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令科
(益陽開放大學開放教育學院,湖南益陽 413000)
隨著社會對知識和技能需求的演變,終身教育已成為全球教育發展的核心理念,指導著教育體制的變革和政策的制定,以確保每個人都能夠獲得適時的學習和發展機會。終身教育強調學習不應受限于特定的時間或場所,而是一個持續的、生命周期覆蓋的全方位發展路徑,涵蓋了正規的學校體系內學習以及社區、工作場所和在線平臺上的非正規學習機會,倡導在個人職業生涯和個人發展的任何階段,根據需求提供相應的教育和技能培訓。在這個框架下,開放大學作為實施終身教育的關鍵機構之一,其人才培養目標是培育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社會適應性的個體,其教學目標不僅應當完成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習者形成持續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要不斷提高在多元化社會和不斷演進的工作環境中持續增值的綜合素質,將他們培養成為終身學習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終身教育是一個全方位的學習模型,是人們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所接受的教育之總和。它超越了傳統教育的邊界,整合了從早期學前教育到成人后續教育的連續體系,涵蓋了在校學習和社會實踐中的各類教育形式,認為學習既發生在教室的有序環境中,也滲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非結構化場景里。因此,終身教育強調了教育的連續性和綜合性,指出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應當隨著個人需求的變化而適時提供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既包括有組織的課程學習,也涉及自發的個人探索和非正式的集體學習,如社區研討會、工作坊或在線課程,還包括個人通過自我指導的學習、職業培訓以及參與文化和公民活動中的教育機會。作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終身教育理念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準則,確保每個人都能在其生命周期內獲得學習的機會。通過這種全面的教育視角,學習者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維持競爭力和適應性,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努力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1]。因此,終身教育的核心在于開放的學習機會,使學習者能夠在適當的時間通過適宜的方式獲取知識,無論是通過正規的教育渠道還是通過非正規的學習途徑,如自我指導的學習、工作場所的培訓或社會活動,其目標均是促使個體成為積極的學習者,不斷探索和適應新知識,實現個人潛能的最大化。
職業競爭力是指個體在職場中展現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是個體能夠在求職和職業發展過程中相對于其他人才具有優勢,不僅包括專業知識和技能,也包括問題解決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創新創造能力、社會交往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養,且還體現在個體對行業趨勢的敏感性以及終身學習和持續自我提升的意愿與能力,是衡量一個人在職業市場上的吸引力和成功潛力的多維度指標[2]。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技術革新速度越來越快,職場環境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動態變化趨勢,各個行業對崗位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職業發展路徑也展現出迅速而多元的演進趨勢。在終身教育視野中,開放大學所肩負的教育使命遠不止是傳授基礎的知識和技能,而是應當著力培育學習者的職業競爭力,提升他們在不斷演變的職業賽道上能夠保持領先的能力[3]。一方面,學校要帶領學習者實現專業知識的深化與擴展,為其提供與行業發展同步的課程和資源,確保學習者能夠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這不僅包括理論學習,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際案例研究、實習項目和工作模擬等方式,加強學習者對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另一方面,開放大學要著力促進學習者技能的實踐與創新,教學中應鼓勵學習者通過項目式學習和實踐活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以適應快速變化的職業環境。除此之外,軟技能的培養也是開放大學重視的領域,包括溝通能力、團隊合作、領導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比如通過模擬工作環境的團隊項目、領導力培訓課程和跨文化交流活動,學習者可以提高在多樣化工作環境中有效溝通和協作的能力。綜上所述,開放大學應當致力于全面提升學習者的職業競爭力,不僅讓他們在專業領域中獲得優勢,更為他們在全球化勞動市場中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幫助他們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
自主學習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法,強調學習者對自己學習過程的主動控制和管理。在自主學習中,學習者不僅需要獨立選擇學習目標和資源,還需自行規劃學習路徑、設定學習進度和評估學習成果。終身學習是以學習者自主意愿為主的一種教育方式,應當著力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4]。因此,開放大學在其教育模式中應當特別強調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對于學習者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和職業挑戰至關重要。自主學習不僅意味著學習者能夠獨立選擇學習內容和路徑,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主動識別自己的學習需求,設定學習目標,并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學習進程。開放大學通過提供多樣化的資源和靈活的學習平臺,鼓勵學習者根據自身興趣和職業規劃探索新的知識領域,同時,通過定期的自我評估和反饋機制,幫助學習者監測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效果,從而形成自我驅動的學習模式。此外,開放大學還應注重培養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對于理解復雜概念、應對未知挑戰以及創新思維的形成至關重要。綜上所述,通過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開放大學不僅能夠提升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技能,還能幫助他們在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實現個人潛能的最大化。
