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豪 黃珊妹
關鍵詞:紅色資源;大學思政課;教學
紅色資源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優(yōu)質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在大學生思政課中融入紅色資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抵制錯誤思想的侵蝕,樹立正確的三觀。相關調查研究表示當前紅色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政課目標思路模糊化、融入方式方法傳統(tǒng)化、教師紅色文化素養(yǎng)貧乏化的現(xiàn)象。如何把紅色資源有效地融入大學生思政課教學,積極探索其實施策略,對推動紅色文化傳承和培育時代新人都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生動教材。這要求我們思政課教師在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時要注重利用好紅色資源文化,傳承好紅色基因,賡續(xù)好紅色血脈要有清醒的認識。因此,教師在課前要做好清晰的目標和思路。一是備好學生,做好學情分析,特別是對不同的專業(yè)不同年級的同學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配置合理有效的紅色資源案例和素材。二是備好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分析,利用準備好的紅色資源案例和素材結合新媒體網(wǎng)絡做好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的教學設計。三是備好教學效果,針對所完成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整體表現(xiàn)情況和可能存在情況進行反思,對存在的問題當場采取有利的對策,提升學生對紅色資源文化的認同感和使命感。
《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改革思政課教學方法,使思政課“活起來”。同理,我們如何讓紅色資源“活起來”,那就必須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一方面,教師可以跟多媒體融合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充分利用本地的紅色資源,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實踐,通過參觀紅色紀念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地點,讓紅色資源“活起來”。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對紅色資源的熱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通過課外活動實踐寫實踐感言,也可以就著參觀實踐活動后創(chuàng)設劇本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身臨其境,達到共情共鳴,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和立下為國奮斗的志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做好紅色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政課,關鍵還是在思政課教師,因此提高思政課教師紅色文化素養(yǎng)是首要因素。第一,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因為政治素養(yǎng)是貫穿于紅色資源文化的核心,正是這份堅定的政治素養(yǎng),讓我們黨在紅色的血液中披荊斬棘,換來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第二,夯實紅色資源文化理論學識,教師對紅色革命的記憶要有清晰準確的認知,不僅要全面而且要精準,不僅要回顧歷史更要展望未來。通過對紅色資源文化的深刻解讀,引領學生掌握正確的分析力和判斷力,真正提高紅色資源文化育人的方略和育人的格局。
綜上所述,解決紅色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政課目標思路模糊化、融入方式方法傳統(tǒng)化、教師紅色文化素養(yǎng)貧乏化的現(xiàn)象,可以通過制定明確清晰的紅色資源運用目標和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讓紅色資源“活起來”;提高思政課教師的紅色文化素養(yǎng),不斷提升紅色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政課教學探究,最大限度發(fā)揮紅色資源文化的育人效果。
本文為2021年度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傳承紅色文化——打造桂中高校紅色基金陣地品牌建設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2021SZ008。
(作者單位:1.廣西科技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 劉家豪1 ;2.廣西科技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黃珊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