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
提要:列寧領導俄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也是進行宣傳思想工作實踐的過程。在籌備建黨時期,傳播馬克思主義、推動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在革命奪權時期,加強對工農民眾的全面宣傳思想工作;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將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轉到為經濟建設服務上。列寧加強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主要策略包括:廣泛散發傳單和小冊子,強調統一的中央機關報的重要性,利用揭露沙皇政府的反動行徑和杜馬選舉進行宣傳鼓動,注重在工人中培養職業宣傳員和鼓動員,將無線電廣播等新技術應用于宣傳思想工作。列寧加強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實踐啟示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強調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要研究、利用新媒體、新技術,促進宣傳載體與時俱進,鞏固和拓展輿論宣傳主陣地;要在加強宣傳隊伍建設,培養覆蓋全面、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的同時,重視民間輿論力量的培養和保護,形成官方與民間輿論宣傳的強大合力;要在增強國際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敢于揭露、敢于發聲,發掘和回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制造的負面輿論事件,以之作為反面教材開展針鋒相對的輿論斗爭。
列寧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起點,在結合俄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際的過程中,創造性地形成和發展了俄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宣傳思想。列寧領導俄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過程,就是他作為宣傳家和鼓動家領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進行宣傳和鼓動工作的過程。根據俄國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歷史時期所面臨的不同歷史背景和時代任務,可以將列寧的宣傳鼓動實踐分為三個階段,即領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籌備建黨時期(1893 年至1903 年)、領導布爾什維克黨進行革命奪權時期(1903 年至1917年)、領導蘇維埃俄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17 年至1924 年)。
在19 世紀末沙皇俄國的專制統治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團體只能主要以秘密結社性質的小團體或討論會的形式隱蔽存在,基本處于一盤散沙的狀態,無法實現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列寧認為,在建立無產階級政黨之前,馬克思主義者應該用全部精力進行傳播馬克思主義、推動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工作。他本人也是身體力行,親自參與或領導了這一時期對工人階級的宣傳鼓動工作,從而為建立全俄統一的無產階級革命工人政黨奠定了基礎。
早在1892 年,列寧就領導成立了薩馬拉馬克思主義小組,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對伏爾加河流域的進步青年產生了很大影響。1893 年9 月底,莫斯科第一個在工人中進行宣傳鼓動的馬克思主義組織成立。1894 年1 月,列寧就對該組織進行了了解。1894 年底,彼得堡謝米揚尼科夫工廠發生工潮事件。由列寧撰寫的告該廠工人的傳單,是俄國馬克思主義者的第一份宣傳鼓動傳單。隨著俄國工人運動繼續蓬勃發展,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宣傳活動開始轉向廣泛的鼓動。1894 年冬天,列寧主持有各工人小組代表參加的工人運動指導中心小組會議,討論從小組宣傳轉向群眾性政治鼓動問題。廣泛的宣傳鼓動使覺悟的先進工人愈來愈多地涌現出來,革命組織也相繼建立。1895 年2 月,列寧參加在彼得堡舉行的彼得堡、莫斯科、基輔和維爾諾社會民主黨人小組成員會議。會議討論了從小組范圍內的馬克思主義宣傳轉到群眾性政治鼓動的問題。列寧在發言中強調,必須把經濟鼓動和政治鼓動結合起來。10 月11 日(俄歷9 月29 日)以后,列寧主持了彼得堡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小組和馬爾托夫小組聯席會議,會議討論兩個組織的合并問題和在工人中間開展群眾性政治鼓動的問題。11 月,列寧領導創立了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1895 年12 月定名為“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協會領導了1895 年和1896 年彼得堡工人罷工,印發了供工人閱讀的傳單和小冊子,并曾籌備出版工人政治報紙《工人事業報》,在俄國第一次實現了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結合,完成了從小組內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到群眾性政治鼓動的轉變。