終身教育視域下,為提高教育的可及性,開放大學還應積極整合并利用新興技術,打破地理限制,為更廣泛的學習群體提供教育服務。這些平臺包括互動課程、在線討論論壇以及豐富的數字化學習資源,使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訪問教育內容,并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學習。同時,開放大學還可通過虛擬課堂和數字化工具如模擬軟件、在線實驗室和虛擬現實技術等,為學習者提供近乎真實的學習體驗,不僅豐富學習內容,也能增強學習的互動性和實踐性,讓學習者能夠通過模擬和實驗來理解、應用所學知識[5]。此外,教師還可利用這些技術創新的教學實踐,比如在翻轉課堂中,學習者先在線自學課程材料,課堂時間更多用于討論和應用;在線小組合作項目中,教師指導學習者通過遠程方式協作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習者的學習參與感;互動式學習活動則可通過在線工具的使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互動性。總之,開放大學通過構建技術驅動的學習環境,不僅可以提升教育資源的可及性,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還能促進學習者的主動參與和實踐應用,使得學習過程更加豐富、高效和有趣,使開放大學成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實現途徑。
例如在一個商業課程中,學校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創建一個模擬的商業環境,學習者可以扮演不同的商業角色,如市場分析師、項目經理或財務顧問。他們需要在模擬的商業場景中分析市場趨勢、制定營銷策略或管理公司財務。這種模擬不僅提供了實際的商業情境,也允許學習者在安全且無風險的環境中嘗試和犯錯誤,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應用他們在課程中學到的理論知識。同時,這個課程也可包括一個在線實驗室組件,學習者有機會深入探索公司運營的實際細節。例如利用專業的財務軟件進行預算編制和財務分析,不僅幫助他們理解財務報表的編制過程,還能學習如何對公司的財務健康狀況做出準確評估。同時,學習者還可通過市場分析工具,學習如何收集和分析市場數據,識別消費者趨勢和偏好,這對于制定有效的市場進入策略和營銷計劃至關重要。此外,模擬活動還可包括團隊協作項目,讓學習者在模擬的工作環境中與同伴合作,解決實際商業問題,從而提升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技巧。這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加強學習者對課堂知識的理解程度,而且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商業問題的能力。通過這種虛擬課堂和數字化工具的應用,開放大學能夠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結合起來,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全方位的學習體驗。這不僅豐富了學習內容,也增強了學習過程中的互動性和實踐性,使學習者能夠在真實感十足的模擬環境中有效地應用所學知識,為他們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在終身教育視域下,開放大學的人才培養首先應當著眼于為學習者提供靈活、開放的學習機會,創造一個包容性強且靈活度高的學習環境,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速度和興趣自由選擇課程,以適應多元化學習者的需求。為了實現這一點,開放大學需提供異步的在線課程、錄播講座和自主學習材料,確保學習者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同時,課程設計注重個性化,提供從基礎到高級的多層次課程設置,以適應不同學習背景和目標的學習者[6]。此外,開放大學在人才培養中還要強調技能與知識的平衡,設置模塊化課程,學習者可以根據個人職業發展規劃選擇相關課程,如職業技能提升、職業轉換或興趣拓展等,學習者靈活組合課程,形成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路徑。總之,終身教育理念的人才培養,應當通過提供靈活多樣的學習選項、個性化的課程設計和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習者能夠在符合自身節奏和興趣的框架內進行有效的學習,不僅可以滿足終身學習的需求,也為個體在不斷變化的社會和職業環境中保持競爭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以在線商業管理課程為例,該課程為學習者提供了從基礎管理原理到高級戰略規劃的全方位知識。為了適應不同學習者的需求,課程可以設計靈活的學習模塊,包括經濟學基礎、市場營銷策略、財務管理和領導力發展等,每個模塊提供多元化的自學材料,同時開設互動式討論區和實時在線研討會,使學習者能夠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和學習速度自主學習。為進一步提高課程的實踐應用價值,學校可以通過案例研究和模擬業務項目的方式,讓學習者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商業情境中,不僅加深學習者對商業管理概念的理解,也提升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要求學習者以團隊合作的方式設計一個創新的商業計劃,學習者需要運用市場分析、財務規劃、營銷策略和領導技巧構建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型,且可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團隊協作和項目管理技能,這樣的實踐經歷可大大增強他們對商業管理復雜性的理解,并鍛煉他們面對實際商業挑戰時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為滿足不同學習階段的需求,課程還可設計成不同的難度等級,學習者可以根據個人職業規劃選擇特定的模塊,既適合希望進入管理崗位的初學者,也適合尋求提升現有管理技能的職業人士。