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芳(1991~),女,漢族,陜西銅川人,西安市第二保育院,研究方向:課程融合探究。
摘 要:隨著整合式課程的發展,STEM教育理念得到了推行和廣泛應用。這種教育理念注重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過程結合,通過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能夠動手操作、實踐體驗,在感知中得到更多的學習成果。文章通過分析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實施策略,希望能夠在教學過程當中開設更多具備育人價值的活動內容,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在STEM教育理念應用的同時,教育工作者也應不斷完善教育體系,調整教學模式,以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掌握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STEM教育理念;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22-0155-04
文章通過分析學前教育中STEM教育理念的指導形式,希望在幼兒園開展主題活動時能夠豐富活動的內容,凸顯活動的內涵,發揮STEM教育理念的指導作用,幫助學齡前兒童提高個人認知,養成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將來步入高年級階段,系統性學習相關知識內容時也能夠提升學習效率。STEM教育理念在應用的過程中還應以學生為本,教育工作者應當認真審視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要研究STEM教育理念的實質性內容,要在不斷累積教學經驗的前提之下提升教育水平。
一、 STEM的核心概念分析
STEM教育理念是指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教育內容結合,從而培養被教育者良好的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意志力、行為表現能力。這種教育理念最早源自美國,相關學者在對科技人才缺失進行反思的過程中,試圖以STEM教育模式來提高人才的綜合素養。近些年來,我國的幼兒園、中小學等院校也開始引入這種教育理念,開設相關課程體系,力求以STEM教育模式中跨學科、技術性和趣味性的特點創新教學體系,創設輕松愉悅的課程氛圍,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動手操作,累積經驗,真正提升科學素養。通過開展能夠激起學生興趣、充滿真實情境的教育活動,也能夠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讓幼兒能夠鍛煉個人的綜合技能,保持身心健康的狀態。
二、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科學主題活動目標及內容
(一)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科學主題活動目標
當前各大幼兒園已經意識到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開創以STEM為理念的主題活動,為課程體系搭設完整的理論框架,也能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STEM教育理念的應用目的在于為學生開拓更加廣闊的探索空間,提高學生的活動參與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更好的知識探究習慣。STEM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融入有助于更新教育觀念,教育工作者通過把控STEM教育模式的內涵,更能激發學生的知識探索欲望,可以倡導快樂式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在科學探究的過程當中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尤其培育個人的科學素養。對教育工作者而言,也能夠在最初的啟蒙教育階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個人的長遠發展。
(二)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主題活動探究內容
基于STEM教育理念,整合相關教育資源,為學生創造濃郁的知識探究氛圍,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當前各大幼兒園在投放相關教育材料時缺乏多樣性,基于STEM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模式則可以根據具體的主題活動來投放材料。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學生的需求展開教育實驗工作,鼓勵幼兒能夠主動思考問題、尋找答案,從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STEM教育理念支撐的科學主題探究活動還強調鼓勵家長參與到教育過程中,在教育兒童時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科普自然知識,讓學生對身邊的事物更具認知程度,可以了解周遭事物的變化規律,從而讓幼兒能夠擁有更強的創造能力,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以此達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相關主題活動的內容廣泛、形式多變,會根據具體的主題調整教育模式,十分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 STEM主題教育活動實施過程中的現有問題
有關調查顯示,當前部分幼兒園的教師并不贊同STEM項目活動,并且比起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學習經驗,教育工作者更加強調傳輸理論知識或者鍛煉學生的手動技能。但想要達到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目的,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比傳授技能更加重要。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對STEM教育理念的認知度不足,在設定相關主題活動時并未充分發揮教學理論的作用,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教師必須意識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分強調探究性,否則有關工作很可能會變得非常重復,而且容易效率低下,教育工作者必須在導入STEM教育理念的過程中真正了解學生的需求,滿足學生的真實訴求,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育活動。當前部分教育工作者違背了某教育理念中動手動腦結合的教學宗旨,并未整合相關教育資源,利用跨學科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經驗值和實踐能力,最終STEM教育理論也很難取得理想的成果。
