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程寧(1987~),女,漢族,山東濱州人,濱州市沾化區第一實驗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幼小銜接工作。
摘 要:幼兒入學準備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其中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是關鍵要素。自律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時間管理,為他們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品德修養的培養則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識,為他們在學校和社會中的人際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幼兒入學準備中,教師和家長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引導和激勵,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時間管理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的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教師和家長應該共同努力,為幼兒的入學準備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機會,培養他們的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立德樹人;幼兒;自律能力;品德修養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22-0151-04
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在幼兒入學準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幼兒時期是孩子個性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將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提供堅實的基礎。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培養幼兒的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具有重要意義。文章旨在探討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在幼兒入學準備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培養策略。
一、 自律能力在幼兒入學準備中的重要性
(一)自律能力的概念和特點
自律能力是指幼兒能夠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遵守規則和紀律,并能夠自我管理和自我調節。它是幼兒入學準備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力。自律能力的特點包括自我約束能力、自我決策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通過自我約束能力,幼兒能夠遵守規則和紀律,不隨意干擾他人或自己的行為。自我決策能力使幼兒能夠在面臨選擇時做出適當的決策,根據規則和目標來規劃自己的行為。
(二)自律能力對幼兒入學準備的影響
自律能力對幼兒入學準備具有重要的影響。自律能力使幼兒能夠遵守學校和班級的規則,適應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在學校中,有一系列的規則和紀律需要幼兒遵守,如按時上課、按時完成作業、尊重他人等。只有具備自律能力的幼兒才能更好地遵守這些規則,與老師和同學建立良好的關系。自律能力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時間管理能力。在學校中,幼兒需要按照課程表進行學習安排,合理分配時間,并按時完成任務。
二、 品德修養在幼兒入學準備中的意義
(一)品德修養的定義和要素
品德修養是指幼兒在道德、情感和行為方面的培養和提升。它是幼兒入學準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品德修養的要素包括道德意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道德意識是指幼兒對什么是對和錯,什么是好和壞的認識和判斷。道德情感是指幼兒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產生共情和關愛的能力。道德行為是指幼兒在實際生活中能夠積極踐行道德準則,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和行為習慣。
(二)品德修養對幼兒入學準備的意義
品德修養在幼兒入學準備中具有重要意義。品德修養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通過教育和引導,幼兒將學會區分善惡、美丑、真假等,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它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和友善品質,以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這些都是幼兒在學校中順利適應和融入的重要保障。
三、 培養幼兒自律能力的策略
(一)制訂明確的規則和紀律
培養幼兒的自律能力需要建立明確的規則和紀律。這些規則和紀律可以包括學校和班級的規定,也可以是家庭中的規定。通過制訂明確的規則和紀律,幼兒將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從而培養起自己的自律能力。
在制訂規則和紀律時,需要考慮幼兒的年齡和發展水平。規則和紀律應該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和遵守,可以通過圖片、圖表或口頭說明來解釋規則,讓幼兒明白其中的意義和目的。同時,規則和紀律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能夠適應不同的情況和環境。在執行規則和紀律時,需要給予幼兒一定的指導和指示,可以通過示范和引導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規則的重要性和遵守規則的好處;同時,也要及時給予幼兒正面的反饋和獎勵,鼓勵他們遵守規則和紀律。這樣可以增強幼兒的自律意識,培養他們主動遵守規則的能力。制訂明確的規則和紀律是培養幼兒自律能力的重要策略。通過這種方式,幼兒能夠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從而逐漸培養起自己的自律能力。在制訂和執行規則時,需要考慮幼兒的年齡和發展水平,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反饋,鼓勵幼兒遵守規則,提高他們的自律能力。
(二)游戲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的應用
