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采用文獻回顧法和專家調查法,確定并建立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通過AHP法確定指標的權重,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工程承包商的施工能力進行了跟蹤研究。針對跟蹤研究發現的不合格項目提出改進建議,正向激勵了工程承包商持續地提升施工能力。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 模糊綜合評價法; 施工能力
中圖分類號:F272.5文獻標志碼:A
0引言
本文陜西物流集團城固柳林綜合智慧物流園代建項目為背景,運用模糊層次綜合評價法建立評價模型,從代建單位的角度對工程承包商的施工能力進行進行評價,目的是分析找出其施工能力薄弱方面以便于進行改進提升。
1國內研究現狀
截止目前,我國專家學者關于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的研究很多。袁振民等[1]在調查裝配式建筑施工項目數據基礎上,建立了改進耦合協調度分析模型,利用專家評審、熵值法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分析評價精益施工能力與效益的效益的耦合協調度,給出了協調度存在差異的原因和意見建議。楊杰等[2]以提升工程總承包企業能力為切入點,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采用ISM及ANP方法進行了關聯分析,對評價指標做出排序,并給全針對性改進措施。仇國芳等[3]以施工方案綠色度和承包商綜合能力兩個方面設計調查問卷,建立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利用粗糙集理論來簡化指標的冗余屬性并計算出指標權重,利用可拓理論建立可拓模型。劉雷等[4]建立公共工程分包伙伴施工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CM及云模型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把定性概念轉換成定量表達,運用GCA確定了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運用PCA對指標數據進行特征提取,應用GA-BP神經網絡強大的非線性映射能力,對某具體項目進行了評價并取得了較好評價效果。
2評價體系構建
2.1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首先采用文獻回顧法,對與“施工能力”相關文獻進行了回顧與總結。站在代建方的角度結合項目實際,對識別出的影響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的因素進行總結分類,并對施工、代建、監理單位中經驗豐富的項目負責人、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等約6人進行采訪調查,將調查結果整理后得到表1。
2.2指標權重的確定
層次分析法(AHP)的數學建模步驟為[5-6]:
(1)構建遞階層次模型。智慧物流園區建設項目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評價體系詳見表2。
(2)建立判斷矩陣。共邀請6名專家,使用1~9比例標度法對指標進行打分,建立判斷矩陣并通過一致性檢驗(計算一致性指標CI,查表可得RI,相對一致性指標CR=CI/RI,當CR≤0.1時,則認為一致性通過,否則就需要調整判斷矩陣)。6名專家對目標層與準則層打分的權重向量結果整理后得到表3。在得出6名專家的權重向量后,考慮到6名專家各自擅長的領域有所不同,將專家的計算結果取算術平均,得到U-U1的相對權重向量為T=(0.42,0.38,0.13,0.06)。
(3)將6名專家對準則層與指標層打分的權重向量結果整理后得到智慧物流園區建設項目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評價指標總權重值如見4。指標層對準則層的權重值見表5所示。
3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模糊綜合評價
3.1確定評語集
將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評價結果確定評語集為V={優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評價標準詳見表6。
3.2確定隸屬度矩陣
對集合U中的每個元素Uij做出評價,確定第1級、第2級隸屬度矩陣。
第1級隸屬度矩陣R=R1R2…Ri
第2級隸屬度矩陣Ri=r11-1r11-2r11-3r11-4
r12-1r12-2r12-3r12-4…………
rij-1rij-2rij-3rij-4
邀請專家對項目現場和內業資料進行檢查,對各項指標作出評價,形成隸屬度判斷矩陣。
R1=0.30.40.200.10.10.40.20.10.20.20.30.20.10.20.20.30.10.30.1
R2=00.10.10.40.40.10.20.10.50.1000.10.30.60.10.10.20.10.5
R3=00.20.10.20.500.10.10.20.600.10.1030.500.10.10.10.70.10.10.10.30.4000.10.20.7
R4=00.10.10.20.60.10.10.10.60.100.10.10.30.500.20.10.30.4
3.3計算模糊綜合評價集
模糊綜合評價集Bi=Wi·Ri,其中Wi是權重集,Ri是隸屬度矩陣。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評價內容的模糊綜合評價集如表7所示。
3.4計算模糊綜合評價分值
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的模糊評價分值S=Bi·T,其中Bi為模糊綜合評價集,T=9585756530T,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的模糊評價分值和評價等級詳見表8。
上述研究過程數據是本項目在2021—2022年一年內某承包商的第一次評價結果,其結果不太理想。這說明在無明確考核評比和獎懲措施下,工程承包商缺少自我驅動力,質量保證能力和工期保證能力未得到充分調動。按照上述方法,對某工程承包商以每2個月1次的頻率持續跟蹤評價,在后續5次跟蹤評價中,評價結果有了顯著的提高,這說明根據評價結果有針對性地采取管理措施更能有效地調動工程承包商的積極性,其施工能力在持續改進提升。
4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研究建議
4.1質量管理方面
(1)監督施工企業切實控制好施工原材料的檢驗試驗、加工精度控制及檢查、安裝精度控制等工作,從施工原材料的進場開始到形成合格的產品為止,各個環節均要加強管理。
(2)監督施工企業加強事前預防預控和施工過程控制。事前優化施工方案和準備專項預案并全員書面交底,作好應急物資儲備;施工過程中嚴密監控人員施工部署情況、材料轉運情況、施工機械運轉情況,保證施工方案的貫徹執行。
4.2工期管理方面
(1)因極端惡劣天氣造成工期延誤的,監督施工企業采取必要補救措施,減少損失。
(2)面臨不利的客觀條件影響時,工程承包商加強技術力量配備,開展工期優化探討分析專題會,對進度計劃進行優化,調整并合理搭接施工工序,使現場生產組織工作更加合理、可行。加強生產組織協調,將不利的客觀因素條件導致的工期滯后局面逐漸地扭轉。
5結論
本文以具體代建項目案例為背景,對潛在影響工程承包商施工能力指標進行總結分類,在結合專家采訪調查的基礎上建立了評價指標體系。通過AHP法確定出指標權重。針對跟蹤評價結果提出改進建議,促進工程承包商持續的提升施工能力。
參考文獻
[1]袁振民,張琦,常遠,等.耦合協調度視角下裝配式建筑精益施工能力與效益關系評估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17.
[2]楊杰,袁鶴桐.行業轉型階段工程總承包企業能力評價體系研究[J].工程經濟,2019,29(11):53-58.
[3]仇國芳,李悅.建筑承包商綠色施工能力評價方法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7(4):612-616.
[4]劉雷,杜秀紅,時現,等.基于CM、GCA、PCA和GA-BP的公共工程分包伙伴施工能力評價研究[J].管理評論,2013,25(10):59-67.
[5]趙偉,朱律,王仲雷.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供應商評價模型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22,No.459(05):140-142.
[6]陳景鎮,潘純濤,陳業偉,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海綿城市建設成效評價[J].市政技術,2022,40(11):149-153.
[作者簡介]陳琳(1988—),男,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