四、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實施策略
(一)強調課程體系的全面整合和重構
STEM教育模式強調以特定的主題為基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在創設課程體系時要通過對課程體系的全面整合及重構,讓STEM教育理念能夠融入于日常的各項教學活動中。比如,在日常的教育活動、日常的戶外活動中,教師需要認真研究STEM教育理念的內涵,充分發揮其教育指導作用,從而搜集更多的教育資源,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教師通過整合相關資源,創設多樣化的活動內容,讓藝術和科學、科學與數學等不同學科能夠有機整合,學生也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喜好,在教學體系重構過程中才能夠更具科學性,讓STEM教育理念得到充分落實。比如,教師可以將美工活動和科學主題活動結合,創設“紙的家族”主題活動,讓學生能夠以“對稱”該數學知識為基礎,研究如何裁剪出精美的圖案。幼兒可以通過將紙張對齊,沿著折痕裁剪,來深入了解數學知識。學生可以通過親自裁剪,獲得不同的圖案,強化知識理解過程,收獲更多的學習成果。教師也可借機科普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不同的數學知識,通過親自演示讓學生了解如何利用現有的工具裁剪出這些多樣化的圖案。學生可以在這種多學科結合的課程體系之下積極探索知識,通過實踐操作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最后,教師在課前需要思考如何將課程內容進行整合與重構,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水平的目的。在教學引導時,教師才能夠更好地落實教育方案,發揮STEM教育理念的作用,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擁有科學探究的精神。
(二)組建更專業的幼兒園STEM教育團隊
幼兒教師為了更好地應用STEM教學理念,強化對學生的教育引導過程,還需提升自身的素質水平,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知識,在落實STEM教育理念的過程中總結教學成果,調整教學模式,彌補教學不足。幼兒園需要組建一支更加專業的教師團隊,使教育工作者能夠深入學習STEM教育理念。在該教育理念應用的初期,幼兒園可以聘請一些國外的專家,到教師隊伍中進行教育培訓,讓教育工作者能夠深度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了解STEM理念的一些實操方法,同時將STEM教育理念和我國的學前教育結合,創造出更加貼合中國幼兒的教育模式,從而使STEM教育理念在應用的過程中更具適應性。教育工作者自身也應具備反思意識和學習能力,幼兒園需要定期開展教育培訓活動,使幼兒教師能夠針對教育理念進行深度研究,在授課時也可通過教育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自身的教育水準。在聘請專業教師時,幼兒園需要加大招聘和考核力度,要盡可能地優選有學科知識背景和教育經驗的教師,投入STEM教育理念的實踐過程中,從而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之下,落實STEM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在落實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經常需要使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和一些其他的教育資源。教師自身必須提升信息化操作能力以及資源應用能力,在引導幼兒進行手工藝品制作、知識探究等過程中,教師也能體現個人的專業性,成為幼兒全方位成長的領路人。同時教師也能夠真正幫助幼兒在相關主題活動當中全方位成長,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有效優化幼兒園的STEM教育環境
有效優化幼兒園的教育環境,才能夠在相關主題活動開展時擁有先決條件。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加強調教育的紀律性。而在STEM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則更加突出幼兒的個人體驗。教育工作者需要為幼兒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幼兒能夠更加積極投入于主題活動中,從而增強個人的自主探究能力。幼兒園在營造良好STEM教育環境時,需要準備豐富的教育資源,可以建立規模相對較大的實驗室,讓幼兒可以充分參與到各式各樣的主題活動中,利用更多的材料和工具,發揮個人的想象能力,完成實踐操作過程。比如,教師可以讓孩子在STEM學習場景中完成游戲模型的搭建過程。幼兒園需要優化教育環境,在幼兒開展室內活動的過程中,為幼兒拓寬游戲空間,重新規劃游戲領域,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時也能夠更具專業性。例如,教師在以“神奇的迷宮”為主題展開相關教育活動時,可以提前準備多樣化的迷宮材料,使幼兒能夠發揮個人的想象力,完成迷宮的搭建過程。在該過程中,幼兒也能夠開拓思維,提升動手操作能力,充分投入STEM主題活動中,從而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有效增強個人的體驗感。另外,教師想要促進幼兒的發展,也需以幼兒為主體來開設相關主題教育活動,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自主觀察、總結經驗,收獲更多的成長果實。相關活動內容應以幼兒為對象,融入更多趣味性元素,提高幼兒的活動參與積極性,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STEM教育理念應用的根本目的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教育要求,在教育場所中增添必要的學習條件和工具,諸如圖書、玩具、桌椅等,讓幼兒可以在更加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知識,參與相關活動過程。例如,幼兒教師可以以“我是一個勇敢的人”為主題創設探究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嘗試動手制作圖書、自制玩具,從而達到鍛煉幼兒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在該過程中,幼兒需要和他人共同交流、相互配合,從而完成操作過程。教師也可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創造不同的圖書成品、玩具成品,讓幼兒能夠在該過程中豐富知識儲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有效優化活動內容,促進幼兒的多元發展
