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早在唐代,花鳥畫就以獨立的繪畫形式呈現,從五代兩宋時期的工筆畫到明清時期的大寫意花鳥畫,中國繪畫的藝術形態經歷了豐富的演變,小寫意花鳥畫也逐漸形成了獨立的繪畫形式。闡述寫意花鳥畫的歷史沿革,分析寫意花鳥畫的形態表現,從寫生對花鳥畫創作的影響出發,思考新時代背景下小寫意花鳥畫的未來發展與前景。
關鍵詞:小寫意花鳥畫;創作思路;歷史沿革;繪畫形態
注:本文系2022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八桂地域特色小寫意花鳥畫創作實踐”(2022KY1790)研究成果。
明清時期,文人畫頗為盛行,在明清百年歷史中,宮廷院體繪畫始終呈現出獨特的風格。其中,小寫意花鳥畫更是打破陳規,在中國繪畫院體模式基礎上形成了全新的繪畫模式。這種繪畫模式衍生出了典型的水墨寫意作品,而且作品風格新穎,內涵豐富,這些都為近代小寫意花鳥畫藝術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一、寫意花鳥畫的歷史沿革
寫意花鳥畫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就有人繪制花鳥形象的紋樣,這些紋樣主要出現在陶器、銅器之上。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花鳥畫已經能夠獨立成畫,當時的寫意花鳥畫可以客觀真實地反映出當時花鳥畫的實際狀況。隋唐時期,花鳥畫獨立成科,當時的花鳥畫題材多流行于宮廷和上流社會[1]。以唐代為例,當時的花鳥畫題材有所擴大,不僅包括花卉與禽鳥,還包括樹木、竹石、蔬菜等等。在五代時期,花鳥畫取得了巨大進步,所以五代時期也是花鳥畫發展中最重要的時期,更是花鳥畫發展的過渡期。在這個時期,貴族喜歡以花鳥畫進行裝飾,而文人士大夫業通過花鳥畫來托物寄思,所以很多花鳥畫風格的作品流行于世[2]。
五代時期,花鳥畫形成了以黃筌、徐熙為代表的兩大流派,即以黃筌為代表的工筆形態的“黃家富貴”和以徐熙為代表的水墨形態的“徐熙野逸”?!包S家富貴”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注重勾勒設色,整體表現工整富麗,藝術效果十分細膩逼真,這些都體現出了宮廷獨有的審美趣味。
在宋代,花鳥畫主要是院體形態,以趙佶院體花鳥畫為代表的工筆花鳥畫風格最為鮮明,文人畫的水墨形態以蘇軾的墨竹畫法最為突出,蘇軾也是湖州畫派的創始人。在北宋后期,花鳥畫呈現出全面繁榮的發展態勢,不僅“徐黃二體”持續發展,還產生了更多創新的畫法,例如墨梅、墨竹、墨花在當時都頗為流行,如此就形成了一套彩色花鳥畫一統天下的獨特發展局面[3]。
元代的花鳥畫以水墨寫意形態為主,同時還有工筆形態,以及墨竹、墨蘭、墨梅的寫意形態。元代文人畫的思想包括藝術品格的“逸”、用筆講求書性的“寫”、藝術表現的“不求形似”,這些也是文人花鳥畫發展的中心思想。
在明代,花鳥畫的主流風格是水墨大寫意形態,此時的工筆形態一改兩宋時期富麗工整的畫風,以粗筆沒骨的形式表現。大寫意形態以吳門畫派文人花鳥畫家沈周、文徵明、陳淳等為代表,他們的水墨寫意風格十分鮮明。文人水墨大寫意形態的代表還有徐渭,他的代表作品有《墨葡萄圖》等。此外,以工兼寫的代表人物是陳洪綬,小寫意形態在此時期已經形成,代表人物是周之冕。可以說,明代的花鳥畫創作領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在清代,八大山人、石濤的水墨大寫意形態,惲南田的沒骨形態,揚州八怪寫意花鳥畫的大寫意、小寫意形態,院體宮廷花鳥畫和嶺南花鳥畫小寫意形態的花鳥畫流派逐漸興起。清代花鳥畫在立意、造型、形象布局、書畫一體表現上都有所突破,其中水墨大寫意花鳥畫的風格表現獨特。揚州八怪的花鳥畫非常重視生活感受的抒發,其中的闊筆寫意花鳥畫風格表現也是獨樹一幟的[4]。
近現代海上畫派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大寫意形態,同時融匯中西形態的大寫意、汲取日本畫風的嶺南花鳥畫和近現代工筆畫為主要表現形式,代表人物有海上畫派的趙之謙、虛谷、蒲華、吳昌碩,小寫意花鳥工筆形態的代表人物有任熊、任薰、任伯年等,他們融匯了中西形態大寫意內容,為中國畫在歷代的發展演變中不斷創新、不斷豐富,呈現了多樣的繪畫形式和精神內涵。近現代西方文化的融入使中國繪畫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在借鑒古人的繪畫思想的同時也在不斷嘗試創新和改變。
二、寫意花鳥畫的形態表現
(一)大寫意花鳥畫形態風格
