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旺拉毛 達哇永沙 忠尕 索南才措
摘 要:本文通過探討涉藏地區的網絡直播現狀,網絡直播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性發展路徑。網絡直播能打開農產品銷路、促進旅游業發展、培養鄉村人才、傳承鄉村文化、帶動鄉村產業、宣傳鄉村政策,為鄉村發展提供新途徑。但需因地制宜,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發揮網絡直播的優勢。
關鍵詞:鄉村振興;網絡直播;創新
一、網絡直播的現狀
(一)整個行業的現狀
2022年至2023年我國網絡零售市場持續穩步增長,傳統直播模式下的游戲直播、秀場直播等增速開始放緩,電商加入直播行業,成為電子商務的新風口。2020年疫情期間,直播抓住用戶流量紅利,直播電商的交易規??焖僭鲩L。同時伴隨著用戶規模的持續擴大及交易額不斷攀升,直播電商行業正經歷著迅速變革和發展,交易額、場次數、觀看人次和直播商品數也呈現持續增長態勢,直播電商成為商家推廣產品、吸引消費者的重要途徑。直播電商行業正處在從流量驅動階段向內容和品牌驅動階段的轉變中,直播電商利用豐富的視頻信息推介,把一些原本難以在線上銷售的非標品也加入了直播間貨架。通過直播互動,消費者可以更直觀地了解產品細節,解決購買中的疑慮,從而提升購買意愿。直播電商的崛起也幫助一些傳統熱門品類保持著上升趨勢,與此同時,直播電商也在推動線上線下的消費融合,促進線下商業的發展和創新。
(二)涉藏地區特有現狀
1.網絡直播的興起
隨著移動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普及,網絡突破原有的時空環境,讓更多的個人用戶將參與到移動直播當中。玉樹藏族自治州也隨即掀起了網絡直播的狂潮,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人們通過短視頻、快手、抖音等直播平臺了解到了國內直播助農的這一發展路徑。在鄉村振興戰略等政策背景下,人們開始著手試著傳統商業向電商轉型。2017年5月8日,玉樹市農畜產品上線“天上玉樹”電商平臺啟動儀式的舉辦,標志著全玉樹市農畜產品從傳統銷售模式向網絡銷售轉型邁出了新的步伐,政府也及 時出力支持直播電商助農的脫貧策略。
2.政策引導與實踐
隨著網絡通訊的飛速發展,玉樹藏族自治州開始著力重視直播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策略。于2021年4月,舉辦玉樹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精準扶貧項目直播帶貨培訓,培訓邀請四川省阿壩州的扶貧帶貨主播“嘉絨姐姐阿娟”老師進行授課。到2023年4月,玉樹州開展首批“新農人”電商人才培訓班,通過“線下授課、線上實操”的模式,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團隊協作學習,帶動廣大牧區群眾通過線上線下新媒體內容運營+直播電商業務的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拓寬農產品流通。
3.資源優勢條件
玉樹藏族自治州地大物博,保留了最原始的生態環境,以傳統農牧民業為主,既有豐富的生態環境可供旅游資源的開發,又有多種多樣的農副產品可供市場銷售。這一切都為玉樹藏族自治州網絡直播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資源的基礎條件。而近幾年玉樹藏族自治州對于網絡直播助力鄉村振興的致力支持,也為直播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客觀條件。
二、案例分析
(一)非遺唐卡藝術助振興
唐卡是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并存且提現民族特色的獨特藝術品。隨著文化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欣賞、收藏和購買唐卡作品。唐卡的經濟價值不僅體現在其本身的市場價格上,更體現在對相關產業的推動和就業機會的創造上。2022年11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公司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典型案例名單進行公示,《昌都市卡若區:‘指尖神韻助力鄉村振興》案例入選,從這個案例中能夠反映卡若區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些做法。
(二)旅游文化助振興
2020年憑借視頻走紅的“甜野男孩”丁真成為了旅游圈的“頂流”,這一“互聯網+旅游”的營銷模式也得到了政策層面的“力捧”。丁真帶動甘孜理塘旅游發展的效應是“互聯網+旅游”深度融合的一個縮影,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旅游新市場,正在加速呈現。甘孜藏族自治州文旅局“網紅”局長劉洪的一條視頻又火遍全網。他以穿越的情節、變裝的形式,帶網友認識甘孜州瀘定縣化林村的茶馬古道。這條視頻吸引超過1億人次網友觀看,在抖音平臺上已獲得174.8萬點贊、超4萬條留言。視頻火了之后,到甘孜打卡的游客源源不斷,帶動了當地旅游的發展,助力了鄉村振興。
(三)主播帶貨助振興
松茸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蘑菇之一,在東京或上海,它們每公斤最高可賣到1000美元,而這個價格對于商業化農場來說是不可能的,人們對此也并不知情。后來,家住青藏高原偏遠村莊的迷藏卓瑪進入直播平臺,并隨手發布了一段實地采摘真菌的手機短視頻,并獲得了許多人的青睞,人們咨詢并有購買意愿。卓瑪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網絡直播中。隨著她在直播平臺的名氣越來越大,網友對真菌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卓瑪與當地村民們成立了一個合作社,并在為期5個月的采摘季中創造了50萬美金的收入。據此說明了即使是在最偏遠的山區,我們也可以通過直播賣出土特產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道路是正確的。
人才興,則鄉村各項事業興。何瑜娟2017跟隨藏族丈夫阿勇來到小金縣,于是留在村里做短視頻創業,后期何瑜娟用網絡直播幫村里銷售蜂蜜、蘋果、牦牛肉,在此后3年的時間里她和團隊已經幫助阿壩州50戶貧困戶脫貧,惠及農戶1500戶,通過直播將農產品銷售出去,逐漸成為一名“三農”主播。她的事跡告訴我們,用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
三、直播助農的創新性發展路徑探究
