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亞麗
菊芋綜合高產栽培關鍵技術與管理要點
任亞麗
(通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定西743300)
菊芋有良好的經濟價值、藥用價值及食用價值,市場需求大,現階段菊芋的繁殖栽培已經取得良好成效。為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必須提高菊芋的綜合高產栽培技術,幫助種植人員充分掌握技術要點。在菊芋綜合高產栽培技術中,主要是涉及3個關鍵技術,即土壤選擇、品種選擇、適時播種;同時,還應重視和完善菊芋綜合高產栽培管理,包括施肥、除草、澆水、收獲;以期為菊芋的高效栽培提供參考。
菊芋;高產栽培;關鍵技術;管理要點;優化路徑
菊芋是一種菊科、向日葵屬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別名是洋姜、鬼子姜。菊芋耐寒抗旱、對土壤要求不高,當前我國大多數地區廣泛栽培菊芋,積累了成熟經驗。菊芋繁殖栽培主要以塊莖播種為主,需要科學地進行塊莖處理、施肥、除草,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當前,菊芋栽培強調“高產栽培”,對此,必須注重研究并結合生產實際,以充分掌握和成熟應用各種高產栽培技術。筆者結合當前已有研究成果,進一步探究菊芋綜合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管理措施,從而提高其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菊芋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高度可以達到1~3 m,莖直立且有分枝,有塊狀的地下莖、纖維狀根。菊芋的葉通常對生,有葉柄,上部葉互生,下部葉卵狀橢圓形,長度可以達到10~16 cm;菊芋的花為黃色的小盤花和較大頭狀花序,舌片黃色,通常有12~20個舌狀花,其花期在8—9月。菊芋的原產地是北美洲,后經歐洲傳入中國,現階段已在我國廣泛繁殖栽培。
菊芋具有強耐寒、耐旱、抗風沙、保持水土的能力,生命力頑強。在耐寒耐旱方面,菊芋的塊莖可耐受﹣40 ℃乃至更低的溫度,且在干旱條件下能正常萌發生長,主要原因是菊芋塊莖與根系可在雨季貯存大量水分,能夠滿足干旱時期葉莖生長對水分的需求;當干旱條件較為嚴峻時,菊芋的地下塊莖可提供的水分與養分,以確保地上莖葉健康生長[1]。在生長環境方面,如果塊莖不裸露,菊芋能夠在年降水150 mm以上、年氣溫20 ℃以上,或-40 ℃的高寒沙荒地中健康生長。在生長機制方面,菊芋有極強的再生能力,一次種植便可以持續繁殖。如果菊芋栽培的地塊缺少灌溉條件或處于旱作農業區,則可以考慮進行地膜全覆蓋種植作業,通過膜面集雨可以達到保墑增溫的效果,對于菊芋栽培大有裨益。
菊芋包含水分、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灰分、粗纖維含量等多種營養成分,其經濟價值、食用價值及藥用價值均較為顯著,這使得菊芋的繁殖栽培得到高度重視[2]。例如,菊芋有利尿作用,可制作菊芋湯、菊芋汁等藥膳,對于小便不利、浮腫、糖尿病的患者有益。此外,菊芋還可做成果糖產品、生物柴油等,可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菊芋是一種耐貧瘠和喜肥沃的植物,可以適應多種生長環境和土壤條件,但最適宜松軟肥沃的沙質土[3]。在選擇土壤時,除松軟肥沃的沙質土外,也可以選擇含有小碎石的土壤,但不能選擇黏土,其會對菊芋的出苗與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在適宜的土壤中,菊芋根系不會受到阻力或受阻力較小,植株能夠充分吸收水分與養分,莖葉長勢旺盛。通過充分利用土壤條件,以達到菊芋綜合高產栽培的理想效果。
