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健
摘要:在“三孩政策”背景下,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發展顯得尤為重要。這一政策的實施,無疑將增加嬰幼兒托育服務的需求,對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這一新的歷史機遇,貴州高職院校必須積極應對,以滿足社會對于高素質托育人才的需求。文章強調“三孩政策”背景下高職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發展的必要性,提出“三孩政策”背景下高職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發展的困境,探討“三孩政策”背景下高職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發展的策略,旨在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人才。
關鍵詞:“三孩政策”;高職院校;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困境;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3-0129-04
基金項目:本文系貴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度院級課題“三孩政策下貴州高職院校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機遇與挑戰分析研究”(項目編號:Gzjm-2022-025)階段性研究成果
隨著“三孩政策”的全面實施,嬰幼兒托育服務的社會需求急劇上升,這無疑為貴州省高職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然而,專業發展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困境,如專業培養理念不牢固、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模糊、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不合理等。為了擺脫困境,并充分利用這一歷史性機遇,高職院校應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向,以確保畢業生能夠順利就業,并為行業的持續進步貢獻力量。
1.政策推動帶來專業發展新機遇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并提出,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該政策的全面實施,一方面是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結構優化,另一方面也為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發展帶來了契機。特別是在貴州省,政府明確提出要加強托育服務人才培養,支持高校和職校開設相關專業,這無疑為高職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社會需求驅動專業可持續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結構的轉變、教育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家庭對于嬰幼兒的照護方式和教養模式產生新的期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家庭結構的轉變,嬰幼兒托育服務的需求日益旺盛。越來越多的家庭傾向于選擇專業的嬰幼兒托育機構或早教中心,以獲取更科學、更全面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這種社會需求的持續增長,為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大力發展托育服務體系,積極創建示范性普惠托育園,這進一步凸顯了托育服務人才的緊缺性和重要性。
3.專業演變激發新活力
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經歷了從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到現今名稱的演變,這一變化不僅體現專業內涵的拓展和深化,更彰顯其與時俱進的特點。新的專業名稱更加凸顯嬰幼兒保育與教育的雙重重要性,以及“醫養教”三合一的綜合性要求,這種演變為專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可拓寬就業途徑,有助于培養更多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從而推動中國幼托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專業培養理念不牢固
由于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是一個新興專業,發展歷程較短,部分高職院校在專業知識拓展、實踐操作能力運用、崗位技能勝任以及職業素養提升等方面尚未實現深度融合。這導致專業培養的方向和思路不夠清晰,專業培養理念樹立不牢固,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職業發展[1]。
2.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模糊
目前,貴州有多所高職院校開設了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但這些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定位不夠清晰。部分院校仍受學前教育專業和早期教育專業影響,導致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特點不突出,易被相似專業同質化。此外,部分院校試圖將多個領域的標準融合在一起,導致專業定位混亂,使學生面臨專業認知與就業方向的困惑。
3.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不合理
當前,關于0歲-3歲嬰幼兒的學術研究、教材和學校理念都處于探索階段。因此,部分高職院校在設置托育專業課程體系時,往往存在重教育、輕保育的問題[2]。在貴州高職院校中,偏向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高職院校占比較高,而偏向于醫學護理專業的高職院校較少。這導致學生的醫護實操能力無法得到充分提升,難以實現“醫養教”三合一的培養目標。
4.專業崗課賽證融通脫節
部分高職院校的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與崗位需求不匹配,導致學生在畢業后難以勝任實際工作。同時,部分課程的考試內容與證書要求相脫節,使學生在準備證書考試時無法將所學知識與考試要求相結合。此外,部分課程設置也難以找到與之相對應的技能大賽賽點,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5.專業對接就業崗位不明確
雖然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就業定位比較廣泛,但貴州地區托育行業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政策、制度和規程還不夠完善,學生的就業方向不清晰,對于就業崗位的認知也比較模糊。同時,受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競爭的影響以及公務員、事業單位等就業渠道的難度限制,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方面面臨較大壓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托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同質化以及行業前景不明朗。
1.樹立“寬知識、重實踐、強技能、重品行”的培養理念
