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龍
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森林火災防控現狀及對策建議
鐘海龍
(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隆暢河自然保護站甘肅張掖734400)
一直以來,隆暢河自然保護站高度重視森林火災防控工作,積極采取有力措施防控森林火災,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森林火災防控工作依然面臨較大壓力。文章探討了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森林火災防控現狀,提出了繼續強化森林火災防控宣傳教育、嚴管火源、增強應急處置能力等措施,以期為其他林區的森林火災防控工作提供參考。
森林火災;防控;隆暢河自然保護站
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撲救極為困難的自然災害,不但會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的動物,而且會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造成土壤貧瘠,破壞森林涵養水源等,甚至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引起空氣污染,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森林火災的發生原因可分兩種:一種是自然原因(如雷電、自燃等);一種是人為原因,有生產性用火及非生產性用火(如在林中吸煙、樵獵、舉行迷信活動等)。通常而言,大多數森林火災是由人為原因造成的。
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森林資源豐富。21世紀以來,隨著各項工程的大力實施,林區森林資源總量只增不減,林下枯枝落葉等可燃物越發豐富。再加上森林旅游業的快速興起,進山入林人員急劇增多,林事用火、農事用火、祭祀用火等現象屢禁不止,森林防火形勢越發嚴峻[1]。因此,本研究基于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森林資源概況,總結該林區森林火災的發生特點,分析森林火災防控工作中的問題,提出科學有效的防控建議,對于切實做好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森林火災防控工作、保障森林資源安全、助力林區林業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2]。
隆暢河自然保護站位于河西走廊南側,祁連山北麓中段,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康樂與大河兩鄉境內。全區土地總面積為12.161萬 hm2,區域隸屬于大陸性氣候區,冬季嚴寒干燥、夏季涼爽多雨,降水以5月—9月最為集中。隆暢河自然保護站多為高中山地貌,海拔高度為1 600~4 600 m,境內土壤垂直坡向性變化明顯,由低到高分為5個土壤帶,依次為山地黑鈣土、山地灰褐土、亞高山灌叢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土層厚度10~150 cm。良好的氣候環境、復雜的地形地貌等孕育著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面積達4.912萬 hm2,占比40.39%。林區分布有野生植物資源26科130種,林區的野生動物資源也較為充沛,共有61種野生動物,其中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物種[3]。
近年來,隆暢河自然保護站高度重視森林火災防控工作,將其置于資源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位置,在“防”上下狠功夫,出實招,辦實事,將各項森林火災防控措施嚴密落實到位。取得了持續40年無重大、特大森林火災及人員傷亡的優異成績,并于實踐中探索了一套與隆暢河自然保護站實際情況相適宜的行之有效的舉措,具體有如下幾點。
一是全面貫徹執行林長制。隆暢河自然保護站嚴格落實地方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切實將森林火災防控成效及責任制落實狀況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當中,構建領導親自上陣、各部門密切配合且全民共同參與的良好防控大背景。二是開展森林火災防控宣傳教育。隆暢河自然保護站大力開展森林火災防火宣傳工程,規范宣傳內容、擴大宣傳范圍、創新宣傳方法,并嚴格遵循簡單、明了、實用、具體等原則,使大眾聽得懂、看得明,助力森林火災防控宣傳深入人心。三是嚴格排查各項森林火災隱患。隆暢河自然保護站定期或不定期檢查與排查林區火災隱患,第一時間發現林區火災隱患并進行迅速整改處理,以確保隱患早發現、早排除,以消除火災隱患,保護林區安全。另外,管好用活護林員,護林員除做好常規林區巡查巡護,還嚴格護林員管理,以防出現“監守自盜”“玩火自焚”等現象。四是嚴格督促檢查。當前,隆暢河自然保護站嚴格做好林區巡查巡護與檢查工作,確保山有人管、火有人撲。
