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程
摘 要:目前,中國古典舞依然處于發展時期,身韻的創建讓其審美內核變得更加穩定。其理論基礎相對較為完善,已經形成了比較合理的運行體系,并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發展。以中國古典舞為探究對象,進一步探討中國古典舞身韻審美及練習技巧。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身韻審美;練習技巧
舞蹈是我國藝術表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古典舞是我國舞蹈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舞種之一。在我國,中國古典舞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調整,展現出濃郁的古風特點。在中國古典舞的轉型發展中,專業人士對其進行優化與加工,使其充分展現出特有的審美韻味。要想實現中國古典舞的長遠發展,就要深入分析身韻審美,掌握專業練習技巧。
一、中國古典舞概述
我國民族民間舞蹈經過專業人士的不斷調整和創新,逐漸發展成具有古風特點的舞蹈,即中國古典舞。中國古典舞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曾經被人們稱為“戲曲舞蹈”。其是戲曲和舞蹈結合的產物,換句話說,其未全面脫離戲曲內容,所以也被稱作戲曲舞蹈[1]。隨著時間推移,中國古典舞已經刪除戲曲中的唱、念部分,但在其表演過程中仍然會呈現戲曲元素。
二、中國古典舞身韻審美
一般來講,身韻也就是身法和韻律。身法是一種外在技巧,韻律則是藝術的內涵,二者協調配合,使中國古典舞得以展現其整體面貌和審美價值。換句話說,身韻指的是“形神兼備,身心并用,內外統一”,這也是中國古典舞需要遵循的要求,體現了中國古典舞藝術特點。對于一個專業的民族舞蹈演員來說,其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通過將舞蹈中的“神、形、勁、律”等要素結合,賦予每個動作獨特的審美價值和藝術特點,從而展現出中國古典舞的身韻之美。
(一)“形”
“形”主要指的是形體外部動作,舞者通過展現出舞蹈的形態,以及各種動作,展現出舞蹈的審美價值。所有和形態相關的過程均可稱為“形”。無論是在形象藝術,還是在古典舞藝術中,“形”都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藝術角度出發,要想深入理解“形”,就要把握“擰、圓、傾、曲”等舞蹈動作,并結合“剛健挺拔、含蓄柔韌”的審美要求,分析中國古典舞的審美特點和舞蹈姿態。在中國古典舞中,人們比較注重“擰、翻、圓、傾、仰、俯、曲、卷”等肢體動作,這些動作能夠充分展現舞蹈之美[2]。
(二)“神”
中國古典舞中的“神”主要指內涵、魅力、節奏和氣質。任何沒有魅力的藝術都可以說是沒有靈魂的。在中國文學評價中,神韻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定義。無論是討論詩歌、繪畫、音樂還是書法,都依賴于神韻這個標準。在中國古典舞中,“神”代表著氣韻、內在美等。從本質上看,身韻可以展現舞蹈自身審美價值,如果不具備藝術修養和氣質,就無法傳遞舞蹈所蘊含的情感與內涵。身韻覆蓋內容多,范疇廣,除了體現在舞蹈中,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眾所周知,舞蹈產生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卻高于日常生活。好的舞蹈不僅僅具備較強的欣賞性,還具有藝術審美特點。不管是哪種藝術,要想展現其審美價值,就要與日常生活進行結合,通過肢體傳達其內涵與價值,真正實現藝術與生活的融合。如果人們無法通過舞蹈感受其內在美,就無法使舞蹈傳遞下去,使藝術與實際生活距離越來越遠,難以被人們接受。
(三)“勁”
“勁”指的是內部節奏和外部動作的對比處理。例如,在運動過程中,“線中的點”(即“運動中的靜止”)或“點中的線”(即運動中的靜態)都是通過正確使用“勁”來表達的[3]。在中國古典舞身韻審美中,“勁”的主要作用就是讓舞蹈更具節奏感,涉及兩個要素,一個是動作,另一個是內在力量。在舞蹈表演中,需要將各種肢體動作進行結合。在身韻審美中,要想合理地使用“勁”,就要根據舞蹈內容,動靜結合,以呈現理想的表演效果。在中國古典舞中,舞蹈節奏往往會受到音樂節奏的影響,因此舞者要根據音樂韻律和節奏來設計舞蹈動作。在此過程中,舞蹈節奏應不急不躁、不緊不慢、穩而有序,以充分展現出中國古典舞的韻味和“勁”。為了展現舞蹈內涵,舞者要對舞蹈節奏、韻律有所了解,通過各種肢體動作來傳達舞蹈的情感,合理用“勁”。“勁”滲透在中國古典舞的各個環節,它不僅僅關乎整個表演,還有助于提升舞蹈的力量感。
