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要:在課程思政融入本科教育的大背景下,課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學法下的財務報表分析是提升財務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方式。當前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中存在著思政元素與教學結合度低、數字化教學資源運用較少、考核評價與思政融入脫節的問題,因此,實現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思政與專業知識的融合,需要在明確思政教學目標與案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篩選合適案例,挖掘教學案例中的思政元素,確立案例教學與課程思政結合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完善考核評價方式,及時反饋課程思政教學效果,以數字化賦能教學,多形式活化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課程思政;數字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9.058
1?課程思政融入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必要性
1.1?立德樹人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曾揭示立德樹人的精髓,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強調在教育過程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立德”。教育部也明確指出,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意味著高校作為輸送人才的主要陣地,要教育學生有謀事之才,更要有立世之德,其中如何“傳德”是關鍵。課堂思政融入正是一種有效途徑,課堂思政融入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正是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將思政元素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潛移默化塑造學生品德。此外,也有利于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技術型人才,滿足市場對高質量財會人才的需求。
1.2?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要求
文化潤疆是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案例教學和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深化學生對新疆地區發展歷程的認識,學習新疆發展中的艱苦卓絕的奮斗精神,助力實現文化潤疆,進一步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新疆高校在文化潤疆工作中的使命和責任十分鮮明,不僅承擔著為國育才、為黨育人的重要使命,還要致力于培養扎根邊疆、奉獻邊疆的人才,激勵學生扎根新疆、奉獻邊陲,服務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在財務報表分析課程設計中,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選擇典型新疆本土案例,挖掘思政元素,激發學生熱愛新疆、扎根新疆、奉獻新疆的熱情,既有助于培養學生家國情懷,落實文化潤疆工程,推動新疆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也有助于培養出適應地區經濟特色的人才,實現通過教育手段推動新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長治久安這一目的。
1.3?塑造三觀的關鍵時期
財務報表分析多從專業知識、實務操作、崗位需求角度出發,極少關注學生三觀塑造。大學教育處在基礎教育之后,該階段的大學生初步脫離基礎教育的環境,步入職業教育階段,面臨的環境也與基礎教育環境不同,在校內課程壓力較大,人際關系也比基礎教育階段更復雜,校外也面臨不同程度的社會誘惑,客觀因素疊加主觀因素,導致大學生精神層面較薄弱,該階段更需要做好思政教育,把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2?思政融入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
2.1?思政元素與案例教學融合度不高
財務報表分析是一門講授和案例教學并重的課程,包含著眾多的思政元素,如職業道德、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綠色發展理念、創新理念等。從目前教學來看,財務報表分析與思政元素的融合度不高。首先,教學案例不夠豐富,局限于教材的案例,其次,思政元素與案例割裂,案例教學為教學內容服務,對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到位,如格力電器的案例教學中,分析了格力電器的財務狀況和戰略規劃等,格力電器作為特色品牌,具有鮮明的企業家精神和社會責任意識,但在教學中,沒有對思政元素深入挖掘。最后,思政案例、教學案例彼此獨立,形成“思政+教學”或“案例+教學”,沒有形成“思政+案例+教學”的整體聯動,關聯度不足。
2.2?數字化教學資源運用較少
教育數字化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2022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大會發布《世界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報告》,提出數字化育人模式創新的倡議,構建數字化轉型全球高等教育共同體,堅守數字化時代的教育規律和教育倫理,但是就目前財務報表分析教學而言,數字化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不足。首先,教學知識載體仍局限在課件、教材,對數字化教育資源的運用較少。我國已啟動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打造全球最大的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在線教育、翻轉課堂、慕課西行等數字化教學在不斷地創新、擴大,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充分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也沒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線上教育平臺,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運用不夠充分。其次,受限于傳統教學理念、教學硬件設施傳統等條件,教學方式很難有根本性的創新,仍然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忽略了引導學生的求知欲,不利于思政元素與財務課程融合。
2.3?考核評價與思政融入脫節
目前,財務報表分析課程考核方式由過程性評價和期末評價構成,其中過程性評價又分為案例分析報告、章節練習和課堂表現,期末評價為考試形式。考核評價中單一地考察了知識點掌握程度,但是缺少了思政教育成效評價,思政教育僅在教學階段體現,未參與考核評價階段,不能有效評價思政教育的成效。
3?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3.1?明確思政教學與案例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并不是單一的,要想達到良好的思政教學效果就需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將目標劃分為3個維度,分別是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價值目標,其中情感價值目標包含了思政目標,知識目標側重重難點的把握,可以運用講授法實現;能力目標主要表現在培養學生閱讀和分析企業財務報表,對企業財務狀況質量加以診斷與分析,并進行管理透視,合作完成案例分析報告,同時培養學生在報表分析時保持職業懷疑的態度,可以運用實踐教學、案例教學法實現;情感價值目標重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勇于創新的科學態度,以及“熱愛祖國,服務國家,扎根邊疆,奉獻邊疆”的胡楊精神,以本土特色品牌為切入點,積極引導學生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實現。
