宿、康養、創意農業等美麗經濟新業態。促進農產品電商項目的開發和運行,支持城鄉新型消費網絡網店建設,助推現代商貿特色村鎮建設。
3.務實技能幫扶
扎實推進“樂業湖州”班車進村入社,積極開展低收入群眾就業能力提升行動,協同推進扶困、扶智、扶志。以勞動市場的職業需求為導向,通過舉辦短訓班、開展上門服務和“一對一”精細化援助,配套職業介紹和就業指導,持續確保技能幫扶發揮實效。
(三)依托校企產教融合平臺,深化產業服務
1.實現技術共用
深入開展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大力推進生產、教育、科研一體化進程。依托湖州地區行業產業,以內修、外聘、上掛、下企、轉型等方式開展校企人才交流,合作培養名師、技能大師,共同服務于行業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
2.拓展合作途徑
深化湖州市制造業戰略聯盟、湖州市現代服務業產學研聯合體等政行校企合作,促進學術交流和技術革新。積極融入以綠色智造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強院校專業建設,助力數字產業、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生命健康等產業鏈現代化升級。
3.緩解用人需求
在各學校教學中及時融入相關行業技術變革新趨勢、企業崗位能力新要求等,提升人才素質,實現學生高質量就業。合理統籌學生跟崗鍛煉、頂崗實踐、專業實習與企業臨時用工需求,實現學校教學與企業生產互利共贏。
(四)依托青年創新創業平臺,探索新型經濟
1.加強創新教育
探索面向不同人群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開設職業能力訓練課程和SYB創業培訓課程,總結運用村、企創新創業典型案例教育,支持和鼓勵青年人開展網紅經濟、共享經濟、體驗經濟的創新創業。支持青年人才參加創新創業設計比賽,結合學生創業園建設,開展理實一體化創新創業教育。
2.支持創業實踐
積極為企業和鄉鎮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供應,吸引有專業技術的學生參與產品和技術開發,實現共同發展。發揮院校資源優勢,為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對口合作和山海協作工作提供服務,支持學生及鄉村、企業人才以湖州“一葉、一園、一羊、一品、一業”五大幫扶特色,開展赴對口合作地區的創業實踐。
3.助力數字改革
規劃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專業項目,支持數字鄉村建設,開發鄉村網絡應用平臺,運維村鎮網站主頁和微信公眾號,加強鄉村線上宣傳。支持鄉村數字化場景應用和“數字鄉村一張圖”工程,提升鄉村智治水平和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五)依托城鄉教育共同體,助推優教共享
1.落實優教政策
積極助力“優教共享”班車,助力新時代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建立協同育人機制,擦亮“學在湖州”教育品牌。發揮院校師資和專業學生資源優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助推城鄉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社區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實施教育惠民工程。
2.豐富實踐教育
分析院校專業條件,遴選適合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項目,推進實踐教育的資源整合和載體設施建設,加強實踐教育的課程開發,提供滿足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等各類實踐教育服務,促進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全面發展。
3.深化優質教育
持續開展面向初中生的“藍天計劃”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心理健康輔導,促進初升高順利銜接。組織愛心義教、家園園丁等志愿服務活動,結合社區學校、鄉村學校開展節假日、暑期托管服務,落實國家“雙減”政策。
2022年1月,湖州“共富”職教中心結對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開展職業教育助力鄉鎮共同富裕建設的工作試點,通過實地調研,確定在農業經濟、農產品電商、旅游服務、民宿餐飲等方面開展項目合作,創造社會經濟效益,形成共建經驗,努力打造職業教育促進共同富裕建設的湖州模式。
(一)黨建共建共助鄉村治理
湖州“共富”職教中心各學校以各具特色的黨建品牌結對妙西鎮及其下屬村,就黨建業務、志愿者服務、經濟項目等開展業務協同、聯建共建。2022年組織1877人次志愿者服務村鎮各項活動,協助妙西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舉辦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相關活動,助推妙西鎮創建“國家旅游度假區”。組織村鎮管理干部赴周邊村鎮考察學習,舉辦鄉村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助力現代化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連續在妙西小鎮谷堆鄉創空間發布谷堆鄉創設計展,共同打造美麗鄉村。將校內生產基地培育的超1500株果蔬苗送給妙西鎮石山村的低收入農戶并指導種植,幫助低收入農戶節省生活開支、實現經濟創收共達數萬元。
(二)產教融合振興鄉企經濟
各學校以專業專項支持鄉鎮三大產業發展,為妙西鎮新發展的林下經濟、油橄欖種植等農業項目提供技術服務和生產指導,指導當地企業革新工藝技術,為旅游服務業的發展賦能。為助推妙西鎮茶葉產業發展,在持續為農戶做好技術支持的同時,2023年4月,湖州“共富”職教中心組織各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師生為妙西鎮茶農開展電商直播、產銷對接,以“互聯網+茶產業”創新營銷助力鄉村振興。湖州“共富”職教中心組建校企合作新技術應用、新工藝研發和產品設計的“專業教師—企業技術人員—學生”團隊,增強企業研發能力,近2年開發技術研究7項、申報專利5項,完成與6家企業技術合作,年均完成產品加工2100件以上,協助企業提升競爭力。每年推薦近100位烹飪、旅游、休閑農業等專業的學生赴妙西鎮慧心谷度假村、長頸鹿莊園等單位開展頂崗實習,深化現代學徒制,以產教融合、對口就業助力產業發展。
(三)技能培訓促進高質就業
建成集職業培訓、技能認定和學歷提升等業務于一體的信息化平臺,組織湖州“共富”職教中心成員單位采取“集成定制”的服務方式開展在線培訓、送教上門等培訓服務,年均完成培訓超27000人次,職業技能認定超5000人次。2022年,湖州“共富”職教中心依托妙西鎮社區教育中心,累計開展培訓、活動325次,服務學員45743人次,結合妙西鎮優勢開展養老護理員、茶藝師等特色技能培訓,培育農村實用人才325人,讓農民掌握一技之長,拓寬就業渠道,實現高質量就業增收。與浙江中軸物流有限公司等企業拓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項目,打造“學徒制+雙元制+技能認定”的綜合培養模式,以深入推進員工素養、技能雙提升培育高技能人才。
(四)拓展服務支持創新創業
湖州“共富”職教中心各學校開展面向校內外的創新創業培訓,教師持證承擔SYB創業、創新發明等方面的課程教學,邀請專家、企業家開展政策解讀、經驗分享等講座交流活動,利用創業中心和技術工作坊,為實習、畢業學生和社會人員提供創新創業平臺,每年支持20個左右的創業計劃成功創業。2022年,湖州“共富”職教中心組織妙西鎮民宿、農家樂創業者赴安吉縣優秀民宿參觀學習,共同草擬舉辦方案、商討提質計劃、加強營銷宣傳,成功助力2家農家樂新開業。開展烹調師、面點師專題培訓指導近500人次,助力鮮豐農家大院等成為美食打卡站點。開展高端茶藝培訓,助力優秀學員徐麗芳、陳莉花等開辦沐茗來、小汝美學茶空間等茶藝室,成就以技創業的典型。
經過一年多和妙西鎮的共同富裕結對共建,湖州“共富”職教中心摸索出了一些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助力鄉鎮建設的舉措和方法,打造了一些成功的典型,形成了非正式職校聯盟集中力量發揮優勢、以實際項目推進鄉鎮、企業共同富裕建設的湖州模式。
[作者:湯方榮、陸婷,浙江信息工程學校(湖州工程技師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