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梅興

摘 要:中國古典舞蹈的藝術表現手法旨在加強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景氛圍。通過對中國古典舞蹈表演形態特征、宏觀審美特征的解析,明晰中國舞蹈表演與情感表達之間的內在聯系。舞蹈動作內在技巧中最關鍵的部分就是情緒,而這一點又是最復雜的。舞蹈情感應當是哲學化的、情感化的,從而達到和諧統一的目的。本文對中國古典舞蹈的情感特點以及本質進行分析,明確情感表達技巧,推動古典舞蹈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蹈;表演技巧;情感表達
中圖分類號:J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4)09-00-03
情感與認知之間的關系,是舞蹈心理研究的一個重點,是由特定的認知活動(知覺、表象、思維)所產生的,并以特定的認知活動來體現。每一種舞蹈都要求用技巧加強情緒來表現。中國古典舞的技巧,是建立在加強身體節奏和動作技能相結合的基礎之上,形成自己特有的肢體運動語言。
一、古典舞蹈表演的特征
中國古典舞蹈表演具有獨特的形體特征,即“擰”“傾”“圓”“閃”“展”“騰”“移”等,按難易程度可劃分為“單一技巧”“復合技巧”和“特殊技巧”。根據形體特點,可分為“跳躍”“旋轉”和“翻身”三種類型,這三種技巧構成了中國舞蹈的表演體系,彼此互為補充,但又相對獨立。彈跳型動作幅度大、力量大,在開合、收放中顯示出動作特有的技巧魅力,表現出老虎一般的迅捷與靈活。“提”“聚”“沉”的呼吸方式,讓動作具備躍起時的力量,以及“騰”“躍”“縱”“竄”的動感特征,在半空中躍起之后,再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完成了這一系列的動作。古典舞的技巧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通過對骨骼、肌肉、韌帶的正確運用,進行跳躍、旋轉、翻身、控制、翻騰等高難度和復雜的動作,來表現一種真誠熱烈的情感,使舞蹈的主題得到升華。經典舞蹈作品是由精湛技巧和嚴謹規范的舞姿組成的,高難度的技巧既可以用來衡量舞者的實力和技巧水平,也可以塑造人物形象,渲染舞臺氛圍,增添美感,讓舞蹈藝術展現出一種極致的美感[1]。
二、舞蹈情感的本質
舞蹈表演的復雜之處就在于它不是一種意志,而是一種需要,即想要什么情緒就表現什么情緒,想要多強烈就有多強烈。戲劇中的情感,不是個人的情感,而是人物的情感;戲劇中的情感不是生活的情感,而是一種藝術的情感;情感表現不可能永遠保持下去,舞者在每一場表演中都要經歷一次情感的變化。
將情感作為一種舞蹈特征,并不意味著不能通過舞蹈的藝術手法來表達較為復雜的劇情,以及角色間的沖突。因為身體語言在精確度上受到很大限制,無法表現出更高層次的內容,反而對抒情非常有利,使得這個領域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間。將舞蹈稱為一種動態的意象詩,在語言和詩歌都不能充分地表現自己的內心情緒的情況下,在一定的人生情境中,將人物的思想和情感表現出來,從而塑造一個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創作者對客觀世界的感悟和對人生的看法,抒發了自己的內心情感。例如《紅扇》這一具有現代意識與現代感的群舞,其作品貼近當代中國年輕人的神韻、情韻。以扇體為媒體,利用扇體的急緩節奏與扇色塊面的收放變化相結合,在剛柔并濟、動靜兼備的舞動舒展中,將當代中國年輕人的蓬勃活力表達得淋漓盡致。而《采茶撲蝶》中的舞步,則是一小段一小段的,通過“穿花”,構成一幅五彩繽紛的圖畫,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茶區農民的新生活與精神面貌,及收獲后的歡欣之情,進行了直觀的再現與表達[2]。
三、中國古典舞蹈中表演美學的體現
舞蹈藝術是一種直觀的、動態的藝術,利用人類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塑造自己的形象。用柔和、靈巧的肢體動作來演繹不同的技巧和舞姿,展現了多種多樣的思想情感和人物形象,同時也體現了豐富的人生哲學。一是由動作性所衍生出來的動作之美。舞姿之美,是舞蹈藝術最直接和顯著的美學特征。按照功能和作用,可以將其分為表現性動作、說明性動作、裝飾性動作三種。其中,技能是表達性動作,是一種非常具有表現力的動作,它可以提高作品的層次,渲染作品的氛圍,為作品提供有力的支持。二是由舞蹈藝術中的抒情性所派生出來的表演的抒情美。舞蹈是一門“長于抒情,拙于敘事”的藝術。不同的節奏和表演所表現出來的情緒也不盡相同。通過技巧表達抒情美的方法主要有:以物傳情,寄情于事,以情動人,以技巧創造意境美。三是從綜合性的舞蹈藝術中派生出的技能綜合美。舞蹈作為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從各種藝術形式中汲取養分,充實自己,增強自己的藝術表達能力和魅力。舞蹈藝術的全面美主要包含了舞蹈的民族性、舞蹈音樂和舞臺美術,而技能是舞蹈的一種門類,它的民族性、舞蹈音樂的節奏、舞臺美術等都是它的綜合美。
