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7萬個,惠及居民897萬戶,共完成投資近2400億元;自2019年到目前,我國已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超20萬個,惠及居民近4000萬戶,累計投資約9000億元。2024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走進了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深入了解實施城市更新和保障改善民生的情況。
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重點在于三方面:一是樓道,要消除安全隱患,視情況加裝電梯;二是環境,要完善配套設施,加裝充電樁等,并推進適老化適兒化改造;三是管理,要加強黨建引領、物業服務,倡導鄰里互助。智慧社區解決方案恰恰可以從安全預警、設備管理、黨建引領、物業服務等多方面滿足老舊小區改造的要求,在系統解決方案層面助力城市更新行動。
改造過程中為消除安全隱患,針對需要改造的老舊小區一般加裝煙霧傳感器、火災報警器、高清監控等多項硬件監測設備,為節約安裝和維護成本,現階段多采用物聯網類型設備。首先,設備可接入智慧社區平臺,實現設備數據實時監測;其次,可將各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傳輸至智慧社區平臺,對數據進行實時查看和分析,及時識別火災隱患并發出預警;再次,通過智慧社區平臺運用物聯網技術,可實現設備與控制系統的聯動,一旦監測到火災風險,系統可自動觸發報警裝置、滅火系統等,降低損失;另外,居民及物業人員可通過移動端進行遠程操作,隨時查看小區的安全狀態,及時處理異常情況。由此可以看出,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可以在安全監測、實時預警方面輔助社區進行安全隱患的排查和防護,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隨著城市更新行動和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設備逐步投入應用,例如充電樁、智能水電表、人臉識別門禁等,管理和維護要求也隨之而來。如何有效地管理大量的物聯網設備,如何保障設備的正常應用?智慧社區平臺可借助平臺優勢,將改造后小區大量物聯網新增設備接入,整合設備數據于平臺,實現智能化決策;此外,智慧社區解決方案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對所有設備的遠程監控、配置和維護等操作,大大提高物業公司的管理效率;而且,針對人臉識別、車輛識別等隱私數據,智慧社區平臺還可增強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確保數據的安全和正確使用;最后,基于解決方案的售后服務團隊,為居民和物業管理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支持,協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物聯網設備,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所以,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物業人員的管理效率,實現降本增效。
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在基層治理和黨建引領方面發揮著促進社區發展、提升治理水平和增強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意義。首先,智慧社區解決方案能夠通過數字化平臺和物聯網設備,實現信息的實時采集、傳輸和分析,為基層治理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參考,提升治理效能;其次,智慧社區平臺可以整合各種社區服務資源,提供便捷的服務查詢、預約和反饋功能,為居民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增強社區凝聚力和歸屬感;再者,智慧社區平臺可以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加強黨員交流、學習和服務活動,在社區中起到黨建引領的示范作用;最后,智慧社區解決方案通過引入新技術、新模式,推動社區治理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促進社區治理創新和提升。鑒于此,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在基層治理和黨建引領方面也可發揮應有作用。
老舊小區改造,民生為大,要確保居民的生活服務及養老等諸多訴求得到滿足。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可以憑借自身數據管理系統,實現物業服務信息化、自動化管理,提升物業的服務效率和質量,滿足居民對便捷高效服務的需求;此外,解決方案還可以整合社區周邊各項資源,包括送水、快遞、商超等,實現資源共享、高效配置,提高社區服務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質;另外,針對社區養老問題,可以為社區老人提供便利的居家養老服務,包括健康監測、緊急求助、社交互動等應用,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最后,解決方案還可以搭建居民自治的交流平臺,通過信息互通、民主決策和共建共享,促進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和公共事務,增強社區凝聚力和社會和諧。從而實現居民足不出戶,應用智慧社區平臺即可通過手機一站式解決物業服務等諸多生活問題,有效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基于以上幾個方面,在當前我國各地市積極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及城市更新行動的過程中,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方便社區及物業公司對改造后的小區進行信息、設備及各項便民服務的管理和統籌;后續或可根據居民的個性化訴求,進行優化提升,不斷增加和滿足居民的生活所需,以達到良好的居住效果。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