在當前“互聯網+經濟”模式興起的背景下,網絡直播帶貨發展勢頭強勁,也成為涉藏地區鄉村振興新的助力。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民族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助力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在“互聯網+鄉村振興”思路的指導下,我們項目組對網絡直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路徑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對于涉藏地區而言,網絡直播相當于二次創業,需要政府的支持引導和企業的資源傾斜,形成同向助推力。我們項目組以玉樹藏族自治州為例,針對涉藏地區網絡直播助農的現狀及現存問題,探索出打造良好網絡生態,使網絡直播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模式和新路徑。分別為以下幾點:
(一)推進“互聯網+農副產品”深度融合
推進“互聯網+農副產品”深度融合在涉藏地區網絡直播助力鄉村振時,許多企業和牧民對“互聯網+農副產品”缺乏正確認識,認為只要通過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就能實現“互聯網+農副產品”的成功轉型,存在盲目跟風的情況,導致“互聯網+”在農業產業鏈領域難以有機整合。要想在涉藏地區走“互聯網+農副產品”的創新性發展路徑,進行“互聯網+”與農副產品的深度整合來實現鄉村振興,首先要解決涉藏地區網絡覆蓋問題,加快通訊基礎設施建設。至今西部涉藏地區雖然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交通條件,但還有許多大型山區牧場沒有網絡通訊建設。所以對于涉藏地區而言“互聯網+農副產品”的發展路徑關鍵在“互聯網”,只有建設網絡數據,才能把原汁原味的涉藏農副產品亮相云端。其次需要完善物流體系建設,提升農副產品物流效率,保證把最正宗新鮮的農副產品通過物流推送至大眾的舌尖。
(二)助力培養直播人才
直播想成功,主播是關鍵。涉藏地區要抓住直播帶貨發展的機遇,必須加強直播人才隊伍建設,有條件的可以自己獨立培養,沒條件的可以抱團聯合培養。當地政府可以開辦農民直播團隊培訓班,傳授主播話術、電商運營、視頻制作等知識,幫助鄉村打造直播帶貨能力。具體而言具有以下幾點方法:
第一,進一步拓展涉藏地區潛力主播的資源。吸收涉藏地區在校大學生、商人、民間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具有比較高的文化水平的群體,為涉藏地區網絡直播制造更為優秀文化內容做出人力資源方面的具體貢獻。第二,實施更為規格化的管理制度。可以由當地一些龍頭企業、具有宣傳功能的單位等部門牽頭,制定涉藏地區網絡直播助農這個整個行業門檻標準,并對此進行體系化培養; 更新網絡主播的評價模式和直播程序。努力使得此行業誠信經營、誠信管理,建立涉藏地區網絡主播的信用層面管理模式、分層名單管理制度,獎罰賞明,封殺低俗主播,對優質主播要給予首選地、必然地推廣、予以提成的獎勵。第三,建立涉藏地區網絡主播培養模式。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聯手,通過一些資深星探發掘涉藏地區主播新人、潛力主播,然后對此進行更為專業的培訓、嘗試師徒制方式、全能新秀比賽、年度慶典活動設立各種獎項、給予經濟獎勵等方式盡心盡力挖掘和培養具有涉藏地區特色的潛力主播、優秀主播。第四,完善主播的簽約制度。給主播科普簽訂線上和線下合同的相關知識,培養此種法律意識,減少主播的頻繁流動,提高優秀主播的待遇。
(三)助力打造特色品牌
網絡直播是助力涉藏地區鄉村振興的有效舉措,只有特色農產品帶有生命力、提高品牌知名度,才能更好地通過“特色產品+網絡直播”的營銷模式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與青睞。涉藏地區地地域遼闊,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各地的特色產品和文化風俗都具有地域差異,通過網絡直播可以形成品牌效應,可嘗試將民族農產品特色、民族地方風俗文化等當地特色資源融入其中,可以打造特色優勢農產品品牌,助推涉藏地區發展。不僅如此,網絡直播還可成為聯系消費者與牧民的橋梁,通過直播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借助網絡直播的流量與熱度實現營銷手段、消費渠道的創新,打造網紅品牌,讓涉藏地區特色產品“走出去”,徹底打破過去民族特色產品自給自足的固有局面,以特色產品品牌為主打造暢通無阻的銷售渠道來推動自主創業就業,致力于解決民生問題,從而全面推進涉藏地區鄉村經濟振興。
四、結語
通過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藏區網絡直播現象,發現、研究、分析,努力引導、建設、治理藏區網絡直播的文明化,并且將這種文明化最終反映在網絡直播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上。網絡直播與我國鄉村振興主題相結合,借助網絡直播高質量發展來推動涉藏地區特色產品長遠地走出大山,亮相世界,把更多先進技術、高質產品、優秀文化帶入涉藏地區,促進涉藏地區與外界交流交融,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風貌。
參考文獻:
[1]王寶升,《地域文化與鄉村振興設計》[M].湖南大學出版社,2018,3
[2]陳錫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3
[3]徐祥臨,《鄉村振興的基礎理論與應用》[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9,9
[4]譚明交,劉琴,《農旅文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10
[5]薛江謀,《推動鄉村振興的路徑研究》[M].中國農業出版社,2019,10
[6]郭紅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礎》[M].科學出版社,2017,4
[7]趙文鍇,《直播帶貨》[M].臺海出版社,2021,11
[8]陸曉硯,《短視頻直播帶貨實戰指南》[M].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
[9]李彬,《直播賦能鄉村旅游:商業邏輯,IP打造和實戰方法》[M].廈門大學出版社,2023,6.
[10]習近平,《論“三農”工作》[N].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