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墨
摘要:本文討論了當前林業植物檢疫執法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例如執法人員數量不足、人員身份尷尬、執法手段落后、執法漏洞大等,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為林業植物檢疫執法工作的持續開展提供依據。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首先分析了旌德縣林業植物檢疫執法的現狀,然后論述了林業植物檢疫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林業植物檢疫執法;現狀;存在的問題;對策
林業植物檢疫(原稱森林植物檢疫)是指依照植物檢疫法規采取的控制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傳播蔓延,保護森林資源和國土生態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林業植物檢疫標準化是保證林業發展的基礎性活動,是林業現代化的重要環節,對促進我國林業又快又好發展,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規范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1 檢疫機構改革后的現狀
1.1 縣級林檢機構情況
2020年,旌德縣進行了機構改革,縣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機構改革前名稱為“旌德縣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編制數3個;改革后名稱為“旌德縣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站”,編制數3個,實際在崗人員3人,承擔檢疫執法主體,按時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測報,及時發布病蟲情報,適時組織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積極開展森林植物調運檢疫和種苗產地檢疫工作。
1.2 木竹檢疫檢查站情況
旌德縣三溪、橋埠木竹檢疫檢查站,自1993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以來,一直是我國林業植物檢疫工作的重要陣地。檢查站位于交通便利的國道205和省道330交會處,地理位置獨特,輻射廣泛,與涇縣和寧國市相鄰,這使得其在區域內的木竹運輸檢查和林業植物檢疫案件查處工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該檢查站的編制數為18個,然而目前實際在崗的工作人員僅有8個。盡管人員編制緊張,但檢查站的工作人員始終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在實際工作中,旌德縣三溪、橋埠木竹檢疫檢查站的工作人員嚴格執行相關法規,加強對木竹運輸的監管,確保林業植物的健康安全。
1.3 旌德縣檢疫執法工作現狀
旌德縣土地總面積904.8 km2,林地面積6.51萬hm2,
森林覆蓋率69.92%。目前全縣有林業植物檢疫執法工作人員12名,其中縣局林檢站4人,木材檢疫檢查站
8人。2021年全縣辦理各類林業檢疫行政案件20余起,罰款0.8萬元,銷毀松木及其制品2.23 m3,案件辦理類型主要為無證運輸木材、收購無證材、非法經營加工松木案件等,辦案人員在案件處理中做到了程序合法、證據充分、檔案齊全[1]。
2 檢疫執法工作面臨的困境
2.1 執法機構不健全,難以有效履行執法職能
2.1.1 監管任務繁重
2020年,旌德縣進行了機構改革,將原屬于部門管理的七站八所的管理權限下放到了鄉鎮,其中包括林業站。旌德縣是林業大縣,自2019年被公布為松材線蟲病疫區以來,林業植物檢疫執法工作任務繁重,但面對如此繁重的監管任務,全縣林業植物檢疫執法機構還尚不健全。2020年11月,旌德縣委《關于深化鄉鎮機構改革的實施方案》明確,依托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統籌整合治安、城管執法、自然資源規劃、林業、生態環境、市場監管、公共衛生、安全生產、消防、勞動監察、文化旅游市場、農業、水利、村鎮建設、交通等方面執法力量,構建綜合執法平臺,以授權、委托和聯合執法等方式實現區域內綜合執法,主要負責日常巡查和現場監管,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2.1.2 執法權限被削弱
根據執法改革工作要求,一個部門有多個執法機構的要整合成一個執法機構,森林公安必須轉隸到地方公安局,林業部門執法權限遭遇很大的削弱。2021年,
旌德縣成立了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名義上是林業綜合執法,但實際上是將林木、林地和野生動物執法進行了整合,林業植物檢疫等方面的執法還是由林檢站執行,沒有真正實行綜合執法,執法力量薄弱[2]。
2.2 執法方式發生變化
2.2.1 法律文書的變革及其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法律文書在案件辦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相較于過去,現在的法律文書要求更加嚴謹,數量也有所增加。這主要是因為法律體系日益健全,對案件辦理的規范和審查力度加大。辦案程序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失誤,否則可能會對整個案件的結果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制作嚴謹、準確無誤的法律文書是每一個辦案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的要求。
2.2.2 辦案方式的轉型及其挑戰
在辦案方式上,過去的問話筆錄和法律文書都是手寫,而現在則要求采用電腦在線辦理。這一改變旨在提高辦案效率,同時也有效地防止了辦案人員徇私舞弊。然而,這種方式也對辦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一旦上傳成功,文書內容就無法修改,這就要求辦案人員在錄入和法律文書的撰寫過程中,必須保證字字準確,不能出現絲毫差錯。此外,電腦操作也要求辦案人員具備一定的相關技能,這無疑又增加了新的挑戰。
2.3 執法力量嚴重不足
旌德縣林業植物檢疫人員共有編制22個,實有在崗人員12人,其中還包括兩個檢查站的工作人員,一方面整體人員素質偏低,專業院校畢業生只有6人,能夠熟練使用電腦的只有6人;另一方面是年齡偏大,12人中60后有3人,70后6人,80后只有3人。在原來沒有規范化要求的時候,還勉強能夠應付工作,但在現在高科技時代,推行網上辦案的時候,難以適應形勢。
2.4 工作重視程度不高,制約檢疫檢驗工作的開展
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從入侵到發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沒有森林火災等突發性的事故或災難來得直接,所以存在受重視程度不高、經費不足的情況,要做好這門工作就得靠平時積極開展檢疫執法檢查工作、定期進行監測預報工作,以期避免“災時忙一陣”的現象發生。
2.5 林業植物檢疫設備差執法手段落后
在當今社會,林業植物檢疫執法工作仍然不是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再加上人們認識不足、政府扶持力度不夠,使得植物檢疫執法工作中難以得到其他部門相同的待遇,例如森林植物檢驗檢疫儀器設備、調查取證方式設備難以得到滿足。檢驗檢疫結果主要通過病癥分析和肉眼觀測,存在嚴重的技術不足,可能帶來巨大誤差,無法科學準確地定義各種林業有害生物。這給林業植物檢疫執法工作帶來很大難題,使森林植物檢驗檢疫工作難以開展。
3 對策措施
3.1 深化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林業綜合執法一體化建設
林業植物檢疫行政執法在林業行政執法范疇中占據一席之地,然而其與其他林業行政執法法律法規授權的差異性明顯,不僅職責范圍獨特,執法依據也各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相對獨立的特征。
