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汀?多維

在國家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大背景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繼續教育與遠程教育學院持續完善各類線上教育教學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信息化優勢,提升管理水平,實現了從學生招生到畢業的全過程高質量信息化管理。
關鍵詞 繼續教育 信息化 教學管理 規劃創新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和學習型社會的進一步構建,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教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類型更加多樣、辦學層次不斷提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繼續教育與遠程教育學院在充分借鑒遠程(網絡)教育試點高校在教學平臺、技術支持、教育資源、師資培訓、學習支持服務等方面經驗的基礎上,以學歷繼續教育為藍本,持續完善基于“互聯網+”的各類教育教學平臺,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加強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特別是以信息化助力教育教學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促進了教育數字化從融合應用邁向創新發展。
促進信息化平臺建設向智能化轉型
第一,注重硬件設施升級改造。為營造智慧化學習環境,學院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逐漸形成多出口的高速互聯網絡;同時,搭建虛擬與實景錄播室、智慧體驗教室、3D高清虛擬演播廳等,改造升級硬件設施。目前學院已建設多媒體教學總面積達2635平方米,其中中型智慧教室23個、大型智慧教室5個、多媒體機房4個、可與校外中心和教學點等外部直線對接的遠程教學空中交互系統——智慧空中教室2個、多功能演播廳2個、大型多功能廳直播教室1個,已具備招生預警、學習預警等多元化智能預警功能。
此后,學院將繼續嘗試搭建VR沉浸式互動實驗室,探索物聯網、“室聯網”在繼續教育中的融合創新,不斷提高繼續教育教學的智能化、個性化與體驗性水平;利用新技術破解繼續教育考試管理中的難題,如在學院目前已廣泛運用的人臉識別技術的基礎上,增設五官定點坐標識別、GPS(全球定位系統)等監控考試過程。
第二,加強智能化系統平臺建設。系統平臺建設是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多年來,學院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升級和完善信息化管理、教學、實驗等相關系統平臺。目前,學院從學生學習到教學管理已經基本實現了信息化,且教學過程重要環節的信息化程度仍在持續加深,并積極加強繼續教育多終端教學學習平臺建設,近90%的學習內容可在移動端完成。另外,學院通過云計算、人工智能的深入推進和數字化發展,構建網絡學習空間,通過網絡教育客觀反映線下教育狀態,實現辦學模式創新。學院全新建設的“貿大在線”平臺,著力構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學習新模式;先后投入200余萬元,建成智慧教室,實現空中交互,將線下面授通過空中交互系統實現整體功能平移,逐步實現全面空中交互。
接下來,學院計劃利用人工智能中的用戶畫像技術,描述每個學生的學習特征,向學生推薦學習內容、及時反饋學習效果。與傳統的在線學習平臺相比,人工智能學習平臺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得到加強;通過學習提醒、學習效果分析報表等功能,為每個學生創建了適合自己的網上學習條件。
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學管理效能
為充分發揮“互聯網+繼續教育”的信息化優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學院充分借助互聯網平臺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移動學習技術等,從學生招生到畢業全流程,建立了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新模式,注重高質量發展,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
在招生管理方面,學院持續加大信息化普及力度,利用招生管理平臺實現在線報名、在線管理,采用身份證信息采集器、高拍儀等采集學生信息,并逐步利用大數據綜合分析功能嚴格把關新生入學資格、入學資料的審查情況。在線報名過程中,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智能識別當前報名學生和身份證照片中的人是否為同一人,有效解決了招生過程中替報、誤報的問題。
