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麗 張琛



Effect of nursing and health pr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innovative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XU Qiaoli,ZHANG ChenXuzhou Central Hospital,Jiangsu 221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Chen,E-mail:812088399@qq.com
Keywords ???nursing health prescription;innovative intervention;liver cirrhosis;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intervene;complication;nursing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健康處方聯合創新性干預對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介入術后并發癥及康復進程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接受介入術治療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98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作兩組,對照組(49例)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49例)予以護理健康處方聯合創新性干預。比較兩組病人的情緒狀態、應對方式、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康復進程。 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UIS-A)評分、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PBS)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醫學應對方式問卷(MCMQ)中面對評分高于對照組,回避、屈服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4.08%)低于對照組(18.37%);觀察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 <0.05),且觀察組術后7 d的40項術后恢復質量調查問卷(QoR-40)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結論: 護理健康處方聯合創新性干預應用于接受介入術治療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可有效改善其情緒狀態及應對方式,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并縮短康復進程,進一步提升康復質量。
關鍵詞 ?護理健康處方;創新性干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介入;并發癥;護理
doi: ?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0.031
肝硬化為各種肝臟疾病進展至晚期的主要表現,5年生存率僅為14%~35%,可引發多種并發癥,上消化道出血即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可導致病人病情進一步加重,增大死亡風險 ?[1-2] 。介入手術是目前臨床肝硬化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治療方式,可有效減輕肝臟負擔、降低門靜脈壓力,從而減少上消化道出血。然而,大量臨床研究均顯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接受介入手術治療時,手術效果與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護理干預的影響,部分此類病人的疾病認知水平較低,加之出血癥狀、擔憂手術及預后等因素的影響,可致使其圍術期配合度降低,直接影響術后康復效果 ?[3-4] 。因此,臨床護理人員需不斷探索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有效的圍術期護理措施。本院近年來對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實施護理健康處方聯合創新性干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手術治療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9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98例病人分為兩組,各49例。納入標準:1)通過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肝硬化,且存在嘔血、便血,大便隱血試驗3次以上陽性;2)內科保守治療、內鏡治療無效;3)意識清楚;4)年齡18~<80歲;5)配合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疾病、惡性腫瘤;2)合并精神疾病;3)合并可能引發上消化道出血相關癥狀的疾病;4)介入手術后再出血;5)認知、語言交流功能障礙;6)文盲,無法配合研究涉及量表的調查與填寫。對照組中,男26例,女23例;年齡38~76(57.02±7.58)歲;病程1.0~3.0(2.02± 0.54 )年。觀察組中,男27例,女22例;年齡39~ 75(56.98 ±7.60)歲;病程1.0~2.5(1.95±0.52)年。本研究已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LC2021-335)。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均衡可比。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行常規護理。醫護人員向病人介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關知識,依據手術方案,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手術流程,安撫病人不良情緒,指導其正確配合手術。術前完善各項準備措施,術后強化病情觀察,遵醫囑規范進行術后用藥,實施疼痛管理,予以飲食、活動等方面的護理。
