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步落實,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鄉村地區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現代管理模式的農業企業。然而,作為農業大省的山東省,其農業企業的現代化存在著諸多難點與現實問題。為促進山東省農業企業健康發展,介紹山東省農業企業的特點,分析其當前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組建具有高水平專業知識及職業素養的人才隊伍,建立與農業企業運行模式相適應的會計核算體系,加強農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及強化農業企業管理基礎等對策。
關鍵詞 農業企業;發展現狀;鄉村振興;山東省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8.033
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其發展一直備受重視。山東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其自然條件優越,農業資源豐富,并且農業發展良好,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油產區,也是重要的水產品、果品、畜產品、蔬菜基地。截至2023年,山東省糧食生產實現面積、總產、單位面積產量“三增”,為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做出了重要貢獻。據統計,2023年,山東省糧食總產創歷史新高,增量位居全國第二,其出口農產品
1 476億元,增長6.3%,再創歷史新高,占全國農產品出口總值的21.2%,繼續保持農產品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1]。而農業企業則是推動山東省農業經濟繁榮的重要主體,尤其是在現代化進程中,利用農業企業對山東省的農業生產活動進行規范化生產管理與組織已成為必然趨勢。但農業企業的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大力發展山東省農業企業,是實現山東省鄉村振興目標的必然要求。
1 研究背景
鄉村振興背景下,山東省農業企業迎來了新的機遇,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與行業之間的整合,尋找合作的空間,重塑企業的結構,構建將鄉村振興與農業企業發展相融合的發展模式。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形勢,山東省農業企業應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時代背景,以自身的實際發展為基礎,重點關注現代化發展工作,增強企業自身的執行力;對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行優化,提升資金使用的效度;對企業的風險加強管控,從而營造出良好的企業經營環境,保證企業安全運行。
2 農業企業的特點
2.1 特殊性
相比其他類型企業而言,山東省農業企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由于農產品涉及多個生產周期,因此山東省農業企業需要隨著農業生產活動的變化,運用特殊方法對農業生產活動中的資產變化進行完整記錄與復雜運算。同時,農業企業會受到生產周期長、季節變化明顯、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2]。
2.2 多樣性
山東省農業企業主要為種植養殖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流通企業及農貿市場企業,存在有限公司、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多種組織形式,需要做好生產源頭的農業種植養殖、農產品采購,以及生產加工、二次加工、倉儲運輸、市場銷售等一系列復雜環節的工作[3]。
2.3 靈活性
雖然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等都屬于農業產業,但各行業的工作內容又有很大的差別。因此,農業企業不能采用單一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的選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3 存在的問題
3.1 缺乏具備高水平專業技能的人員
1)因社會上普遍對農業企業存在固有偏見,加之受傳統思想影響,年輕人大多認為與農業有關的職位要去農田里實地操作并且長期經受風吹日曬,工作環境較為惡劣;與農業有關的企業大多要涉及農村地區,農村地區基礎設施不完善等,一些知識人才更是想通過接受高水平教育走出農村,改變現狀,所以很多人員不會選擇農業企業,造成農業企業人才短缺,具備高水平專業技能的人員更是短缺。
2)當前,山東省市場競爭激烈,促進農業企業發展的戰略之一為發展具備高水平專業技能的人員,利用現代化信息促進農業企業發展,通過控制生產成本,拓展利潤空間,擴大銷售渠道,提高農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農業企業的工作人員大多年齡較大,很多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與知識素養較為薄弱,只能依靠傳統的工作方式,不能滿足發展需要。
3.2 農業企業具有復雜性
1)山東省農業企業以動植物等生物資產為主要對象,生產周期比較長、季節性特點較明顯,地理環境等因素對盈利狀況影響較大[4]。2)山東省農業企業分為種植養殖企業、農產品流通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及農貿市場企業,存在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有限公司等多種組織形式,需要做好生產源頭的農業種植、農產品采購,以及后續生產加工、二次加工、倉儲運輸、市場銷售等一系列復雜環節的工作,而不同的環節對應不同的核算科目。山東省農業企業的范圍具有明顯的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的趨向,業務量較為龐大,產業鏈開拓范圍廣闊,會計科目較為繁雜,成本會計核算模式較為特殊。
3.3 農業企業的信息化程度較低
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發展,現代經濟快速發展,山東省農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刻不容緩。但由于當前山東省農業企業的工作人員經驗不足、受教育程度較低等,其專業素質普遍較低,且不愿意繼續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關注最新形勢,以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作為自身發展的重點,無法利用Python等智能一體化系統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利用智能化機器對農業種植物或養殖物進行培養,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發展下對企業現代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導致農業企業的工作效率低下,很難保證企業盈利。此外,原始的工作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財力、物力的浪費,難以提高農業企業的自動化、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很難為現代化機器的引入和現代化機械操作模式的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礎。
3.4 農業企業管理基礎薄弱
3.4.1 崗位設置不健全
農業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原則,希望盡可能減少勞動報酬、降低人工成本。因此,企業在進行崗位設置時經常出現一人擔任多崗的現象。而山東省的大多數農業企業規模較小,設置的工作崗位較少,相關職責之間區分不明確,普遍存在職責之間交叉、重疊、遺漏,崗位設置不健全等問題,從而不利于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不利于減少互相推諉現象,不利于各部門間權責制衡體系的建設,不具備良好的企業管理體系[5]。
3.4.2 財務核算存在弊端