受此影響,1897 年3 月成立的基輔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也在工人中間進行了大量的宣傳鼓動工作,它的非法書刊在南俄各城市廣為流傳,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籌備做了大量工作。這些組織聯合起來后創立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1905 年初開始的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到秋天進入了高潮,并形成了十月全俄政治罷工。列寧分析了十月全俄政治罷工以后的革命形勢和各種社會力量的政治動向,強調“要十倍地加強我們在群眾中的鼓動工作,十倍地加強我們在成立革命部隊方面的組織活動”①《列寧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54 頁。。1907 年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失敗后,列寧通過對國際政治形勢的分析,指出歐洲列強結成反革命聯盟來對付亞洲日益增長的民主運動的事實,并再次強調了進行群眾性宣傳鼓動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強群眾中的鼓動工作,揭穿各國外交家的把戲,清楚明白地擺出所有的事實來表明一切結盟的強國所起的卑鄙的作用,不管這個強國是直接起憲兵的作用,還是充當憲兵的幫兇、伙伴或資助者”①《列寧全集》(第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06 頁。。列寧領導的社會民主工黨堅持不懈地對俄國工人階級進行宣傳、鼓動和組織工作,指導他們參與頻繁的罷工斗爭中。經過長期的斗爭鍛煉,俄國的工人階級隊伍不斷成長、壯大,逐步擔負起領導全體工農群眾進行革命的重任。
1908 年12 月在巴黎舉行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五次全國代表會議,是在反革命甚囂塵上大背景下俄國工人運動發展中的一個轉折點。會議討論通過了列寧提出的《關于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的決議草案》,規定了六項黨在沙皇反動統治條件下的策略路線和基本任務,其中絕大部分內容都與宣傳思想工作密切相關。1912 年1 月召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拉格)第六次全國代表會議上,列寧起草并審定《關于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的決議草案》和《關于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再次明確了1908 年12 月黨代表會議通過的《關于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的決議草案》,并且再次著重強調了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對覺悟的無產階級群眾進行長期的社會主義教育、組織和團結的工作”,“必須組織并擴大經常性的政治鼓動工作,從各方面支持方興未艾的群眾運動,并在徹底貫徹黨的口號的旗幟下使這一運動不斷擴大”。②《列寧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29、345 頁。
1912 年,俄國進入革命高漲時期。在列寧的領導下,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繼續發揮巨大作用,產生巨大影響。工農中的最落后階層也直接或間接受到鼓動,數十萬革命鼓動員與下層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為每個工人家庭最迫切的需求進行斗爭,并且把政治抗議和反對君主制的斗爭同這種直接爭取實現迫切經濟要求的斗爭結合起來”③《列寧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29、345 頁。。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散發革命傳單和秘密報紙——黨的中央機關報,領導革命的群眾大會和革命的街頭游行示威運動,用“八小時工作制”“沒收地主土地”“民主共和國”三個口號,把黨的一切宣傳鼓動工作真正統一和領導起來。1912 年11 月在彼得堡創辦的波濤出版社,1913 年7 月成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的出版社以后,遵照中央的指示著重出版有關社會政治問題和黨的問題的宣傳鼓動性通俗讀物。
1917 年十月革命勝利后,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著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列寧領導的新生蘇維埃政權通過宣傳、教育、鼓動以及批判等方式,團結、引領、鼓舞廣大人民群眾,努力明確社會主義思想、大力提高階級覺悟、堅定革命信心、決心和增強各方面的組織性等,以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④參見朱繼東:《列寧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發展的貢獻和啟示——紀念列寧誕辰150 周年》,《文化軟實力》,2020 年第2 期。1919 年下半年,俄國面臨國內戰爭局勢最危急的時期,列寧領導黨和國家為捍衛和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其中,宣傳思想工作仍然是斗爭的主要任務之一。1919 年7 月,列寧在俄共(布)莫斯科代表會議上關于國內外形勢的報告中指出,要把主要力量集中在軍事工作、糧食工作、社會保障問題以及對勞動人民中覺悟程度較差和不夠堅定的階層進行宣傳鼓動上,并決定在莫斯科居民和莫斯科衛戍部隊中廣泛開展政治教育工作。1920 年10 月下旬,延續達3 年之久的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以蘇維埃俄國的勝利而告結束。