一種常見的游戲是規則游戲,例如棋類游戲或操場上的游戲。這些游戲有明確的規則和流程,幼兒需要遵守規則才能參與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幼兒需要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遵守規則,與其他玩伴進行合作和競爭。通過這樣的游戲,幼兒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律能力和合作意識。角色扮演游戲也是培養幼兒自律能力的一種方式。在角色扮演中,幼兒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家長、老師、醫生等。通過扮演這些角色,幼兒可以體驗到這些角色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規則和紀律。他們可以學會自己管理和調節,如按時完成作業、按時吃飯等。在角色扮演中,幼兒還可以學會與他人進行合作和溝通,進一步培養自己的自律能力。除了游戲和角色扮演,還可以利用故事和影視作品來培養幼兒的自律能力。通過講故事和觀看優秀的影視作品,幼兒可以了解到不同角色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如何保持自律。他們可以從中學到一些自律的方法和技巧,并嘗試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游戲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是培養幼兒自律能力的有效策略。通過這些方式,幼兒可以在模擬的情境中體驗和學習自律能力,包括遵守規則、自我管理和自我調節。同時,通過講故事和觀看影視作品,幼兒也可以學習到一些自律的方法和技巧。這些方式將有助于幼兒培養自律能力,并為他們的入學準備提供有力支持。
(三)情感溝通和積極激勵的手段
情感溝通的關鍵在于傾聽和理解。與幼兒進行情感溝通時,要給予充分的關注和尊重,真誠地傾聽他們的感受和需求。通過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并學會適當的表達和處理。
在情感溝通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積極的語言和肯定的反饋,來激勵幼兒的積極行為和努力。例如,當幼兒遵守規則或完成任務時,可以給予他們鼓勵和贊賞,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努力和成就。這樣可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自律意識,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了積極激勵,也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幼兒適當的挑戰和壓力。通過適度的挑戰和壓力,可以幫助幼兒培養自己的自律能力和應對能力。例如,可以給幼兒一些適齡的任務或責任,讓他們有機會學會自己管理和調節。
也要注重營造積極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氛圍,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在情感溝通中,要傾聽和理解幼兒的感受和需求,并使用積極的語言和肯定的反饋來激勵他們。
四、 培養幼兒品德修養的策略
(一)講故事和觀看優秀影視作品的方法
講故事是培養幼兒品德修養的常用手段。通過講述具有道德教育意義的故事,可以引導幼兒正確認識和評價事物,培養他們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在講故事時,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如寓言故事、傳統故事等,讓幼兒通過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來了解和思考道德問題。
觀看優秀影視作品也是培養幼兒品德修養的一種方法。通過觀看優秀影視作品,幼兒可以接觸到各種正能量的角色形象和情節,從中學習和模仿良好的品德行為。在選擇影視作品時,要注重其教育意義和正面價值觀的傳遞,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幼兒觀看的動畫片、紀錄片或兒童電影,其中包含一些關于友善、誠實、勇敢等品德素質的故事和情節。觀看影視作品時,可以與幼兒進行討論和交流,讓他們理解和思考其中的道德問題,并從中汲取正能量。
(二)倡導尊重和合作的環境
教師和家長可以以身作則,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尊重幼兒的意愿和權利。在與幼兒的交流中,要給予充分的關注和尊重,傾聽他們的意見和需求。同時,也要教育幼兒尊重他人,包括尊重老師、家長和其他孩子的情感和權益,可以通過相關的教育活動和游戲引導幼兒學會尊重他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隱私等。合作是培養幼兒品德修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幼兒園和家庭中,可以設計一些合作性的活動和任務,讓幼兒有機會與他人合作,并體驗到合作的樂趣和價值。例如,可以組織幼兒參加團隊游戲、合作制作手工作品等。在這些活動中,教師和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資源、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等。
教師和家長可以以身作則,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教育幼兒尊重他人;同時,可以設計合作性的活動和任務,讓幼兒有機會與他人合作,并通過教育故事和角色扮演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這些策略將有助于幼兒培養良好的品德修養,為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通過教育活動和實踐讓幼兒參與社會實踐,可以組織幼兒參觀社區、學校附近的公共設施,讓他們了解社會的運作和公共事務的管理;同時,可以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幼兒親身參與,例如參觀社區服務中心、參與環?;顒拥?。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幼兒可以親身體驗到社會的各種問題和需求,從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通過教育活動和教學內容引導幼兒關心他人和社會,可以組織一些關于社會問題和公共事務的討論和交流,讓幼兒了解社會的現狀和問題,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決方法;同時,也可以通過教育故事和影視作品的分享,讓幼兒了解到一些關于關愛他人、幫助他人、保護環境等正面價值觀和行為。培養幼兒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是培養他們品德修養的重要方面。通過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可以讓幼兒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并培養他們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環境的意識和行動。這些活動將有助于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為他們成為有益于社會的公民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 幼兒入學準備中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的應用