選擇菊芋品種時要綜合考慮加工方式,根據塊莖皮色當前可選擇淺紅皮、白皮這2種。通常選擇20~25 g的塊莖,因其結薯集中,且便于進行加工作業;同時,應確保所選塊莖光滑、無腐爛、色澤鮮亮。如果單個塊莖的重量在30 g以下,則可以考慮整塊莖播種,不需要進行切割處理;對于重量在30 g以上的單個塊莖,要進行切塊處理,以確保每個播種薯塊有2~3個芽眼[4]。此外,如果塊莖出現部分腐爛情況,則可以切掉腐爛部分再進行塊莖播種。
菊芋可以分春季和秋季兩個季節進行播種。在春季進行菊芋繁殖栽培,要選擇無霜期短的地區,可使用平播、壟作這兩種方式,最為適宜的播種深度是25 cm。在正式進行播種作業前,應小心地將塊莖切割成20~25 g的小塊。在穴播時,要確保塊莖芽眼向上,種植密度的參考值為50 kg/666.7 m2,株行距控制為0.5 m×0.5 m,并根據土壤墑情進行覆土。播種深度通常是控制在25cm,在播種30 d之后便可以出苗。
菊芋有良好的耐寒能力,在秋季進行菊芋栽培具有顯著優勢,可以有效保溫與保水,還可以增加將近15 d的生長期,取得更好的繁殖栽培效果。菊芋在生長期對肥料有較大需求,施肥應以磷鉀肥、有機肥為主,追肥時可以施用尿素225 kg/hm2。但與此同時,要綜合考慮溫度條件、土壤條件,施足底肥,確保有良好的土壤墑情,以利于菊芋發芽出苗。此外,菊芋采取1年播種方法,在收獲之后可能有塊莖殘存于土壤之中,第2年可以不再進行播種作業,但為確保植株分布均勻,要對缺株處進行補栽作業,而過密處則需要疏苗。
為實現菊芋綜合高產栽培的理想效果,必須重視施肥作業,要著重把握以下3個方面。第一,秋收后做好整地處理,要深施底肥,通常是施用腐熟過的糞肥,參考值為750kg/hm2,耕后耙平。在菊芋的播種作業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增施口肥,可施用硫酸鉀150~225 kg/hm2、磷酸二銨450~600 kg/hm2,以確保菊芋在生長過程中獲得足夠的氮元素與磷元素。第二,在秋季采收后整地時,施用土雜糞肥5 000 kg/666.7m2,另外可施用硫酸鉀15 kg/666.7m2。第三,除了施足基肥,還需要在菊芋的生長期追施肥料。一般情況下,需要追肥2次:(1)在5月下旬前后進行第1次追肥,可施用尿素10 kg/666.7m2,以促進壯苗與多發新枝;(2)在現蕾初期進行第2次追肥,可施用硫酸鉀15 kg/666.7m2,需注意在完成追肥之后要進行澆水作業[5]。
應高度重視菊芋的中耕鋤草作業,可在菊芋補苗作業的同時進行除草。在菊芋播種后的30~40 d時,進行中耕松土并配合第1次除草作業;在菊芋現蕾前,可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將雜草全部清理,為塊莖生長發育提供良好條件。結合當前所積累的成熟經驗做法,菊芋苗期中耕鋤草的次數控制在2~3次為宜。當菊芋株高在30 cm以上時,可以將地面有效覆蓋,植株也進入旺盛期,對雜草生長可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利于塊莖生長發育。
在菊芋繁殖栽培中,澆水環節至關重要,要把握好澆水的4個關鍵時期,即苗期、拔節期、現蕾期、塊莖膨大期。首先,在4月中旬可以澆出苗水,而拔節期、現蕾期、塊莖膨大期的澆水時間分別控制在5月下旬、8月中旬、10月中旬。其次,澆水量不宜過多,一般情況下控制在4 m3/666.7 m2。在中部半干旱地區,若處于正常年份,且并未出現嚴重干旱天氣,則可以不進行澆水作業;但如果遭遇夏秋連旱,則需要及時在現蕾期進行澆水作業。此外,在旱地種植菊芋時,可在雨季集蓄雨水以在干旱時段進行補灌,可有效增收。