1.2.2 觀察組
行護理健康處方聯合創新性干預。
1.2.2.1 護理健康處方
護理人員查閱文獻、咨詢專家、共同討論,結合本院實際情況,設計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療護理健康處方,包括以下5個模塊:第1模塊,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相關知識與預后。第2模塊,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療方案與優勢。第3模塊,圍術期管理,包括飲食、活動、睡眠、用藥。第4模塊,情緒管理,介紹不良情緒對手術及術后康復的負面影響,并附上相應的放松方法。第5模塊,自我管理,包括病情自我監測、藥物管理、并發癥預防等。將護理健康處方發放給病人,以一對一的形式耐心講解各個模塊的內容,并引導病人自主學習,期間耐心解答其疑問。
1.2.2.2 創傷性干預
1)術前護理。一方面,強化心理干預,適當提問了解其心理狀態,以牽手、撫背等肢體動作表示理解與安慰,介紹手術安全性,邀請術后恢復良好的病人現身說法,增強病人手術信心,指導家屬通過按摩、撫觸等方式緩解病人身心不適感,并多鼓勵、安慰病人。另一方面,向病人詳細解釋需要注意的事項、配合要點,實施呼吸訓練指導,提前練習穿刺時屏氣、成功穿刺后淺慢呼吸等。2)術后護理。首先,病人術后回病房后,強化病情觀察,嚴密實施心電監測,予以吸氧、規范術后用藥。其次,加強疼痛管理,定時評估病人術后疼痛情況,依據評估結果予以相應的疼痛干預,實施程序化減痛護理,包括輕柔操作減少刺激、轉移注意力等,疼痛嚴重者遵醫囑予以藥物止痛。最后,以病人術后恢復情況為依據,指導其進行力所能及的自我照護,包括規范服藥、合理運動、科學飲食等,并合理休息。
1.3 觀察指標
1.3.1 情緒狀態
分別于住院當天及出院時采用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UIS-A)、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PBS)評估兩組病人心理狀態。MUIS-A包括25個條目,各條目計分為 1~5 分,得分越高表示疾病不確定感越強 ?[5] ;SPBS包括10個條目,各條目計分為1~5分,得分越高,自我感受負擔越重 ?[6] 。
1.3.2 應對方式
分別于住院當天及出院時采用醫學應對方式問卷(MCMQ)評價兩組病人的應對方式,包括面對、回避、屈服3個維度,分別有8、7、5個條目,各條目計分為 0~4 分,得分越高表示該應對方式越明顯 ?[7] 。
1.3.3 并發癥發生情況
統計兩組病人住院期間腹痛、胸腔及腹腔積液、脾膿腫、肝性腦病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3.4 康復質量
記錄兩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同時,術后7 d應用40項術后恢復質量調查問卷(QOR-40) ?[8] 評價兩組病人術后恢復質量,QOR-40包括情緒(9個條目)、疼痛(7個條目)、軀體舒適度(12個條目)、心理支持(7個條目)、軀體獨立性(5個條目)5個維度,各條目計分為 1~5 分,得分越高,術后恢復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處理數據,定性資料用例數、百分比(%)表示,行 χ 2 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 ±s) 表示,行 t 檢驗。以 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情緒狀態(見表1)
2.2 應對方式(見表2)
2.3 并發癥發生情況(見表3)
2.4 康復質量(見表4)
2.5 康復時間(見表5)
3 討論
肝硬化為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致病因素包括病毒、藥物、膽汁淤積等多個方面,病理特征主要為進展性、彌漫性的肝組織纖維化與肝細胞破壞,可致使門靜脈高壓,引發上消化道出血,危及病人生命 ?[9] 。現階段,臨床主要通過介入手術對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實施治療,可于微創狀態下降低門靜脈壓力,有效止血 ?[10] 。然而,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多伴有明顯的負性情緒,消極應對臨床干預,可直接增加手術風險,影響術后康復效果。因此,需注重此類病人的護理干預,而以往臨床上多實施健康教育、手術準備與術后觀察等常規性護理,難以滿足病人身心多方面的護理需求,導致總體護理效果不理想。
本研究對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實施護理健康處方聯合創新性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MUIS-A、SPBS評分低于對照組,應對方式評分優于對照組( P <0.05),提示護理健康處方聯合創新性干預應用于接受介入治療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可有效改善其情緒狀況與應對方式。護理健康處方干預通過設計符合本院實際情況的護理健康處方,包括5個模塊,第1個模塊對疾病相關知識進行介紹,第2個模塊注重手術知識介紹,第3個模塊實施圍術期管理知識介紹,第4個模塊實施情緒管理知識介紹,第5個模塊則注重自我管理教育,可予以病人全面化健康教育與指導,使病人疾病認知水平提升,并促進其積極心理轉變 ?[11] 。創新性干預從術前、術后兩個方面入手,術前護理設計心理干預、注意事項與配合要點干預,可使病人做好身心方面的手術準備;術后護理注重病情觀察與疼痛管理,可減輕病人術后身心不適感。通過對病人實施上述護理措施,可使其正確認識疾病與手術方案,自主調節心理狀態,降低疾病不確定感與自我感受負擔,積極、正確面對病情與臨床干預,從而達到改善其應對方式的效果 ?[12] 。
