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民族聲樂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民族的歷史記憶和精神追求。它不僅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方式,更蘊含著民族的文化認同和傳承。本文深入探討了民族聲樂藝術在文化認同和傳承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闡述了民族聲樂藝術的內涵及其與民族文化認同的內在聯系。其次,分析了民族聲樂藝術在傳承中華民族文化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包括情感認同、價值觀念傳遞、審美追求體現等方面。最后,探討了民族聲樂藝術傳承的重要性及面臨的挑戰,提出了保護、發展和創新民族聲樂藝術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民族聲樂藝術;文化認同;傳承;民族文化;審美追求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4)08-00-03
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民族聲樂藝術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審美追求和精神家園。它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繼承。它凝聚了民族的情感寄托,體現了民族的價值理念,彰顯了民族的審美追求。民族聲樂藝術的保護和傳承,關乎一個民族的文化認同和精神家園的延續。
一、民族聲樂藝術與文化認同的內在聯系
(一)民族聲樂藝術的內涵
民族聲樂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民族聲樂藝術植根于特定的民族土壤,吸納了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審美觀念和情感寄托,成為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民族聲樂藝術融合了語言、音樂、表演等多種藝術元素,展現了一個民族獨特的藝術魅力[1]。它通過歌詞傳遞民族的思想情感,通過音調和曲式體現民族的審美取向,通過表演方式彰顯民族的風格特色。民族聲樂藝術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符號,如民族樂器的運用、服飾裝飾、舞臺布景等,都折射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印記。
不同的民族,由于地域環境、歷史傳統、生活方式的差異,形成了獨特的聲樂藝術風格。例如,蒙古族的曲調由于游牧生活而多呈寬闊蒼涼之態;壯族的聲樂藝術則融入了對自然萬物的崇敬;漢族的劇種則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儒釋道源遠流長的智慧。這種差異性正是民族聲樂藝術獨特魅力所在,也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體現。總之,民族聲樂藝術凝聚了一個民族的精神追求、審美理念和生活智慧,是民族文化認同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民族聲樂藝術的文化內涵,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和傳承民族文化。
(二)民族聲樂藝術與民族文化認同的關系
民族聲樂藝術與民族文化認同存在著內在的聯系,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依存。民族聲樂藝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認同的具體體現形式。一方面,民族聲樂藝術植根于特定的民族文化土壤,吸收了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審美觀念和情感寄托,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另一方面,民族文化認同又為民族聲樂藝術的創作、傳播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持久的精神動力。可以說,民族聲樂藝術是民族文化認同的藝術升華,是民族精神的藝術表達。通過欣賞和體驗民族聲樂藝術,人們可以感知到民族獨特的生活氣息、情感體驗和審美追求,從而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同時,民族聲樂藝術中蘊含的文化符號和藝術語言,如曲調、樂器、情節等,都能引發人們對民族文化的回憶和共鳴,增強民族文化認同[2]。
二、民族聲樂藝術在傳承民族文化中的作用
(一)情感認同的載體
民族聲樂藝術是情感認同的重要載體,它能夠喚起人們對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紐帶。一方面,民族聲樂藝術本身就融入了民族獨特的情感基因。無論是歌詞的內容、音調的起伏,還是表演形式的特色,都浸透著該民族的情感共鳴。通過欣賞民族聲樂藝術,人們會自然而然地被這些熟悉的情感元素所吸引,從而與作品產生共鳴,加深對民族文化的情感認同[3]。另一方面,民族聲樂藝術作品中常常描繪了民族的歷史記憶、生活場景、價值追求等內容,能夠喚起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親切感。例如,描寫家鄉風物的民歌會勾起人們對故土的眷戀;謳歌民族英雄的作品能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歌頌自然萬物的樂曲能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這些情感投射和內化,都有助于增強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總之,民族聲樂藝術蘊含著獨特的情感基因,能夠在人們內心激起強烈的民族文化情感共鳴,成為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只有讓民族聲樂藝術發揮好這種獨特作用,才能真正實現民族文化的情感認同和持久傳承。