古典舞蹈美學和由它衍生出來的表演美學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在中國舞蹈的外部形式和內部神韻中,都能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痕跡,而在此基礎上,又從民族審美和民族精神的視角,對戲曲和武術中的傳統藝術表現規律、審美特征和審美原則進行了提煉,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特征。最基本的審美特征就是“圓”,從“圓”開始,不管是局部的基本手形和手位,還是整個舞蹈的各種造型和線條的運動,均離不開“圓”的形體特性,如“平圓”“立圓”等,這些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動作要領,既符合古典舞蹈的審美特性,又為舞蹈表演的美感提供了理論支持。中國古典舞蹈的情感表達方式與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表達有很大的區別,它是一種個人化的、自然的情感表達形式,中國古典舞蹈的情感表達形式則是一種具有普遍性和價值的情感,它可以使人在觀看的過程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尋找到心靈的契合點。同時,編導還有意識地將個人的感情和社會的感情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了舞蹈的審美情趣。中國古典舞蹈的各種表演和動作,通過有組織有規律地安排,把人的各種情感表達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3]。
舞蹈中的“神韻”包括“氣質”“內涵”“神采”等方面。在舞蹈演奏中,既應注重“形象”,又應注重“傳神”,力求“形神兼備”。技巧的完成是在作品的意境和身體動作的神韻中的,而具有神韻的技巧,則是要讓舞者在不同環境中去感受和揣摩,而且在不同的情況下,技巧表現的意義和風格也是不一樣的。例如,在《風吟》這個經典舞蹈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的合成表演,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寂寞和對自由的渴望,并將其表演和意境進行了完美的融合,體現了作品的思想意蘊。古典舞是一項高難度的運動,它既是對人類身體極限的一種考驗,也是對人類自身素質的一種檢驗。例如,“旋子”在古典舞的發展過程中,只是一種單純的動作,而在融合了“旋”之后,又發展成為360度旋轉,其難度就更大了。它標志著中國古典舞表演發展的一次飛躍,同時也提高了表演的視覺性。一是關于“跳”表演的美學特征。中國古典舞的跳躍型表演強調的是在作品中出人意料的多變效果,或婉轉流暢,或飄逸俊朗,不同的幅度、節奏和力度的跳躍,都會產生不同的意境,如“流動小跳”,代表著空間的流動,而“斜探海跳”,則代表著旋轉的意念。彈跳型表演以“動靜相融”為美學特征,在動與靜之間不斷變換。二是在“轉”手法上所體現出的美學特征。在中國古典舞蹈中,轉動是表現情緒的一個重要方面,張恒的《舞賦》中有這樣一句話:“香散飛巾,光流玉”;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中有這樣一句話:“風輕云淡,人如游龍。”不管是哪一種舞蹈中的旋轉,都呈現出一種循環往復的審美意境,在快慢、空間高度的變化中,表現出了其古典意義的審美特征,準確地刻畫出了不同情感的角色。三是“翻”表演在美學上的體現。“翻身”花樣繁多,是一門獨特的民族技藝。翻作為中國古典舞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充分反映了舞蹈的“旋、傾、圓、曲”的美學特色,“俯、仰、側提”的體態特點始終貫穿于整個舞蹈中,將翻跟頭的藝術手法的審美特征與動作軌跡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為展現中國的魅力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無論從形式美還是表現力上,都充分反映了中國古典舞蹈的傳統審美特色[4]。
四、中國古典舞肢體表達特點及其情感特性