盡管介入手術屬于微創手術的一種,但在麻醉、穿刺等操作產生的應激反應影響下,加之術后管理不當,病人仍存在發生腹痛、胸腔及腹腔積液等并發癥的風險,并發癥的發生不但可導致病人痛苦增加,而且可直接影響術后康復進程 ?[13-14] 。本研究中,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P <0.05),且觀察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術后7 d的QoR-40評分高于對照組( P <0.05),提示對接受介入手術治療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實施護理健康處方聯合創新性干預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并進一步提升術后康復質量。護理健康處方以處方的形式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手術介紹、圍術期管理、心理情緒、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干預,可使病人獲取全面而正確的疾病知識,并緩解不良情緒,正確配合手術,促進手術順利、安全進行。創新性干預則從術前、術后兩個方面入手對病人實施心理干預、手術準備、病情觀察、疼痛管理、自我管理指導等護理,不但可提升術前準備工作完善程度,而且可促進病人術后康復。對病人實施上述護理,可有效提升手術安全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使病人術后康復進程加快,并進一步提高術后康復效果。
4 小結
綜上所述,護理健康處方聯合創新性干預應用于接受介入治療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可有效改善其情緒狀況與應對方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加快康復進程。但本研究存在不足,包括僅單中心選擇98例樣本,觀察指標主觀性較強等,需展開更大規模的研究,以進一步對本研究結論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 ??董其剛,許軍.PALBI聯合AMIS65評分系統用于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預后評估的價值[J].肝臟,2022,27(6):662-667.
[2] ?MAL ?L.The study of renal profile and serum electrolytes in cirrhosis of liver[J].Indian Medical Journal,2022,116(3):25-27.
[3] ??徐敏,倪宇,張瑞,等.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微創治療進展[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3,39(2):424-431.
[4] ??周素煥.預見性及針對性護理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研究[J].重慶醫學,2021,50(S1):92-94.
[5] ??葉增杰,佘穎,梁木子,等.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的重新修訂及其在中國惡性腫瘤患者中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全科醫學,2018,21(9):1091-1097.
[6] ??張慶娜,李惠萍,王德斌.中文版自我感受負擔量表在癌癥患者中應用的信效度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1-4.
[7] ??沈曉紅,姜乾金.醫學應對方式問卷中文版701例測試報告[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0,9(1):18.
[8] ??FEENSTRA M,KKELEBI S,VAN B H M, et al .133:quality of recovery 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 using QOR-40[J].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2022,35(1):133-136.
[9] ??WONG Y J,LI J,LIU C, et al .CHESS-ALARM score to stratify decompensation risk in compensated advanced chronic liver disease patients: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J].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22,37(6):1043-1051.
[10] ??曹莉明,張勇學,梁志會,等.多次TACE聯合TIPS治療肝癌合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J].臨床誤診誤治,2022,35(2):39-43.
[11] ??徐銘聰,李小平,萬慧娟.主題式護理健康處方干預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1):56-58.
[12] ??袁潑棉,楊薇.知信行護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貴州醫藥,2021,45(4):668-669.
[13] ??HUANG M F.Treatment effects of emergency nursing mentality intervenes o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upper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Asian Case Reports in Emergency Medicine,2021,9(3):25-29.
[14] ??李蕓,李珊.綜合性護理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療效果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22,13(2):2127-2128.
(收稿日期:2023-06-25;修回日期:2024-04-06)
(本文編輯 賈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