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斌 ZHAO Wenbin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這既包含自然的生命共同體,也包含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是生命共同體的維護和建設。自然的生命共同體的維護和建設要以自然為本,通過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滿足生物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的需求。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的維護和建設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基于人文的解決方案,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即遵循自然生態系統的內在機理和演替規律,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道法自然的城市美學要求,系統開展自然恢復、生態修復,豐富生物多樣性。生態修復抓住“水”和“土”兩個本底要素,以“留水—固土”為切入點,綜合運用“護山、理水、營林、疏田、清湖、豐草”及“潤土”等策略,集成創新生態領域成熟、成套、低成本的技術、產品、材料、工法,以適度干預的原則恢復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健康性和穩定性,擦亮綠水青山的顏值,實現生命共同體滿足生物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需求的基礎價值。
基于人文的解決方案即遵循鄉土自然與人文特征,按照知行合一、以人為本的城市哲學要求,通過保護鄉土遺產、傳承鄉土文化、設計原鄉場景、豐富鄉愁體驗,圍繞人流組織和場景呈現,發展生態環境依賴型、生態環境敏感型、人才聚集型、復合型產業,將生態修復帶來的經濟價值內部化,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做大金山銀山的價值,實現生命共同體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優價值。
基于自然和人文的解決方案與我國生態文明理念高度契合,是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有效途徑。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設計的技術優勢、美學優勢和情懷優勢,以基于自然和人文的解決方案,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同時,攜手全球各國人民共同豐富基于自然和人文的解決方案理論、標準與實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