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嚴峻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任務,因而更需要強有力的宣傳鼓動作為政治保障和支持。列寧敏銳認識到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任務的變化,指出根據經濟建設的需要來安排整個宣傳思想工作是每一個宣傳鼓動員工作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內容,“應該注意把全部宣傳鼓動工作從為政治和軍事服務轉到經濟建設的軌道上來”①《列寧全集》(第四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44、101 頁。。“整個宣傳工作應該建立在經濟建設的政治經驗之上。……應當少說空話,因為空話滿足不了勞動人民的需要。……應該首先把群眾同國家經濟生活的建設聯系起來。”②《列寧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449-450 頁。1920年11 月,蘇維埃俄國進入和平經濟建設時期,俄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竭力鞏固和平,發展同一切國家的政治和經濟關系。與此同時,蘇維埃俄國也處于被各帝國主義國家包圍的國際環境下,“它們使用各種宣傳鼓動手段來加深對蘇維埃共和國的仇恨”③《列寧全集》(第四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44、101 頁。。對此,列寧指出,要通過蘇維埃俄國與歐洲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情況的對比反差提供的論據,對民眾進行宣傳鼓動。列寧提醒全黨應當善于運用適當的手段和方法進行宣傳鼓動,否則就會損害國民經濟計劃的執行和落實。
此外,這一時期,列寧還領導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逐步建立起一些行業性的黨的宣傳鼓動機構。1919 年5 月,中央鼓動站領導小組成立,其職責是在鐵路樞紐站和部隊駐地建立鼓動教育站。1920年9 月,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立宣傳鼓動部,其基本職能是對通訊社、報刊、廣播電視、電影、文學藝術實施領導。11 月成立的政治教育總委員會,其職責是統一和指導全國的政治教育和宣傳鼓動工作,領導群眾性的成人共產主義教育以及黨的教育。12 月建立的全俄生產宣傳局,其職責是制定總的工作計劃,領導和檢查各機關的生產鼓動和宣傳工作。這些宣傳鼓動機構的建立,為這一時期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和支持。
總之,列寧在領導俄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從俄國革命、建設的實際需要和俄國工農群眾的思想實際出發,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大原則下,不斷調整、創新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內容、形式和方法。
在長期的宣傳思想工作實踐過程中,列寧總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傳策略。列寧認為,應當學會整理、利用和掌握俄國生活所提供的綽綽有余的材料,“對居民中任何階級或任何階層所受到的一切政治的和經濟的、生活的和民族的壓迫現象”④《列寧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355 頁。,都是進行宣傳鼓動的現實材料。“只有由群眾親自登場、由群眾的情緒引起,而不是由某個組織‘抱著特殊目的’排演的事件,才能夠起到真正重大的‘鼓動的’(激勵人心的)作用,并且不僅僅有激勵人心的作用,同時還有(這點更加重要得多)教育的作用。”⑤《列寧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44 頁。在不同情況下,可以靈活運用口頭、報刊、傳單、示威游行、群眾大會、工人罷工等具體的宣傳鼓動形式。通過宣傳鼓動,“把饑荒激起的民主義憤引向舉行游行示威、群眾大會、群眾集會和其他反對沙皇制度的群眾革命斗爭的最初形式上去”①《列寧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32、448 頁。。列寧認為,在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一日千里、異常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必須通過報刊領導全黨,并且應當豐富宣傳鼓動的形式,“要創辦一些生動活潑的、靈活的、迅速的、簡短的傳單式的簡報,通過它提出主要的口號,總結主要的事件”②《列寧全集》(第四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21 頁。。列寧加強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傳單和小冊子被列寧稱為“第一種形式的社會民主主義文獻”③《列寧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166、168、281、287-288 頁。。它們具有簡短有力、通俗易懂、貼近群眾、振奮人心、易發放、易傳播等特點,在俄國民主主義運動初期引導工人進行經濟揭露的階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④參見楊紹瓊:《列寧早期黨的宣傳工作思想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南京師范大學,2017 年,第87 頁。列寧強調,“傳單這種出版物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是始終絕對需要的”⑤《列寧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53、140、254、142 頁。,“為了在各地進行工廠揭露工作,我們一向都印發傳單,并且將來也一直要印發”⑥《列寧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53、140、254、142 頁。。在革命初期,就彼得堡謝米揚尼科夫工廠工潮事件,列寧本人撰寫了俄國馬克思主義者的第一份宣傳鼓動傳單。此后的1895 年至1897 年以及1904 年間,列寧還撰寫了《告托倫頓工廠男女工人》《對工廠工人罰款法的解釋》《我們的大臣們在想些什么?》《告沙皇政府》《新工廠法》《告俄國無產階級書》《五一節》《地方自治運動和〈火星報〉的計劃》《關于中央機關與黨決裂的聲明和文件》等傳單和小冊子。列寧從工人群眾的生活實際和工廠的現實情況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工人講述革命道理,深刻闡明了俄國無產階級受資本家階級殘酷剝削和壓迫、陷于貧困和無權地位的原因,并向俄國無產階級指出了爭取自身解放的道路。