(四)“律”
“律”包含兩層含義:動作本身的節奏性和動作遵循的規律。通常情況下,舞蹈動作與人體動作變化的規律一致,就是“律”中的“正律”,此時舞蹈動作會給人一種流暢的感覺;“反律”是中國古典舞節奏中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例如雙手擺動的動作,當手臂向左擺動時,身體必須有向右拉動的傾向,才能使動作圓潤和富有魅力。在中國古典舞中,既要有“正律”,又要有“反律”,才能讓人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視覺體驗。“反律”是中國古典舞所特有的,能夠讓人做出一些比較復雜且多樣的動作,呈現強烈的動態感。對于中國古典舞而言,“律”代表的是整個舞蹈中的韻律,舞者要根據舞蹈節奏,借助肢體動作來表達舞蹈內涵。在中國古典舞的表演過程中,“正律”出現得較少。舞蹈表演中的肢體動作主要是根據音樂節奏來設計,雖然有些舞蹈整體看著較為優美,但肢體動作較為復雜。不同動作應根據節奏進行變換,一氣呵成,讓舞蹈更加優美和順暢。與“正律”不同的是,“反律”在舞蹈表演中比較普遍,同時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手指跟隨音樂節奏不斷搖擺,就體現了“反律”[4]。在舞蹈中使用“反律”,能夠讓舞蹈效果更加理想,但是這種方式只在中國古典舞中具有實效性。基于此,“反律”逐漸發展為中國古典舞特有的一種概念,可以呈現出獨特的舞蹈效果。
三、中國古典舞的練習技巧
(一)中國古典舞身韻練習原則
其一,注重能力訓練。對于中國古典舞舞者而言,其需要經過不斷訓練,讓身體肌肉在訓練中發生變化,從而呈現良好的舞蹈表達效果。在中國古典舞訓練過程中,可以將一些中國古典舞專業能力訓練的內容融入其中,從而增強舞蹈表現力。在實際訓練中,通過安排一些組合式訓練,加入一些肢體動作,可在舞臺表演中展現良好的舞蹈效果,體現舞蹈審美價值。中國古典舞舞者應該注重能力訓練,以增強自己在舞臺表演中的表現力。舞者要在專業人士的引領下,主動加強身韻訓練,以提高自身藝術素養。
其二,注重語言訓練。在中國古典舞中,舞蹈動作就如同語言一樣,舞者要深入掌握語言運用方式,從而更好地“造句”。在中國古典舞學習過程中,要將每個舞蹈動作有機結合,展現出舞蹈獨特的內涵和審美價值。舞者在前期學習過程中,可以將舞蹈動作拆分處理,以充分理解和掌握舞蹈內涵,提高舞蹈表現力。身韻也就是將舞蹈動作進行結合,并通過不斷練習,充分展現中國古典舞作品的魅力,體現出舞蹈作品的藝術審美價值。我國大部分中國古典舞主要是采用敘述方式展現出舞蹈所蘊含的情感,即每個舞蹈背后都蘊藏著一些故事,舞者需要通過肢體語言向觀眾講述舞蹈背后的故事,讓觀眾從中獲得良好的感官體驗,接受藝術熏陶。
在實際教學中,舞蹈教師需要將舞蹈動作進行整合,形成單獨的舞蹈段落,并且將其進行組合,展現出舞蹈中的身韻審美,形成一個比較好的舞蹈作品,從而加強舞蹈學習者的藝術語言積累,通過各種方式展現出舞蹈作品價值,進而促進中國古典舞的藝術的發展。在中國古典舞表演過程中,要將身韻語言通過肢體動作融入舞蹈表演。例如在《海浪》這一舞蹈作品表演中,舞者通過搖擺手臂表現舞蹈中的海浪,通過身體翻滾表現海浪洶涌,通過舞蹈肢體動作表述故事內容,讓整個舞蹈作品更具靈魂。中國古典舞舞者要通過不斷學習和訓練,積累豐富的舞蹈經驗,并且把舞蹈中的藝術語言進行結合,以形成特有的訓練體系。
(二)中國古典舞身韻練習要求
首先,進行素質訓練。在中國古典舞身韻練習中,應該從訓練角度出發,同時加入肢體練習、素質練習、技巧練習等內容,保證形象塑造訓練目標順利實現。在具體操作中,應從肢體動作、忍耐力、爆發力等多方面入手,科學訓練,明確練習內容。在日常練習中,需要對人體運動進行研究,通過控制運動幅度、韌帶訓練等,取得良好的練習效果。其次,掌握審美要素。中國古典舞的審美要素主要是指基本的舞蹈技法、身韻、身法等,在實際練習中,應該從各審美要素出發,結合中國古典舞韻律審美要求,采用多種訓練方法,提高舞者綜合素養。最后,提升身韻表現力。對于舞蹈中的身韻表現力,在教學中通常不會全部體現,但是任何動作都可以展現出舞蹈的藝術價值與審美。換句話說,在中國古典舞練習中,應該注重舞蹈動作的性格化,在音樂和動作組合方面強調訓練剛性和強度,嚴格制訂訓練計劃,以滿足中國古典舞身韻審美表達要求[5]。