3.2?挖掘教學案例的思政元素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作為一門側重案例教學的課程,教師應將思政元素與案例教學相融,既能達到案例教學的目的,又能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財務報表分析課程內容中既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全局意識、平衡性原則、風險意識、效率原則,又要求學生擁有誠信美德、與時俱進的意識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案例教學選擇真實的案例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帶入企業管理場景,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習興趣。案例教學的關鍵就在于選擇典型、有趣的案例,既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又能達到知識運用、思政引導的目的。選擇能兼顧教學與思政融入的典型案例,可以選擇能體現民族精神、家國情懷、責任擔當的中國企業,比如華為公司。也可以選擇具有本地特色的區域品牌,體現出當地的特色傳統文化,如新疆伊力特、德匯集團等,能體現出根植新疆、奉獻新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能,激勵學生發展本地經濟。
以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為例,教材知識脈絡清晰,介紹了財務報表分析基礎,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然后以項目質量分析法為核心,依次對資產、負債、資本結構、利潤、現金流量、合并財務報表進行質量分析,最后以綜合質量分析為全書收尾。教材中既介紹了基本理論和傳統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也結合真實案例進行了質量分析。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章節選取典型案例,挖掘思政元素,在講解案例的同時,把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學內容,如表所示為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中部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3.3?完善考核評價方式
完善以學生成果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方式,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匹配應用型高校、實踐性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首先,以目標為導向設計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財務報表分析是財經類專業的必修課程,需要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層次,根據課程要求和實踐人才的培養標準,劃分培養目標和層次,培養目標可以劃分為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目標;其次,作為新疆高校,要將培養扎根邊疆、奉獻邊疆、深耕南疆的人才作為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專業基礎和深厚愛國情懷和社會擔當人才。第三,思政融入考核評價體系,要做好思政融入,除了關注教學內容的設計,還需要結合培養目標設計考核方式,從考核環節完善教育體系。
在考核評價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的評價占比,如在期末考核中,融入體現思政元素的考題,考核形式建議以主觀題為主,考核思政教育的成效;案例分析考核部分,組織學生分組協作完成企業財務數據分析實踐作業,由此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工匠精神、團隊合作意識及再學習的能力。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瀏覽財經網站,收集數據,以此培養數據敏感性和職業懷疑能力,提升財務素養。
3.4?數字化賦能教學
首先,教師篩選具有思政元素突出、實效性強的典型案例,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新聞、短視頻等,再利用超星發布預習任務,拋磚引玉,運用案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以短視頻等方式發布學習任務,也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和認可。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同時利用線下課堂講授、案例討論、翻轉課堂、課堂交流等多種靈活教學方式將思政教學元素嵌入其中,潛移默化地提升思政教學效果。靈活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也是提升思政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最后,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如沙盤模擬,扮演不同角色,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全局意識,以實踐教學促進知識吸收,強化思政教育,達到教學培養事半功倍的效果。
4?結束語
思政融入教學是立德育人、貫徹落實黨的治疆方略,助力新疆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能在三觀成型的關鍵階段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數字化教育背景下,財務報表分析課程需要明確教學目標與思政目標,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法,將目標與教學相融合,同時完善評價考核方式,評價課堂思政教育成效,致力于培養適應新形勢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盛繼丹,楊琳,吳志玲.課程思政融入財政與金融教學的策略研究[J].對外經貿,2023,(09):127130.
[2]王薇.管理會計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3,(27):7074.
[3]魯美娟,陳珊珊,溫欣.思政元素融入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教學探究——以“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3,9(18):58+18.
[4]郭冰.《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改革與創新實踐[J].山西財稅,2023,(08):3234.
[5]張秀云,王月.“大智移云”背景下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3,26(08):221223.
[6]韓冬,劉勇強.案例教學法與課程思政的融合路徑研究——以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為例[J].商業會計,2023,(04):113115.
[7]劉曉宇.思政元素融入財務報表分析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商業會計,2023,(01):127129.
[8]葛菁,李閏春,王林.基于OBE理念的《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商業會計,2022,(24):119121.
[9]畢永福,潘莎莎,陳鈰光.胡楊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路徑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5(17):9698.
[10]陳穎.思政融合背景下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經濟師,2022,(07):194195.
[11]張琪.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析——基于“課程思政”視角[J].當代會計,2021,(09):169170.
[12]李春華,上官苗苗.培養正確的“三觀”:大學生思政工作的核心和關鍵[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46(04):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