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收
摘 要 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將微課教學模式的建構和應用作為重點,多角度探索微課教學活動的創新和優化,發揮微課教學的重要作用,提高語文教學指導成效,切實增強學生對語文課程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探究素養。
關鍵詞 微課? 高中語文? 教育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教師積極探索微課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構建具有特色的微課教學指導體系,能彰顯微課的實踐應用價值,引發學生對語文課程知識的思考和探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鑒于此,語文教師應該將微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作為基礎性的工作,多角度探索微課教學模式的設計和開發,有效支持學生在微課的輔助下自主學習語文課程內容,全面優化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整體水平,切實增強學生對語文課程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探究素養。
一、借助微課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和背景,但是傳統的情境創設方式往往需要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準備,而微課課件的應用則能夠大大簡化這一過程。在基于微課支持的情境創設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課件,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元素,創設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情境,并在情境教學中融入歷史背景的介紹、人物形象的塑造、場景的再現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對課文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必修下冊的《紅樓夢》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課件展示相關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小說的創作背景和社會環境。以“寶黛初會”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展示經典影視片段,再現賈寶玉與林黛玉初次相見的場景,使學生仿佛置身于大觀園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也可以結合影視畫面簡要介紹寶黛二人的身世,突出他們性格中的關鍵特點,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人物性格與命運,確保有效地傳達教學要點。創設這樣的微課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在視覺上受到沖擊,在情感上與人物產生共鳴,進而驅動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在此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優勢和微課的支持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有效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深入探索,切實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借助微課發布課堂探究任務
探究式學習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應用微課開展教學時引入任務探究的教學方式,能更好地發揮微課教學的優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在設計微課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設計具有探究性的課堂任務,并通過微課課件發布任務,如對課文內容的深入挖掘、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評價、對文本思想主題的探討等,以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講解必修下冊《哈姆萊特》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課件發布探究任務,引導學生系統分析哈姆萊特的復仇動機和心理變化過程。在教學中教師應先找出《哈姆萊特》中能體現主人公復仇動機和心理變化的幾個關鍵場景作為微課的主要內容,如哈姆萊特與父親的幽靈對話、哈姆萊特與奧菲利婭的感情糾葛、哈姆萊特與克勞狄斯的決斗等。然后,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要巧妙地將探究任務嵌入其中,如在展示哈姆萊特與父親的幽靈對話的場景后,在微課畫面上彈出問題框:“你認為哈姆萊特復仇的最初動機是什么?他的內心有哪些矛盾?”讓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思考問題。教師也可以在微課中設置互動環節,如小測驗、思考題等,要求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思考回答,這可以為后續課堂討論奠定基礎。在教學指導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各自對微課中問題的思考和答案,這可以提升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探究式微課教學活動的創新應用,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有效支持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為高中生在語文學習實踐中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奠定基礎[1]。
三、借助微課解析教材難點內容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微課對重難點知識進行解析,使重難點內容的講解更加生動和系統,從而幫助學生攻克學習層面的重難點,促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2]。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視頻來解析這些重難點內容,綜合運用圖表、動畫等多種手段來輔助講解,使抽象難懂的知識點變得具體生動,還可以設置互動環節,引導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和討論交流,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學必修下冊《祝福》時,教師要先確定教學重難點,然后借助微課引入對重難點內容的解析,有效支持學生對語文課程知識的探索與實踐。在具體教學中,根據《祝福》的核心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師應引導學生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分析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理解封建禮教的本質,帶領學生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還要引導學生賞析環境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分析倒敘手法的運用及作用,并賞析小說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探究小說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內涵。基于此,教師在應用微課開展教學時,可以制作關于祥林嫂形象分析的微課視頻,通過具體的文本解讀和人物形象剖析,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祥林嫂的性格特點、命運軌跡及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劇的社會根源。在此過程中可以補充介紹相關時代背景和文化知識,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封建禮教對人的壓迫和束縛。教師也可以在微課視頻的輔助下開展專題研討活動,引導學生根據微課視頻的內容展開探討:“如何理解祥林嫂的‘反抗與‘屈服?她在面對封建禮教時的內心沖突是如何體現的?”“小說《祝福》中的社會背景有哪些特點?這如何影響了祥林嫂的命運?”“作者在塑造祥林嫂這一形象時運用了哪些文學手法?這些手法如何增強了人物的藝術感染力?”“對于當代讀者而言,《祝福》有哪些現實意義?它對我們理解歷史和文化有何啟示?”針對本課的重難點知識,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對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加以講解,通過具體的文本示例和技巧點撥,引導學生掌握這些描寫方法的特點和作用,并學會在閱讀和寫作中運用[3]。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將微課的開發和應用作為重點,多角度探索微課教學模式的系統設計和全面優化,以支持學生對語文課程知識的探索和實踐,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保障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教師在教學指導環節應該準確定位課程教學指導的需求,全面促進微課教學模式的系統構建,有效帶動高中生對語文課程知識的多元化學習和系統探究。
參考文獻
[1]童 玲.略談教育信息化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價值[J].試題與研究,2023(29):84-86.
[2]陳 琳,鄧園平.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教師博覽,2023(27):29-30.
[3]單立杰.微課應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探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08):43-45.
[作者通聯:山東聊城市陽谷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