列寧指出,“報紙是選舉運動的主要工具,是在群眾中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宣傳鼓動的主要手段”⑦《列寧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32、448 頁。。靠個人影響、地方傳單、地方小報、小冊子等方式進行的零散的宣傳鼓動工作,存在宣傳鼓動范圍狹小、鼓動內容存在地方局限性等問題。隨著俄國工人運動的推進,這些地方性宣傳鼓動工作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一本真正通俗的小冊子要向一個完全沒有素養的工人闡明哪怕是任何一個問題,所需的篇幅大概要大得多”⑧《列寧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53、140、254、142 頁。,“黨的最迫切的工作,即從原則上提出運動的根本問題和進行全面的政治鼓動,是地方機關報不能勝任的”⑨《列寧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53、140、254、142 頁。。因此,要想集中地、經常地進行內容更加廣泛和更加深刻的宣傳和鼓動,通過定期的、統一的中央機關報這一更高級的方式進行宣傳鼓動便成為必要。列寧指出,沒有革命報紙,就不可能廣泛地組織整個工人運動。只有通過中央機關報把經濟斗爭聯合起來,經濟斗爭才能“成為整個俄國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⑩《列寧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166、168、281、287-288 頁。。通過統一的全黨機關報,可以收集全國各地小組的通訊和材料,開辟專欄討論有爭論的問題,擴大宣傳鼓動范圍,滿足先進工人的各種要求,不斷提高無產階級中水平較低的部分人的覺悟,使他們“愈來愈自覺地參加社會主義運動和政治斗爭”?《列寧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166、168、281、287-288 頁。,“報紙定期報道工人的控訴、工人罷工的情況和無產階級斗爭的其他形式以及全國一切政治壓迫的表現,并且從每一件事實中作出符合于社會主義的最終目的和俄國無產階級的政治任務的明確結論”?《列寧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166、168、281、287-288 頁。。
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針的黨報,是對工人群眾進行宣傳鼓動工作的最重要的公開“喉舌”。1901 年5 月,列寧在《從何著手?》中也強調了創辦全俄政治報對于開展宣傳鼓動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指出全俄政治報是黨組織得以不斷向深廣發展的基線,“在任何‘平常的、和平的’環境中,在任何‘革命士氣低落’的時期,建立戰斗組織和進行政治鼓動都是必要的”①《列寧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6、8 頁。。只有擁有堅定原則的全俄政治報,才能進行全面的宣傳鼓動,揭露沙皇政府,號召進行政治斗爭,“沒有報紙就不可能系統地進行有堅定原則的和全面的宣傳鼓動”②《列寧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6、8 頁。。列寧還著重指出,這個報紙“不僅是集體的宣傳員和集體的鼓動員,而且是集體的組織者”③《列寧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6、8 頁。。報紙的地方代辦員網將成為黨組織的骨干,有了分布廣泛而且組織嚴密的黨組織,就能夠堅定有力地進行革命工作,善于避免同力量占絕對優勢的敵人公開作戰,同時又善于利用敵人的遲鈍而攻其不備。蘇維埃政權建立后,列寧認為蘇維埃報刊、政治讀物應該大力宣傳新事物、研究和總結人民群眾建設新生活的經驗和成就。1918 年9 月,列寧在《論我們報紙的性質》一文中指出,黨的報刊的主要任務就是“用現實生活各個方面存在的生動具體的事例和典型”④《列寧全集》(第三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93 頁。教育群眾。
在革命運動逐漸高漲的時候,利用揭露沙皇政府的反動行徑和杜馬選舉進行宣傳鼓動,能達到促進革命斗爭的很好的效果。隨著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沙皇政府在殘酷鎮壓革命的同時,又以召開國家杜馬作為緩兵之計,伺機撲滅革命。列寧在戳穿沙皇政府反動本質的同時,也將沙皇政府竭力保存專制制度的言論和瘋狂迫害革命者的反動行徑本身視為進行宣傳鼓動的反面材料。他指出,“政府原想用流血的場面和巷戰的大批犧牲者來嚇唬人民,實際上它反而消除了人民對流血的恐懼,對直接武裝沖突的恐懼。實際上,它倒為我們進行了一種十分廣泛而有力的宣傳鼓動,這樣的鼓動是我們做夢也想象不到的”⑤《列寧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317 頁。。對于國家杜馬,列寧一針見血地指出,杜馬的階級實質是地主和大資產者同沙皇政府的妥協和勾結,享有杜馬選舉權的只是大地主、資產階級和富裕農民。