在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建設過程中,貴州高職院校需積極樹立“寬知識、重實踐、強技能、重品行”的培養理念,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其更好地適應托育行業的發展需求。首先,寬知識。高職院校要致力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除了專業課程外,還應通過通識課程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豐富學生的社會科學知識。這些課程可以涵蓋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多個領域,旨在讓學生接觸并了解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通過寬知識教育,學生可以具備更為全面的視野和更為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3]。其次,重實踐。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環節。通過與省內外幼兒園、托育機構等行業企業開展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在選擇合作單位時,應注重其安全性、實踐空間以及能否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崗位實踐。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可以將在校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有效提升其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再次,強技能。專業技能的培養對于本專業學生來說至關重要。無論是在校學習還是校外實習,都應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在校內,可以通過開設多樣化的課程如幼兒照護、小兒推拿、美術課等,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興趣愛好。在校外實習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通過畢業設計、校內外導師指導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錘煉和提升專業技能。最后,重品行。高職院校應秉承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培養學生的品行。通過校園文化活動、教育新模式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高職院校應強調知識與技能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以及專業技能與職業修養的有效銜接,通過全方位的培養和教育引導,努力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精準定位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在“三孩政策”背景下,貴州高職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些變化,精準定位人才培養目標顯得尤為重要。首先,緊密結合地方政策與行業需求。高職院校要密切關注地方托育服務相關政策,了解政府對托育行業的扶持方向和重點。同時,通過深入行業調研,掌握托育機構的實際運營情況和人才需求,確保人才培養目標與地方政策和行業需求緊密對接。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還能促進托育行業的健康發展。其次,凸顯職業院校特色與目標定位。每所高職院校都有其獨特的辦學理念和資源優勢,因此在制定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時,應充分體現其特色與目標定位。例如,高職院校可以側重于醫護知識的傳授和實踐技能的培養,打造“醫護型”托育人才;高職院校可以注重早期教育和家庭指導方面的內容,培養“教育型”托育人才。通過凸顯特色,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多樣化的托育服務需求。再次,為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精準定位,高職院校需要深入開展多維度的調研工作。通過社會調研,了解公眾對托育服務的認知和期待,通過家庭調研,掌握家長對托育服務的具體需求和偏好,這些調研結果可以為制定更加貼合實際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實現“醫養教”三合一的綜合培養。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應具備全面的知識和技能,包括嬰幼兒的養護、教育以及醫護等方面。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將這三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醫養教”三合一的綜合培養。通過開設相關課程、組織實踐活動以及加強與醫療機構和早教機構的合作等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勝任托育服務與管理工作。
3.努力構建“醫養教”同步的新型專業課程體系
在“三孩政策”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滿足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發展需求,構建“醫養教”同步的新型專業課程體系顯得尤為重要。這一課程體系旨在打破傳統重“教”輕“保”的傾向,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醫養教”三合一。首先,高職院校應與幼托行業加強校企協作,定期共同開展專業建設研討和課程體系構建研討。通過校企雙方的深入交流與合作,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為構建新型專業課程體系提供有力支持。其次,高職院校要根據《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托育機構保育指導大綱》等相關文件,結合學校實際,努力構建適合學生、適合崗位需求、適合市場需求的新型專業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應覆蓋托育師資所需的多項工作職責與基本技能,將“醫養教”的專業核心素養貫穿其中。最后,為了實現“醫養教”同步的教學目標,高職院校應構建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能力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的課程體系。公共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為其后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專業能力課程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使其具備從事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工作的核心技能。綜合實踐課程通過實習實訓、項目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這種課程體系的構建,可以更加全面地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托育服務行業的發展需求[4]。
4.積極構建“崗、課、賽、證”相互融通的教學模式
為了全面提升貴州高職院校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競爭力,構建“崗、課、賽、證”相互融通的教學模式顯得尤為重要。這一模式將理論學習、實踐操作、比賽競賽與職業證書緊密結合,旨在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崗”即崗位需求,是教學模式構建的出發點。高職院校應深入調研托育服務行業的崗位需求,了解市場對人才的具體要求。基于崗位需求,高職院校可以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確保課程內容與市場需求緊密相連[5]。“課”即課程教學,是提升學生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應通過高質量的課程教學,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課程教學應與技能競賽相結合,以賽促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賽”即技能競賽,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高職院校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技能競賽,通過競賽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時,技能競賽的成績可以作為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重要依據。“證”即職業資格證書,是學生順利就業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應加強與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的合作,為學生提供便捷的考證服務。通過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學生可以證明自己具備從事相關職業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增強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5.借助多方力量,共同提升就業競爭力
