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
隨著新課標的逐步實施,教育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學校、老師和學生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新課標視域下的教育教學,不僅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學模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新課標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也發生了變化,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深入研究新課標、落實新理念。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我總結出以下三種有效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一、營造精彩有趣的課堂氛圍
精彩有趣的課堂氛圍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對教師來說,擅長在課堂上營造精彩的課堂氛圍,就好比獲得了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在有趣、精彩的語文課堂氛圍中,學生的表達欲望與學習欲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展現他們的學習能力。在精彩、有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更容易產生愉悅的心情,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他們會處于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學習知識的效率也變得更高。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營造有趣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力爭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師生之間要相處融洽,處理好師生關系,避免讓學生對老師產生畏懼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學得更輕松、沒有負擔,才會體驗到獲得知識的滿足感。其次,教師要把教書育人的責任真真切切地擔在肩上,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最后,要用新的教學理念引導和啟發學生,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是一個不斷豐富自我、充盈靈魂的過程,尤其是語文學習,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人文素養,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注重教法與學法相結合
教學是一個互動性很強的活動。教師要不斷磨煉自己的教學方法,還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他們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新課標視域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同時掌握教法和學法。學生對學法的理解和領悟離不開教師的指引。比如說,教師在教學生識字的時候,一方面,教師應當教會他們拼音認讀的正確方法、字形的記憶方法以及字的筆順、結構等,另一方面,也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討論與交流,通過交流各自的識字方法,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并懂得分享的快樂。再比如,給學生講述正確的閱讀方法時,教師要先教給學生具體的、有效的方法,比如不同課文之間的對比學習、對課文布局的理解以及對課文主旨的正確把握等,并鼓勵他們探究新方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老師的指導、自己的訓練,掌握學法并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和創新,進一步提升了能力。
三、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過去的語文教學大多采用單純的講解式的教學方法,這造成了學生學習具有被動性,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和大膽表達創新的觀點十分重要。在課堂中,教師應給學生自主思考留出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鼓勵他們表達新觀點,使學生積極進行全面和多維度的思考,打破思維定式,允許學生向不同的方向打開思路。除此之外,還應當告訴學生要敢于質疑權威、突破傳統觀念,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大膽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不被思維定式束縛和限制。況且,雖然不同的學生可能對同一種事物的認識存在分歧,但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他們的創新意識也在不斷成熟完善,獨立思考的思路不斷形成,這種由創新所帶來的積極意義,比某一問題答案的正確性和標準型要重要得多。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新課標視域下要營造精彩有趣的課堂氛圍、注重教法與學法相結合、鼓勵學生大膽創新,這三個要點不可或缺、緊密聯結。教師只有認識到新課標視域下語文課堂與以往的不同之處,才能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有效貫徹新課標、達到教學相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