(二)價值觀念的傳遞
民族聲樂藝術是傳遞民族價值觀念的重要途徑。每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都凝練出了獨特的價值理念和人生智慧,這些精神財富往往融入該民族的聲樂藝術創作之中。通過欣賞和體驗民族聲樂藝術,人們可以領悟和內化這些價值觀念,從而加深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民族聲樂藝術中蘊含著諸如愛國主義、人文精神、生態智慧等豐富的價值內涵。比如,贊美英雄的作品傳遞了愛國情操;歌頌大自然的樂曲彰顯了生態哲理;描寫人倫之愛的作品體現了人文關懷。這些價值理念融入動人的旋律和詩意的言辭之中,使得民眾在欣賞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內化為個人的價值追求[4]。
同時,民族聲樂藝術作品也常常直接表達某些價值主張,如勸勉勤勞節儉、勇于拼搏等,這些樸實的價值觀念雖簡單,卻蘊含著民族的生活智慧和精神家園。通過藝術的形式傳遞,這些價值觀念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和認同。可以說,民族聲樂藝術是傳承民族文化價值觀念的重要媒介,通過聲樂藝術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使民族精神得以世代傳承,從而增強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
(三)審美追求的體現
民族聲樂藝術同時也體現了一個民族獨特的審美追求。每一個民族都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標準,這些審美理念都融入該民族的聲樂藝術創作中,成為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欣賞民族聲樂藝術,人們可以領會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從而增進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民族聲樂藝術在音調、曲式、情節等方面都彰顯了民族審美特質。比如,蒙古族聲樂藝術追求雄渾蒼勁;漢族戲曲注重婉約含蓄;壯族蘆笙則崇尚自然天成。這些審美風格深深植根于各民族的生活環境和文化積淀,體現了民族對美的獨特理解和追求。欣賞民族聲樂藝術,就如同領略一種文化的審美密碼,有助于人們感知民族藝術的獨特魅力,從而增強對這種美的認同。
另外,民族聲樂藝術在舞臺呈現、演員表演等形式上,也體現了民族審美的特色。如布景服飾的設計、動作語言的運用等,都凝聚了民族獨特的審美元素。通過藝術展現的形式之美,觀眾可以充分體味民族審美的精髓所在,加深對民族文化美學理念的認同。因此,民族聲樂藝術作為審美追求的體現,讓人們得以欣賞到民族文化審美的獨特魅力,從而拉近了人們與民族文化的審美距離,增進了文化認同感。
三、民族聲樂藝術傳承的重要性及面臨的挑戰
(一)傳承民族聲樂藝術的重要意義
傳承民族聲樂藝術對于維系民族文化認同、傳承民族精神家園至關重要。民族聲樂藝術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情感記憶、價值理念和審美追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弘揚好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有助于增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更能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交流。民族聲樂藝術承載著民族的歷史印記和精神精髓,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文化紐帶[5]。通過聲樂藝術,我們可以接續民族的文化血脈,領會先輩的智慧結晶,從而增強對祖先文化的認同和繼承意識。同時,這些藝術瑰寶也將激發后人的創作靈感,推動民族文化不斷創新發展。
此外,弘揚民族聲樂藝術也有利于加深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每一種聲樂藝術風格背后,都蘊含著一個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照。通過欣賞不同民族的聲樂藝術,我們可以體味其中的文化差異,增進對彼此的理解和尊重,促進各民族之間的融合交流。因此,傳承好民族聲樂藝術,不僅關乎一個民族文化的延續,更關乎構建包容開放、交流互鑒的文化生態。讓我們共同努力,恪守這份文化自覺,用實際行動捍衛好民族聲樂藝術這一瑰寶,續寫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
(二)當前民族聲樂藝術傳承所面臨的挑戰
盡管民族聲樂藝術傳承意義重大,但在當前的時代潮流中,它也面臨著一些嚴峻的挑戰。首先,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大眾審美趣味的轉變,部分民族聲樂藝術缺乏足夠的傳播平臺和年輕一代的喜愛度,存在失傳風險。其次,一些民族聲樂藝術缺乏專業人才的系統培養和保護措施,優秀傳統正在逐漸凋零。同時,也存在部分民族聲樂藝術被過度商業化、娛樂化的問題,導致其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面臨流失。此外,一些地區民族聲樂藝術缺乏重視和投入,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使得保護和傳承工作步履維艱。