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從多角度促進幼兒的發展,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教育工作者更需有效優化活動內容,才能夠達到促進幼兒多元發展的目的。教師要致力于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行為能力,讓幼兒能夠在參與相關生活化主題活動的過程中,認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幼兒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從多角度去解決問題,達到活化幼兒思維的目的,同時也能夠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教育引導形式也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多元發展。比如,教師可以以“秋天”為主題展開生活類的主題活動,讓幼兒觀察秋天的一些植物或者水果,使幼兒能夠對秋季有一定的認知。幼兒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加以引導,讓幼兒能夠更好地觀察生活,思考問題:“孩子們,秋天有什么時令水果呢?這些水果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呢?這些水果對我們的生活而言有什么影響呢?假如沒有這些水果,會發生什么事情呢?”這種教育形式應當能夠讓幼兒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出發,去提高對事物的認知程度,這也是STEM教育理念落實的體現。教育工作者可以讓學生在該過程中逐漸擁有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達到多元發展的目的。又如,教師可以以“秋游”為主題開展教育活動,讓幼兒先簡單了解秋游的意義,然后通過實踐調研,在動物園、博物館、植物園等場地完成秋游活動。幼兒教師要在該過程中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和了解植物、動物,增強個人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教師要讓幼兒在觀察生活中常見物品或者生命體特征的過程中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建立自身與世界的聯系。這種教育引導過程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而達到STEM教育理念充分落實的目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幼兒的多元化發展。
(五)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提升活動質量
教育評價是對幼兒學習情況的匯總和客觀的審視,在對幼兒進行評價時,幼兒教師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教師在基于STEM教育理念進行教育評價時應當創設完整的評價機制,要遵循公平客觀的原則,對幼兒各方面的成長情況進行評價。教育工作者通過完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引導,收集學生的成長信息,也能夠有效提高主題活動的教育質量,合理調整后續的教育模式。教師可以以新課程標準以及其他的評價體系作為參照,并結合具體主題活動來決定評價方式。比如,在以“海洋”為主題的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最初制訂教育方案時就設定完整的評價標準,然后通過教育實踐,落實STEM教育理念,并展開科學評價過程。教師可以先以問卷調查和談話法等形式了解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的表現,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自我評價,促進學生的反思和自我成長。教師可以針對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的知識掌握情況、動手操作情況、語言表達情況等多方面表現進行評價,使幼兒能夠不斷取得進步。同時,教師也可為主題活動的質量提升奠定基礎,讓教育工作者能夠更加關注幼兒的進步以及教育活動的不足,在后續的教育活動安排方面也能夠適當調整,充分發揮STEM教育理念的作用,達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又如,教師可以在收集STEM核心要素之后,引導幼兒借助水泥、黃沙、木板等材料搭建小型建筑物,完成實踐活動。在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傳輸一些基礎知識,如水泥、黃沙的混合比例,建筑物的樓層高度等知識內容,從而提高幼兒的認知程度,豐富幼兒的知識儲備。在后續的教學評價環節,教師可以針對幼兒對這些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讓幼兒獲知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而在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和主體地位,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自主發揮的空間,從而塑造出不同的建筑物作品。在對這些實踐成果進行評價時,教師也可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肯定,對幼兒的不足加以引導。這種落實STEM教育理念的方式可以更具效率,也能夠使教育工作者關注學生的反饋,注重對個人教學內容的反思。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也能夠不斷調整教學形式,讓教育內容更具豐富性,教育方式更具針對性。最終,教師收獲的教學成果也能夠更加豐碩。
五、 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STEM教育理念開設幼兒園的主題教育活動,還需教育工作者能夠認真研究STEM教育理念的實質內容,要對當前的課程體系進行全面的整合和重構,從而在設定主題活動時能夠真正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為目的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幼兒園也需組建更加專業的教育團隊,讓教育工作者能夠提高個人的教育能力。在幼兒園的教育環境方面,園方應通過完善各項硬件設施,為幼兒提供更好的學習場所,從而促進幼兒的多元化發展。教師也可通過完善教育評價機制,讓STEM教育理念的落實更具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婷.淺談基于STEM教育理念開展幼兒園建構游戲的實踐探索[J].好家長,2019(29):20.
[2]陳敏圓.基于STEM教育理念開展幼兒園建構游戲的分析[J].好家長,2019(31):13.
[3]馮瑞來.淺析STEM理念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結合[J].學周刊,2021(28):101-102.
[4]柯淑滿.淺談STEM視域下幼兒科學活動指導策略[J].甘肅教育研究,2021(4):29-32.
[5]吳荔紅,王舒云.關于幼兒園借鑒STEM教育理念的思考[J].福建教育,2018(25):8-12.
[6]徐一辰.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幼兒園項目學習活動初探[J].河南教育,2020(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