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萌
(廊坊市廣陽區眼科醫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白內障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眼部疾病,該病是由于晶狀體代謝出現紊亂和蛋白質發生變化引起內部渾濁所致。免疫與代謝異常﹑患者家族遺傳和外傷等是患病因素[1]。無痛性﹑漸進性視力下降是白內障患者的主要表現。研究顯示[2],我國老年白內障患者的人數為5 000 萬左右,白內障疾病的致盲率約為50%,此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對于上述疾病的治療,臨床多采用手術和藥物治療,行白內障手術治療時需要麻醉,易使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為保障手術效果和促進患者術后恢復,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當前,在健康教育領域,情景式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相結合的干預方式是研究的熱點,此種聯合干預方式具有程序化﹑精細化﹑標準化特點,是一種有效干預方式[3]。本研究選取廊坊市廣陽區眼科醫院收治的老年白內障患者82 例,探討了此類患者應用情景式健康教育結合心理疏導干預對其護理滿意度及恢復質量的影響。
研究對象選取的是廊坊市廣陽區眼科醫院收治的老年白內障患者82例,時間段為2022年4月—2023年4月。隨機分2組,每組老年白內障患者41例。觀察組白內障患者男22例﹑女19例;年齡51 ~ 79歲,平均為(65.77±3.16)歲;病程2 ~ 11年,平均為(5.86±1.37)年;疾病類型:皮質性﹑囊性﹑核性白內障患者分別為18例﹑10例﹑13例。對照組白內障患者患者中男有26例﹑女為15例;患者年齡52 ~ 78歲,平均為(65.79±3.17)歲;其病程2 ~ 12年,平均為(5.85±1.35)年;疾病類型:皮質性﹑囊性﹑核性白內障患者分別為19例﹑11例﹑11例。2組臨床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 患者年齡不低于50歲;② 白內障得到確診[4];③ 均使用白內障手術治療;④ 具有正常認知功能且患者有清楚意識。
排除標準:① 患有重要臟器疾病;② 存在其他眼部疾病;③ 資料丟失不全者;④ 6個月內有過手術史。
對照組采用常規干預,向患者講解注意事項﹑用藥方法﹑手術要點等,給予患者鼓勵和關心;讓患者通過聽音樂的方式轉移注意力,疏導不良情緒;給予患者健康教育等。
觀察組予以情景式健康教育結合心理疏導干預如下:
(1)情景式健康教育:① 白內障術前對患者的飲食﹑基本病情和睡眠等情況進行了解,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向護士長反饋,并集中向患者進行指導;將白內障手術治療的目的﹑手術過程和結果等告知患者,現場向患者演示氣囊和氣囊導管的作用;根據患者的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② 通過播放影像資料﹑情景式表演等方式,向患者宣傳醫學知識。③ 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和飲食指導,術后,低頭取物﹑揉眼等動作一律禁止,做好飲食護理﹑用藥護理等;告知患者和家屬要按時復診,指導其正確使用滴眼液。
(2)心理疏導。對白內障患者的心理變化給予關注,關心患者,鼓勵患者,督促其深呼吸和散步,同時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對自身的心理狀態進行調整,讓患者聽音樂舒緩壓力,促進患者的治療信心得到提升。
①心理狀態分別予以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2個量表均為100分滿分,白內障患者所獲得的分值越高,說明心理狀態越差[5]。②比較2組恢復質量,包括眼壓﹑視力。③采用廊坊市廣陽區眼科醫院自制調查問卷,評價2組護理滿意度,內容共5項,每項滿分4分,總分20分,分值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6]。
數據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心理狀態﹑恢復質量﹑護理滿意度的比較通過t檢驗;其他資料如年齡﹑疾病類型等的比較通過χ2檢驗,當P<0.05認為2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組內比較,干預后的焦慮﹑抑郁評分相比于干預前更低;組間比較,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相比于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1。
表1 2組心理狀態比較(,分)

表1 2組心理狀態比較(,分)
組別SAS評分SDS評分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n=41) 58.31±4.21 40.16±3.17 57.54±4.01 42.17±3.31對照組(n=41) 58.29±4.15 51.53±3.24 57.51±4.06 53.25±3.42 t值0.02216.0610.03414.906 P值0.9830.0000.9730.000
組間比較,觀察組眼壓和視力水平相比于對照組更優,恢復質量更好(P<0.05)。見表2。
表2 2組恢復質量比較()

表2 2組恢復質量比較()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眼壓/mmHg 視力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n=41) 22.46±2.66 13.67±2.37* 0.53±0.12 0.88±0.15*對照組(n=41) 22.42±2.63 18.45±2.46* 0.52±0.11 0.62±0.06*t值0.0688.9600.39310.305 P值0.9460.0000.6950.000
組間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相比于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3。
表3 2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表3 2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組別護患溝通護理服務態度心理干預健康宣教護理操作技能總評分觀察組(n=41)3.61±0.223.57±0.213.47±0.123.56±0.113.55±0.1318.12±0.15對照組(n=41)2.89±0.162.76±0.172.89±0.152.51±0.062.76±0.0516.47±0.22 t值16.94819.19619.3333.65836.31836.678 P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白內障多見于中老年群體,是一種致盲率較高的疾病。治療白內障,首選方案是手術。白內障采用手術治療所獲得的療效確切,但白內障的潛在致病因素無法徹底消除[7]。老年白內障患者對疾病缺乏認知,文化水平偏低,且患者擔心預后,患者患病后很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其生理和心理均易發生問題。此外,白內障手術治療時,采用的麻醉方式是局部麻醉,患者意識清醒,這也導致患者易出現恐懼﹑緊張情緒,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行白內障手術治療后,患者易出現并發癥,如眼角膜水腫﹑眼前房出血等,會導致患者身心痛苦加重,對術后患者術后康復不利[8]。上述因素均會增加手術風險,對患者預后不利。在為白內障手術患者實施干預過程中,除予以健康教育外,還需要加強心理干預,二者聯合使用效果更佳,可幫助疾病治療和康復[9]。
常規干預缺乏多樣性,往往局限于某一學科單項護理,所獲得的護理效果不理想。本研究予以白內障手術患者情景式健康教育聯合心理疏導干預,研究結果顯示,心理狀態﹑恢復質量﹑護理滿意度組間比較,觀察組相比于對照組更優(P<0.05)。提示,上述聯合護理干預方式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升恢復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原因分析,情景式健康教育可使得患者對白內障的手術治療方法和白內障疾病等有更加深刻﹑清醒的認知,借助影像資料播放﹑情景表演等讓患者全面了解白內障手術相關知識[10];心理疏導干預給予患者鼓勵和關心,讓患者傾訴心中不愉快的感受,可幫助白內障患者改善不良情緒,減輕焦慮和抑郁,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該干預方式采取心理疏導﹑健康宣教等方式,促進患者手術治療配合度和依從性得到提升,從而進一步提高恢復質量,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隨之提高[11]。
綜上所述,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應用情景式健康教育結合心理疏導干預,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升恢復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