然而,受林區地形、氣候、區位、傳統民俗、農事生產方式等多種因素影響,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森林防火依然面臨著諸多困難。
近年來,隨著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森林火災防控的備受關注,并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嚴抓森林火災防控工作[4-5],且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在長期的實踐工作中,不足之處依然存在,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
近年來,隨著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森林火災防控宣傳教育工作的深入推進,民眾的森林火災防控意識有所增強。然而,林區周邊年齡層次較高的人員較多,其傳統思想觀念根深蒂固,時常上山祭祀、焚香燒紙[6]。另外,隆暢河自然保護站現有森林火災防控宣傳教育工作還不夠到位,部分民眾依然沒有認識到森林火災防控的重要性,未能及時約束與規范自身行為。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旅游業迅猛發展,進入自然保護區旅游及野營的人員數量顯著增加。由于入林人員復雜且流動性較大,林區吸煙、林內野炊、林內燒烤等現象時有發生,使得森林火災發生概率增加[7]。另外,有些年份的平均氣溫偏高且天氣較為干燥,大風天氣居多,如果出現雷暴天氣,極易產生雷擊火,在大風的作用下,雷擊火會快速蔓延,大大提高了森林火災防控的難度。
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林區地形復雜,山勢陡峭,林區通信覆蓋率和瞭望監測率均低于70%。火災撲救基礎設施不夠健全,人力撲救仍為森林防火的主要方式。隆暢河自然保護站僅有16名管護人員,其中,7人為在編管護人員,9人為義務管護人員,所有管護人員年齡均在50歲以上;現有18名森林火災撲救人員,其掌握的森林防火知識有限,防滅火技能不足,而且他們的年齡在50歲左右,體能偏弱,不宜開展繁重的森林火災撲救工作。除此之外,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所負責的林區面積較大,再加上基礎設施和設備不足,也沒有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一旦偏遠區域發生森林火災,森林火災撲救人員很難及時發現并在短時間內趕到火災現場進行撲救。
當前,祭祀用火與野外用火是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森林火災防控工作面臨的兩大隱患。由于周邊居民相互熟悉,大多數人都不愿出來作證,一旦發生火災案件調查人員很難取證,導致案件最終演變為無頭案。另外,電力設施、輸電線路的故障短路也是引發森林火災的重要原因,由于技術認證困難,以及在取證困難的執法環境下,森林火災案件破案率較低。除此之外,森林火災案件懲治力度較小,難以充分發揮“打擊一個、震懾一片、教育一方”的作用。
為助力隆暢河自然保護站森林火災防控工作落到實處,起到實效,林區相關部門應重點強化森林火災防控宣傳教育,嚴管火源,增強應急處置能力,嚴查森林火災案件,加大懲處力度等,以盡可能減少森林火災的危害及影響,為森林資源及生態系統的安全保駕護航。
為鞏固林區森林火災防控與安全生產成效,增強大眾森林火災防控與安全生產意識,隆暢河自然保護站必須繼續強化森林火災防控宣傳教育。
(1)在春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期間,在林區重要路段循環播放森林防火知識。同時,林區工作人員還應深入山間地頭,對林區重要區域進行重點防范,通過人工巡邏勸導、發放宣傳手冊等多種方式對上山祭掃焚香、燃放爆竹的民眾進行宣傳教育,倡導文明祭祀。(2)要與中小學合作,定期在林區周邊的中小學舉辦森林防火講座,使中小學生耳濡目染,還要充分發揮“小手牽大手”作用,將森林防火相關知識及法律法規傳遞給學生家庭中的每一個人,以確保知識與法律法規家喻戶曉。(3)大力開展“以案釋法”“以案為戒”警示宣傳,宣傳講解森林火災案例,讓大眾意識到森林火災的危害,以增強其森林防火意識,并時刻規范與約束自身行為。
火源管理是森林火災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環。只有做好火源管理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充分發揮林區巡護人員及防火檢查站的重要作用。在林區森林火災高發時期,堅決守好林區關鍵入口,嚴格登記上山入林的人員的信息,以確保火災事故發生時可以追究個人責任。另外,還要堅決管制違規上山入林人員,嚴禁“不走尋常路”的人員上山入林。(2)加大巡護力度,嚴厲限制森林違規用火行為,嚴格執行“見煙就查、見火就罰、違法就抓”等措施,并從嚴從重處罰,真正做好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以有效整治震懾違法違規野外用火行為。(3)進入防火關鍵期,隆暢河自然保護站管護部門及工作人員必須持續清查重點地段,嚴格做好巡護監控,既要保證山頭有人管、林區有人巡,又要保證“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留隱患”。(4)依靠林區周邊民眾嚴密監督野外火源,一旦發現林區違規用火行為,應第一時間上報,以盡可能減少火災對林區的影響,保障林區安全。