旌德縣自2020年黨政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以來,林業植物檢疫并未被納入林業綜合執法的范疇。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職能交叉和執法力量分散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建議將林業植物檢疫權力的重心移交至林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這樣的調整將有助于形成林業綜合執法一體化,從而徹底解決職能交叉和執法力量分散的難題。一方面,林業植物檢疫權力與林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的職責緊密相關,將二者整合有助于提高執法效率;另一方面,林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在執法過程中具備豐富的經驗,將林業植物檢疫權力交由其管理,有助于強化執法的專業性和針對性。
3.2 加強檢疫執法隊伍建設,樹立林檢執法隊伍良好的社會形象
機構改革后,隨著機構人員的調整,旌德縣林檢執法隊伍也受到了一定影響。檢疫執法人員是保護森林資源安全,法律法規正確實施的執行者,因此有必要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建立一支政治素質強、業務技能精、辦事效率高的林業植物檢疫執法隊伍。要理順人事編制,狠抓執法隊伍的培訓和管理,每年還要進行技術考核、強化其素質。可以實行末位淘汰制管理,使執法者人人有壓力。可以建立獎懲激勵機制,以提高執法的水平,樹立林檢執法隊伍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林業檢疫執法的威懾力和影響力。
3.3 加強業務能力培訓,提升執法水平
為了加強林業部門的行政執法能力,提升執法人員業務素質,必須對林檢行政執法人員進行持續、深入的法律知識和執法辦案能力培訓。為此,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可持續的長效培訓機制。
首先,要對林檢行政執法人員進行系統的法律知識培訓。這包括對新《森林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植物檢疫條例》以及《林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法律法規的學習。通過深入解讀這些法律法規,讓執法人員全面了解和掌握相關法律條款,以便在執法過程中能夠準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林業管理的秩序。
其次,結合林檢行政執法的實際情況進行培訓。培訓內容要貼近執法工作,解決執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案例分析、模擬執法等方式,讓執法人員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和掌握執法技能,提高執法效率。
最后,我們要規范執法行為。通過對法律法規的深入學習,讓執法人員明確執法規范和要求,確保執法過程的合法性、合規性。此外,還要加強執法監督,對執法行為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及時發現并糾正執法中的問題,防止執法不公、濫用職權等現象的發生。
3.4 堅持解放思想,推進檢疫執法工作創新
著力緩解防治檢疫隊伍功能渙散、人才凋敝、效力低下等問題,通過“借力”解決監管問題,探索植物檢疫執法創新試點,探索建立監督舉報獎勵機制,提升疫情災情、違法違規線索發現能力。積極營造氛圍,強化林業檢疫宣傳,廣泛宣傳法律法規,規范林業植物檢疫秩序。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的協調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和認可,確保自己既要敢作為,也不亂作為。全面探索“林長+檢察長”協同監督機制,要充分發揮林長制辦公室協調督導職能、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和公安機關行政執法職能,協同構建檢察機關全面參與、林長制成員單位協調聯動的林業生態保護新格局。
3.5 加強宣傳,形成全民參與的林業檢疫良好氛圍
我國林業植物檢疫工作在維護生態平衡、保障森林資源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許多公眾對林業檢疫工作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夠深入,這給檢疫工作的推進和落實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提高公眾對林業檢疫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工作人員需要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加大對林業植物檢疫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實際成效的宣傳力度。
利用新聞媒體、網絡平臺、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廣泛普及林業植物檢疫知識。新聞媒體具有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可以通過報道、專題、訪談等形式,讓公眾了解林業檢疫的重要性。網絡平臺則可以借助短視頻、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途徑,將檢疫知識以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方式傳遞給大眾。
還應該加強全民的法制觀念和環保意識。通過開展宣傳活動,舉辦講座、培訓、座談會等形式,讓公眾深入了解林業植物檢疫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實際成效。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公眾的法律法規意識,還可以引導大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共同維護我國的森林資源安全。
3.6 加大投入,改善檢疫設備
政府應當大力增加投入,提升檢疫設備的配置水平,確保檢疫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
其一,優化檢疫設備配置。有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檢疫設備在林業植物檢疫工作中的重要性,為檢疫執法隊伍配備先進的檢驗檢疫儀器設備、調查取證設備。這不僅能夠提高檢疫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還能保障檢疫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要關注設備的更新換代,確保檢疫設備始終處于領先水平,為檢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其二,加強現有設備的維護和更新。確保林業植物檢疫設備正常運行,需要對現有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維護和更新。此外,要建立健全設備維修保養制度,提高設備使用壽命,降低設備故障率,確保檢疫工作順利進行。
其三,推廣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模式。政府應大力推廣林業植物檢疫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提高檢疫工作的科技含量。同時,引入現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實現檢疫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提升檢疫工作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 程飛俠.績溪縣木竹檢查站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2(4):130-132.
[2] 王濤,周建梅.淺析林業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林業世界,2022,11(4):18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