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嬌嬌 沈舒昊
黃昏的影子籠罩著一棟棟熱鬧的教學樓,光影化成了風,一個個投落在地面上的影子搖曳著。教師節那一天,我回到辦公室,發現桌上放著一張賀卡,上面寫著:老師,謝謝您!您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照亮了我!我也會努力讓自己成為光,去傳遞溫暖。
卡片落款處,小乾的名字映入眼簾。看著卡片,我不禁笑了,腦海中浮現出與小乾相處的一幕幕……
一、顯象:孤獨男孩 隱沒人群
“老師,小乾又不跟大家一起跳長繩!”下午大課間,學生們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展大課間活動,望向小乾時,他站在隊伍外面,眼巴巴地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靈活地穿繩而過,他跟著甩繩的同學不自覺地數著節拍:“1,2,1,2……”同學向他招手,他卻立刻轉過身去,頭也不回地跑開了。
望著這個背影,熟悉的回憶一幕幕涌上心頭。
課堂上,他不舉手、不發言。請他回答問題,也總是沉默不語。下課后,他不交流、不玩耍,總是默默坐在座位上,眼巴巴地看著大家……這孩子,猶如塵埃般隱沒于人群。他不愿意和同學接觸,喜歡獨享世界的清凈。而我總想嘗試靠近他,溫暖他,卻不知該如何走進他的世界。
二、溯源:“高壓政策” 關愛缺失
回溯源頭,有些種子早已被悄然埋下。和小乾的媽媽打完電話后,我發現小乾的性格與他的原生家庭有關。于是,我決定去小乾家家訪,與他父母當面聊一聊。
聽完我對小乾在校表現的一番闡述,爸爸神色凝重地開口道:“老師,不瞞您說,這個問題我們也很頭疼。小乾從小跟著他奶奶一起生活,奶奶信奉‘嚴師出高徒,一直以來對孩子的要求很高,但凡孩子有一點做得不好,就責怪小乾。”媽媽長嘆一口氣,眼眶濕潤地說道:“現在有了老二,我們總想著小乾作為哥哥,要為弟弟做好榜樣,對他要求比較高,總是給他壓力,說他做得還不夠好,還應該更好,這打擊到了他,是我們當父母的失職。”
聽著小乾父母的講述,我不禁反思:在學校里,老師、同學對他何嘗不是指責多于鼓勵、批評多于關愛呢。怪不得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習慣于隱藏自己。我們從未走進他的世界,去聽聽他的心聲,去共賞他的精彩。
三、探法:三方融通 攜手育人
對于怯懦自卑的孩子,我們不僅需要理解,更重要的是點燃他的信心。
(一)夸夸卡:家庭賞識
賞識教育當務之急應是幫助學生找回自信心,幫助學生糾正“認知失調”,讓學生對于自己所做的事有所觸動。我建議小乾父母組織幾次親子活動,并對小乾的具體表現給予鼓勵和肯定,喚起小乾的自信心。
一天晚上,我接到了小乾媽媽的電話:“老師,我感覺小乾有變化了!上周我們一起去爬山,我們夸他爬得快,不怕累,有毅力,剛開始他都假裝沒聽到,一個勁地往前沖,我還很懊惱。后來,我明顯感覺到他心情變好了,還主動幫弟弟拿水杯。今天,我們開展了‘夸夸我們的家人活動,我們都在夸他,他還是有點不好意思,但是非常開心,還主動提出把垃圾倒掉,我們好久沒見他這么開心了。謝謝你啊,老師!”掛斷電話,小乾媽媽發來兩張圖片,上面寫著:“升入五年級以后,每個要上學的早晨你都是家中第一個起床的,我想你的心里一定有著對自我的堅持,媽媽被你的這份自律感動。”“有心的你一下就關注到家里的垃圾桶沒套垃圾袋,懂事的你及時套上,奶奶為你點贊。”
直接贊美法是培養孩子自信心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種方法。欣賞就是愛,孩子從來不缺少優點,缺的是父母善于發現的胸懷和眼睛。直接贊美法具體做法是“看到孩子的行為+說出自己的感受+正面的形容詞”。
這份“夸夸卡”成為小乾家家庭成員間發現愛、表達愛的一種方式。每次看到他筆袋最里層疊得整整齊齊的夸夸卡,我知道,他在小心翼翼地珍藏著這份鼓勵和愛。