高超的應急處置能力是做好森林火災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隆暢河自然保護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做好防控工作。
(1)拓寬資金來源渠道,積極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其中,構建多元化、市場化的林業投入機制。(2)科學建設林區道路,并做好其修復與維護工作,確保道路暢通。(3)建立健全森林防火信息平臺,構建暢通無阻的森林防火指揮通信網絡系統,以確保重點林區與重點地段實現全天無間斷網絡覆蓋及監測。(4)統籌林區森林防火專項資金與部門預算,加大林區消防通道建設力度,確保防滅火人員及消防車輛等可以及時抵達著火點。另外,還要積極引進高山瞭望塔、GPS巡護系統、無人機、高壓便攜式森林消防水泵、風力滅火機等設施設備,以提升森林防滅火設施設備的科技含量,使森林火災防控效率與應急處置能力得以顯著提升。(5)構建高質量的森林火災防控團隊。適當提高森林火災防控人員的工資待遇,從高校引進對口專業的優秀畢業生,以充實森林火災防控團隊的力量。定期組織防控人員參加理論知識學習、技能操作培訓、防滅火設備使用及維修的培訓、實戰演練等,使森林火災防控的效率與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隆暢河自然保護站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森林火災案件查處工作,依法從快從重查處森林火災案件,并嚴格做到“有火必禁、有煙必查、違法必究”。在查處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四不放過,即“不查明火災原因不放過、不落實整改措施不放過、不追究肇事者不放過、不追究責任人不放過”。一旦發現違規違法行為,必須嚴格按照“違章就罰、犯罪就抓”的原則進行嚴厲懲處,若達到刑事立案標準應立案偵查,第一時間移交司法機關進行處理。若案件影響力大還應公開處理與曝光,以起到“處罰一個、教育一群,刑拘一人、警示一方”的震懾力。除此之外,對于處理火災不力、對火災真相瞞報謊報及包庇者,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追究其責任。
森林火災時有發生,嚴重威脅著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與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森林火災防控工作任重而道遠。因此,有關部門必須重視森林火災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然保護區實際情況,強化森林火災防控宣傳教育、嚴管火源、增強應急處置能力,進而做好森林火災防控工作,以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林區生態安全。
[1]左瑜,林玉良,張慶秀. 丹江口庫區森林火災防控現狀及建議[J]. 湖北林業科技,2022,51(4):74-77.
[2]葛賢康. 潛山市森林火災防控現狀及對策建議[J]. 南方農業,2022,16(7):185-187.
[3]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隆暢河自然保護站基本情況介紹[Z]. 張掖: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19.
[4]張悅煬. 桓仁縣森林火災防控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 中國林副特產,2020(4):94-96,100.
[5]張海信. 淺談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J]. 廣東蠶業,2021,55(8):101-102.
[6]安文靜.加快提升森林防火水平初探:以北京市京西林場為例[J]. 廣東蠶業,2022,56(4):45-47,68.
[7]關品高,彭杏資,陳玉永,等. 云南省中緬邊境森林火災現狀與防控能力提升研究[J]. 林業資源管理,2021(5):153-159.
10.3969/j.issn.2095-1205.2024.03.09
S762.3
C
2095-1205(2024)03-31-03
鐘海龍(1980—),男,裕固族,甘肅張掖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森林資源管護、森林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