舞蹈是一門超越國界和舞種的藝術形式,它主要通過身體語言來表達情感和故事。這些身體動作動作相關聯,構成了一個復雜的舞蹈系統,使得舞蹈作品呈現為一個連貫的整體。特定的舞種通過其獨有的動作和體統來展現其特色。這里,筆者將深入探討中國古典舞的動作如何傳達情感,從肢體動作的情感表達到整個舞蹈的情緒展現,以此來理解中國古典舞的情感特征、形式和風格等。在中國古典舞的運動系統中,腰部扮演著特殊的軸心角色。腰,不僅是中國古典舞的核心,也是人體的中心樞紐,它連接人體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同時是許多運動的旋轉軸心。
與其他舞蹈相比,中國古典舞對人體腰部特征的利用更加突出、更加合理,同時也是最具美感和靈活性的舞蹈。中國古典舞的運動原則,是以意為氣,以氣為氣,以氣為形。也就是說,意識引導著精神,將意志轉化為意志,意志又轉化為行動,而最關鍵的轉變,則是從腰部開始,蔓延到身體各處。“平圓、立圓、8字圓”三種最基本、最典型的移動路線和軌跡,都是以腰部為軸心,由全身的動作形成的,不僅要有圓的形狀,還要有圓的軌跡。平圓:上肢在移動過程中向觀眾展示出一圈圓形的線條,形似磨盤,其經典動作為“云肩轉腰”。立圓:當上肢在移動過程中向觀眾展示的是一條圓形的直線,就像輪子一樣,它的經典動作是“搖臂轉肩”。8字圓:肩膀或手臂同時做兩個反方向的圓圈動作,形成前后、左右兩個相對稱的車輪,如8字,典型動作為“風火輪”。中國古典舞的許多基本動作,都離不開這“三個循環”,如“云肩轉腰”,這是所有“平圓”的基本動作,它包含了“提”“沉”“靠”“撐”“移”“側”等,其本身的“形”和“神”,也都是非常有特點的,“云肩轉腰”既是為了完成圓的變化方向,也是為了做好“腰”的準備,同時也可以衍生出更加豐富、更典型的“圓”的運動形態,此外,“平圓”與中國古典舞中明顯的橫動勢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中國古典舞的橫動感。前面已經說過,中國古典舞的運動原則就是以意為氣,以氣為氣,以氣為形。什么是形?即行動所傳達的意向。為什么要用動作來表現?拋開世俗的動機,從客觀的角度去分析,是因為人的內心渴望和情感,而這種渴望和情感,又是行為的產生、舞蹈的產生。情感是身體行為發生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推動行為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
中國古典舞中的身體運動深刻表達了情感,這些情感表現主要體現在整體性、統一性和從一性三個方面。舞蹈中的“氣”牽引著情感,通過肢體運動的變化,將情感整體地注入舞者的全身。比如,呼吸推動身體向前,帶動的情感也向上提升。在這樣的動勢下,情感通常不會逆著身體的整體運動而下降,只能跟著上升。同時,情感的基調若是向下,那么行動也難以向上,這確保了動作的整體協調性和情感的連貫性。
中國古典舞中,呼吸規律與動作緊密相連,跳舞時的身體方向變換,如向左或向右,都受到呼吸引導和氣的循環的控制,必須保持一致性而不可隨意變化。因此,情感的變化隨著氣息轉換,可以順暢地過渡到下一個情景。
中國古典舞中的情感表達是多層面,雖然舞者能在短時間內展現多種情感,但在單一的動作中,情感表現通常是單一的,即一個動作只表達一種情感,即使整個舞蹈作品可能表達的是復雜的情感如愛恨交織。
中國古典舞中,“整體性”“統一性”和“從一性”是不可分割的,它們不依賴于特定的作品內容,而是與舞蹈中的每一個動作緊密相關,確保情感和行為之間沒有矛盾或戲劇性的沖突。
五、結束語
表演是中國古典舞的核心,對形態特征、審美特征、情感表達與審美特質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這不僅使編導能正確把握并運用表演來創作古典舞蹈作品,同時也為舞者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以科學和規范化的方式完善舞蹈動作。
參考文獻:
[1]艾明旭.中國古典舞表演中的情感表達探析[J].戲劇之家,2019(06):124.
[2]吳婭鵬.眼神在舞蹈表演中傳情達意的有效表現[J].尚舞,2023(02):144-146.
[3]馬佳.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達[J].藝海,2023(12):52-55.
[4]劉胤宏.淺談眼神運用在中國古典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22(04):123-124.
[5]王曉丹.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表現與傳遞[J].大眾文藝,2021(08):123-124+148.