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已成為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文章將深入研究和分析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意義,并積極尋找二者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以期進一步提升企業的黨建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為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提供新的思路和參考。
【關鍵詞】企業|黨建工作|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企業改革的深入推進,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關系日益密切。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許多企業往往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割裂開來,導致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和矛盾。這不僅影響了企業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也制約了企業業務工作的創新發展。因此,探討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對于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意義
(一)強化黨的領導,確保企業正確發展方向
強化黨的領導,確保企業正確發展方向,是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義。通過加強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引領作用,能夠確保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經營管理決策時,始終堅守黨的政治方向和價值追求,遵循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企業通過深度融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保持清晰的思維,制定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決策,并且引領企業積極地履行其社會責任,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添磚加瓦[1]。
(二)提升組織效能,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對于提升組織效能、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企業可以落實優化組織架構、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團隊建設等措施,企業能夠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決策、執行、監督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領企業沿著正確的發展方向前進。同時,深度融合能夠打破部門壁壘,促進信息共享與資源整合,提高企業整體的協同性和創新能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增強企業凝聚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增強企業凝聚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在黨建引領下,企業能夠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和目標追求,促進員工之間的團結合作,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時,這種融合還能夠推動企業關注員工的需求和利益,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營造公正、公平、和諧的工作環境。在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中,企業與員工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員工更加積極地參與企業的發展,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2]。
(四)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企業形象
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通過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相結合,企業可以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贏得社會各界的認可和信任。一方面,企業可以加強黨建工作,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員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志愿服務等活動,為社會做出貢獻。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開展業務工作,提升自身的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支持。
二、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存在的問題
(一)理念融合浮于表面
雖然許多企業強調黨建引領和共同價值觀,然而在實踐中,黨建工作往往被視為一項附加任務,而非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這導致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之間存在隔閡,員工難以深刻理解和踐行黨的先進理念。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宣傳和教育手段,員工對于綠色發展、社會責任等理念的認識也停留在表面層次,未能真正轉化為自覺行動。
(二)制度融合尚未完善
企業在優化黨建與業務相結合的制度體系時,面臨制度設計不合理、執行不到位等問題。一方面,部分制度過于強調黨建工作的獨立性,導致與業務工作脫節;另一方面,一些制度在執行過程中缺乏有效監督和考核機制,使得制度形同虛設。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還容易引發內部矛盾和不滿情緒。
(三)組織融合存在障礙
一些企業在組織架構設置上沒有充分考慮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融合需求,使得兩者在組織架構上相互獨立。再加之,各部門在職責、權限和目標上存在差異,從而使得部門資源整合和協作過程中無法達成共識。
(四)活動融合缺乏創新
企業融合活動的設計由于存在政治化、缺乏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問題,無法引起員工的共鳴和興趣,導致員工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足。而且還有一些活動沒有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員工的具體需求,使得活動內容與員工的實際工作和生活脫節,導致活動作用不能有效發揮出來。
(五)培訓融合效果不佳
在企業黨建與業務技能培訓的深度融合過程中,時常存在培訓內容與實際需求脫節、培訓方法陳舊單一等問題。具體表現在部分培訓內容過于偏重理論,缺乏針對具體業務場景的實用性指導,導致員工難以將所學理論知識有效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同時,培訓方式以傳統的講授模式為主,缺乏互動性和創新性,難以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和主動參與度。
三、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策略
(一)理念融合:強化黨建引領,樹立共同價值觀
理念融合是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先決條件。強化黨建引領,意味著將黨的先進理念和價值觀融入企業發展之中,使之成為企業發展的“紅色引擎”。這不僅能夠確保企業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還能夠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形成共同的價值追求,從而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3]。
例如,在開展黨建工作時,企業需始終將黨的創新理論和綠色發展理念視為企業文化建設和業務發展的核心指導原則。企業應認識到,黨建工作不僅僅是政治任務,更是提升企業文化內涵、增強員工凝聚力的重要途徑。因此,企業需積極將黨的先進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使之成為引領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為了確保員工能夠深刻理解并踐行這些理念,企業可以定期組織學習研討和主題黨日活動。利用這些活動,使得員工不僅能夠深入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還能將這些理論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員工的政治覺悟,還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工作熱情。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還需積極堅持綠色生產、節能減排的原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在產品設計、生產流程等各個環節,企業應力求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環境的最低影響。綠色發展的理念既可以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還能贏得社會的廣泛贊譽。與此同時,企業還應積極鼓勵員工參與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在活動中讓員工深刻體會到了幫助他人、奉獻社會的快樂和意義,進一步強化了共同價值觀的實踐。