在當前的就業市場中,貴州高職院校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為了有效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共同合作。(1)教育部的頂層設計與標準制定。教育部應發揮其在教育領域的引領作用,通過廣泛深入的調研,加快制定國家層面的托育職業資格準入標準。這一標準應明確托育人才的培養目標、核心職業能力及相應的資格證書要求,從而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供明確的方向[6]。通過統一標準,可以確保教育內容與行業發展的緊密結合,提高畢業生的行業適應性和就業競爭力。(2)地方政府的政策細化與執行。貴州地方政府應積極借鑒其他發達省份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細化嬰幼兒托育服務政策,并增強其執行力度。同時,貴州地方政府應聯合教育、衛生、人社等部門,共同制定地方性的托育行業標準和規范,為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提供實踐指導,確保畢業生具備符合地方市場需求的專業技能。(3)高職院校的課程建設與就業指導。高職院校作為托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應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業標準,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具有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托育人才。同時,高職院校應建立完善的就業指導體系,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職業規劃指導、就業信息推送以及創業支持等服務。通過多元化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明確職業方向,提升就業競爭力。(4)用人單位的緊密合作與人才吸引。用人單位應加強與高職院校的緊密合作,及時反饋用人需求和崗位能力要求,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同時,用人單位應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增強畢業生的獲得感和歸屬感。通過與高校的合作和人才吸引策略,確保能夠招聘到符合單位需求的高素質托育人才。(5)學生自身的能力提升與視野拓寬。高職學生要積極關注嬰幼兒托育服務的前沿政策和技術發展,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同時,通過參加各類保教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鍛煉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此外,學生應積極拓寬視野,了解不同地域和行業的就業市場,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做好充分準備。
隨著社會對兒童早期教育和照護的日益重視,以及家庭對托育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高職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發展前景廣闊。為了推動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快速發展,貴州高職院校要樹立“寬知識、重實踐、強技能、重品行”的培養理念,精準定位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努力構建“醫養教”同步的新型專業課程體系,積極構建“崗、課、賽、證”相互融通的教學模式,借助多方力量、共同提升就業競爭力,以此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托育服務與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沈婕,汪艷.嬰幼兒托育需求視域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探析[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40(06):175-176.
[2]雷艷佳.“托幼一體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觀察,2021,10(24):109-112.
[3]劉彥霞.高職院校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理念與實踐探索[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23,14(03):44-47.
[4]崔玥.高職院校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3,6(15):83-86.
[5]周綺,薛紅燕.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醫育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06):25-28.
[6]侯美玲.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3(22):85-88.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Dilemm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fant and Child Car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Guizhou as an Example
Zhang Yongjian
(Gui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Duyun 558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three child policy",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fant and toddler car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major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will undoubtedly increase the demand for childcare service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talents. Faced with this new historical opportunity, Guizhou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actively respond to meet the societys demand for high-quality childcare talents.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infant and child car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ree child policy", propos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infant and child car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ree child policy", and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infant and toddler car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ree child policy", aim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more outstanding talents in infant and toddler car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major.
Key words: "three child polic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fant and child car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major; difficulties;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