在10月上旬,可采用人工或機械的方式收獲地下塊莖,采收時應注意避免機械損傷。若第二年采收菊芋,則在當年秋后割去菊芋稈;第二年春季時,應盡早采收菊芋塊莖,避免發芽過快而影響菊芋品質。
完成采收之后,需要做好冬季貯藏準備工作,主要做法:(1)在秋季挖好淺窖,并小心將菊芋塊莖放入淺窖之中;(2)再撒上沙土,以確保通風良好和保持濕度,為避免菊芋塊莖暴露,可以在四周覆蓋厚度適宜的土;(3)若需大量貯藏菊芋塊莖,則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好通氣孔,以確保菊芋塊莖貯藏環境通風保濕。
為取得菊芋綜合高產栽培的最佳成效,要堅持從多方面發力,除科學應用高產栽培技術手段外,還應該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
首先,要高度重視菊芋品種的引進與研發。應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品種引進鑒定,確保篩選出優質的菊芋新品系。當前主要引進地環型、姜不辣型,以及高淀粉型菊芋新品系,其中,姜不辣型品種的特點是植株高大、塊莖大且顏色較淺、葉片肥厚,產量通??梢赃_到1 350 kg/666.7 m2。此外,一些種植戶選擇自留種,導致菊芋存在品種退化、產量低的問題,后續要提高種植戶的認知程度,引導他們學習并掌握菊芋綜合高產栽培技術。
其次,在菊芋綜合高產栽培過程中,面臨著機械化程度不高的問題,嚴重時導致菊芋不能正常收獲,影響產量。當前主要使用馬鈴薯收獲機進行菊芋采收作業,但由于菊芋的根茬堅硬,致使采收成效不佳、產量降低,從而制約了菊芋產業的發展。因此,相關部門必須重視菊芋收獲方式的優化與革新,后續要大力提升機械化水平,將更多成熟的機械設備應用在菊芋采收作業之中,確保采收效率以提質增量。
最后,相關部門要切實發揮好職能,引導種植戶進行菊芋綜合高產栽培,且應在資金方面給予困難種植戶支持,避免出現投資少與規模小的問題。部分地區的菊芋綜合高產栽培仍處于探索階段或初級階段,菊芋產業化優勢尚未充分顯現,且栽培結構缺乏科學性。對此,當地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并積極調整菊芋栽培結構,進而形成優質的菊芋綜合高產栽培產業。
菊芋綜合高產栽培技術與管理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大力推動菊芋綜合高產栽培是實現菊芋栽培產業化的重要抓手。在菊芋綜合高產栽培中成熟應用各種技術手段,有效掌握土壤選擇、品種選擇、適時播種、收獲等技術要點,可有效促進菊芋提質增產,推動菊芋產業高質量發展。后續要進一步做好相關推廣工作,并在實踐中繼續探究更多菊芋綜合高產栽培的技術要點及注意事項。
[1]相琳琳. 半干旱區菊芋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2019(7):41-42.
[2]張嬡,胡宇倩,曹文慧,等. 菊芋的功能與栽培管理[J]. 長江蔬菜,2019(21):31-35.
[3]任亞力,鄭昭. 商洛市商州區菊芋高產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19(19):64-65.
[4]顧鑫,任翠梅,楊麗,等. 菊芋栽培技術及應用前景[J]. 青海農技推廣,2022(2):8-9.
[5]任君,樊惠超,劉君. 菊芋綠豆套作栽培管理技術[J]. 現代農村科技,2021(3):16.
10.3969/j.issn.2095-1205.2024.03.23
S632.9
C
2095-1205(2024)03-74-03
任亞麗(1988—),女,回族,甘肅通渭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業技術推廣及經濟作物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