在教學管理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學生學習需求的變化,學院教學管理平臺逐漸與其他業務平臺互融互通,實現一體化、規范化管理。學院在教學管理系統中研發設計了科學完善的課程輔導答疑互動環節,經長期運行使用,收效反饋良好。互動輔導主要采取兩種形式:一是預約輔導制,學生在規定時間預約選擇后,輔導教師集中通過語音、文字等多形式與學生實時互動、輔導答疑;二是學生在學習平臺與輔導教師互動,學生留言提出問題,輔導教師根據提問解答輔導。在信息化支撐下,輔導教師借助空中教室直接與學生互動,使用演播廳錄制答疑講座。
運行近3年來,網絡學習系統平臺互動環節從功能到使用不斷優化,。通過分析互動數據,我們發現,學生提問發帖日益規范,有側重點、有代表性,教師答疑輔導回帖也更具針對性、指導性、幫助性,輔導教師基本可保證完成課程輔導工作要求或做到回帖率100%。以此為依托,學院目前正在積極籌建AI智能答疑系統,以進一步實現全面智能化、系統化、科學化、有效化的互動答疑體系,將線下教學整體功能平移至線上全面開展。
在考試管理方面,學院大力推廣信息化考試,利用完善的考生入場身份識別系統和制度流程,通過人臉識別等新技術加強考試過程監控,確保考試的真實、規范、安全。學院建有常規練習題庫和考試題庫,網絡教育題庫總題量超過54000道,每門課程正式上線前由授(錄)課教師提供基礎題庫,于每學期進行不少于工作量要求的試題更新,平均每門課程題庫量約350道,通過系統隨機組卷。此外,學院不斷探索和建設多樣化輔助學習平臺。目前,新建教學輔助系統1套,即統考模擬練習系統。系統向學生開放統考模擬試題,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復習和考試訓練;疫情期間組織線上直播講座4次,直播講座向社會學習者免費開放,分享疫情期間復產復工相關內容;開發移動學習平臺3個,分別為“貿大在線”小程序、“貿大云學堂”以及“貿大遠程”App。另有遠程授課輔導英語專業教授聯合開發的英文練習系統。自2022年起,學院利用信息化系統平臺制訂了更智能化的全新統考方案,在報考流程、信息采集、環境測試、監考抓拍等各方面實現了全程科學規劃和管理。
在論文答辯方面,學院全面梳理了畢業論文流程體系,不斷升級畢業論文寫作系統,將成人教育、網絡教育、自學考試三類學生統一整合至寫作平臺,指導教師在論文系統中的各個環節,針對學生提交的文檔或寫作中的疑問進行詳細地指導和解答;全面實施畢業論文查重制度,檢測軟件為維普論文相似度檢測系統,質量要求全面對標全日制標準。目前,學院論文答辯全面采用線上方式進行,答辯過程全程視頻錄像,由學院統一組織、統一安排,技術支持教師團隊全程跟蹤。答辯平臺打破了PC端的限制,打破了區域的限制,方便師生,更可幫助特殊時期有困難的學生全部能夠按計劃時間參與并完成答辯。
學院網上教與學的交互平臺通過在線課程及資源中心、考試子系統、問答(互動交流)子系統、定時答疑子系統、論文子系統、社會實踐子系統(建設中)、評教子系統實現了人機交互、師生交互以及生生交互,讓教與學在師生互動中形成良性循環。特別是人工智能問答系統,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同時,可以節省大量的教師資源。另外,平臺通過全方位的技術支持服務,配合人性化的學習過程管理子系統,隨時跟蹤學生的學習過程,伴隨式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學習任務提醒和學習軌跡跟蹤兩大功能,成為學生不可或缺的伙伴。學院秉承人才培養是繼續教育辦學的重要環節的理念,著力于創新教學模式和支持服務模式,實行“線上+線下”、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相結合、自助式、輔助式等混合式教學形式,積極探索滿足學習者多樣化、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面對新時期,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校優勢學科、核心專業和雙一流建設成果的轉化作為支撐點和著力點,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努力打造優質的名校資源、優質的名課資源和優質的名師資源;進一步推動學歷繼續教育產品、非學歷教育產品以及中外合作辦學產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繼續教育+互聯網”向“互聯網+繼續教育”戰略轉型,以高質量實際行動詮釋好使命擔當。
(張露汀,教務部主任;多維,教務部職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繼續教育與遠程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周淼 ?郵箱:chinadisedu@zxx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