寫意畫被俗稱為“粗筆”,即通過簡練而具有概括性的筆墨來著重描繪物象的意態神韻以及精神內涵。在繪畫過程中,寫意手法在某種程度上容易忽略對所描繪對象的形的表達而注重對意的表達。寫意畫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區分了大寫意畫和小寫意畫,大寫意畫非常注重“大”,但是它并非指簡單的“大筆大紙”,而是著重于畫面表現形式以及精神境界[5]。大寫意花鳥畫注重筆墨,宣揚宏大氣魄,在形象概括性表現上非常突出。即使在小幅畫紙上繪畫,大寫意花鳥畫也能描繪出宏大氣象,無論是山水畫還是花鳥畫,都能展現出大寫意的基本特征。同時大寫意花鳥畫借鑒了書法中的“以書入畫”,甚至有些創作者性情豪放,直接用狂草入畫。在國內,大寫意花鳥畫的代表人物很多,例如梁楷、徐渭、石濤、齊白石等等,這些畫家擁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都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修養[6]。
(二)小寫意花鳥畫形態風格
小寫意花鳥畫非常注重寫意畫風的發揮,有清逸俊秀的風格,體現了極高的藝術趣味性。小寫意畫不單純是紙張尺寸的變化,其在筆墨立意的表達上更加清晰明確,對形象的塑造和造型更加到位,更能反映和表達立意的審美情趣。自唐宋以來,院體工筆花鳥畫繁榮發展,到了明清時期,花鳥畫一改唐宋工整之風,粗筆沒骨畫法得到了新的嘗試,為小寫意花鳥畫奠定了基礎。小寫意繪畫風格更加以“寫”的用筆來表達,注重“意”的表達和審美,在風格的表達中也有沒骨以及兼工帶寫的藝術形式,在筆墨的表達中注重“寫”的意味,小寫意花鳥畫的造型、色彩以及筆墨的運用都源自對“寫”的立意和表達。
總體來講,大寫意花鳥畫在形態表現上注重神態以及大體形態的變化,用筆相對單純,造型表現相對夸張[7]。反觀小寫意花鳥畫,它引入了工筆畫法,實現了工寫結合。例如南宋時期小寫意花鳥畫中的花卉畫,它不同于大寫意花鳥畫中輕松灑脫的形態,而是真正將細膩寫意發揮到了極致。大寫意花鳥畫在繪畫形象上更為開放,小寫意花鳥畫在繪畫形象上相對嚴謹,在形態表現上更加清晰細致。實際上,也可以在大寫意花鳥畫局部形態中摻雜一些小寫意花鳥畫的內容。同理,在小寫意花鳥畫中也能融入某些大寫意花鳥畫的內容,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影響。
三、寫生對花鳥畫創作的影響
在中國,寫意花鳥畫具有非常強烈的個性特色與獨特的審美視角,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索、挖掘的繪畫風格。客觀來講,無論是大寫意花鳥畫還是小寫意花鳥畫,其中所蘊藏的中華民族繪畫藝術以及中華民族文化內涵都是極為豐富的。如果從另一角度來分析中國的寫意花鳥畫,就需要立足于寫生這一繪畫創作風格,了解寫生對花鳥畫創作所產生的影響[8]。下面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選題及立意
寫生是花鳥畫畫家在創作前的必經之路,通過寫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深入地觀察形象、了解形象,并通過一定的造型手法對形象進行創作。首先要從選題以及立意創新方面展開分析,為創作出具有新時代特色的花鳥畫奠定良好基礎。鄭板橋曾提出“胸無成竹”以及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部曲。鄭板橋眼中之竹是客觀生活的原型,即“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之竹是眼睛看得到的感受,即在心中產生的藝術形象;手中之竹是把心中的藝術形象在紙上用筆墨表現出來的形象。因此,落墨用筆之前的立意尤為關鍵。在寫生選題方面,主要基于作品創作的思想創新、意境創新、技法創新、情調創新來展開,形成創新立意。例如,在技法的表達中基于傳統表現技法來融入新的技法,在技法的表達中融入寫意的形式和沒骨的畫法,在墨色的運用中以色彩的面貌來呈現,用色代墨去體現,在技法的立意表達中進行創新,在題材的選取中選擇符合當下時代背景的花鳥形象,將花鳥形象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創作出既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又反映時代特征的作品。
(二)筆墨造型
