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衛李
[摘 要]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數字經濟業態。民營中小企業作為轉型主體之一,其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迎來重大變革,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5G等技術已成為推動企業管理轉型的重要驅動,不僅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效益,而且促進了組織內部的系統性變革。基于此,文章以數字經濟時代為背景,闡述數字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特點,及其對民營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旨在創建更為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路徑,推動民營中小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數字經濟;民營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4)10-0034-03
數字經濟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其高度依賴于數字技術的應用,使經濟發展變得更加靈活、多元和便捷,賦予了各行業更高效的經營渠道。隨著數字經濟模式的逐步完善,各行業領域正經歷深刻的變革,民營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營的重要單元,為了在數字化轉型的洪流中站穩腳跟,必須高度重視內部管理的革新升級,構建與時代接軌、符合發展特點的科學管理體系。
人力資源管理環節尤為關鍵,急需進行全面優化改革,其重點是構建精細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充分契合數字經濟時代的特征,增強人力資源管理效能,確保其滿足新時代的發展訴求,有力推動企業的進步與發展。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界定了數字經濟,指出“數字經濟”屬于一種經濟形態,其基礎在于數據資源的合理應用,服務于各領域的發展[ 1 ]。同時,數字經濟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即以現代信息網絡為載體,實現管理效率提升和驅動結構優化。
具體而言,數字經濟業態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已然改變了以往的面貌,具備了豐富的適用性特征。
一是管理效率高效性。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其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高效性特征尤為突出,即相較于傳統的管理模式,全新業態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可借助數字化和信息化手段,將人員培訓、職位安排、招聘等環節有效轉化為數字化流程,通過自動化操作和信息共享機制,優化管理效能和降低成本消耗。
二是管理流程標準化。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實現管理流程的標準化至關重要,尤其是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方式,為企業搭建一體化的數字管理平臺,依托線上線下整合的新機遇,創造協同聯動的工作環境,實時傳輸和處理人力資源相關數據,大幅提升數據的整體利用率和決策支持能力。
三是管理技術精準化。數字經濟強調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方式,通過技術化、精細化管理,更好地推動各類數字技術滲透,達到為管理賦能的目的。
(一)推動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升級
在數字經濟時代,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諸多的嚴峻挑戰,特別是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已經不再具備優勢,更無法滿足現代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訴求[ 2 ]。例如,現行管理模式存在明顯缺陷,包括職責分配不明晰、職能執行實效性不強等,導致人才培養等關鍵作用難以有效發揮。在數字經濟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將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和方法保障。其中,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能夠顯著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流程,確保管理工作更為精準可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作用,有助于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二)保證人力資源管理更加全面
長期以來,民營中小企業在管理上比較孱弱,特別是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缺乏優勢,導致民營中小企業始終難以突破發展瓶頸。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其將能夠憑借公平的技術競爭,使人力資源管理基礎得到夯實、管理模式及流程得到改善,縮小了與大型企業之間的差距。
在數字經濟維度下的人力資源管理,通常依賴于規范化的系統,全面覆蓋人力資源管理各個維度和領域,避免傳統管理方式的漏洞,更好地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管理問題。在相應技術平臺的支持與助力下,民營中小企業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將得到顯著提高,管理層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實時監控與精細化管理,潛移默化地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能。
(三)確保人力資源管理的精確性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項復雜且動態的工作,在傳統的民營中小企業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始終處于較低層次,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缺乏準確性,使得管理措施及內容無法與實際相適應。
在數字經濟時代,民營中小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發生顯著改變,以往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很難在全新的競爭中獲得優勢。為此,利用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不僅有助于管理模式的革新,而且可以在實踐中保持管理的精確性,更好地契合中小企業的崗位需求,及時提出相應的招聘、培訓、晉升建議,優化人力資源管理[ 3 ]。
同時,數字化的平臺管理模式可以保障人力資源管理的公平、透明,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充分體現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
(一)突破常規用人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文化
數字經濟的迅速崛起,不僅改變了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更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平臺。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人才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要求企業積極引進適應數字經濟的高端人才,提升民營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4 ]。因此,民營中小企業必須打破傳統的用人模式,創新和豐富企業內部的人才培養文化,探索符合時代潮流的發展新路徑。
一方面,人力資源管理應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基礎,構建一套符合企業發展特點的人才引進機制,實現外部招聘與內部培養的深度融合,確保企業能夠精準鎖定人才。同時,引入專業的管理團隊進行組織優化和人員配置,通過深入分析人才結構,制定長遠且具有針對性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例如,為增強創新優勢,民營中小企業要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引入更多高素質、技術型人才,改變以往“散、亂”的用人狀態,注重核心人才團隊的打造。