(二)制度融合:完善黨建與業務相結合的制度體系
制度融合不僅是連接企業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橋梁,更是推動企業整體向前發展的關鍵。要實現制度深度融合,必須打破黨建與業務之間的制度壁壘,確保二者在制度層面上的順暢對接。這就要求企業精心設計和完善黨建與業務相結合的制度體系,進而確保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步調一致、目標同向,形成強大的發展合力。制度深度融合還需要企業在制定各項制度時,一方面要考慮黨建工作的政治性和引領性,另一方面要兼顧業務工作的實際性和創新性,確保二者在相互促進中實現有機統一[4]。
例如,兗礦榆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深知制度融合的重要性,在推進黨建與業務相結合的過程中,公司積極確保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在制度層面上的順暢對接。公司成立了專門的黨建工作小組,由公司高層領導親自掛帥,確保黨建工作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支持。同時,公司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黨建與業務相結合的制度體系,明確了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職責、權限和工作流程。同時,公司還將黨建工作目標與業務工作目標相結合,制定了一套綜合性的考核評價體系。這套體系不僅注重業務指標的完成情況,還將黨建工作成果作為重要的評價指標之一。在重大決策過程中,公司堅持黨組織前置研究討論,確保決策符合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
(三)組織融合:優化組織架構,實現資源共享與互補
組織融合其目標在于將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力量凝聚于一處,以產生更大的合力效應。通過優化組織架構,企業可以打破原有的部門界限,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共享。這種融合不僅有助于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還能激發員工的創新思維,推動業務工作的創新發展。同時,組織融合也強調實現資源的互補。在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融合過程中,雙方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黨建工作可以為業務工作提供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引領,而業務工作則可以為黨建工作提供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創新動力。通過這種互補,企業可以形成更加全面、均衡的發展格局[5]。
例如,兗礦榆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黨總支與行政管理層共同研究,對內部機構進行了整合和優化,將原先的黨建部門與業務部門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了若干以業務為主導、黨建為支撐的綜合性工作團隊。這些團隊在業務推進過程中,注重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例如,在生產管理部門,黨員領導干部不僅負責生產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還積極參與黨支部的組織生活,將黨的方針政策和工作要求傳達給每一位員工,確保生產任務的高質量完成。同時,公司黨總支還注重將業務工作中的經驗和資源轉化為黨建工作的動力和支持。通過業務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和經驗分享,豐富黨建工作的內容和形式,提高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活動融合:創新活動形式,促進黨建與業務互動交流
活動融合是推動企業黨建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的一大策略,關鍵在于通過創新的活動形式,實現黨建與業務兩大領域的深度對話與互動。通過設計富有吸引力的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員工的黨性覺悟,還能激發其投身業務的熱情,進而達到黨建引領業務、業務反哺黨建的良性循環。活動融合還能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黨建文化,讓黨建工作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員工,為企業的穩健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與活力。
例如,兗礦榆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在活動融合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公司創新性地開展了“黨建+業務”主題實踐活動,將黨建元素有機融入業務工作中,讓員工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既接受了黨性教育,又提升了業務能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是“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等活動。這些活動鼓勵黨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通過亮身份、亮承諾、亮業績,引導廣大員工向黨員看齊,爭當業務能手。通過這項活動不僅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還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此外,公司還組織了“結硬寨、打呆仗”大討論活動、“技術比武”等活動,將黨建與業務知識相結合,讓員工在競賽中既學習了黨的理論知識,又提升了業務技能水平。這些活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深受員工喜愛,有效促進了黨建與業務工作的互動交流。而且,公司還積極開展“黨建引領,業務爭先”系列活動,將黨建工作與業務目標緊密結合。如,公司結合業務特點,開展了“黨員攻關項目”活動,鼓勵黨員帶領團隊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推動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
(五)培訓融合:加強黨建與業務技能培訓,提升綜合素質
培訓融合作為促進企業黨建與業務技能培養緊密結合的關鍵途徑,對于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具有顯著意義。通過深度融合黨建理論和業務實踐知識,企業能夠打造一支既深刻理解黨的方針政策、又具備高超業務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隊伍。這種融合式培訓既強調內容上的交融,更強調培訓效果在實際工作中的體現。員工通過此類培訓,將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升專業技能,更好地履行崗位職責,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例如,兗礦榆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將黨建內容納入業務培訓體系,確保員工在接受專業技能培訓的同時,也能接受到黨的最新理論和方針政策的教育。如,在安全生產培訓中,不僅強調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理,還結合黨建要求,強調黨員在安全生產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員工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同時,公司也積極將業務培訓與黨建工作相結合,通過業務技能的提升來促進黨建工作的開展。如,在市場營銷培訓中,鼓勵黨員帶頭學習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市場調研相結合,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這種綜合式的培訓方法不僅注重理論內容與業務技能的相互滲透,而且更加強調培訓成果在實際崗位上的有效轉化。經過這樣的培訓歷練,員工們不僅加深了對黨的理想和信念的堅守,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促使員工更加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成為推動企業不斷前行的中堅力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不僅是兩種工作的簡單相加,更是一種戰略上的協同與創新。通過有效的深入融合策略,企業能夠確保黨的方針政策深入業務肌理,同時使業務工作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和社會責任的擔當。所以,企業要不斷深化對深度融合機制的理解和應用,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在實踐中相互啟迪、共同提升。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傅明清.“54321”工作法推動企業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J].企業文明,2024,(01):40-41.
[2]王瑜.推動數字科技類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途徑探析[J].上海國資,2023,(11):69-72.
[3]羅柱石.新時代國有企業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與探索[J].四川勞動保障,2023,(07):36-38.
[4]梁新文.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的底層邏輯與路徑探索[J].上海國資,2023,(11):65-68.
[5]羅承林.推動國有企業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思考和研究[J].城鎮供水,2023,(03):94-96.
(作者簡介:孫延民,兗礦榆林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