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玉 李昂 潘美玲
收稿日期:2024-01-08
作者簡介:楊金玉(1988—),男, 碩士研究生 ,講師,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車技術。
基金項目: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課題“基于混合式教學的《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真的》模塊化教學策略研究”(NZJGH2023024);2023年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在《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中的應用研究”。
摘要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團隊協作能力,文章主要探討了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在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中的應用研究,以期為今后的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改革提供參考。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是一種將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融合的教學方法,可以突破傳統教學中時間、空間和內容等方面的限制,有助于學生在課前、課中及課后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文章提出的方法實施后,經統計發現:課后作業自主完成率提高了9.1%,課堂活躍度提高了14.7%,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平均分提高了9%,達到了預期效果。
關鍵詞 混合式教學;模塊化;任務型;應用
中圖分類號 U472-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09-0177-03
0 引言
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以培養學生解決新能源汽車結構原理與檢修的能力為目標,圍繞“新能源汽車故障診斷”這一主線,通過對新能源汽車結構、原理、構造及故障診斷等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掌握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以傳統燃油汽車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常見故障及原因、診斷方法、檢修技能等為理論基礎,以新能源汽車的結構特征、檢測方法、檢修技能等為重點,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新能源汽車的綜合故障診斷能力[1]。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做中學”為指導思想,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并將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應用到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中[2]。
1 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教學目標及方法
1.1 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新能源汽車基本知識、新能源汽車故障診斷、新能源汽車檢修實訓。在傳統燃油汽車的結構和原理基礎上,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線,通過講解新能源汽車的結構、工作原理和常見故障及原因等內容,使學生了解新能源汽車的工作原理,掌握新能源汽車的基本檢測方法。在傳統燃油汽車的故障診斷方法基礎上,通過對新能源汽車典型故障案例分析,使學生能夠掌握常見新能源汽車的綜合故障診斷方法。
1.2 教學目標
在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中,主要以培養學生解決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的能力為目標,使學生能夠通過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的學習,掌握新能源汽車結構、工作原理及常見故障分析方法;了解傳統燃油汽車常見故障及原因;掌握新能源汽車常見故障及原因分析方法;掌握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1.3 教學方法
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思想,以“做中學”為教學理念,將“教、學、做”有機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3]。這種教學方法既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又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對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存在著教師講得多、學生學得少等問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4]。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新能源汽車的結構與原理、常見故障及原因、診斷方法、檢修技能等內容進行分解,并將這些內容劃分為不同的學習模塊,每個學習模塊通過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法等方式進行講解。
2 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在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中的教學策略
(1)該研究以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為指導,將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劃分為三個教學模塊,分別是基本理論模塊、新能源汽車故障診斷模塊和故障排除技能提升模塊,每個模塊均設計了與之對應的任務。如圖1所示。
(2)基于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重點研究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如:借助微視頻、PPT課件、網絡學習平臺、微課程等進行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
(3)通過課前線上自主學習和課中線下實操實訓的方式,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并針對不同模塊學生進行評價。同時將學生的評價結果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總結出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在課程中的優勢。
(4)將課程分為四個模塊,分別是基礎模塊、實訓模塊、實踐模塊和考核評價體系。基礎模塊主要是以知識理論為主要考核內容;實訓模塊是以模擬真實故障診斷過程為主;實踐模塊以實踐操作和對知識理論的靈活運用為主;考核評價體系主要是在實訓和考核中,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行評價。
3 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在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中的教學設計
該課程包括“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兩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詳細的教學設計。
3.1 線上學習
該環節包括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三個環節。
