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寧
南京市六合區中醫院眼科,江蘇南京 211500
白內障作為眼科常見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晶狀體渾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老年人群為該病的多發人群,這與當前社會老齡化問題加重有關[1-2]。為避免患者視力持續下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建議早期接受超聲乳化手術治療。但是術中角膜神經會受到一定損傷,降低機體淚膜穩定性,從而誘發術后干眼癥問題[3]。現階段,針對白內障術后干眼癥的治療,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盡管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眼用凝膠單一用藥效果不理想,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抗炎作用強,故考慮聯合用藥以提高治療效果[4]。為分析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的運用價值,本研究選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南京市六合區中醫院收治的98例白內障手術后發生干眼癥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98例白內障手術后發生干眼癥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電腦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9例)中男20例,女29例;年齡55~84歲,平均(70.15±3.81)歲。觀察組(49例)中男23例,女26例;年齡56~85歲,平均(70.20±3.77)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白內障手術順利且單眼手術者;②符合干眼癥相關標準;③手術前未見干眼癥癥狀;④患者與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有糖尿病病史患者;②角膜炎患者;③青光眼患者;④眼部外傷患者;⑤藥物過敏患者。
對照組予以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眼用凝膠(國藥準字S20194007;規格:21 000 U:5 mL)治療,3次/d,1滴/次。
觀察組基于對照組配合運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國藥準字HJ20150119;規格:5 mL)治療,4次/d,1滴/次。
兩組患者都需連續用藥30 d。
(1)眼部癥狀:①眼表疾病指數量表(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FI),總分48分,分數高即眼部癥狀改善不良。②角膜熒光染色(Corneal Fiuoresence Staining Score, CFS),3分制對患者角膜象限熒光染色度進行記錄,0分即未見染色,3分即角膜5點及以上染色,最高12分,分數高代表角膜熒光染色度高,角膜干澀感明顯。
(2)淚膜穩定性:對比前后檢測值并說明,指標包括:①淚膜破裂時間(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②淚液分泌試驗(Schirmer ⅡText, SIT);③淚膜厚度(Tear Film Thickness, TFT)。
(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眼瞼瘙癢、結膜充血反應,統計不良反應具體發生例數。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眼部癥狀改善情況、淚膜穩定性)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不良反應發生率)用例數(n)和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OSFI、CF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眼部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眼部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分]
注:OSFI:眼表疾病指數量表,CFS:角膜熒光染色。
組別觀察組(n=49)對照組(n=49)t值P值OSFI治療前36.92±0.12 36.88±0.10 1.793 0.077治療后5.62±0.69 3.48±0.44 18.305<0.001治療后19.44±2.04 29.27±2.11 23.445<0.001 CFS治療前9.13±0.96 9.16±0.97 0.154 0.878
觀察組淚膜穩定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淚膜穩定性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淚膜穩定性比較(±s)
注:BUT:淚膜破裂時間,SIT:淚液分泌試驗,TFT:淚膜厚度。
組別觀察組(n=49)對照組(n=49)t值P值BUT(s)治療前4.04±0.77 4.07±0.73 0.198 0.844治療后29.77±2.05 26.55±2.33 7.263<0.001治療后8.50±0.34 7.40±0.69 10.010<0.001 SIT(mm/5 min)治療前3.27±0.60 3.28±0.58 0.084 0.933治療后10.15±1.30 8.99±0.87 5.191<0.001 TFT(um)治療前19.44±1.24 19.50±1.20 0.243 0.808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在臨床中運用比較普遍,作為貝復舒滴眼液的重要成分,其再生及修復效果明顯,可以加快患者角膜上皮生長速度,同時在角膜基質層與內皮層中,具有良好且較為突出的修復效果[5-6]。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實際上屬于腎上腺皮質激素藥物,對各種炎癥反應可以發揮抗敏感微生物活性作用[7-8];另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是妥布霉素與地塞米松的配比性藥物,成分當中的妥布霉素成分具有顯著抑菌作用,尤其強調對于革蘭氏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性;地塞米松被臨床視為炎癥反應常用的改善性藥物,可減輕患者局部炎癥,避免局部刺激性癥狀發生,穩定患者淚膜狀態,維持自身舒適度[9-10]。通常情況下,機體T細胞介導的炎癥反應會增加干眼癥的發生概率,干眼癥患者淚腺與結膜上皮細胞產生病變,可以大量釋放促炎性細胞因子,酶系統得以激活并產生有毒產物,進一步加重患者眼表面氧化狀態,患者損傷會更為嚴重,加大逆轉難度,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抗炎作用顯著,可減輕患者角膜損傷度,分泌大量淚液,增加淚膜穩定程度,從而對患者眼干、眼澀、畏光癥狀加以優質改善[11-12]。
本研究結果及其分析如下:①在多項眼部癥狀改善指標和淚膜穩定性指標方面,兩組患者治療前無明顯差異,但治療后均發生改善,且OSFI評分、CFS評分、BUT、SIT、TFT指標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均<0.05),說明經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的科學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患者眼部癥狀改善比較理想,淚膜狀態更為穩定。這是因為典必殊即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的抗感染作用比較突出,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炎癥反應狀態及其程度,強化淚膜穩定狀態,糾正機體瞼板腺功能狀態,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干眼癥癥狀{13-14]。②在用藥不良反應方面,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16%,低于對照組的12.24%(P>0.05),這與安琪等[15]關于用藥不良反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即“試驗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18%,與對照組(11.36%)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的運用并不會增加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發生風險,滿足患者實際用藥安全性需求,實現患者更理想的治療效果,具有臨床應用價值[16]。
綜上所述,超聲乳化手術因術前消毒、麻醉用藥、滴眼液刺激眼部,會對機體淚膜黏蛋白層產生破壞現象,術中手術切口也可能對機體三叉神經分支產生損傷性,淚膜早期破裂,術后角膜形態改變,淚膜表面張力大,角膜知覺度及其穩定性不高,干眼癥癥狀明顯,可通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進行治療,良好糾正患者眼部癥狀,強化淚膜穩定性,且不會增加患者不良反應,這對于進一步提升患者治療效果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