沙皇政府的詔書和杜馬的法令“是反映浸透俄國整個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全部卑鄙、齷齪、野蠻、暴虐、壓榨的一面‘鏡子’”⑥《列寧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73、173 頁。。對此,一方面要最堅決地支持資產階級左翼對杜馬的抵制,揭露反對抵制的資產階級右翼的背叛行為,把這種抵制變成積極的抵制,展開最廣泛的宣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詔書和法令的內容撰寫宣傳鼓動材料,舉行集會、游行、政治罷工,使群眾認清國家杜馬的偽善面目,以激起群眾的民主主義思想和革命自覺。列寧指出,“關于國家杜馬的新法令的內容本身給我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材料,便于我們進行鼓動,闡明專制制度的實質,揭露它的階級基礎,揭示它的利益同人民利益的根本不可調和,廣泛傳播我們的革命民主主義的要求……這個詔書和這個法令的每一句話幾乎都可以用做現成材料來撰寫內容豐富而充實的政治評論,以激起民主主義思想和革命自覺”⑦《列寧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73、173 頁。。
除了揭露杜馬的階級實質,利用杜馬的法令作為宣傳鼓動的反面材料之外,列寧還強調要參與杜馬選舉,利用黑幫杜馬講壇來進行宣傳鼓動,“把在革命斗爭中取得的教訓傳播到工人群眾中去”⑧《列寧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306 頁。。針對1912 年第四屆杜馬的選舉,列寧提出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任務,就是利用杜馬選舉,在工人選民團以及各地城鄉選民中提出黨的候選人,開展群眾性的社會主義教育,“首先是開展群眾性的鼓動”①《列寧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95、356 頁。,團結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左翼、革命農民等多方力量進行民主主義革命,并且要求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各地成立秘密支部,開展“秘密印刷所、傳單、合法機關報、‘合法的’社會民主黨人護黨派小組、交通聯絡”②《列寧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95、356 頁。等宣傳鼓動工作,為杜馬選舉進行籌備工作。
列寧非常重視從工人階級中選拔、幫助并精心培育有才干的先進工人,并為他們創造條件,充分發揮和運用其才能,使他們變成職業宣傳員和鼓動員。列寧認為,工人鼓動員具有特殊的身份優勢,因為他們“既了解工人群眾,又具備新鮮的社會主義信念,同時也具有無產階級在同訓練有素的大批敵人作頑強斗爭時不能沒有的專業技能”③《列寧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126、126、127 頁。。要給予工人鼓動員足夠的時間作好充分的準備來從事宣傳鼓動工作,“凡是有些才干和‘有希望的’工人鼓動員,都不應當在工廠內做11 個小時的工”④《列寧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126、126、127 頁。,還應當鼓勵工人鼓動員擴大活動范圍,不斷豐富經驗,擴大眼界,積累知識。列寧相信,“當我們有了受過專門訓練、經過長期教育的工人革命家(當然是‘所有各個兵種’的革命家)隊伍的時候,世界上任何政治警察都不能戰勝這支隊伍,因為這支由無限忠于革命的人組成的隊伍也一定會獲得最廣大的工人群眾的無限信任”⑤《列寧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126、126、127 頁。。
無線電廣播承載著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使命。早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寧就極富前瞻性地認識到發展無線電事業的重要性,認識到無線電廣播這一新興媒體、新技術是最有利于打破距離和紙張等物質條件限制的宣傳工具,如果試驗成功,“將會給宣傳鼓動工作帶來極大好處”⑥《列寧全集》(第五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415 頁。。1920 年2 月5 日,在下諾夫哥羅德無線電實驗室開始工作之際,他就給該實驗室領導人米亞邦契—布魯耶維奇去信,保證給予全力協助。之后在他的關懷與指示下,以國家為主體的無線電廣播技術研發和實驗發展迅猛。1922 年,國有國營的無線電廣播業正式起步,并肩負起了為社會主義建設進行宣傳鼓動的任務。5 月19 日,在《就發展無線電技術問題給約·維·斯大林并轉俄共(布)中央政治委員的信》中,列寧指出,“我們的技術完全有可能通過無線電廣播把人們的現場講話播送到盡可能遠的地方去,也完全有可能使用千百個收音機,使共和國內千百處遠離莫斯科幾百俄里、在一定條件下甚至遠離幾千俄里的地方收聽到莫斯科的講話、報告和講座。……無論是就進行宣傳和鼓動,特別是對沒有文化的居民群眾進行宣傳和鼓動來說,還是就轉播講座來說,實行這個計劃都是我們絕對必要的”⑦《列寧全集》(第四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95-196 頁。。
總之,列寧加強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理念立足于俄國的基本國情,在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參加俄國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列寧堅信,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絕不會白做,“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也會頑強地、勇往直前地、堅韌不拔地進行自己的工作”⑧《列寧全集》(第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96 頁。。