(三)具體練習技巧
在中國古典舞身韻練習過程中,應該掌握以下五個方面的技巧。第一,加強情感融入。在中國古典舞的身韻練習中,應該從舞蹈內容出發,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通過舞蹈表達情感,展現出中國古典舞的身韻審美。為了該目標的順利實現,要求舞者在練習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和對形象的深刻理解,讓舞蹈更具審美價值。第二,注重舞蹈欣賞。要想更好地掌握舞蹈身韻,就要重視中國古典舞的欣賞工作,通過舞蹈欣賞,舞者能夠更好地體會舞蹈韻味和價值,并掌握舞蹈韻律。在中國古典舞的身韻練習過程中,存在諸多韻律元素,舞者要通過舞蹈欣賞,充分了解和掌握這些元素。對于大部分舞蹈而言,如果在舞蹈動作或者神態方面有所不同,展現出的舞蹈效果會存在明顯差異。基于此,舞者要具備一定的舞蹈欣賞能力,從而優化舞蹈表達效果。第三,掌握身韻元素。中國古典舞身韻包含身法、韻律兩個方面,在實際練習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身韻元素,如風火輪、云肩轉腰等,以韻律為切入點,將二者有機融合。第四,注重身韻表現。在中國古典舞身韻練習中,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較少,主要是通過肢體動作進行展現。換句話說,人物形象塑造是中國古典舞身韻練習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在此過程中,舞者需要通過舞蹈欣賞確定自己在表演中的位置,從而呈現特定形象,充分發揮中國古典舞的身韻審美價值。教師應結合學生表演情況確定練習方向,幫助學生夯實比較薄弱的環節。在練習過程中,舞者還應對肢體動作進行性格化處理,從而提高舞蹈表演的感染力。第五,進行基礎練習。在學習中國古典舞的過程中,身韻是比較基礎的內容,是中國古典舞的核心,也是中國古典舞學習者不可忽視的內容。基于此,在中國古典舞身韻練習過程中,除了要掌握基礎的肢體動作,還要學習一些和中國古典舞身韻相關的知識,以及專業的素質、技巧等內容,積累經驗,打好基礎,實現舞臺形象的塑造[6]。除此之外,中國古典舞雖然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舞種,但是在日常練習中,也應注重舞蹈基本功的訓練,如爆發力、韌性等。
四、結語
中國古典舞在身韻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和魅力,其十分注重舞蹈表現力的訓練。在實際訓練中,其對舞者的基本要求不僅體現在肢體素質上,還體現在內涵和情感上,舞者要注重表現力的提升,陶冶情操,以掌握藝術表達、情感表現的基本能力。與此同時,肢體訓練和藝術表現力培養不可分離,舞者不能為了練習而練習,而要使二者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整體。通過對中國古典舞身韻審美的研究,確定中國古典舞身韻練習方向,并制訂詳細的練習計劃,以增強舞者綜合能力,為舞者職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樊鈺蕾.“美育”視域下高師院校中國古典舞教學路徑探析[J].大眾文藝,2022(24):154-156.
[2]楊笑荷.中國古典舞劇目課線上創新教學探索:以北京舞蹈學院為例[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22(5):126-133.
[3]李冬.傳統文化教育與中國古典舞教學的融合研究[J].戲劇之家,2022(30):132-134.
[4]史方圓.高校“身韻”在“中國古典舞基訓”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民族博覽,2022(19):140-143.
[5]許岳軍,江峰.拓展中國古典舞教學“課程思政”新境界探微[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116-121.
[6]李佩珊.“教學、表演、編創”能力培養在高校中國古典舞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菏澤學院學報,2022(1):81-85.
作者單位: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