(1)課前預習:該環節主要包括學習目標的確定和任務的發布。根據教學計劃,學生需要在線上提前學習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的知識內容,并根據課前預習結果完成相應的課堂任務。這個過程主要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能使學生提前了解該課程內容。
(2)課中學習:該環節主要包括在線授課、在線討論、在線答疑三個部分。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在線上完成一些互動交流的活動,例如利用學習通平臺的投票功能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并給出相應的解答。通過這個環節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課后復習:該環節主要包括鞏固拓展、檢查督促、總結反思三個部分。在課后復習環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該課程進行全面系統的復習,并對該課程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此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并對下一次課堂內容進行合理安排。
3.2 線下學習
(1)線下學習的內容,包括課程理論知識部分的教學內容、實訓任務部分的實訓任務。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好課程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實訓任務的布置兩個方面。
(2)線下學習中,教師要認真研究分析教材,深入了解教材,把握好課程理論知識部分的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再結合實訓任務進行課程理論知識部分的教學設計。“教”主要是指教師要做到認真備課、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注重互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職業素養;“學”主要是指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啟發誘導、靈活安排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好教學目標和重點內容,避免出現課堂教學活動偏離軌道的情況。
4 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在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中的教學實施
4.1 教學準備
以“汽車線路”模塊為例,教師應將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說明、故障診斷標準等資料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查閱;教師應將新能源汽車的基本構造和原理、新能源汽車常見的故障現象以及新能源汽車常見故障診斷方法等資料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查閱;教師還應將新能源汽車常用零部件的名稱、作用及安裝位置等資料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查閱。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對任務的難易程度進行調整。
在教學過程中,應由教師對該模塊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并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該模塊的主要內容和重點難點;由各小組推選出一名組長,并邀請小組內其他成員共同商討該組的具體任務及分工;各小組依據該組討論結果,制定該組的詳細學習計劃并向教師匯報。
4.2 課堂實施
在該模塊教學過程中,由教師介紹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技術在我國的發展現狀、新能源汽車故障診斷方法及常用工具等內容;由各小組進行分組討論并推選出一名組長,并邀請其他小組成員共同商討該組任務;由組長帶領該組成員進行實地參觀學習、探究故障現象、分析故障原因及解決問題等活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教師根據該模塊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如PPT、視頻等);由教師介紹新能源汽車的基本構造與原理、新能源汽車常見故障現象及其診斷方法
和常用工具等內容。
4.3 教師評價
在課堂實施過程中,由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由小組代表對該組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最后由組長對該組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在線上評價時,教師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向學生發送任務進度信息和學習反饋信息;在線下評價時,教師可以通過現場觀察、提問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4.4 課后反思
課后反思是對該次教學過程的總結、反思和調整。在課后反思中,教師可以針對該次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和梳理;其次,教師可以根據該模塊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該模塊的考核方式;再次,教師可以對該次教學過程進行總結和反思,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和調整;最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對該組成員進行點評。
4.5 成果展示
在完成教學任務后,各小組可以根據該組任務完成情況及教師所提問題進行成果展示。在成果展示過程中,各小組成員需在規定時間內將成果圖片、視頻或PPT等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或微信群;最后由教師對該節課所學內容及學生表現進行綜合評價。
4.6 效果分析
該文針對2021—2022學年汽車專業學生的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程,進行基于模塊化的混合式教學改革與實踐,從課后作業自主完成率、課堂活躍度和期末考試成績三方面進行比較。在課堂任務、作業和期末考試卷一樣的前提下,經統計發現:課后作業自主完成率提高了9.1%,課堂活躍度提高了14.7%,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提高了9%。
5 結束語
通過混合式模塊化任務型教學方法在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課中的應用研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但該教學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學過程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限制了教學時間等,教師需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因此,下一步還需不斷探索和研究,努力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不斷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吳超, 曹廣忠, 黃蘇丹. “運動控制系統”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 2024
(1): 72-74.
[2]王麗麗. 職業教育教學形態重塑研究[J]. 現代商貿工業, 2023(23): 191-193.
[3]齊菊紅. 基于混合式教學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6): 125-128.
[4]胡軍民, 李乳演, 劉智珺.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兩性一度”教學探索[J]. 黑龍江科學, 2023(19): 85-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