列寧在領導俄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宣傳思想,從俄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需要和俄國工農群眾的思想實際出發,形成了獨具俄國時代特色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宣傳鼓動思想,開啟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宣傳思想工作的最初探索,成為照亮全世界無產階級的火炬,并且至今仍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芒。列寧加強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內容非常豐富,其中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具體方法和形式等需要具體地、歷史地看待,不能簡單套用,但是其中的基本原則、基本立場、方法論及其個人的宣傳鼓動實踐仍然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不管是在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都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加強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借鑒與指導。
在領導俄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列寧始終重視宣傳思想工作的領導權問題,強調黨的全面領導是確保宣傳思想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前提。列寧特別強調維護黨中央權威的必要性。他指出,絕對不能因為取得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就否定權威,削弱黨的領導,因為鞏固政權比奪取政權難得多。列寧非常重視媒介在宣傳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他強調,雜志或報紙等媒體在出版過程中必須要審慎行使自主權,“一切定期和不定期的報刊、一切出版機構都應該完全服從黨中央委員會”①《列寧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05 頁。,以維護黨中央的權威,保證出版內容符合黨的要求。為了突出宣傳思想工作領導權的重要性,列寧還明確闡釋了宣傳思想工作的黨性原則,批判了那些取消和放棄領導權以及將領導權同政黨對立起來的錯誤論調。“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報”體制的確立,明確了執政黨在宣傳工作中的領導地位與監督作用,杜絕了錯誤思想和言論的傳播渠道。中國共產黨成立百余年來,始終把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當成一件頭等大事來抓,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的領導權問題,堅持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全面領導,在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豐碩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們所面臨的世情、國情、黨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國際看,西方各種敵對勢力從未停止并不斷調整策略、變換手法,在意識形態領域加緊對我國的滲透、遏制和全方位打壓,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從國內看,社會思想意識復雜多樣,主流輿論與錯誤思潮相互交織,社會主流價值遭遇市場逐利性的挑戰,馬克思主義主導地位不斷受到沖擊,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發生深刻變化。在如此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我們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繼續堅持和加強黨在宣傳思想工作中的領導地位,旗幟鮮明地強調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不動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者尤其要增強“四個自信”,強化“四個意識”,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時刻反映黨的主張,體現黨的意志,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的團結。在輿論生態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更要重視主流媒體在宣傳思想工作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發揮主流媒體在宣傳思想工作中的“定海神針”功能,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自覺對主流意識形態進行正面宣傳,為實現黨的偉大目標營造和諧美好的輿論氛圍。