另一方面,不斷更新培養方式,關注企業人才需求中的短板,樹立專業化、規范化的人才儲備意識。例如,通過建立健全規范化的選拔晉升制度,強化員工的職業技能與歸屬感,降低人才流失風險,夯實企業人才隊伍基礎,推動企業持續穩健發展。在培養方式上,要以意識培養和認同感培養為主,打造一支與企業保持步調一致的人才隊伍。
具體而言,在人才培養中要依據針對性培養、個性化培養和分層培養相結合的原則,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培養計劃和培養內容,保持與企業發展需求的同步。例如,通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培養方式,拓寬員工培養渠道,實現培養資源的均衡發展。
(二)持續增加基礎投入,夯實人力資源管理基礎
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民營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必須重視和增加對基礎建設的投資。數字化進程的本質,不僅需要依賴信息技術的實體載體,更離不開各類信息軟件系統的支持,以確保信息技術穩定高效運行。因此,企業應針對硬件設備、軟件系統以及網絡基礎設施等多個層面,加大相應的資金和資源投入,為順利推進數字化建設奠定基礎。
一方面,民營中小企業應基于自身特點以及當前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規劃要求,選擇最適合的技術設施進行投資,確保投資規模與企業成長需求相匹配。在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時,應避免過度或盲目投資。例如,少數企業在預測時過于樂觀,在數字化基礎設施投資上追求一步到位,使大量資源涌入人力資源管理轉型之中,導致企業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
另一方面,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民營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劣勢逐步凸顯,企業往往忽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投入,喪失了在核心人才領域中的優勢。因此,數字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要發揮技術優勢和潛力,以更低的成本發揮更大的作用,彌補在資源投入和功能發揮中的不足。例如,企業在制訂人力資源管理計劃時,需要注重階段性發展的特點,將長遠目標細分為多個短期目標,為每個目標制定合理的數字化投資方案,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速數字化轉型。
(三)持續完善管理機制,保持企業人才管理優勢
目前,民營中小企業的數量持續增加,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重要比重。為優化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結構,以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確立優勢,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的優化至關重要。民營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關鍵在于不斷健全適應時代的管理機制,即保持人力資源管理的持久活力與發展動力,緊隨數字化潮流和人力資源管理變革的重要趨勢[5]。
企業必須針對數字化特點,對現有人力資源管理機制進行革新升級。在制定和更新相關制度時,既要充分融入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要求,也要明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及其員工的工作職責與能力標準,構建一套既涵蓋數字化轉型內容,又貼合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具有高效執行力的管理制度體系。為此,企業應著眼于長遠發展目標,以建立健全監督機制為保障,通過實施有效的監管活動,確保企業各個環節高效有序運作,防止任何可能影響企業發展公正性和透明度的行為發生。其中,重點是注重人力資源管理流程的優化設計,如圖1所示。
與此同時,企業應充分利用監督機制,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質量進行階段性總結與評估,及早識別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及時制定精準的改進策略,避免問題持續惡化至無法挽回的地步。特別是在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應充分借助數字化建設的優勢,全面審視和深入剖析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敏銳洞察其中的問題和不足,改善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短板,使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對人力資源管理發揮積極作用,實現民營企業人才培養的持續發展。
(四)積極打造信息平臺,引導技術系統深度應用
大型企業之所以具備人才優勢,除了其自身吸引力強大之外,完善的管理平臺也是其成功要素之一。為此,民營中小企業要想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有所突破,發揮系統平臺優勢無疑是首要任務。
具體而言,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特別是利用大數據技術時,應著重構建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統,以將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逐步轉化為數字化的管理方式。比如,通過全面收集企業員工的相關信息,包括培養、成長、表現、業績等,不僅有助于實現人力資源系統的全面覆蓋,更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管理投入,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提升。其中,重點是要使系統平臺具備科學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如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民營中小企業要對人力資源管理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與精細化分析。通過透徹解析從員工招聘、培訓到績效考核等環節產生的海量數據,精準把握員工的特性與需求,為人才選拔和錄用提供更加精確的數據支撐。同時,借助對績效數據分析結果的有效運用,建立及時反饋機制,適時調整并優化薪酬制度、培訓計劃等激勵措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升其滿意度。
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為民營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環境和市場競爭格局,中小企業需積極把握數字化轉型的脈搏,通過完善數字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能,實現人才價值的最大化。企業需要更科學地選拔人才、制定個性化培訓方案,依據績效數據分析結果動態調整激勵措施,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新潛能,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便捷化,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與靈活性。
[1]于靜.數字經濟下民營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3(19):98-100.
[2]鄧麗嬌.數字經濟時代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優化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23(07):121-124.
[3]張艷琴.數字經濟背景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轉型升級路徑研究[J].經濟師,2023(05):271+273.
[4]劉晶晶.數字經濟背景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措施研究[J].電腦愛好者(普及版)(電子刊),2022(05):2273-2274.
[5]陳穎.基于大數據的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J].華東科技,2023(01):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