農業企業開展會計核算工作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原始憑證,然而部分農業企業在填寫原始憑證時,卻存在很多問題[6]。例如,業務發生項目及科目出現錯誤、原始憑證填寫科目與實際發生業務不相符、使用過期的發票填寫原始憑證、非法填寫原始憑證等。因為原始憑證的填寫存在很多問題,農業企業無法保障會計核算工作所需要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從而會對資產的積累和國家財政工作的開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3.4.3 監管制度不完善
由于相對薄弱的企業基礎,山東省農業企業普遍不能有效約束自身的管理行為以提高自身工作的規范性;現行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及約束力度不足,對農業企業的監管難以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農業企業在進行生產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不規范的行為,尤其是當企業的經濟效益較差的時候,很有可能出現逃稅和漏稅的行為,如果山東省相關執法機構監督和控制力度不到位,這種現象就會一直存在[7]。
4 對策
4.1 組建具有高水平專業知識及職業素養的人才隊伍
1)積極改變社會上對農業企業存在的固有偏見?,F行農業地區已不同于以往的農業地區,農業現代化加速發展,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以往培育農業的艱苦環境問題,很多農業企業已實現“解放雙手”。
2)山東省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農業企業的宣傳,引進高素質人才。黨的二十大會議提出,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8]。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實施,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業問題,越來越重視農業企業的穩步發展。
3)山東省農業企業應提高建設人才隊伍的重視程度,加強工作人員在現代化方面的技能培訓。企業要鼓勵員工積極參加與之相關的培訓活動,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發展下對企業管理工作的要求。
4.2 建立與農業企業運行模式相適應的核算體系
1)山東省農業企業在對動植物等生物資產進行核算時,由于其核算周期較長、地理環境變化萬千等,要先對生物資產的生產、銷售、服務等各項成本與費用進行分類,然后進行預算編制[9]。同時,可根據歷史數據對預算進行控制,以便后續生產經營決策。此外,受動植物等生物資產農業季節性較明顯的特點的影響,農業企業應合理分配生產成本,盡可能節約成本,從而達到控制預算和成本的效果。
2)在對山東省農業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時,避免使用單一的會計核算方法。農業企業種類豐富、組織形式多樣、核算科目繁多,因此應針對不同的生物資產設置不同的賬戶,對會計核算進行細化,對會計數據進行層次化,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
3)對會計核算信息進行確認與計量時,由于難以取得部分生物資產信息,山東省農業企業需要不斷完善會計核算制度,不斷提高會計核算質量,保證會計核算信息的準確性[10]。
4.3 加強農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1)山東省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農業企業工作人員現代化及信息化知識的培訓,讓其學習一體化勞作機器,使其能夠運用智能化系統對一些基礎工作進行處理,提高工作效率,減輕人員負擔,培養更多的管理型人才,避免人力、物力、財力的過多浪費。
2)山東省農業企業應加大對信息化投資力度,鼓勵人員考取更多具有含金量的專業證書,使其具有更高的專業水平與知識基礎,以便更好地學習高新技術,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發展。
3)山東省農業企業可以利用專業的會計核算軟件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和財務報表等一系列能夠提供財務信息的資料進行處理,將反映的數據形成一系列數據源,以便后續決策進參考,進而提高決策的有效性。
4.4 強化農業企業管理基礎
1)山東省農業企業應合理設置各類崗位,做到崗位職責間分工明確,確保員工各盡其責、各司其職,促進農業企業發展體系建設。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農業企業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健全內部監督機制,杜絕私權濫用,促使管理層之間相互監督與制約。
2)建立企業內部控制機構。內部審計機構比外部監督部門更具獨特優勢,在保證企業會計核算信息的準確性上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并且審計時間和范圍具有可調整性,可隨時對企業的憑證、報表等賬目進行全面審計,加大對企業領導層的責任審查力度,盡可能降低企業經濟損失,降低財務造假的可能性。
3)山東省人民政府應不斷完善對農業企業的監督制度,加大與農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以產生實質性影響。加大對農業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監督力度,避免出現偷稅漏稅現象。
5 結語
通過分析鄉村振興背景下國家對于農業企業經濟發展的扶持、山東省農業企業的發展現狀和鄉村振興背景下山東省農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引出山東省農業企業在人員、會計核算體系、信息化建設與農業企業基礎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旨在幫助山東省農業企業取得理想成果,為山東省農業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 邢婷,楊萍萍.2023年山東省糧食生產實現“三增”[EB/OL].(2023-12-13)[2024-01-22].http://
news.cyol.com/gb/articles/2023- 12/13/content_
0zKWbpHvaj.html.
[2] 姜天琪,馬曉曦.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企業會計核算的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J].投資與創業,2022,33(2):91-93.
[3] 齊宏.田園綜合體模式下農業開發企業會計核算探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9(28):160-161.
[4] 張津銘.“互聯網+”背景下農業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與規范舉措探究[J].山西農經,2021(17):128-129.
[5] 李振華.“互聯網+”背景下農業企業會計核算規范研究[J].山西農經,2021(19):135-137.
[6] 田桂蘭.“互聯網+”背景下農業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性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2023,33(14):6-8.
[7] 李倩.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企業生物資產會計核算難點與應對[J].農村實用技術,2023(8):46-47.
[8] 李思潼,孫鴻雁.中小農業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農業科學,2023(6):85-88.
[9] 王向玲.農業企業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及戰略制定:評《農業企業會計》[J].中國瓜菜,2023,36(9):167.
[10] 紀陽.農業企業會計核算探討[J].中國農業會計,2023,33(10):18-20.
(責任編輯:劉寧寧)
收稿日期:2024-03-07
作者簡介:吳燦(2003—),在讀本科生。E-mail:23254659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