宣傳思想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理論說教,而是應該根據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變化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和載體、豐富宣傳內容、拓展宣傳領域。列寧強調,要在把握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的基礎上,根據形式的變化,靈活采用各種宣傳手段。在列寧宣傳思想工作發展的歷程中,宣傳思想工作的載體從口頭傳播、小冊子、傳單、報刊到無線電廣播和電影等。在不同的時期,列寧能夠根據形勢的發展采取恰當的宣傳載體進行宣傳,尤其是在經歷了奪權時期后,列寧充分感受到對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能夠洞悉時勢變化,與時俱進地推動宣傳載體的發展。即使在經濟困難的情形下,列寧依然堅持要給予國家廣播事業的發展以支持。除了無線電廣播,當時最具傳播力的電影也被列寧應用于宣傳領域,從而擴大了黨的影響力,提升了國民的整體素質。列寧這種堅持宣傳載體與時俱進的做法,也是新時代新征程促進宣傳思想工作發展的范例。
在當前的全媒體時代背景下,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移動互聯網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渠道,成為媒體的主陣地。在這個主陣地上,傳統主流媒體存在被邊緣化的危機。一方面,電視、廣播、報紙、雜志、標語、宣傳欄等傳統媒體在宣傳效率、宣傳話語權、宣傳效果等方面,受到了來自民營商業互聯網媒體尤其是自媒體平臺的全方位挑戰;另一方面,雖然傳統主流媒體越來越重視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開辦了大量新聞客戶端,但由于這些新聞客戶端缺乏數據分析和社交分發,用戶聚合和資源聚合能力嚴重不足,日活率低,互動效果不理想,用戶參與不積極,從而導致傳統主流媒體影響力、競爭力衰退,出現了傳統主流媒體和民營商業互聯網媒體此消彼長的“一邊倒”競爭局面。目前,抖音、快手、B 站、喜馬拉雅等視頻或音頻平臺占領了移動新媒體用戶的市場制高點,黨和政府主辦的主流媒體和政務新媒體要想獲得更多受眾群體和更大影響力,就必須在這些平臺開設賬號,必須借助于這些民營新媒體為駐場平臺才能實現落地傳播。雖然相較于以往傳統的線下宣傳模式,這些官方的新媒體形式的影響力已大有提升,但是其話語權仍顯不足。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加快推進傳統主流媒體向新型主流媒體升級,如何充分發揮媒體融合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優勢,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已經成為宣傳思想工作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課題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318、318 頁。。媒體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前沿陣地。相應的,用戶在哪兒,主流媒體的宣傳陣地就在哪兒。只有充分研究、利用新媒體、新技術,促進宣傳載體與時俱進,創新宣傳方式方法,才能有效激發宣傳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鞏固和拓展輿論宣傳主陣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從目前情況看,中國媒體融合發展的整體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建設好自己的移動傳播平臺,管好用好商業化、社會化的互聯網平臺,讓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318、318 頁。。此外,新興媒體是把雙刃劍,如何建立健全互聯網輿情監督管理體制,規避互聯網輿情風險是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解決的另一個主要時代課題。尤其是對于一些自媒體平臺,比如:個人主播App 等的網絡輿情監督,應當予以重點關注。
列寧在其宣傳思想工作的實踐中,始終高度重視宣傳工作者隊伍建設。在領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籌備成立時期,列寧重視在工人中培養職業宣傳員和鼓動員,充實宣傳工作者隊伍,并且通過《火星報》的代辦員網建立了宣傳工作的隊伍,在建黨中起了巨大的組織作用;在領導布爾什維克黨進行革命奪權時期,列寧領導黨員組成宣傳工作隊伍,投入群眾的宣傳、教育、鼓動工作中,數十萬革命鼓動員組成的宣傳工作者隊伍與下層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在領導蘇維埃俄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俄國共產黨(布)根據時勢變化將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轉到為經濟建設服務上,同時還建立起一批行業性宣傳鼓動機構,使宣傳工作者隊伍建設更加完善。從建黨時期到奪權時期再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列寧領導下的宣傳思想工作者隊伍不斷壯大,黨的執政根基愈加穩固。
列寧加強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建設的實踐,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思想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應當加強宣傳隊伍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業務建設,努力培養一支覆蓋各個階級階層、成員構成合理、專兼結合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315、310 頁。,使新時代的宣傳者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315、310 頁。,承擔起“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③習近平:《在文化傳承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 年第17 期。。
