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筱娜
摘要: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以教師授課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局限性日益彰顯,課程教學目標呈現低階性,師生互動不足,缺乏挑戰性的學習過程致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弱。因此本文以會計學專業本科核心課程《會計綜合實訓》為例,為充分、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動手、思政以及創新能力,試圖構建該課程的一種基于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現。
關鍵詞:會計綜合實訓;O-AMAS有效教學模型;應用
引言
《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提到,高校教學要注意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注重提高課堂活力,杜絕只專注傳授知識而忽視能力及素質培養的做法。《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是需要與社會需求無縫銜接的。將以數字工具為支撐、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倡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O-AMAS有效教學模型應用到《會計綜合培訓》課程中,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本文旨在構建一個有效的基于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會計綜合培訓》課程教學模式,有助于豐富傳統的教學體系,對高校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和模式創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基本原理
2017年,南開大學有效教學團隊自主研發了O-AMAS有效教學模型,這是一種互動教學模型,其中O代表多維度目標;A代表迅速激活;M代表多元學習;A代表有效測評;S代表簡要總結。[1]目前,越來越多的大學教師正在探索它在不同學科和課程中的應用,正如張春玲等(2021)人運用這一模型,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強調從教師視角向學生視角的轉變,追求教有道和學有效,以師生互動為核心,為《大學物理》實驗項目課程思政助力。[2]基于這一模型,雷傳芳(2021)將一百多項有效的互動活動應用于《前廳與客房管理》課程,構建了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眼里有光、臉上有笑、過程有趣、學習有效的四有課堂。[3]綜上所述,以上是國內專家、學者對如何更有效地運用O-AMAS有效教學模型開展教學工作所做的各種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當代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建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本文所應用的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專業學生,通過建立多維度、高階的教學目標,增強其實踐應用能力、邏輯思維創新能力和正確的社會價值觀,結合社會熱點話題快速激活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采用自主開發的適合自己的多樣化學習方式及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地測評,并對教與學的要點進行簡要總結。基于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會計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是由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驅動的,通過百余項自主開發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深入學習,從教學組織、理念滲透、教學對象參與等方面達到教學目標,教學效果顯著,這打破了教學和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突破了簡單的線上或簡單的線下;教育方式更加多樣,師生互動方式更加靈活;促進教學目標實現高階性;促進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向更深層次發展,這就為高等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基于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會計綜合實訓》教學設計思路
本文以O-AMAS有效教學模型為基礎,堅持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思想,提倡以學生為本,以情景教學為主,強調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培養;而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激發學生成為知識的構建者和問題的主動解決者。基于這樣的理念,去創建一個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相長的師生共同體去展開教學活動。師生共同體的理念要求有溝通和交流,這既包括課堂內外的,也包括國內外的。而現代信息技術則成為師生交流的催化劑,學習通等智能工具為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也進一步推動了師生之間的交流。O-AMAS有效教學模型將上述思想融會貫通于教學中,將學習過程呈現為四個階段——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反思和延伸思考進行。
(一)課前預習
這一階段是該模式在教學中有效實施的必要基礎,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傳遞知識的同時進行知識的自主學習與建構。教師可通過學習通等在線平臺工具發布先導視頻和預習任務,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監督和對學生課前預習問題進行歸集。學生可以自主安排課前預習的學習進度,對重難點進行提煉,對疑難問題在學習通等網絡平臺進行討論交流等。應用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核心是教師線下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這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在學習通等網絡平臺上的應用能力,而且要對課堂互動內容進行不斷地提煉、不斷地創新以及不斷地修改等。
(二)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O-AMAS有效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核心環節。在課堂上,教師應首先利用課前推送的熱點話題來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基于此,應導入學習目標,課堂活動要圍繞學習目標來組織、指導。可通過角色扮演、小組專題討論、轉洋蔥圈、詞條配對等一系列活動,對學生的課上學習進行多元引導。最后,將通過彈幕、大家說、猜猜看和學生互評等活動來評估學習效果。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構建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將專業綜合素質、思政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機地融合起來,以實現教學目標的高階性。
(三)課后反思
這一階段需要完成兩項任務。首先,學生可以通過學習通等在線平臺工具提供課堂學習情況的反饋,可以通過書面反饋和選擇題式反饋等多種形式同步完成,通過反饋,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在課堂學習中可以掌握和提高多少知識和能力,這有利于設定學習目標;同時,教師還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便及時作出改進。其次,教師根據知識脈絡、重點和難點等在進行相關總結的基礎上設計思考問題供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鞏固和吸收。
(四)延伸思考
延伸思考是O-AMAS有效教學模型應用于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差異的主要體現。傳統教學通常在這個階段包括完成作業和預習下一節課。而O-AMAS有效教學模型主張教師在上課結束后,在學習通等網絡平臺上設置一些諸如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和章節測驗等擴展學習活動,并設置闖關模式,按照所得分數計入平時成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自主選擇。另外,實施O-AMAS有效教學模型進行教學的教師可以互相走進對方的課堂,反饋和交流課堂教學活動,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的課堂改革和提升。