通過這樣的課程設置,開放大學不僅可以為學習者拓寬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也能為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提供有力支持,使他們能夠在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在終身教育框架下,開放大學還應積極開設綜合型課程,從而更好地響應不斷變化的教育和職業需求。具體來講,綜合型課程設計需要整合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課程不僅包括經典的學術理論,如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同時還應融入這些理論在實際工作場景中的應用,比如市場分析、組織行為、消費者心理等。例如商業課程中可能包含經濟學原理、市場分析以及實際的商業案例研究,旨在提升學習者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能力。通過跨學科融合的方式,學習者能夠從不同角度理解復雜問題,培養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思考方式。另外,綜合型課程設計還要注重培養學習者的實際操作技能,如數據分析、項目管理、溝通協調等,通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習者的知識水平、實際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總之,綜合型課程內容不僅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視學習者能力的全面發展,為他們在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工作環境中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開設一門綜合型的商業管理課程,該課程結合經濟學、管理學和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并將這些理論與實際業務場景相結合。課程中,學習者不僅學習經濟理論如市場供求、價格機制,也探討管理學中的組織結構、領導風格等概念,并通過心理學理解消費者行為和市場營銷策略。例如研究如何通過經濟學原理分析和預測市場變化,比如在不同的供求情況下價格如何變動。在管理學部分,他們還可以探討不同類型的組織結構對公司效率的影響,或者分析各種領導風格如何影響團隊表現。在心理學部分,可以探究如何利用消費者行為理論來設計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例如通過了解消費者的購買動機和決策過程來制定更具吸引力的廣告宣傳等。這種跨學科的課程設計使學習者能夠全面理解商業運作的不同方面,并且學會如何在實際情況中靈活運用這些知識,有效提高他們在實際工作環境中應用知識的能力。
在終身教育視域下,開放大學要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的合作模式,以促進學習者將知識與職業技能相結合。為此,學校應當與行業領導者和企業建立穩固的伙伴關系,以確保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緊密相連,課程設計直接反映行業的最新趨勢和技能需求,從而為學習者提供實時更新的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同時,開放大學需積極引入業界專家參與課程開發和教學,使學習者能夠直接從業內專家的知識分享中學習最新的行業知識和經驗。在此基礎上,學校還應推動實習、實訓項目,通過與企業的合作為學習者提供實際工作環境的學習機會,不僅加強了學習者的職業技能,還幫助他們理解理論知識在真實工作環境中的應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開放大學還需持續跟蹤行業發展,定期評估和調整課程內容,確保教育內容始終與行業需求保持同步。通過這些措施,開放大學能夠在終身教育的框架下,有效地結合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為學習者提供綜合且實用的教育體驗。
以行政管理專業為例,為了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學校可以與政務機構及私營企業建立穩固的伙伴關系,進而獲得行業內的最新趨勢和需求信息,且可邀請伙伴參與到課程設計和內容更新中。例如行政管理課程可結合公共政策分析、管理倫理、領導力培養等設計內容,同時融入智慧城市管理、電子政務等現代行政管理的新概念和技術,增強課程內容的豐富性和時代性。同時,學校還可組織學習者參與由合作機構提供的實習和項目工作,使學習者有機會在真實的行政管理環境中應用所學知識。例如在政務系統的某個部門參與城市規劃項目,或在私營企業參與管理改革的咨詢工作,不僅可以幫助學習者了解行政管理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也鍛煉他們的實際工作技能。在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中,開放大學的行政管理課程內容不僅覆蓋理論知識,還包括行業最新動態和實際技能的培養,學習者能夠獲得與市場緊密聯系的教育經歷,為職業發展提供助力。
綜上所述,終身教育鼓勵學習者不斷追求個性化和終身化的學習路徑,以滿足個人發展、職業規劃和社會參與的需求,確保在快速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中能夠持續成長和適應。在終身教育視域下,開放大學應當積極構建多維度學習平臺,旨在滿足個體在不同階段的教育需求,為其提供適應不斷變化的職業市場的能力。基于此,開放大學人才培養模式也要積極創新,著力加強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構建技術驅動的學習環境,不斷增強學習過程的互動性和實踐性。同時,學校應為學習者提供靈活開放的學習機會,突破時間、地域的限制,有效滿足不同學習需求學習者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在此基礎上,學校還應著力開發綜合型課程內容,融合不同學科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深化產教融合的合作模式,全面提升學習者的職業素養,將其培養成為適應性強、終身學習能力出眾、問題解決能力更強的專業人才,使他們能夠在復雜多變的職業環境中脫穎而出,為他們職業生涯的更好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