同時我們應當注意到,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民間輿論力量在互聯網輿論場中發揮的作用和影響不斷得到凸顯,各新媒體平臺涌現出一批自發反擊西方、宣傳中國社會正能量的民間愛國網絡博主。作為黨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的“編外”力量,這些民間輿論宣傳斗爭的有生力量活躍在各社交媒體,用長視頻、短視頻、線上直播、公眾號文章、諷刺漫畫圖片等不同形式,自發傳播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宣傳中國社會正能量、反擊西方宣傳、開展國際國內輿論斗爭。但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輿論宣傳斗爭的任務主要由政府、軍隊的職能部門和主流新聞媒體承擔,對于民間輿論資源的發掘和利用則遠遠不夠,同時還存在民間愛國網絡博主遭到境內外敵對勢力收買的網絡水軍的網絡滲透破壞、攻擊、打壓的現象。因此,我們應當在繼續建設好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正規軍”的同時,做好對愛國民間輿論宣傳力量的甄別、培養、引導和保護,盡快對自媒體賬號實行實名制,完善治理平臺的法令,尤其是加大對B 站、抖音、今日頭條等民營商業互聯網媒體尤其是自媒體平臺的監管力度,防止網絡水軍橫行、劣幣驅逐良幣,從而使官方與民間輿論宣傳力量形成強大合力。
列寧認為,政治揭露是對無產階級進行全面宣傳思想工作的系統中的主要環節。列寧在領導宣傳思想工作的實踐過程中,貫穿著對沙皇反動政府、專制制度、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思想家的全面政治揭露。在領導籌備建黨時期,列寧指導彼得堡“斗爭協會”從利用傳單的形式揭露工頭、資本家、工廠主,發展到對專制制度本身展開政治揭露;在領導布爾什維克黨進行革命奪權、革命運動逐漸高漲的時候,列寧指導布爾什維克黨對沙皇政府的反動行徑和杜馬選舉進行政治揭露;針對俄國十月革命后新生政權所面臨的嚴峻形勢,特別是西方資產階級媒體的攻擊,列寧從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高度,對資本主義宣傳自由的虛偽性進行了深刻揭露,通過蘇維埃俄國與歐洲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情況對比反差提供的論據,對民眾進行宣傳教育。列寧掌握話語權、通過政治揭露進行宣傳思想工作的實踐啟示我們,必須從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把國際傳播和輿論斗爭作為國家軟實力建設的重要部分,敢于揭露,敢于發聲,奪取國際輿論斗爭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仍未改變,中國形象被動地由西方媒體“塑造”,中國在國際新聞輿論場域中依然處于弱勢、被動地位,處于“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尷尬境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客觀地講,國際輿論格局依然是西強我弱,但這個格局不是不可改變、不可扭轉的,關鍵看我們如何做工作”①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20、121 頁。。我們要想掌握主動權,就要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知道中國人民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什么貢獻、還要作出什么貢獻”②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20、121 頁。。這就“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版,第156 頁。。
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在與西方輿論抹黑、詆毀我國的國際國內輿論對決中,我們還應當敢于旗幟鮮明地表明態度、理直氣壯地發聲、針鋒相對地揭露、旗幟鮮明地斗爭,在斗爭中不斷加強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提升新時代我國國際話語權及策略。此外,還應當注重發掘和揭露境內外敵對勢力的負面輿論事件,并將之作為鮮活的反面教材,運用多種斗爭形式,加強思想宣傳和輿論引導。我國曾有輿論戰取勝的案例,一方面在于官方和民間力量密切互動形成了輿論合力;另一方面在于采用漫畫這一宣傳形式的形象化表達,消弭了文化背景和語言體系的障礙,以有效傳播方式突破了西方文化壁壘。在未來的輿論斗爭中,我們應當主動出擊,利用國外TikTok、Instagram 等社交平臺,充分發揮圖片、視頻、直播連線等多種形式的跨文化傳播的作用,贏得國際輿論斗爭的勝利。
綜上,列寧所處的階級激烈對抗的革命時代已離我們遠去,但意識形態斗爭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宣傳思想工作在當今仍然絲毫不能松懈。列寧加強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對社會主義國家開展宣傳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宣傳思想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作出了許多重大部署,采取了許多重大舉措,宣傳思想工作得到了切實的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新征程,應當繼承和發揚列寧加強馬克思主義政黨宣傳思想工作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當下社會實踐的具體歷史條件出發,守正創新,優化宣傳思想工作路徑,切實做好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宣傳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