三、O-AMAS有效教學模型在《會計綜合實訓》課程中應用的必要性
《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是將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稅法、成本會計等基礎理論課程與基礎實訓課程相結合的一門綜合性的實踐課程,將O-AMAS有效教學模型應用于教學,既可順應這門課程的時代發展,又可充分實現教學目標的高階性,可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首先,線上線下式混合教學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發展和應用已成為當前教育行業的主流趨勢。《會計綜合實訓》采用O-AMAS的有效教學模型,名師的教學操作與講解可在線學習;在線下,教師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
其次,傳統的《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教學方式已無法與現代社會的需求緊密承接,傳統教學一般以課上教師常規講授和示范操作演示為主,但所教授的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無法實現零距離對接,原因是大多數教師普遍缺乏行業實踐經驗。而O-AMAS有效教學模型主張確立培養符合社會現實需要的會計專業人才,這是在課程教學目標方面對傳統教學的不足進行彌補。
四、《會計綜合實訓》課程引入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教學實踐
本文將O-AMAS有效教學模型應用于《會計綜合培訓》課程,旨在實現高階、多維度的課程教學目標。通過使用學習通等教學平臺工具,可以通過發布社會熱點話題或專業視角的相關視頻,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運用轉洋蔥圈、詞條搭配等多種學習方式,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活動。采用投票、彈幕評價、小組評價等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有效地評價和總結,努力提高教學效率。通過這種情景化、情境化的教學方式,既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其牢固地掌握知識并應用知識,形成對知識點的直觀理解,并通過對知識情境的梳理構建新的學習思路。此外,啟發學生應用拓展思維進行復習是課堂教學的升華。教師以課程核心知識點為主要內容,啟發和組織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總結。教師應補充學生的總結,激勵他們在課外擴大對相關知識點及問題的學習和理解,并在課堂上對內容進行反饋。具體而言,實施基于O-AMAS有效教學模型在《會計綜合實訓》課程中應用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法進行。
(一)創立基于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教學模式
《會計綜合實訓》課程將O-AMAS有效教學模型運用于教學過程中,通過百余項自主開發的教學活動,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驅動,引導學生自主深入學習,從教學組織和教學技術等方面實現教學目標滲透和教學對象參與,建立基于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教學模式。課堂是教學的主戰場。以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教學模式中的票據業務操作為例,教師課前可通過學習通推送相關的教學實操演示視頻和相應的學習目標等,讓學生自主安排時間線上進行預習。并且學生在上課之前,通過學習通進行簽到,這也是對學生進行考核的一個環節。學生按實訓要求分組,教師事先根據O-AMAS有效教學模型設計好的教案進行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按照迅速激活、多元學習、有效測評和簡要總結開展教學活動。
(二)注重規避多元學習活動流于形式化的問題
在融入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會計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避免多種學習活動形式化的問題。在設計學習活動過程中,充分結合該課程的特點,每個教學環節運用視頻、思維導圖等教學活動形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注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促進學生根據自身需求構建相關知識體系。但教師依然必須牢牢抓住課堂教學這條主線,圍繞高階、多維的教學目標,開展相應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習活動的設計既要考慮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及其他核心素養。
(三)避免基于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測評方式套路化
為了避免基于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應用測評方式套路化,測評的方法應該擺脫傳統的方式,如考勤、提交實驗報告和做大作業等,根據課程特點,應在課前、課中、課后進行小組評價或互評,強調以學習通等網絡平臺工具形式提交問題點評和提供課后反饋等全方位測評方式,注重過程性考核和評價。
五、O-AMAS有效教學模型實施中的注意事項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O-AMAS教學模型中,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
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O-AMAS教學模型有效課堂教學,教師的作用尤其重要,不能忽視。一方面,教師應利用多種方式有效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發揮能動性,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學生;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做到引領方向,把握重點。當學生陷入無序的討論或跑題情況出現時,教師要能夠及時制止及糾正,引導學生走向正軌。教師應及時發現課堂教學的痛點、難點和問題點,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深度學習,并努力打造以教學為紐帶的師生成長共同體。
(二)促學型互動測評需形式多樣,必須結合有效地反饋
O-AMAS有效教學模式主張在多元教學之后,再進行促學型的互動測評。考核的方法突破了單純的筆試測試、課堂提問、小組展示等傳統考核方法,并針對《會計綜合實訓》這門課程的特色,在課前、隨堂、課后開展同伴間網絡共享、分組互比、課后反饋。測評方法由教師和學生一起設計并進行。促學型互動測評必須結合有效地反饋進行。反饋的內容必須是明確具體的,應當提供可行的信息。有效地反饋能夠更好地達到促學的目的。O-AMAS教學模型以教學效果為重,以學生學習為本,以學生為中心,《會計綜合實訓》是一門實踐型課程,非常適合運用倡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 O-AMAS有效教學模型。混合式教學的使用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增強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同時,學校要打造出以教學為紐帶的師生成長共同體,最終達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課堂教學效果。
結語
本文力圖構建基于O-AMAS有效教學模型的《會計綜合實訓》教學模式,有助于豐富傳統的教學體系,對高校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和模式創新具有一定的借鑒參考價值。高校教學應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使課堂活躍起來,應杜絕單純知識傳授,忽視能力、素養培養。
本文系2022年度山東協和學院校級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O-AMAS有效教學模型在《會計綜合實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22XJ30)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賀啟蓮,馬曉龍,郭志芳等.O-AMAS有效教學模型在“健康評估”課程中的應用與評價[J].大理大學學報,2024,9(02):90-94.
[2]張春玲,杜雨津,何瑋等.O-AMAS有效教學模型及其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中的應用[J].物理實驗,2020,40(01):24-29.
[3]雷傳方.基于O-AMAS模型的“前廳與客房管理”課程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改革研究[J].旅游縱覽,2021,(03):23-26.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