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處理好若干重大關系》一文中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正確處理好一系列重大關系,其中重點強調了6個方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同樣需要正確處理好這6個方面的重大關系。
一是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分階段推進、分領域部署。做好頂層設計,直接決定著各個階段發展目標的實現和各個領域發展戰略的落實。“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的完成,建立在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深刻洞察、對人民群眾共同愿望的準確把握的基礎之上。這項探索性事業有很多未知領域等待我們去大膽探索。刻舟求劍、守株待兔,難以有效解決新矛盾新問題,只有因地制宜、推陳出新,才能實現新發展。
二是處理好戰略與策略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確運用戰略和策略,是我們黨創造輝煌歷史、成就千秋偉業、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成功秘訣。發展新質生產力,也要把這一成功秘訣傳承好、運用好、發展好。一方面,圍繞既定戰略目標,長期堅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另一方面,制定配套策略方法,因地制宜、因勢而動、順勢而為。
三是處理好守正與創新的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就是一個在繼承中發展、在守正中創新的歷史過程。發展新質生產力,建立新型生產關系,需要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確保沿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和目標前進。在此基礎上,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等各方面的創新,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創造鼓勵創新的發展環境。
四是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發展新質生產力,將帶來全要素生產率的改善,技術、數據、資本等要素將進入到生產效率更高的產業領域。在新機遇面前,一是要確保機會公平和規則公平,保證經營主體平等參與和平等發展的權利;二是要完善法律制度屏障,讓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都體現出對“真創新”的“真保護”;三是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增強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五是處理好活力與秩序的關系。這對關系既是現代化實踐中的世界性難題,也是社會發展演進中的歷史性難題。一方面,要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實踐主體作用,要調動資本和資本市場的積極性,要調動干事創業積極性,解決愿擔當、敢擔當、善擔當方面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正確處理化解“推陳出新”和“整舊如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問題,以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更為完善的制度調整,打通制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創建良好市場秩序。
六是處理好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以新質生產力引領高質量發展要在自立自強的基礎上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開放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同時一定要定下心來,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而且要建立這樣的一種自信,就是我們一定會把自己的事業辦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勞動創造財富、實干創造業績、奮斗創造幸福。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要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發揚務實作風,勇于自我革命,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唯實惟先、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