筆墨造型是花鳥畫的“骨”,謝赫提出的“骨法用筆”即用相應的筆法來表現對象的特征。寫生是非常注重筆墨造型變化的,主要基于用筆變化來展開分析,注重運用中鋒、逆鋒、側鋒等筆法來有效處理過程。其中中鋒中的筆鋒垂直表現出其處處含蓄、渾圓厚重的一面。在展現筆法的過程中,需要配合中鋒來展現一氣呵成的一面,體現筆墨造型的巨大變化。例如,筆墨造型在用線方面表現出色,不同的用筆能夠呈現出不同的氣質。
就用墨而言,其包含了五色用墨方法。小花鳥寫意畫非常注重寫生筆墨,它將書法與繪畫融為一體。古代小寫意花鳥畫的創作者們多追求筆墨技法上的巧妙變化,濃淡干濕非常鮮明,特別是某些創作者在筆墨技法上變化非常巧妙,展現出多種繪畫風格,這些都是東方繪畫所展現出的風采??傮w來講,其在用墨方面追求先淡后濃或是先濃后淡,即運用干凈的筆墨與清水形成水墨風格,在用筆和落墨的同時將形象進行塑造和呈現[9]。小寫意花鳥畫的造型注重結合“形”與“意”,這里的“意”或工或寫,就作者的繪畫特點和表現形式而定。
(三)構圖
南齊肖像畫家、理論家謝赫的《畫品》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部品評古代畫家和繪畫的專著。他提出了“六法論”。其中的“經營位置”指繪畫布局或者是構圖,經營二字,表明畫家對構圖的冥思苦索,這一步是繪畫成功的關鍵,所以張彥遠視其為“畫之總要”。小寫意花鳥畫的構圖創新,需要在前人繪畫藝術的規律中結合當代文化思想的影響以及中西文化思想的融合展開分析,并形成符合當下時代發展和人文思想需求的構圖創新。中國傳統繪畫注重畫面的起承轉合,畫面更多講究虛實關系、疏密關系以及畫面的取勢、造勢。
重復的排列并不是單元形的無限重復,而是結合中國畫的審美將要表達的物象按具有西方構成意識的表現形式進行合理的有一定“立意”的布局和安排,使其在視覺上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和韻律的美感,在此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對色彩的運用和“以書入畫”的用筆。位置的經營是畫面形式美感的關鍵,所以在美感的表達中也要遵循中國畫的審美。
(四)人文精神的表達
縱觀古今,歷代文人、畫家及理論家的繪畫作品都蘊含了作者的思想和文化內涵,作品中的筆墨情趣以及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都是在表達人文精神,小寫意花鳥畫也與寫生一樣,追求現實表達,同時展現豐富的人文價值觀。例如,歷代畫家都希望將時代文化內涵融入小寫意花鳥畫,以表達人文精神內涵[10]。
在新時代背景下,小寫意花鳥畫在當代的藝術發展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繪畫工作者也在小寫意繪畫的研究中不斷成長,對于理論的研究和積累也需要不斷地補充和完善。目前小寫意花鳥畫的研究者在美學價值、視覺形式以及造型特征與運用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有與明清時期、民國、當代等知名花鳥畫家的小寫意作品藝術風格及特點相關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牙牙.王雪濤:卓越的小寫意花鳥畫家[J].學苑創造(7-9年級閱讀),2023(6):22-23.
[2]王德志.探究小寫意花鳥畫在國畫教學中的優勢[J].參花(上),2021(5):51-52.
[3]王潤.小寫意花鳥畫在專業院校中的教學優勢[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21(3):94-96.
[4]賈青重.小寫意花鳥畫的筆墨初探[J].名家名作,2021(7):24-25.
[5]楊曉霖.清新秀麗生趣盎然:王雪濤小寫意花鳥畫的時代之美[J].美術,2021(8):56-61.
[6]楊培志.明清及當代小寫意花鳥畫的創作思路[J].文淵(中學版),2021(10):1 886-1 887.
[7]黃靖涵.以平淡天真寫硯海芳菲:談吳硯方小寫意花鳥畫[J].大舞臺,2020(4):98-101.
[8]周燕萍.小學美術寫意花鳥畫的教學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21(11):178-179.
[9]渠桐桐.新時期小學美術寫意花鳥畫教學策略[J].文淵(小學版),2020(7):61.
[10]張江華.新時期小學美術寫意花鳥畫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0(44):35.
作者簡介:
劉玉,碩士,北海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