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朋,殷振
1.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人民醫院麻醉科,山東棗莊 277300;2.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麻醉科,山東滕州 277500
腹腔鏡卵巢癌根治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出血量少等優點,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然而,大部分患者在手術的過程中仍然感到疼痛難忍。因此,手術人員一般會為患者采取靜脈自控鎮痛,此種鎮痛方式雖然效果明顯,但容易引發不良反應,患者常會出現惡心、乏力等[1-2]。腹橫肌平面阻滯可以起到很好的鎮痛效果,作用原理為在腹橫肌平面注入麻醉藥物,該處的感覺神經被阻斷。但對于藥物的具體用量,業內仍存在較大爭議[3-4]。鑒于此,本研究回顧性選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棗莊市嶧城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80例腹腔鏡卵巢癌根治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腹腔鏡卵巢癌根治術患者術后鎮痛中采用不同容量羅哌卡因腹橫肌平面阻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選取本院收治的180例腹腔鏡卵巢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中年齡50~55歲,平均(52.62±1.46)歲;體質量49~53 kg,平均(51.30±1.44)kg;病程2~5年,平均(3.46±0.64)年。觀察組中年齡50~56歲,平均(53.11±1.50)歲;體質量49~55 kg,平均(52.09±1.48)kg;病程2~5年,平均(3.62±0.7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的病情滿足卵巢癌的指征。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者;由于個人原因退出本研究者。
患者手術之前禁止進食進水,待其進入手術室后,對患者的血壓、脈搏氧飽和度、心電圖、血液流變學等進行檢測,并創建上肢靜脈通道。麻醉誘導:給予患者靜脈注射咪達唑侖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67041;規格:2 mL∶10 mg)、羅庫溴銨注射液(國藥準字H20234197;規格:5 mL∶50 mg)、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4172;規格:2 mL∶100 μg)以及丙泊酚乳狀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1842;規格:20 mL∶200 mg),劑量分別為0.05 mg/kg、0.06 mg/kg、4 μg/kg、2 mg/kg,隨后插管進行機械通氣,呼吸參數:潮氣量與呼吸頻率分別為8 mL/kg、11~14 mmHg,其中,呼氣與吸氣之比為2∶1。使用微量泵進行麻醉維持,并通過靜脈泵將舒芬太尼、丙泊酚等藥物注入患者體內,使得腦電雙頻指數能夠控制在50~55之間。在此之后,給患者經靜脈自控鎮痛,具體配方: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與鹽酸托烷司瓊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00070;規格:5 mL∶5 mg)分別為2 μg/kg、10 mg,背景注入速率一般為2 mL/h,患者自控鎮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劑量:0.5 mL,鎖定時間:15 min。
觀察組:超聲引導下在雙側腹橫肌的平面進行相應的阻滯,每側注射劑量:20 mL的0.375%羅哌卡因。對照組阻滯方法以及部位與觀察組相同,每側注射劑量:12 mL的0.375%羅哌卡因。
對比兩組患者不同時段(術后4 h、術后8 h、術后1 d)的視覺模擬(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評分、舒適(Bruggrmann Comfort Scale, BCS)評分以及有效按壓次數、舒芬太尼用量。其中VAS總分為10分,分數的高低與患者疼痛程度呈正比;BCS總分為4分,主要記錄患者安靜時、深呼吸時以及咳嗽時的疼痛指數,分數的高低與患者疼痛程度為反比。
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VAS評分、BCS評分、有效按壓次數和舒芬太尼用量)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后4 h、術后8 h、術后1 d VAS評分低于對照組,BC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VAS、BCS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術后VAS、BCS評分對比[(±s),分]
注:VAS:視覺模擬評分,BCS:舒適評分。
組別觀察組(n=90)對照組(n=90)t值P值VAS評分BCS評分術后1 d 3.52±0.33 3.10±0.16 10.864<0.05術后4 h 3.60±0.53 4.55±0.41 13.450<0.05術后8 h 2.79±0.62 3.02±0.37 3.022<0.05術后1 d 2.08±0.29 2.83±0.34 15.922<0.05術后4 h 3.42±0.58 2.01±0.64 15.478<0.05術后8 h 3.49±0.20 2.52±0.29 26.122<0.05
觀察組有效按壓次數、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s)
組別觀察組(n=90)對照組(n=90)t值P值有效按壓次數(次)3.55±0.42 6.10±0.39 42.208<0.05舒芬太尼用量(μg/kg)51.42±3.46 63.52±3.78 22.401<0.05
本研究對所有的行腹腔鏡卵巢癌根治術患者均采用腹橫肌平面進行阻滯,在超聲的引導下,麻醉醫生可對穿刺針的走向進行動態檢測,從而保證麻醉位置的準確性,并能對麻醉藥物的擴散范圍進行有效控制,從而有效避免麻醉藥物對患者身體其他部位造成不良影響[5-7]。羅哌卡因屬于麻醉藥物中的一種且較為常見,神經興奮與傳導受到阻斷,一般是通過抑制人體神經細胞的鈉離子通道實現的,從而達到麻醉的效果,羅哌卡因不僅脂溶性低,而且血漿蛋白結合率高,麻醉時間相對較長,且不會對人體的臟器或神經系統等造成不良影響,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8-10]。一般而言,麻醉藥物劑量的大小與麻醉效果息息相關,在使用羅哌卡因對人體的腹橫肌平面進行阻滯時,麻醉藥物容量不足容易縮小其擴散的范圍,從而降低了鎮痛的質量與效果,因此,必須通過加大容量來保證阻滯的最終效果[11-14]。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使用劑量為20 mL的羅哌卡因,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4 h、8 h、1 d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BCS評分高于對照組(P均<0.05)。與此同時,術前采用羅哌卡因行腹橫肌平面阻滯,不僅能有效減少術后舒芬太尼等藥物的用量,還能提高按壓的有效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有效按壓次數、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對照組(P均<0.05),與項巧鴦等[15]的研究中A組的有效按壓次數為(2.77±0.81)次,舒芬太尼用量為(55.32±3.33)μg/kg,均少于B組(P均<0.05)的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腹橫肌平面進行阻滯不僅能有效降低其疼痛指數,還能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其中使用劑量為20 mL、濃度為0.375%的羅哌卡因進行鎮痛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