(一)自律能力在學習習慣和時間管理中的應用
對學習習慣的培養,自律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入學后,需要適應學校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培養幼兒自律能力,可以幫助他們養成按時完成作業、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和家長可以給予幼兒適當的指導和鼓勵,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及時表揚和獎勵他們的努力和進步。
自律能力也在時間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幼兒入學后,學習任務和活動安排會更加緊湊。培養幼兒的自律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有效利用時間。教師和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制訂學習計劃和時間表,讓他們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和安排,并鼓勵他們按時完成;同時,也可以通過游戲和活動的方式,讓幼兒體驗到時間的重要性和緊迫感,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和時間管理能力。
(二)品德修養在社會交往和合作中的應用
品德修養在幼兒入學準備中的社會交往和合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培養幼兒的品德修養,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識,為他們在學校和社會中的人際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品德修養在社會交往中的應用體現在尊重他人和傾聽他人的意見。教師和家長可以以身作則,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教育幼兒尊重他人;同時,也可以通過教育活動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幼兒體驗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在社會交往中,教師和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傾聽他人的意見,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例如,在小組討論和合作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并學會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品德修養在合作中的應用體現在分享資源和互助合作。在幼兒入學準備中,合作是培養幼兒品德修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幼兒園和家庭中,可以設計一些合作性的活動和任務,讓幼兒有機會與他人合作,并體驗到合作的樂趣和價值。例如,可以組織幼兒參加團隊游戲、合作制作手工作品等。在這些活動中,教師和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資源、互相幫助等。通過合作活動,幼兒可以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想法,并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溝通能力。品德修養還在社會交往和合作中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和公民意識。通過教育活動和實踐,可以讓幼兒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并培養他們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環境的意識和行動。例如,可以組織幼兒參觀社區、學校附近的公共設施,讓他們了解社會的運作和公共事務的管理;同時,可以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幼兒親身參與,如參觀社區服務中心、參與環?;顒拥?。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幼兒可以親身體驗到社會的各種問題和需求,從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六、 結論
幼兒入學準備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其中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是關鍵要素。自律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時間管理,為他們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品德修養的培養則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識,為他們在學校和社會中的人際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了教師和家長的引導和培養,幼兒自身的努力和積極參與也是至關重要的。幼兒應該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任務,通過實踐和體驗來增強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同時,幼兒也應該學會反思和總結,及時糾正自己的不足,不斷提升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將對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共同努力,為幼兒的入學準備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機會,培養他們的自律能力和品德修養,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媛.幼兒入學準備環境創設和游戲設計[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3(11):64-66.
[2]徐利鴻,任捷,羅曉晨.幼小銜接背景下家長參與對幼兒入學準備的影響[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3,39(10):61-73.
[3]周小玲.基于幼兒主動學習的幼小銜接入學準備實踐[J].文科愛好者,2023(4):196-198.
[4]許珍秀.淺談入學前幼兒心理適應能力的提升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3(18):76-78.
[5]程方.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的三步一體推進[J].山東教育,2023(Z6):27-28.
[6]秦麗.科學銜接讓幼兒快樂入學[J].家教世界,2023(2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