(二)幫幫團:伙伴助力
集體總能碰撞出愛的火花,集體是個人獲得全面發展的最好舞臺。既然小乾不愿主動走進我們的世界,不敢在人前表露本領,那我們何不主動跨出這一步呢?引導小乾的第一步,我采取了“先跟后帶”的方法。先跟:先和當事人建立親切感,配合對方的情緒,運用當事人的感知去引導當事人。后帶:引導他敞開心扉去嘗試。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總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小乾常常會通過畫畫來表達情緒,借著年級開展“善”文化主題書畫展的活動,我特地在班級選拔規則上花了點心思:除“毛遂自薦”外,還特意增加一項新規則“伯樂識馬”——推薦書畫水平較高的同學參加。課間與學生聊天時,我有意在學生面前展示我收集的小乾的書畫作品。一時間,小乾成了班級同學口中的書畫小明星。
當小乾聽到自己的名字被一位位同學推薦,聽到自己的作品被提起、被夸獎,他愣了愣,抬起頭,臉唰地紅了,頭立馬又低了下去,可他的背脊卻悄悄地挺了起來,雙手疊放在課桌上,宛若最開始就是這樣的坐姿。
書畫作品展出的這一天,偌大的展廳里,學生們絡繹不絕。小乾的背影停留在這幅書畫作品前許久,我走上前拍拍他。與他眼神對視的那一刻,我看到他眼神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他的嘴微微顫動,仿佛說了聲“謝謝”,聲音不高卻好似調動了全身的力量。伙伴的助力讓這個“隱形男孩”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
(三)亮亮相:社會賦能
只有自己認可了自我的價值,才敢于展現自己的光芒。我們的班集體建設一直以“養微善之行,成大德之人”為主題。這個月,學生們將參加“將愛傳遞,輸送希望”撫平山區兒童圖書館捐贈公益活動,我特意叫上小乾。剛到活動場地的他有些局促,我示意他把運來的課外書搬到捐書臺,“謝謝!”志愿者們的一聲聲道謝仿佛成為照亮他心間的一抹陽光。鼻尖一抹灰跡,額頭滲出汗水,冷風吹過,卻難以撫平小乾此刻火熱的內心。這個曾經不易被關注也不敢現身的“隱形人”,在得到一次次肯定之后,熱烈地散發出自己的光和熱,在大家的眼中嶄露頭角。小乾送去了溫暖和希望,收獲了認可與信心。
一個人一旦被需要,價值得以實現,其成長的渴望便會無比強烈,其主動性和創造性便會噴薄而出。
四、轉變:C位男孩 閃亮登場
攜一程山水,擺渡至遠方。新學期的班委競選,小乾的名字赫然出現在名單上。那節課上,小乾高高舉起手第一個上臺競選:“大家好,我想競選的是勞動委員……”眼前的這個男孩個子高挑,自信滿滿,我望著這個站在講臺C位的男孩出了神。陽光斜照進來,灑進教室,熾熱又溫暖,治愈又平靜。驀地,熱烈的掌聲將我的思緒拉回,如雷鳴之勢,經久不息。我知道,臺上的小乾綻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再回首,那些輾轉反側、心緒難安的瞬間平靜地涌上心頭。對于小乾這樣的孩子,不需要絕世武功,只要用心。每個孩子,都需要作為老師的我們用心澆灌:心中有愛,眼中更要有法,因為他的光也許并不止一束啊!
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它拂過山川;沒有人能夠知道教育的發生,只有當它點亮孩子的心靈。作為一名教育者,我知道,只要我足夠智慧、足夠柔軟、足夠耐心,那么,走進我生命的孩子,將立于舞臺中央,閃閃發光。“再渺小的星也能發光發熱,再微弱的光也能匯聚成璀璨星河”是我堅守在心里、落實于行動中的教育理念。從教路上,我一直努力成為學生追光路上的點燈人,以熹微之火,點亮燦爛星河。
吳嬌嬌?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實驗小學。
沈舒昊? ?浙江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