此外,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地區還面臨著外來文化的沖擊,本土民族聲樂藝術有被同化、異化的風險。如何在文化交流中堅持民族特色,保持文化自信,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可見,民族聲樂藝術的傳承之路并不平坦,它面臨著諸多內外部的挑戰和困難。
四、保護、發展和創新民族聲樂藝術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民族聲樂藝術的保護力度
保護民族聲樂藝術是維系民族文化根脈的重要基礎。只有采取切實有力的保護措施,才能讓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免于失傳,延續民族文化的薪火相傳。首先,要加大對民族聲樂藝術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出臺相關的保護法規,為民族聲樂藝術的保護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和資金保障。同時,還要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規劃,系統梳理和挖掘民族聲樂藝術資源,建立完備的數字化保護庫[6]。其次,要大力扶持民族聲樂藝術的傳承人和傳習館,為他們提供生活補貼和創作條件,確保優秀的民間藝人和傳統劇種不失根基。同時,要推動民族聲樂藝術的教育傳播,在學校和社區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年輕一代的傳承力量。
此外,還要積極發掘和保護好民族聲樂藝術中的文物實物,如樂器、服飾、道具等,妥善保管好這些文化瑰寶。同時,加強社區營造,為民族聲樂藝術創作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
(二)創新民族聲樂藝術的傳播方式
除了加大保護力度外,創新民族聲樂藝術的傳播方式也是傳承發展的關鍵一環。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探索更加貼近當代生活、契合現代審美的傳播路徑,讓民族聲樂藝術植根大眾,煥發新的生命力。
首先,我們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和新技術手段,提升民族聲樂藝術的傳播效率和覆蓋面。可以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生動活潑地展現民族聲樂藝術的獨特魅力;利用虛擬現實等科技手段,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民族文化;同時,建設民族聲樂藝術的網上數字博物館等,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傳播矩陣。其次,可以嘗試將民族聲樂藝術與其他流行文化形式融合創新。例如,與流行音樂、時尚秀場等結合,賦予民族聲樂藝術新的時尚感和視聽體驗;或是將其融入網絡劇、綜藝節目等,借助大眾娛樂的傳播力,擴大民族聲樂藝術的受眾群體。我們還要注重民族聲樂藝術的生活化傳播途徑,讓藝術融入日常生活。可以在社區開設沙龍、研習活動,推廣草根性的民間文化實踐;在重大節慶時,組織民族聲樂藝術的大眾性展演,讓群眾親身體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三)推動民族聲樂藝術的創新發展
保護民族聲樂藝術的傳統瑰寶固然重要,但我們也要著眼于其創新發展,讓民族聲樂藝術在傳承中不斷與時俱進,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首先,我們要鼓勵藝術家在堅持民族音樂特色的基礎上,勇于創新嘗試,將現代音樂元素融入民族聲樂藝術中。例如,嘗試采用現代編曲手法、融入流行樂器等,使民族音樂呈現出新的藝術風格,吸引年輕一代的審美取向。同時,也要注重保留民族聲樂藝術的原汁原味,在創新中彰顯民族特色。
其次,我們要為民族聲樂藝術注入新的文化內涵。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價值理念和審美需求也在升華。民族聲樂藝術要體現當代文化精神,反映當下人民的情感訴求,從而贏得更多認同和共鳴。比如,可以嘗試將一些時代主題、社會關切融入藝術創作中。此外,民族聲樂藝術的傳播形式和展現方式也要與時俱進。可以嘗試將舞臺劇、多媒體等現代表現手段融入其中,打造沉浸式的藝術體驗。同時,也要放眼國際化傳播,推動民族聲樂藝術“走出去”,在世界舞臺展現中華文化魅力。
五、結束語
民族聲樂藝術是一個民族文化認同和傳承的重要體現。它承載著民族的情感寄托、價值觀念和審美追求,是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傳承好民族聲樂藝術,不僅有助于增強民族的文化自信,更能夠促進不同文化的對話交流,實現文化的相互欣賞和包容。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民族聲樂藝術在文化認同和傳承中的重要價值,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護力度,創新傳播方式,推動其創新發展,讓民族聲樂藝術這一閃耀的文化瑰寶世代相傳、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潘幽燕.略論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廣角,2024(01):119-122.
[2]李娜.文化自信視域下內蒙古民族聲樂藝術的繼承與發展探究[J].當代音樂,2023(12):100-102.
[3]胡麗榮.多元文化下的民族聲樂藝術傳承思考[J].文化學刊,2023(11):187-190.
[4]黃斯琪.關于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多元化發展的思考[J].藝術大觀,2023(25):25-27.
[5]鄭英.民族聲樂教學改革的創新路徑研究[J].戲劇之家,2023(18):117-119.
[6]戚艷.民族聲樂對傳統戲曲的繼承與融合分析[J].藝術家,2023(06):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